我真心欣赏那位妈妈的做法。欣赏一个人往往是因为自己不具备她身上的某种特质。
若干年前,我还是大学生的时候,曾经在火车上遭遇车匪路霸,那次,我也表现出非凡的冷静,结果是:在满满上百号乘客中,可能除了我一人,别的乘客都交了额外的座位费,尔一路上我和车匪路霸之一谈笑风生,他还请我吃了顿面条。
所以,对于孩子,我自然会向他传递“每逢大事有静气”。这点你尽管放心。
但是,在这个事件的现场,我做不到那位妈妈的策略。
我也不喜欢用修养、素质之类的词为自己的忍气吞声贴上高雅的幌子。
认为还有更好方法的mm,请不要吝于分享更好的方式,以供大家学习。


8 先不说那位妈妈的做法如何。中国的老板们什么时候才能把“顾客至上”这句话彻底的做得到啦?在外国的餐厅,如果顾客打烂东西,餐厅的负责人第一时间就会过来,不是跟你说要你赔他们多少钱,而是跟你说,你有没有伤到哪里啦?然后会很迅速的把烂了的东西清理完,结账的时候也不会让你赔他们钱。这才叫顾客至上。因为人家很清楚,顾客是得罚不起的,没必要为了一个不值钱的东西,去得罚顾客,人家以后不来消费了,就得不偿失了。再说那位妈妈吧,虽说做法有点过激,但是那位部长的态度先激化了矛盾的。所谓先撩者贱,不就是赔你5元吗?用得着这种态度跟顾客说话吗?对这人应该狠狠的教训才对,让她知道谁是主谁次。你态度好的话,赔给你无所谓,反正出来消费,多那么一点钱还怕人家给不起吗?我觉得素质修养也要因环境而论,我就不相信让人踩到头上,也有不哼声的人?如果是那不叫修养,那应该叫怕事。
并不是说要鼓励孩子这样去做,怎么样处理外面的事件还是要孩子自己去习得。[ 本帖最后由 dandanyuan 于 2009-7-4 11:2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