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10月1日
分数的应用题 (难度★★★)
★★★有两桶油共重44千克,若从第一桶中倒出1/5,第二桶中倒进2.8千克,则些时两桶由内的油相等,原来每只桶各装油多少千克?
[ 本帖最后由 tanglong4466 于 2009-10-3 16:13 编辑 ]
广州2010年小升初数学一日一题
46073535家有小学生
1、材料鲜活。全真模拟民校招生考试及公办名校招生考试试题,归纳高频考点,不出偏题怪题,方向正确,注重趣味性。
2、切合实际。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3、难度适中。题目难度与民校招生考试及公校择校试题难度相当,适合中等以上程度学生,对于没有参加奥数的学生同样适用。
习题答案将在次日公布,便于学生自学和家长辅导。
[ 本帖最后由 tanglong4466 于 2009-10-21 12:29 编辑 ]
2009/10/01
全部回帖
2009/10/01回复
谢谢,
,如写出分析和解答过程就更好啦,呵呵

2009/10/02回复
10月1日题目解答
分析 把第一桶油的重量看作单位“1”,若从第一桶油中倒出1/5,第二桶中倒进2.8千克,则此时两桶内的油相等,说明此时第二桶的重量相当于第一桶的1—1/5=4/5,两桶油的重量和就相当于第一桶油的1+4/5=9/5,这样两桶油的重量就可以求出来了。
解:第一桶:(44+2.8)÷[1+(1—1/5)]=26(千克)
第二桶:44—26=18(千克)
方法多种,殊途同归,你是怎么做的呢
分析 把第一桶油的重量看作单位“1”,若从第一桶油中倒出1/5,第二桶中倒进2.8千克,则此时两桶内的油相等,说明此时第二桶的重量相当于第一桶的1—1/5=4/5,两桶油的重量和就相当于第一桶油的1+4/5=9/5,这样两桶油的重量就可以求出来了。
解:第一桶:(44+2.8)÷[1+(1—1/5)]=26(千克)
第二桶:44—26=18(千克)
方法多种,殊途同归,你是怎么做的呢

2009/10/02回复
10月2日
★★★例题:有一本儿童读物,淘气用10天可读完它,笑笑每天比淘气多读1/4,请你算一算,笑笑读完该书需要多少天?
欢迎及时给出答案!
[ 本帖最后由 tanglong4466 于 2009-10-3 16:14 编辑 ]
★★★例题:有一本儿童读物,淘气用10天可读完它,笑笑每天比淘气多读1/4,请你算一算,笑笑读完该书需要多少天?
欢迎及时给出答案!
[ 本帖最后由 tanglong4466 于 2009-10-3 16:14 编辑 ]
2009/10/02回复
10月2日题目解答
分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弄清“笑笑每天读这本书的几分之几”,由题可知,淘气用10天可读完这本书,那么他每天应该可读这本书的1/10,把1/10看作单位“1”,笑笑每天应读这本书的1/10 ×(1+1/4)进而即可求出笑笑读完这本书所需的时间。
解: 1 ÷ [1/10 × (1+1/4)] = 8(天)
分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弄清“笑笑每天读这本书的几分之几”,由题可知,淘气用10天可读完这本书,那么他每天应该可读这本书的1/10,把1/10看作单位“1”,笑笑每天应读这本书的1/10 ×(1+1/4)进而即可求出笑笑读完这本书所需的时间。
解: 1 ÷ [1/10 × (1+1/4)] = 8(天)
2009/10/03回复
10月3日题目 ★★★
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修路队第一个月修了这条路的1/5多50千米,第二个月修的比全长的1/4少20千米,结果还剩余300千米,这条高速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修路队第一个月修了这条路的1/5多50千米,第二个月修的比全长的1/4少20千米,结果还剩余300千米,这条高速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2009/10/03回复
1/4+1/28+1/70+1/130=1/3(1- 1/4+1/4- 1/7+ 1/7— 1/ 10+ 1/10—1/13)=4/13
2009/10/03回复
10月3日题目解答
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已知的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它相当于单位“1”,即这条公路全长的几分之几?可用假设法:即假设第一个月少修50千米,第二个月多修20千米,那么这条公路应还剩下300+50—20千米,其正好相当于这条公路的1—1/5—1/4。
解:(300+50—20)÷(1—1/5—1/4)=600(千米)

