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哈哈,只不过去换件衣服而已

31795231房产楼市

全部回帖
liyifanliyifan41楼
不错。41楼尤其说得到肉。
其实我觉得LZ应该把文章拆开来发,然后本贴做个总索引连接
每个话题都值得谈论一下
2010/07/07回复
   
甘肃河西走廊的许多地方本是十分缺水的地方,但几十年前浇地时大水漫灌,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如此。

[ 本帖最后由 shuoba 于 2010-8-7 08:14 编辑 ]
2010/07/07回复
 谢谢

   

[ 本帖最后由 shuoba 于 2010-8-7 08:14 编辑 ]
2010/07/07回复
写的真好,.
2010/07/07回复
谢了

[ 本帖最后由 shuoba 于 2010-8-7 08:15 编辑 ]
2010/07/07回复
俗语说,劫道的不如卖药的。

这几年,有房地产企业的老总说,做房地产就像开动印钞机。
卖房的比卖药的还雷人,强过抢银行了,在自家院子里直接开动印钞机了。
这么好赚的行当,顺带连炒房客也跟着吃香喝辣了几年。

然而,炒房赚钱的炒房客毕竟都是跟风吃屁的活儿。真正赚大钱的从来都是开发商。一套房子开发商的成本3千/方,最多可以卖到3万/方,900%的利润率,炒房客,天然就处于劣势,能有个100%的利润都已经笑弯了腰。
这世界就是这样,越是赚小钱的风险越大——窃钩者诛,窃国者成诸侯嘛。
如今,全国各地传来的消息是,6月份二手房0成交,说明炒房客手上的货一套都出不了,就象股市一样,被套得死死的。
而一手房成交如何呢?从招保万金四大上市房企的5月销售数据来看,销售仅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左右各家都有几十亿的销售额。6月份数据还没出,估计都比5月还要好。因为5月是新政出台后的第一个完整月,也是震慑力最大的一个月。
现在传来了更为不利的消息是,各地出现一二手倒挂了,一手楼卖的比二手楼还便宜,这就是事情发展的必然了。
谁让你的持有成本没有竞争力呢?
900%的利润砍掉一半还有450%的利润呢。
炒房客什么时候能够半价入货了?半价入货的话,利润也就100%啊。
这回,刀背上没血了,开发商露出刀刃要割炒房客的舌头放血了。
呵呵
赶快找下家接手,炒房客们急了。
2010/07/08回复
哈 支持一下
2010/07/08回复
炒房赚钱的炒房客毕竟都是跟风吃屁的活儿5
2010/07/08回复
liyifanliyifan49楼
这个时候他们又会以弱势群体自居,咒骂千刀杀的政策,无良的KFS......
2010/07/08回复
香港《文汇报》7日刊文说,有关媒体引述数据报道,中国660多个城市现有连续6个月以上电表读数为零的空置房6540万套,足够2亿人居住。上述数据仍存争议,但大量投机者进入内地房地产领域囤积住房任其空置,等待房价上涨赚取价差已是不争事实。有专家警告,大量住宅空置导致社会资源错配、价格扭曲、财富浪费。   空房够住2亿人?

[ 本帖最后由 shuoba 于 2010-8-7 08:16 编辑 ]
2010/07/08回复
除内蒙古鄂尔多斯的“鬼城”外,昨天有媒体开始报道另一个皇城边上的“鬼城”——京津新城。
    荒唐仍在延续。
    今天的人们留给未来的除了笑柄外,估计还有心酸。

    位于天津宝坻区的京津新城是中国内地最早的由开发商打造的“新城”。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别墅区,这里在短短几年时间耸立起了五星级酒店、温泉城、商业街和高尔夫球场,以及在荒野上建起的数千栋欧式别墅,面积相当于33个天安门广场。但这个最初为50万人居住、生活、娱乐而设计的新城如今正上演着空城计。(7月7日 中国新闻网)
  有媒体这样描述京津新城:夜色中的京津新城总给外来者一种魔幻般的感觉,电瓶车在空旷寂静中滑行,掠过一幢又一幢轮廓精美的临水别墅,但是这些房子没有灯光,犹如空城般死寂。偶尔出现的行人,看起来就像电影中灾难过后的幸存者。看到这些文字,想必很多人和笔者一样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120多亿砸下去,“最大别墅区”建成了,没有了人气只剩下鬼影。
  诸葛亮的“空城计”传诵百年,这出现代“空城计”只会遗臭万年。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第一”、“最大”就是这些造城者的通行证。充斥“拍脑袋决定,拍胸脯保证,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思想的这些人永远只想“最好”不去想“最坏”,只因为“最好”是给自己来收益,“最坏”是让国家和人民来买单。
  我们不妨从天津“最大别墅区”放眼全国。最近几年,一波波造城潮风起云涌,圈地规划不厌其宏大、地标建设不厌其豪华,一番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之后,却只落得个形象上不叫好、经济上不叫座、老百姓频发怨言的尴尬。目前,全国高达655个城市正“走向世界”,还有183个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
  不可否认,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必然会逐渐加快。这不仅会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也对打破固有的城乡二元制结构有重大的作用。但是,造城不是“燥”城。只看形象、不看效果,只讲影响、不计代价,只顾城市漂亮,不问百姓的生活质量,在心态浮躁、作风浮夸的工作态度下,总投资上百亿的规划,却只会换来一个个房空、街空、城空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没有产业人口、不切实际的新城建设必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这不仅无助于改变城市居民分化的现状,还将加剧这种“癌变”,使得当地社会结构更趋于两极化。一边是低购买力的当地居民,继续望房兴叹;另一边则是囤积房产的富有投资者,继续获取暴利,而夹在他们中间的只剩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期盼。
  最近几天,热浪袭人,唯有冰水才可以让人消暑。想要给这股“燥”城运动降温,恐怕也只有“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真理才是最适合的镇静剂!

