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涨是跌自己判断好了
不要被人忽悠着不买也不要被人忽悠着买
不买钱依然是自己的,就算买不起房至少也可以租
买了变成了负资产后,谁也不会可怜你供房
买房这事还是量力而为好了
既然你信心满满已经出手买了,那还发这个帖子干吗?
揶揄租房者错过良机么?
还是让大家都去前赴后继地买房一起让楼市再创新高呢....
单看你发贴的标题:真的能租一辈子么?在房改之前我们的父辈乃至我们从小成长的环境都是租单位房度日的,租一辈子有何不可?不同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生活需要关注的东西有很多,房子只是其中一项而已,量力而为就好,你买得起,觉得它重要,就投入,别人买不起或者觉得不值,就不买,把钱用在别处也是一种消费选择,有何不可?
如看你发贴的内容,更加是文不对题,不知到想表达什么意思....是哀叹日本经济衰退,失业率高企,年轻人只能租胶囊式公寓么?这个群体更无法考虑买房的问题呀.....若中国在走日本的老路呢?那个时候还有多少人有意愿高价置业?日本已经是活生生的例子了,为什么大家还相信房价只涨不跌呢?
特定的飞涨时期胁迫扭曲了大家的价值取向而已 .....比如说6000点的时候入市的人真诚的相信股市会飞跃1W点,2年前普洱茶神话幻灭前,多少人的箱底如珍似宝地珍藏传世茶饼,多少次拍出天价
所有炒作都有共同性:价格严重偏离实际价值,描画出许多虚幻的附加价值和升值空间,屡屡拍出天价,始作蛹者早已极低价囤积,将价格炒起来后,轻松找人接盘,卖一个赚一个,就是现在KFS的心态:反正房子建筑成本加早年囤积的地价成本不过3K,炒到1.5W,再怎么打折也不会低过1W,反正慢慢卖,只要银根不紧缩有人贷款够吃饭就行。
无论把现实和未来的供求说得多么紧迫,不争 的事实就是可以交易的房产大量空置,跳高价,卖一套是一套。
若真的是市场规律作用,供求矛盾如此尖锐,房价那么坚挺,不过是一场美国的次贷危机罢了,何至于08年的房价如此低迷,何至于中介门可罗雀?
说到底还是买卖双方心态的博弈罢了,当大家都觉得房价还会跌,或者不值的时候,这个价格就真的会跌,若大家对中国经济政治都失去信心,真的进入恶性通涨的时候房价必跌(况且已经不是预期,而是现实的数据显示从投资回报率看,如今的房价已经没有多少可以以房养房的物业了)——谁还会拿未来买米买油养儿养老养病的积蓄去买房?还要借银行20年钱去买房?没准明天失业的就是自己呢......这个时候高度膨胀的“刚需”住房的需求马上萎缩到蜗居乃至蚁居时代了......
当然当大家对中国未来20年经济极度看好,觉得现在的200W的付出在未来不过相当于以后的20W,那就全力借钱持有吧.....但没有必要要嘲笑租房者选择的生活方式。
不要忽略社会矛盾,当基尼系数到了某个警戒线时,社会就会不稳定,现在中国已经进入警戒线,当社会动荡的时候,房产又算什么呢?当年我们祖辈辛苦攒下的房产说充公不就充公了么,还要感谢政府不把你当资本家地主枪毙你,如今高价卖地卖房给人民的也是政府,前后不到50年,还要是同一个政府,又这工夫不如多想想70年后的中国是什么世界?是什么政策?
[ 本帖最后由 liyifan 于 2010-1-5 18:06 编辑 ]
日本经济比我国发达不少,但是几十年后或许能赶上现在日本的水平了吧?昨天在地铁报上看到以下的一篇文章,今天在网上找到,贴出来给那些租房族参考一下。640美金不算便宜了吧?却只能租个胶囊。广州的外来工,花4-500只怕租的农民房都比下面的“房子”要宽敞不少!国内在搞城市化建设,中心城市的人口密度肯定是越来越大的,目前可能还有比较便宜的房子租住,物价还没算高不可及,基本的消费水平还能满足生活,但是几十年后呢?
