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看到网上的妈妈说打孩子,我都很心疼

1359985幼儿园早教

       自从生了小孩,知道了妈妈网,在这个网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看到很多耐心又有方法的妈妈,为了养育孩子付出的心血,尤为感动。觉得这个社会还是在进步的,教育还是有希望的。
       我自己是一名中学老师,在一个生源较差的城中村学校教着让人崩溃的孩子。我很多时候都在思考,孩子怎么会是这样的,孩子怎么能这样?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父母兄长给了我莫大的爱与自由。等渐渐见识了学生的家长之后,才终于明白了,原来孩子的一切源于父母,任何一个有问题的孩子都会有个有问题的家庭,从他们的身上看到太多模子般的父母的影子。任何在中学时期顽劣的、屡教不改的孩子,都能想象到他那个没有关爱、没有理解、没有包容,甚至充满暴力或遗弃的童年。
       还记得,偶尔认识的一个妈妈,她本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但为了要照顾孩子把工作迟掉了,我们都替她可惜,但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她说:“工作就像一个皮球,丢了,总会弹回来的,就算变得脏兮兮但还是能洗干净。但孩子是玻璃球,他的成长过程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永远也弥补不了。”但当今社会又有多少父母把工作看得比孩子重要呢?
        在现实社会的某个角度讲,女性的地位提高其实只是赋予了女性更多的责任,在外要忙着跟男人同样的事业,在家里还要顾及家务,孩子的教育等等繁重的事情。像那个妈妈能自主的选择生活方式的人还是少数的。那么大多数的妈妈呢?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让教育孩子就成了比那些更次要的事情。压力也是很多家长教育不好孩子或打骂孩子的借口。所以,一直认为中国的教育最迫切的并不是什么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公,不是建多少希望小学的事情,而是在一个生命诞生之前,他的父母有没有受过如何当父母的教育,这种教育应该是强制性的,应该是国家免费提供的。父母的责任不单给孩子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如何科学的养育、教育孩子。只有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提高才有可能得到国家教育水平的发展。要不然,无论社会教育投入多大,教会孩子多少知识,到头来研究生博士生一样可以品味低俗、行为恶俗、品德败坏,甚至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关于家长学校,这方面我们国家是空白的,很多小学中学也高高悬挂着“家长学校”的招牌,但又有哪位家长能在任何国家机构里得到过教育孩子的指导或帮助呢?可幸的是,现在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要,通过各种渠道来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是社会的进步。但那些没有这方面自主意识的父母呢?这个群体应该是更多的。而家长的提高有时也反映在对自己的孩子要求的提高,高要求通常伴随着高的压力,无论是对于父母还是孩子。我们在教育的上应该不要只关注知识技能的教育,更重要的应该关心孩子的情感、精神方面的教育。
       最近在妈网上陆续看到了好多帖是关于打孩子的,我非常惊诧于竟然有那么多的妈妈有打孩子的习惯,心里真的很疼。来这里交流的妈妈很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竟然还有那么多人认为“打”是种好方法。那么,那些整天在工厂里劳碌,或做着小本生意,为着生存,拖儿带口到处奔波的被视为“民工”的同胞呢?那些中下底层的妈妈们,有多少是每天用手或棍棒代替自己的心敲向可怜的孩子。有个亲戚到了国外带孙子,来电话抱怨,孩子好难教的,在国外不能骂不能打,邻居听到孩子哭声厉害会报警的。我为她的抱怨,感到羡慕,什么时候我们国家也能这样,但现在感觉那会是个漫长的等待。一天下班走到街口,看到一个开小商店的妇女拿一根长长的棍子在追赶一个不到两岁大的在玩水的孩子,追到了狠狠的朝他的小屁股上打,“看你以后还敢玩!”心真是疼,小孩只是玩,玩是他们的天性,妈妈却只是因为他玩而打他。那时,真想去夺下她手中的棍棒。社会上又有多少恶徒,小时候不就是受过这么的对待。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现状,教育比发达国家落后上百年,只是指整体的知识水平的程度,如果在对孩子的爱与关怀来看,落后至少200年吧。有多少父母因为小孩贪玩、不懂事、不听话等等小孩正常的行为而打他,有时甚至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就把气撒在了孩子身上。