[ 本帖最后由 shuoba 于 2010-8-7 08:16 编辑 ]
2010/07/09回复
liyifanliyifan52楼
去年的热潮激励了大批资金涌到这个行业,除了短平快的炒作外,还是有很多其他行业的闲置资金也通过一切人脉关系发展各种形式的圈地和开发,未来这2年当这些物业开始进入集中交付期时?而需求火热的假象又被遏止,供求逆转后,房地产将会进入又一场浩劫。
2010/07/09回复
   这届世界杯上,最豪华的一场对阵是6月30日凌晨的葡萄牙—西班牙一战,46名球员的身价超过9亿欧元。
  这个数字和中国人有关系吗?
    当然有,还有大关系。
  请看,国际足联的电视转播权卖出了27亿美元,这中间,当然也包括中国人支付的一笔在里面,我们要卖多少件衣服才能付得起这笔转播费?而那46名球员创造的产值,应该比46万中国人创造的还要多。这只是可以眼见到也能算到的,
  而看不到和算不出的的还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结构的差别。在国际分工中,从事原材料大宗商品贸易的国家处在竞争力最弱的一环。比如为什么有迪拜危机,说白了就是阿联酋的几个酋长国眼看着石油资源枯竭后,想改行发展旅游,金融等高端一点的产业而盲目冒进后翻车出事故了。其次是加工产业,比如中国过去30年一直依赖的加工出口贸易。
    中端产业有很多,汽车,电子,工程机械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高端产业是哪些呢?无非是计算机软件、金融、旅游、展览、电影娱乐、体育比赛等,好莱坞的电影、NBA、欧洲杯、世界杯等体育赛事才是真正最高端的产业,从业人员的人均产值绝对是最高的领域。老虎伍兹,麦克乔丹,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大小C罗等等一干人等,所创造的产值都是一个抵一万个普通工人的。
    就像单个的人可以分为:蓝领,灰领,白领,金领,而C罗,布拉德皮特等属于什么领,至今还没有人归类。国家之间的分工,事实上也极其类似单个人的分工。全世界都是,用中东的石油,澳洲的铁矿,生产中国的服装玩具,日本的电器,美国的汽车,中低端产业的分工和贸易互相渗透,互相竞争。
    而几乎全无例外的是,大家都看好莱坞的电影,购买世界杯、欧洲杯、NBA的转播权。
   中国长期占据着中低端产业中的最低端的部分——加工贸易。最近又转移到依赖房地产了,那将如何定位呢?
   打个比方,我们知道有个好莱坞明星,哈里森福特,这个人年轻的时候是个找不到活干的木匠,突然有一天被星探发现,转行拍电影了,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后来还变得小有名气了。就像现在的犀利哥,也有人请他当模特,能否出名只能看造化了。
    那么高度依赖房地产的中国经济,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我看比当年哈里森福特要强一点,哈里森福特是个流浪汉木匠,中国的房地产业,应该算是个木制品厂吧。木制品厂生产的产品,有人买才能换成钱。房子也是,全世界最有钱的人,包括那些顶级球星贝克汉姆也都去迪拜买房了,中国的房地产商造的房子,也试图吸引到这些豪客光顾,但始终要看别人脸色才行。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转变一下,让自己占据国际分工最高端的一环,从事既轻松又环保而且能赚大钱的行当。
    能否完成从木匠到明星的转变,或者从木制品厂到电影公司的转型?靠的是运气,更多的还是改变命运的理想和奋斗的精神。如果只想着卖房子赚点钱,只怕最后,自己做苦力,生产出一堆建筑后,没有人认购,最终还是要破产的。
   这就是为什么一直有人担心中国经济有崩溃可能的原因——不是愤青们和别有用心的人们说的阴谋论,而是实实在在的危险。
3