下面的文章,我们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日本失业“蚁族”蜗居的日子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01-04 来源: 信息时报
![]() |
40岁的中西淳目前失业,他蜗居的“胶囊房间”连个门都没有,用个帘子遮住。他已经在这里住了半年。上层的胶囊房间月租要640美元,不便宜,但好过租房。 |
![]() |
![]() |
旅社里还提供上网服务,方便蜗居客找工作。 |
![]() |
中西淳在旅社的餐厅里吃饭。 |
![]() |
中西淳说2009年打了几份零工,在汽车组装车间工作,在赌场打零工,还当过保安。今年4月,他住进了这家胶囊旅社。 |
金融危机导致日本失业人数不断攀升,已经开业20年的蜂巢似的“胶囊旅社”因此生意兴隆。众多无家可归者只好到此做蜗居的蚁族。蜗居之所全密闭就像是个棺材,但毕竟是一个栖身之所,而且租金要比公寓少很多。很多失业者在此蜗上几个月,演绎着日式蜗居辛酸。 据新华社电
看电视要用耳机
咳嗽都会吵到人
现年40岁的中西淳去年圣诞节失业。对他而言,虽然也生活在大都市东京,但他的家比一台卧倒的立式冰箱大不了多少,美国《纽约时报》2日的报道更加悲情地用“棺材大小”描述中西淳的“格子间”。受金融危机伤害,日本大城市不少失业或面临失业的“蚁族”不得不入住只能横着爬进去的“蜗居”——“胶囊旅社”。
《纽约时报》记者田渊弘子日前来到中西淳入住的“胶囊旅社新宿510”采访。放眼望去,旅社楼道两旁是两排整整齐齐的格子间,好似火车卧铺。格子铺共分上下两层,每个格子间深不过2米,宽和高不过1.5米。格子间全密闭。一个人在格子间里最多能半躺半坐着,根本站不起来。格子间还没有门,只有一个薄薄的屏风作遮掩。
每个格子间只配有一盏灯,几个衣架,一条薄毯,一个枕头和一台小电视。小电视只能用耳机听声音,因为格子间隔音效果差,就连轻微咳嗽声都能被“邻居”听到。空间小,“蚁族”也得把所有生活用品都堆放在格子间内。旅社设有统一餐厅和公共卫生间,楼道满是烟味,摄像头到处都是。
中西淳告诉记者:“这儿就是一个爬进来睡觉的地方。你得适应一下。”这名中年男子边说边把一套黑色西装往旁边推了推。他说,自己只带了两套西装,因为根本没有衣橱。
失业者不断增加
带旺“蜗居生意”
“胶囊旅社新宿510”20年前开业,一开始只为服务那些因为喝醉酒赶不上最后一班车回家的上班族。旅社经理说:“以往,这里的主要客人是那些误了最后一班列车的上班族。”他说,但是两年前,开始有客人连续几周、甚至几个月“窝”在这里。去年,旅社还专门为月租客提供优惠价格。现阶段,旅社300间格子间中有三分之一住着月租客。政府近期还特批这些长期租户可以将胶囊旅社地址当做个人临时地址,以方便他们在找工作时填写表格等。
东京大学教授石田宏(音译)说:“当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时,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等级划分逐渐模糊,而当经济低迷时,等级区分就日益明显。”为扭转这一态势,新上任的首相鸠山由纪夫2009年底提出今后10年经济发展目标,包括新增将近500万个就业岗位、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2%等。
失业蜗居客
茫然地展望明天
中西淳说,他2009年打了几份零工,在汽车组装车间工作,在赌场打零工,还当过保安。去年4月,他住进了这家胶囊旅社。毕业于一所地方大学经济系的中西淳一直梦想成为律师,他白天在格子间中温习法律课程,晚上还要到快递公司值夜班。然而,去年圣诞节开始,中西淳又回到失业大军中。他说,没有经济来源,不知道还能住在这里多久。中西淳说,胶囊旅社的格子间虽小,但“上铺”月租金高达5.9万日元(约合640美元)。尽管如此,因为可以免费淋浴、蒸桑拿以及使用定期换洗的床品,640美元比在东京租一套公寓房要便宜很多。正因如此,中西淳对蜗居生活还算“知足”,尽管只要在家,就只能躺着。
12月末的一个夜晚凌晨两点,两个年轻的日本女性蜗在居所里看电视。一个刚刚20岁的女孩说是从家里来到东京找工作。她想到娱乐场所找一份歌舞伎的工作,陪男人聊天喝酒,赚点小费。她说,希望工作以后能够有钱租个房子住,就搬离这个蜂巢。她不告诉记者真名字,怕家人知道她在东京的窘况。“这样生活的确是很艰难,不过毕竟还有希望。”
白领失业无居所
有人穷得蜗不起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居无定所总比流离失所要强。这或许是中西淳“知足”的另一个原因。许多新近失业的上班族由于不能继续居住公司提供的住房或没钱租房子,逐渐成为无家可归者。《纽约时报》援引日本政府的统计数字报道,日本现有1.58万无家可归者流落街头。但社会救济组织说,实际人数不止如此,仅东京就至少有1万名无家可归者。这1万人中还不包括类似胶囊旅社租户这样的隐性无家可归者。此外,还有很多人因为囊中羞涩而不得不在24小时网吧或桑拿房中过夜。日本总务省去年11月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11月日本失业率为5.2%。
鸠山搞形象工程
为无家者提供过年场所
鸠山还在新年来临之际拍摄宣传片,呼吁无家可归者入住地方政府为他们准备的住处过年。
东京都、爱知县等10个地方政府已决定租用民间公寓、职工宿舍和旅馆等,为失业者和流浪汉提供过年场所。无家可归者可于去年12月28日至今年1月4日入住这些房间,全部租金由中央政府负担。
然而,无家可归者只能享有这项福利一周时间。在东京一家救济所内寻求帮助的46岁失业者岩谷直人(音译)说,他曾在机场做垃圾处理工作,但上月底丢了饭碗,只能在救济所内呆到1月4日。“那之后(4日后),我真不知道去哪里,”岩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