解:(300+50—20)÷(1—1/5—1/4)=600(千米)
2009/10/04回复
10月4日题目
★★★
今年小明的年龄是爷爷的4/15,5年前,小明的年龄是爷爷的1/5。爷爷今年多少岁?
[ 本帖最后由 tanglong4466 于 2009-10-4 12:19 编辑 ]
★★★
今年小明的年龄是爷爷的4/15,5年前,小明的年龄是爷爷的1/5。爷爷今年多少岁?
[ 本帖最后由 tanglong4466 于 2009-10-4 12:19 编辑 ]
2009/10/04回复
10月4日题目解答
分析:假设小明今年的年龄仍是爷爷的1/5,那么小明岁数和5年前比,只增长5 × 1/5=1(岁),但实际上增长了5岁,多出了5- 1=4(岁),这4岁即爷爷年龄的4/15和1/5的差。由此:
解:(5- 5 × 1/5)÷(4/15 - 1/5)=60(岁)
此题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如抓住“年龄差”不变的原则,试试看!
分析:假设小明今年的年龄仍是爷爷的1/5,那么小明岁数和5年前比,只增长5 × 1/5=1(岁),但实际上增长了5岁,多出了5- 1=4(岁),这4岁即爷爷年龄的4/15和1/5的差。由此:
解:(5- 5 × 1/5)÷(4/15 - 1/5)=60(岁)
此题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如抓住“年龄差”不变的原则,试试看!
2009/10/05回复
10月5日题目★★★

有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1/2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1/2少10米,第三次用去20米,结果还剩下7米,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 本帖最后由 tanglong4466 于 2009-10-5 18:34 编辑 ]

有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1/2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1/2少10米,第三次用去20米,结果还剩下7米,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 本帖最后由 tanglong4466 于 2009-10-5 18:34 编辑 ]
2009/10/05回复
谢谢指正,已作修改!


2009/10/05回复
10月5日题目解答
分析:这题的数量关系较为复杂,顺向思维,不容易找出对应的关系。如果从最后的结果“7米”出发,用倒推的方法:最后还剩7米,第二次用后应还余20+7=27(米),第一次用后应余下(27- 10)÷ 1/2=34;全长应为(34+3)÷ 1/2=74(米)。
解:[(20+7-10)÷ 1/2+3] ÷1/2=74(米)

解:[(20+7-10)÷ 1/2+3] ÷1/2=74(米)
2009/10/06回复
10月6日题目
★★★★水在自然界中有一种非常特别的现象,由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水即冰时,体积会增加1/10,那么请你算一算,当冰融化成水时,体积会减少几分之几?
★★★★水在自然界中有一种非常特别的现象,由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水即冰时,体积会增加1/10,那么请你算一算,当冰融化成水时,体积会减少几分之几?
2009/10/06回复
10月6日题目解答
分析:解答此题时,关键要弄清楚,水结成冰时,体积增加的是水的1/10,即把原有水的体积看作单位“1”,则冰的的体积相当于水的1+1/10。而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几分之几,是以冰的体积1+1/10为单位“1”,则体积减少的量可作1/10,理清了这些关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解:1/10 ÷ (1+1/10) =1/11

解:1/10 ÷ (1+1/10) =1/11
2009/10/07回复
10月7日题目★★★★
甲、乙、丙三个人共有72元,甲用自己钱数的2/3,乙用自己钱数的3/4,丙用自己钱数的3/5,各买了一本相同的课外读物,请问:这本读物多少钱一本?
甲、乙、丙三个人共有72元,甲用自己钱数的2/3,乙用自己钱数的3/4,丙用自己钱数的3/5,各买了一本相同的课外读物,请问:这本读物多少钱一本?
2009/10/07回复
谢谢,你的鼓励是坚持的动力!

2009/10/07回复
10月7日题目解答
分析:这题明显的特点是“2/3,3/4,3/5”所对应的单位“1”各不相同,而“这本课外读物的价格是相同的”,前者为三个不同的“变量”,后者为“不变的量”,抓住这一特点,把这本课外读物的价格看作单位“1”,则甲的钱数相于它的1 ÷ 2/3=3/2,依次类推,乙为1 ÷ 3/4=4/3,丙为1 ÷3/5=5/3,那么三个人的总钱数就相当于这本书的价格的3/2+4/3+5/3,这本书的价格就可求出来了。
解:72 (1 ÷ 2/3 +1÷ 3/4 +1 ÷3/5)=16(元)

解:72 (1 ÷ 2/3 +1÷ 3/4 +1 ÷3/5)=16(元)
2009/10/08回复
10月8日题目
★★★ A、B、C、D四个人比赛拔萝卜,已知A拔的个数是其余三个人的1/4,B拔的个数是其余三个人的1/3,C拔的个数是其余三个人的1/2,比赛结束时,四人共拔了120个,请问:他们谁得了第四名,他拔了多少个?
★★★ A、B、C、D四个人比赛拔萝卜,已知A拔的个数是其余三个人的1/4,B拔的个数是其余三个人的1/3,C拔的个数是其余三个人的1/2,比赛结束时,四人共拔了120个,请问:他们谁得了第四名,他拔了多少个?
2009/10/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