         妈妈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他听我的话我为什么要打他呀?难道我不心疼,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啊!!”多少人有这样那样堂皇的理由。是啊,因为他不听话,可是妈妈有没有仔细的想:我让他听什么话?我让他听的这个话符合他的天性吗?他听了就真的对他好吗?他愿意吗,他为什不愿意?他不愿意要反抗,他的反抗是错误的吗?我让他做的事情他不愿意,我有没有换一种方式去尝试一下,是不是我说得不清楚,是不是他还有更好的想法,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而已。……家长让孩子遵循自己的意图,孩子不愿意,有多少家长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很多人恐怕就只是责怪孩子不听话,故意捣乱,把责任和错误推卸到孩子的身上,是多少父母不经意的错误,更可恨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想法,就给他加以惩罚,这就是大人自诩的“权威”的建立。任何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有他的想法,你有没有仔细的倾听过?你有没有了解过他需要什么,或想怎么做。如果能相互达到良好的沟通是根本不需要打的,而沟通是有很多方法的,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耐心的实践,而不是用棍棒让他屈服。也会有家长反对,我小时候不是经常被爸爸打,我现在觉得我很好啊,生活得很好也事业有成。而且我现在打儿子,他的坏毛病都改了,不能说打没有作用。人的性格当中有很多缺陷都不是无缘无故而来,很多时候已经在棍棒的淫威下埋下了种子,等长大了也就长成了参天大树。不自信、自私、胆小、自卑,唯唯诺诺、窝里斗、不敢提意见、吃哑巴亏、在同事面前耀武扬威在领导面前卑躬屈膝、我们身边太多这样的人,我们绝大多数都有这样的毛病,我们觉得这样才能生存,这就是被权势压迫下的无尊严无自我无自信的表现。
       三聚氰胺一提,就让妈妈们揪心。暴力其实就是精神上的三聚氰胺,开始你还察觉不到它的祸害,但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它自然会爆发,让你觉得教育孩子怎么这么难,真是穷途末路了,甚至再用你的法宝棍棒也毫不凑效了。现在加之孩子身上的棍棒,将来或许会回落在你的身上,或许让你的孩子变成暴徒,或者让你的孩子变成胆小怕事、毫不自信,或者让你的孩子变成唯命是从的人,反正绝对没有一样是你所期待的。只有给予了孩子应该有的爱,用心呵护他们金子般灿烂的纯真的心灵,他才会有个充满阳光的将来。人在成才的前提首先是:自尊、自信,独立的人格。“打”对于孩子来说是最能消除自尊和自信的方法。麦可杰克逊很珍爱儿童,他说:成人的世界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暴力、对抗、战争、欺压,是因为现在的世界里很多孩子没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孩子没有得到他应该得到的爱。蒙特梭利说,孩子是成人之父。成人现在好与不好的所有行为、习惯、品质都是从孩子时代过来的。可能"打"能让孩子更听话或在威迫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技能,但绝对不能让孩子成为幸福的人。
        我们作为父母,首先应把孩子的幸福感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才能、学识等等。而理解、包容、体谅、宽恕、自尊、自信、自立,这些都是组成幸福感的基础。你的棍棒恰巧会剥夺孩子的这些品质,那在棍棒下纵然得到了丰富的才能和学识,一个毫无幸福可言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你打你的孩子,就不配说你爱你的孩子!
2010/05/13
全部回帖
要知道一个事实,所有的工种都是岗前培训,唯独是做家长的,就没有培训就直接怀孕生子直接上岗做父母了

