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语言同饮食都无办法传承,莫讲话更深入既人文观与价值观。
好多人话广州已经唔系以前既广州,转头问下自己,又有几广州呢?
唱好广州!【转给所有爱广州的人们】怀旧广州!【大量广州老照片&视频】
52352551谈天说地
原标题[转给MW热衷地域人士看]轉載香港《明周》的文章
唱好廣州 身份迷失 重尋源流
廣東人一向被北方人稱為「南蠻」,廣東人袁崇煥為明朝捍缳江山,崇禎皇帝稱他為「蠻子」,今天仍有不少人指 廣東為「文化沙漠」,有國內著名學者指「廣州文化不如北京、上海之大氣」,又指廣州存在「那種根深蒂固的狹隘的地域文化偏見」。實際上,人們(包括外省人 和廣東人自己)對廣東或者廣州的偏見,似乎才是真正根深蒂固的狹隘的地域文化偏見。
[ 本帖最后由 nicoleBB 于 2011-3-8 22:09 编辑 ]
2010/05/28
全部回帖
qqmm123:
要传承的并不是语言与饮食,是广州人特有的纯朴与适应生存的人文文化及价值观,亦即系为身为一个广州人而自豪。我们或许都会离开广州,但近至香港,澳门,远至加拿大,澳洲,美国。边到都有广州人,广州话的生活文化,生活空间。原谅那些浅薄看待广州的人,因为正如六榕寺门前对联:大腹能容,容世间不容之事。张口而笑,笑世上可笑之人。祝福所有广州人。正因为广州话令我地不觉自己的缈小!
查看原文2010/05/29回复
有时人就系甘奇怪,可能要生活在别处,先可以持续地怀旧,先可以保持到一贯既生活习惯,先可以不知不觉地传承一D文化。
好似我JP甘,来广州20几30年了,坚持用家乡既粗面粉自己蒸馒头,老家既人已经无几多个会自己蒸馒头,都系去店度买现成的白馒头吃了。一D环境布置同生活习惯JP还保持家乡70年代既风格,但系老家既人已经相当城市化了,出来一睇都失笑了,乜仲系甘既?
所以可能呢D就系点解粤文化既传承与保留在别处而非广州本土
好似我JP甘,来广州20几30年了,坚持用家乡既粗面粉自己蒸馒头,老家既人已经无几多个会自己蒸馒头,都系去店度买现成的白馒头吃了。一D环境布置同生活习惯JP还保持家乡70年代既风格,但系老家既人已经相当城市化了,出来一睇都失笑了,乜仲系甘既?
所以可能呢D就系点解粤文化既传承与保留在别处而非广州本土
2010/05/29回复
nicoleBB:
最简单的语言同饮食都无办法传承,莫讲话更深入既人文观与价值观。好多人话广州已经唔系以前既广州,转头问下自己,又有几广州呢?
查看原文语言不需刻意(因为父母都讲白话),而且我地仲鼓励细路学普通话,英文。喜欢即可学!
饮食不用传承,因为每晚有父母长辈的老火汤同埋早茶那文化。
人文观及价值观却如残阳。
我地非常广州,而又非常广博!因为血统!无需几广州因为已经够了。
饮食不用传承,因为每晚有父母长辈的老火汤同埋早茶那文化。
人文观及价值观却如残阳。
我地非常广州,而又非常广博!因为血统!无需几广州因为已经够了。
2010/05/29回复
其实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人们基本上遇到不同语言的人都会很自动地转为全国更高一级的语言--普通话,这非常自然啊。个人觉得居民在遇到语言不同、自动转换成为更普级(高)一级的语言的能力如何,代表了这个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气度。象以前的广州,有很多人(尤其是老一代)的普通话说得很差,甚至听都听不懂;现在大多数广州人遇到其他地方的人,能很自如地转换成为全国更为普及的普通话,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不过,现在广州大多数市民在遇到国际人时,还不能非常自如流利地转为全世界更为通用的英语,而香港居民就可以,这说明广州的国际化程度还真的有待努力。
至于建筑,也觉得政府不应该在老城区大拆大建,而是应该象伦敦那样新旧城区截然划开,老城区主要进行翻新维护并保留原样,在新城区建高楼大厦,这样既保留历史又发展现代。现在在老城区大拆大建,搞些高楼大厦,看起来真是不伦不类的。
至于建筑,也觉得政府不应该在老城区大拆大建,而是应该象伦敦那样新旧城区截然划开,老城区主要进行翻新维护并保留原样,在新城区建高楼大厦,这样既保留历史又发展现代。现在在老城区大拆大建,搞些高楼大厦,看起来真是不伦不类的。
2010/05/29回复
wintergrass:
其实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人们基本上遇到不同语言的人都会很自动地转为全国更高一级的语言--普通话,这非常自然啊。个人觉得居民在遇到语言不同、自动转换成为更普级(高)一级的语言的能力如何,代表了这个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气度。象以前的广州,有很多人(尤其是老一代)的普通话说得很差,甚至听都听不懂;现在大多数广州人遇到其他地方的人,能很自如地转换成为全国更为普及的普通话,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不过,现在广州大多数市民在遇到国际人时,还不能非常自如流利地转为全世界更为通用的英语,而香港居民就可以,这说明广州的国际化程度还真的有待努力。至于建筑,也觉得政府不应该在老城区大拆大建,而是应该象伦敦那样新旧城区截然划开,老城区主要进行翻新维护并保留原样,在新城区建高楼大厦,这样既保留历史又发展现代。现在在老城区大拆大建,搞些高楼大厦,看起来真是不伦不类的。