[ 本帖最后由 shuoba 于 2010-7-9 09:14 编辑 ]
2010/07/09回复
有些人总想往自己脸上贴金。

[ 本帖最后由 shuoba 于 2010-8-7 08:17 编辑 ]
2010/07/09回复
回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略。。。

[ 本帖最后由 shuoba 于 2010-7-9 11:57 编辑 ]
2010/07/09回复
不是有很多炒房客手里的房子找不到下家了吗?
2010/07/09回复
经过这几年的洗脑,一个妇孺皆知的论调是:房地产是中国的支柱产业。既然是妇孺皆知了,也就无需在这个坛子里混的有一点常识和用心的人们再次重申一下政府各部门作出的论证了。只是,问题在于:
    阐明房地产是支柱产业的前提必须是,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是,不会一直都是;健康的房地产是,不健康的房地产不是;人住的房地产是,无人住的“鬼屋”不是。
    据称,房地产能带动50多个行业。这必须是有效需求的房地产才能带动这么多行业的发展。纯粹的炒房和无人住的“鬼屋”,不可能带动这么多行业。道理很简单,“鬼屋”连水电表都带不动,怎么可能带动装修、装饰、(钢筋水泥外的)建材、家电、家具物管等等其他行业呢?
  高房价的房地产不但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是致命产业。这一点无需太多论证就能得出。
  中国的宏观调控当局一直依赖房地产来拉动经济,这一点很正常。中国政府的错误在于,过度发展市场化的房地产。而让老百姓一味地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住的问题,这不但是不健康的,还是不道义的,更有可能是危险的——无论对统治者还是人民都一样。现在,廉租房保障房的大量入市一样是依赖房地产的表现,但这是健康的有效的房地产。  
  房子始终都是要人住的,否则,不如像唐京公司那样,卖墓地也能成为支柱产业。

3

[ 本帖最后由 shuoba 于 2010-7-9 16:25 编辑 ]
2010/07/09回复
唐京,一个曾经活跃在广州和深圳的神秘公司,关于它的前世今生,各位可以利用百度搜索一下,依稀还能查找到它当年兴盛时期的蛛丝马迹。
    然而对于许多35岁以上的广州人来说,唐京的存在或许就是当年的道听途说或者亲身经历。我相信在当年寻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中,除了保险业务员外,成为唐京公司的业务员,也是许多人的选项之一。正如同如今的大学毕业生,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地产中介一样。职业本身没有可指摘的,反映的只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一部分人的生存状态。
    唐京公司的神奇之处在于,在房地产尚未展示出今天的狂热的时候,其创办人就能想到用房地产的模式来打造其独特的盈利模式——墓地产。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今天的房地产却走回到当年唐京公司的发家老路上去了,把房地产按墓地产的营销模式来做,就是房子不是用来住人的,只是用来炒作的媒介。请看越来越多出现在这片国土上的“鬼城”“鬼屋”,就应该明白,房地产和墓地产的距离仅为一步之遥。
    如同传销,任何一样东西,哪怕一张纸,只要找到下家以高于上家的价格接手,就完成了一个产业的兴盛,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传销必须痛打,而参与传销的人无论如何是不理解,也是不愿意的。
    而房地产链条上的人们,不也是有同样的想法和举动吗?
3

[ 本帖最后由 shuoba 于 2010-7-10 08:25 编辑 ]
2010/07/10回复
猜你喜欢

中八婴儿服饰特卖场回来

冬天了,原来洗羽绒服可以这么简单!比洗衣店还好!

来吧,孩子!高能孕妈全程图文直播分娩经过

甩肉就是要毅力!给各位减肥路上的姐妹们共勉

宝宝成长记--六个月儿保检查结果

525摄影外拍孕妇照 晒美女晒辣妈 (上新图片了)

热点推荐

云闪付百佳月卡又来了 一单回本真香!

长见识啦!广州有间隐藏的咖啡博物馆

精准打卡!拒绝‍特种兵式带娃去海洋馆

小点医院看病真方便 落班点连队都不用排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装过两套房的实战经验:预算这么做

夏天运动感觉很爽 每天坚持5公里

行一文创 大小宝贝都逛到不想走

没签劳动合同 员工仲裁要求双倍工资

村民才会来的玩水地 比网红地好玩多了

偶然路过的猫咖 猫猫真的很可爱

私立幼儿园太不容易了 公园跳舞招生

2024广东高考放榜 记得你当年的成绩吗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