所以更多的是无知的父母
2010/05/13回复
唉,有了小孩总有操不完的心
2010/05/13回复
就算不打,总要给宝宝惩罚
如果没有惩罚措施,他不会明白对错
2010/05/14回复
值得一看,顶
2010/05/14回复
楼主的确给很多家长提了醒,但回头想想,作为受过专业培训的教育者,能否教大家具体可行的方法呢,大道理还是需要小事情来实现,不是演讲一番就完事的。如果楼主真的心疼天下的孩子,麻烦你说说在学校是怎样教育、引导孩子的呢,给家长们有一个启发和借鉴,毕竟不是很多家长都懂得行而有效教育方式的。
其实很多家长都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问题,也不是学校不重视启动“家长学校”,只是中国从上而下的教育方式都有点令人费解,往往教的都是道理,不是方法。
2010/05/14回复
我老公也是一位老师,最近他教会我一个道理:要想家庭和睦,就得少说多做;闭上嘴巴,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事情就会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我接受了他的方法,我跟家公、家婆的相处明显好了很多。我觉得这个方法对于教育孩子也有一点启发。
2010/05/14回复
应该怎样管孩子真的很重要楼主说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没人想打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可是具体应该怎样管很多人都很迷茫!如果真的有方法就教教我们这些迷茫的家长!
2010/05/14回复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
2010/05/14回复
d大调:
楼主的确给很多家长提了醒,但回头想想,作为受过专业培训的教育者,能否教大家具体可行的方法呢,大道理还是需要小事情来实现,不是演讲一番就完事的。如果楼主真的心疼天下的孩子,麻烦你说说在学校是怎样教育、引导孩子的呢,给家长们有一个启发和借鉴,毕竟不是很多家长都懂得行而有效教育方式的。其实很多家长都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问题,也不是学校不重视启动“家长学校”,只是中国从上而下的教育方式都有点令人费解,往往教的都是道理,不是方法。
查看原文
你说的我深有同感,中国的教育这个题目实在是太宏大太复杂了,我无法驾御。我念师范四年在学校里除了多学心理学教育学这两门课外,没有任何老师或理论告诉我应该怎么当一名教师,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现在在老师这个岗位也8年了,我唯一能说的是我在工作上是遵循我的责任和良心的。
在这里我只想以妈妈的身份去谈教育。
2010/05/15回复
看了大家的留言,感觉到大家都觉得我在说一些个个都知道的大道理,长篇大论图一时之快。妈网上,凡是有关于打小孩的帖我都会留言,甚至说了些让妈妈不爱听的狠话,也说了我具体的一些处理方法,但不断还是看到有打小孩的帖。看似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其实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孩子只能教育,不能打”我这里只是想再提醒家长而已。
    这是个“为什么”的问题,我只是讲“为什么不能打”,至于“怎么样才能不打”的问题,我可以讲我的经验和做法,但妈妈们也凭心而论,你们就真的按照我的做法去做吗?那是你的孩子你应该最了解他,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任何好方法只能是参考的,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成长环境都不一样,你不遵循自己孩子的天性去找方法,谁又能帮得了你呢?
    我当妈妈也就当了两年多,也不是什么育儿专家,只是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不断的找解决的方法,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我从来不打孩子,不代表我的孩子很乖很懂事,什么都是按照我的想法去做,而是我在出现跟孩子的冲突时努力克制自己,通过耐心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内心的意愿,多看书多总结多思考,结果发现孩子的问题都能很好解决,不打不骂。
   我这里强烈推荐《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是一本讲怎么跟孩子沟通的书,我在其他的帖都有推荐过,但好象没什么人去看,也有说看不懂的。我觉得里面的方法好象:说出孩子的负面感受(觉得孩子做不可理喻的事情或无理哭闹时,要不断肯定他的感觉。他的感觉得到了认可就会好好听你说道理),选择的方法(我从孩子很小就开始用这个方法,简直百试百灵,在这个方法下我培养了孩子自己走路的习惯,1岁半时走两个钟都肯,我一个人带她去玩是不要抱她的。还有“不赖皮”的习惯。)这个方法是我朋友教我处理夫妻关系的,结果用在孩子身上时发现超灵,后来从这本书里我竟然发现了讲这个方法的,还有很多,希望大家看点书才有更大的收获。
2010/05/15回复
rainsakura:
就算不打,总要给宝宝惩罚如果没有惩罚措施,他不会明白对错
查看原文
我现在还未使用过“惩罚”这招,惩罚不如让她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例如,我们教育孩子垃圾要丢垃圾桶,但孩子经常故意丢地上。这时,我会把她抱到她乱扔的垃圾前,问她:垃圾怎么啦?反复的问,她自然就会把垃圾简到垃圾桶。有一次,跟她在外面吃饭 ,她把一块鸡骨头用力扔到很远的地方,我就抱她到那块鸡骨头面前,足足蹲了差不多五分钟,饭店的人都在看我们,后来她乖乖的把骨头捡回桌子上,再没有做同样的事情了。如果她扔的是书,那后果就是不能看书,直到她把书都捡起来。她把某种脏玩具放嘴巴,我就把那玩具没收然后告诉她要把玩具藏两天,是因为她的行为而不能玩这玩具,过两天拿出来的时候提醒她,她会很清楚这个玩具因为什么原因被收起来的。孩子不可能是完美的,他的特点就是不断的犯同样的错误,但我们要允许他犯错,帮助他改正。