查看原文由此看来你不但不了解广州,还不了解香港。
2010/05/29回复
感觉现在的广州有点象解放前的上海滩,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来到广州闯荡,风云际会,五湖四海文化交融,时间长了又会形成一个新的独特文化,也没什么不好。再说岭南文化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三山五岳的广州,风云际会的广州才是现实文化生态中的广州。
[ 本帖最后由 wintergrass 于 2010-5-29 00:19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wintergrass 于 2010-5-29 00:19 编辑 ]
2010/05/29回复
wintergrass:
感觉现在的广州有点象解放前的上海滩,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来到广州闯荡,风云际会,五湖四海文化交融,时间长了又会形成一个新的独特文化,也没什么不好。再说岭南文化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三山五岳的广州,风云际会的广州才是现实文化生态中的广州。[ 本帖最后由 wintergrass 于 2010-5-29 00:19 编辑 ]
查看原文要不再转一篇洪晃的文章你看看?
《上海是全世界的情人》
《上海是全世界的情人》
2010/05/29回复
wintergrass:
感觉现在的广州有点象解放前的上海滩,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来到广州闯荡,风云际会,五湖四海文化交融,时间长了又会形成一个新的独特文化,也没什么不好。再说岭南文化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三山五岳的广州,风云际会的广州才是现实文化生态中的广州。[ 本帖最后由 wintergrass 于 2010-5-29 00:19 编辑 ]
查看原文看来你真不了解广州,广州解放前就如你上述一样。
现在的广州并不抗拒文化而且非常包容,但用无能来形容可能最贴切
现在的广州并不抗拒文化而且非常包容,但用无能来形容可能最贴切
2010/05/29回复
wintergrass:
其实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人们基本上遇到不同语言的人都会很自动地转为全国更高一级的语言--普通话,这非常自然啊。个人觉得居民在遇到语言不同、自动转换成为更普级(高)一级的语言的能力如何,代表了这个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气度。象以前的广州,有很多人(尤其是老一代)的普通话说得很差,甚至听都听不懂;现在大多数广州人遇到其他地方的人,能很自如地转换成为全国更为普及的普通话,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不过,现在广州大多数市民在遇到国际人时,还不能非常自如流利地转为全世界更为通用的英语,而香港居民就可以,这说明广州的国际化程度还真的有待努力。至于建筑,也觉得政府不应该在老城区大拆大建,而是应该象伦敦那样新旧城区截然划开,老城区主要进行翻新维护并保留原样,在新城区建高楼大厦,这样既保留历史又发展现代。现在在老城区大拆大建,搞些高楼大厦,看起来真是不伦不类的。
查看原文如果以是否人人都有“NICAM”式的语言能力来辨识一个城市的进化程度与国际化程度,那真的是很可悲。
2010/05/29回复
nicoleBB:
没有争端,只是在阐述与展示而已
查看原文唉,我们能为广州做的,很少,
只能记录和怀念了,
很多时候在想,广州给了我们什么?而我们又给了什么广州呢?
只能记录和怀念了,
很多时候在想,广州给了我们什么?而我们又给了什么广州呢?
2010/05/29回复
LZ,你不觉得现在根本不是“广州人包不包容外地文化”,而是“外地文化包不包容广州情结”。
每当象你这种有本土意识和情结的东西表达出来的时候,就有一班人围剿,很可悲。这样的文章不指意外地人去了解,留着广州人慢慢体味吧。什么也不用多说了,广州人请顶贴。
每当象你这种有本土意识和情结的东西表达出来的时候,就有一班人围剿,很可悲。这样的文章不指意外地人去了解,留着广州人慢慢体味吧。什么也不用多说了,广州人请顶贴。
2010/05/29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