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外国朋友说起时,他问我是否用了 local anaesthetic(正确), 我马上明白那就是“局部麻醉”, 但如果要我用英语来表达,我肯定想不到local 这个词,因为local 常译为“地方” , 我同外国朋友说,我可能会说成 part anaesthetic(错误), part 是“部分”, 他听了哈哈大笑,说这是 Chinglish. 全麻是 general anaesthetic(正确), 也许我会译为 whole anaesthetic(错误)....
以上一个小例子可以看出
学外语不是翻译, 机械的翻译只能造出 Chinglish.
要去学人家是怎么说的,我们就跟着怎么说,因为那是人家的语言,我们不能想当然通过翻译来创造
汉语大多是单音节,因此我们说话一字一顿-- wo shi zhong guo ren,一个音节表示一个意思 ;英语和汉语不一样, 大多单词都是两个或以上音节,几个音节组合起来才表达一个意思。 而我们学英语,往往单纯学单词,这是支离破碎的,英语里短语(几个单词一起)才表达意思。短语才是英语的基本单位,而不是单词。
跟外教朋友谈起这个问题,他举例说 ‘its good for us’,他们说的时候通常弱化 us, 而中国人却把 us 说得很重,他们听起来很别扭。 再如‘ I'm going to bed' 他们会说成 'I'm going t'bed'弱化 to. 我们说汉语都是一字一顿,把每个单词咬得很清楚,而说英语时得按人家的习惯来。 从这可看出单纯学单词意义不大,要学短语。 这个也影响我们的听力。 我们往往觉得老外讲得很快,听不清一个个单词。的确,他们会把单词连读,弱化(失去爆破等),有时很难听得出一个个具体单词。我们要去习惯他们讲话的方式,听整体,去感觉体会,而不是去抓一个个单词,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