我上面推荐的书就有一章:代替惩罚的方法
作者认为:惩罚孩子,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不应该把孩子看做麻烦的制造者,要把他们当做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1、请孩子帮忙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3、表明你的期待;4、提供选择 5、告诉孩子怎么弥补自己的失误  6、采取行动 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每个小节都有具体事例和分析,还有小漫画,我觉得挺实用的。
2010/05/15回复
收藏先
2010/05/15回复
今天晚上和女儿到公园玩,她和一个小姐姐发生了矛盾,小姐姐大哭跑去找她奶奶。我跟女儿说:姐姐因为你不跟她玩哭了。你该怎么做?她说:要说对不起。而且马上跑过去跟姐姐说:姐姐,对不起了。我说要大声点,她用尽力量大声说:对不起。还抱抱姐姐。好了,姐姐从大哭转成抽泣。大家都觉得事情应该结束了,结果她奶奶竟然对着她说:你看妹妹多乖,就你那么小气,你再不乖我就要打你了。旁边一个阿姨也插句话:你就是娇气,动不动就哭,你看哪个小孩像你这样的。小姐姐本来已经要不哭的了,又忍不住大哭起来。奶奶按耐不住了,一个巴掌就打到屁股上,我劝她,小孩不能打,她说:不打她就不行,动不动就会哭,我一整天都被她哭烦了!孩子一边挣扎一边大声跟奶奶说:明天我爸爸回来,我叫爸爸打死你!奶奶更怒:好啊,有本事叫啊,我看到时打死谁?小姐姐说:就打死你!打死你。一个三岁多的孩子。
这孩子平时看起来还挺温顺的,但因为小时候她见我女儿就打,我女儿现在也有点反叛,故意不跟她玩的。接下来,我女儿要爬高高的铁架,旁边的阿姨又哼声了:哎呀!你爬那么高啊,小心摔下来,快下来,要不然婆婆打你的!”我马上说:不要紧,我们允许她爬的,而且我们婆婆从来不打的。又是打!可能她会认为小孩不乖竟然不打,太纵容小孩了。
2010/05/18回复
我会好好学习!
2010/05/18回复
panda.yuyu:
今天晚上和女儿到公园玩,她和一个小姐姐发生了矛盾,小姐姐大哭跑去找她奶奶。我跟女儿说:姐姐因为你不跟她玩哭了。你该怎么做?她说:要说对不起。而且马上跑过去跟姐姐说:姐姐,对不起了。我说要大声点,她用尽力量大声说:对不起。还抱抱姐姐。好了,姐姐从大哭转成抽泣。大家都觉得事情应该结束了,结果她奶奶竟然对着她说:你看妹妹多乖,就你那么小气,你再不乖我就要打你了。旁边一个阿姨也插句话:你就是娇气,动不动就哭,你看哪个小孩像你这样的。小姐姐本来已经要不哭的了,又忍不住大哭起来。奶奶按耐不住了,一个巴掌就打到屁股上,我劝她,小孩不能打,她说:不打她就不行,动不动就会哭,我一整天都被她哭烦了!孩子一边挣扎一边大声跟奶奶说:明天我爸爸回来,我叫爸爸打死你!奶奶更怒:好啊,有本事叫啊,我看到时打死谁?小姐姐说:就打死你!打死你。一个三岁多的孩子。这孩子平时看起来还挺温顺的,但因为小时候她见我女儿就打,我女儿现在也有点反叛,故意不跟她玩的。接下来,我女儿要爬高高的铁架,旁边的阿姨又哼声了:哎呀!你爬那么高啊,小心摔下来,快下来,要不然婆婆打你的!”我马上说:不要紧,我们允许她爬的,而且我们婆婆从来不打的。又是打!可能她会认为小孩不乖竟然不打,太纵容小孩了。
查看原文
你指出很多的中国家长的现象啊。。
2010/05/18回复
小姐姐是全公园最爱哭的女孩,我后来听另外一个婆婆说:她呀真是厉害啊,芝麻绿豆的事情说哭就哭,眼睛只要一眨眼泪就水一样哗啦啦的流,我都说她了,长大了当演员好啊,说哭就哭。

孩子为什么娇气,为什么那么容易就哭?有时候你根本没感觉到她有委屈啊?我现在觉得很多喜欢哭的,表现特娇气的孩子都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得不到认同。这个小姐姐父母在外工作,每周才回来一次,爷爷奶奶负责照顾,爷爷很宠,奶奶喜欢用打的。所以我估计是安全感特别差,就动不动哭了

大人认为小孩已经得到安慰了,但孩子还继续哭闹,让大人觉得心烦,这样的情况是很多的,其实我觉得解决的方法很简单:1、先肯定她的感觉(无论你觉得她是多么无理取闹,就算是吵着要天上的月亮都要肯定她的感觉)2、提供选择(很多小孩哭闹是不知道自己想怎么样,给她选择她就能确定自己想怎么样了。)/遇到你不想或做不了的事情,用想象的方法达成她的愿望;3、她如果迟迟不作选择,可以帮她选择(故意选她不愿意做的,那她自然会把主动权争取回来的,会选另外一个)/把愿望转移到别的能做得到的事情上。

那个奶奶其实就是想孩子能大方点,人家已经道歉了,就不用哭了,好好跟人家玩吧。她可以这样说:“哦,我知道宝宝觉得很难过对吧,那我们就再哭一会吧。(先肯定她的感受,她的感受被接纳了,很多道理才听得进去)刚才妹妹已经道歉了,我觉得别人做错事情道了歉,就会没那么难过的。你觉得呢?如果不再难过了,我们就擦干眼泪去跟妹妹玩,你看她玩的多高兴!(孩子还哭)哦,看来你还觉得很难过,那好吧,我们就回家休息休息,明天再出来了。等她一会,再问:你是选择看看妹妹玩什么,还是回家休息啊?(小孩哭,没反应——其实心里已经在作选择了)看来你真的很难过,那好吧,我们现在就回家吧。”我相信百分九十的孩子会马上说:我不哭了,我要去玩。

但老人家很多都听不进劝告的,而且总认为自己的方法没错,所以这些就要父母更加耐心了和静心了解孩子的想法。

刚才说“孩子说要天上的月都要肯定她的感受",那不是很纵容小孩,如果明知不可为还要骗她吗?(其实大人认为那个愿望是不合理的,就是小孩蛮不讲理!合理不合理那只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只想实现心中的想法)这里肯定感受不是告诉她这样的事情妈妈办得到,而是让她有被接纳的感觉,试想想,如果你刚在外面像个泼妇一样跟人家吵了一架,回到家跟先生哭着说委屈,然后就得到先生的教育:你不能这么没礼貌,怎么能那么丢人啊?有什么都能好好跟人家讲,犯得着这样子吗?这样人家会觉得你没家教的。你的心情会好转还是会更差,如果遇个唠叨的老公,可能都想一头撞墙上去了,你把委屈告诉亲人,不是希望他能帮你什么,而是希望得到认同和理解。孩子这方面更甚,他们需要各种各样的认同,先是父母的然后是朋友同学老师等等的。

我们都知道月亮是肯定摘不下来的了,可以尝试这样化解矛盾:哦,妈妈知道你很喜欢月亮,这个月亮多么明亮啊,像颗大大的珍珠这么美,妈妈也想把它摘下来送给宝宝(肯定她的感受,表明她想的我也想,她的愿望没有错)——然后用想象的方法满足她的愿望——我们这样高高的举起手把它摘下来吧,摘,摘,宝宝摘到没?……妈妈摘到了,快来看——两手围成圆形对着月亮(通过手去看月亮,孩子肯定很好奇也凑过来的)——好漂亮的月儿啊,挂在哪里好呢?哦,放宝宝的脖子上吧,闪闪发光的珍珠项链,真的好漂亮!再给妈妈也戴一下,假装拿到自己的脖子上;再给路灯也戴一下,路灯也亮了;再给天空也戴一下,夜空也变得很美了。哇,现在到处都是闪闪发光的珍珠哦。小孩在玩的过程当中会完全忘记刚才为了什么哭闹的。)
2010/05/18回复
谢谢楼主!楼主是个好妈妈!
2010/05/18回复
猜你喜欢

同班级孩子间差异的真正原因!原来是这个!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学管乐

(原创)中国式陪读妈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不让孩子学习钢琴,会不会担心孩子长大后怨父母

2012年,是我们选择幼儿园,还是幼儿园选择我们?

很好的文章---关于打骂孩子的观点<<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热点推荐

妈妈网21周年庆 邀你写下我们的故事

钱大妈依旧火热!开张首日都被抢空了

又到赏枫叶的时节 帽峰山的叶子红了!

跟着十五运去赏花 海珠湖的花上新啦!

番禺大夫山公园骑车 天气好舒服

多了一间买书的小店 实体店难做

今天过节!广州多个景区发布公告

事关公办中小学!广州收费新规公布

万圣节的风 吹到了paper stone

又入手了一个特福锅 后悔没有早点买

两位数甲级写字楼美容 不推销服务好

手工课太有意思了!学做创意香皂

变天前的解放路走鬼 热闹非凡!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