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9 默默2岁8个月
昨晚回到家,看到默默,呵呵。。。改发型了。原来是爷爷帮剪的,剪了一半,默默不配合了,现在我看到发型的是半成品,我觉得挺好看的,可爷爷奶奶很不满意。吃过晚饭,默默想下楼去玩,奶奶觉得这发型太难看了,就跟默默商量:“如果你能配合把头发再修剪一下,剪完后可以下去玩。”默默刚开始不肯,看到一家人的态度都是要他剪完再下去,想了想说:”好吧,默默同意了!“默默是个好孩子,说话算数的,很配合的把头发修剪完。(默默除了第一次剪胎毛,我要用默默的胎毛做一支毛笔,将来送给默默留念时请人剪的头发外,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给剪的。)我带默默到楼下玩,平时,一般晚饭后,很少带默默到楼下玩,这不,默默到了楼下,可兴奋了,东奔西跑的;我跟他玩追影子游戏,默默哈哈大笑,玩得不奕乐呼。玩了半个多小时,才连哄带骗的把默默抱回家。
回到家洗完澡,我对默默说:”你在床上看书,妈妈去洗澡好不?”默默很爽快的说:“好的!”以往下班回家,默默是一步都不让我离开他身边的,很多时候我洗澡都是跟默默一起洗的。默默象今天这么爽愉让我去洗澡这种情况真是少见,套默默自己常说的一句话:“默默一天天的长大。”
是的,孩子在长大,一天比一天懂事,一天比一天独立,我突然想曾经看过的一段文字,觉得说得非常好,翻出转贴在这:
3岁,他去上幼儿园了,看着他小小的坚强的背影,心中又喜悦又有点小小的心酸。离别了一整天,孩子看到你高兴得奔跑过来,扑在你的怀里。跟你说:妈妈,我想你了。那一刻,抱着孩子就像抱着了整个世界。
6岁,他上小学了,孩子终于走进校门,这是多么值得纪念的事情,孩子的人生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却没想到,这也是孩子离开我们的第一步。他已经对与你分开一天习以为常了,而且他喜欢每天去学校,这是他更喜欢的生活。甚至,他有时还会说:妈妈,在家好无聊,没有小朋友和我玩。
12岁,他上初中了,甚至有的开始上寄宿学校,一个月或者几个月回一次家,见上一次面。他们开始不再依赖你,甚至,他们喜欢和你对着干。你想帮他们做点事情,他们说:妈妈,我自己来吧。突然觉得这句话让我们觉得好失落,孩子是不是不再需要我们了?
18岁,他离开你去上大学,一年回来两次。回来的好几天前,家里的冰箱就装不下了,为他准备了各种各样他喜欢吃的东西。可是一回来打个照面,他就忙着和同学朋友聚会去了。从此,你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是:妈妈,我不回家吃饭了,你们自己吃吧。
大学毕业后,孩子留在了远方工作,一年也难的回来一次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几天就走了。你最盼望的就是孩子的电话,希望,孩子对你说一声:妈妈,我很好,你保重身体。这样就足够了。
孩子结婚了,回家的时间有一半匀给了你的亲家,孩子回来的更少了。你已经习惯就老两口在家了,但是,你最希望听到孩子对你说:妈妈,今年过年我回家过啊!
当孩子又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你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家庭成员了,他们的一家三口(或一家n口)里,已经不包括你们了。而我们也慢慢的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只是习惯在闲来无事的时候,经常翻翻相册,看看我们自己的一家三口,无论孩子身在何方,他却永远是我们家庭中无可取代的一员。
是啊,其实当孩子在身边的日子,我们是多么幸福。可是有时我们却还会抱怨。抱怨因为他,你做了太多的牺牲。抱怨他晚上老醒来,让你睡不好,抱怨他无理取闹,抱怨他爱撒娇长不大,抱怨他生病,让你操碎了心,抱怨为了培养他,花费了太多的精力与金钱...可是,如果你想想,10多年后,就算你想要,也没有机会了。孩子会不停的长大,过了这个时期他就再没有这个时期的习性。你是不是常常在他断奶后怀念喂他吃奶的日子,可是那时你却觉得好累好辛苦好厌倦。是不是常常看他以前吃手的照片觉得好可爱,可是你曾经却为要不停的给他洗手而烦恼透了。是不是在他褪去童声后,特别想念他曾经奶声奶气的声音,可是他以前撒娇的时候你却很不受用。是不是当孩子去上学后你特别怀念他黏在你身边的日子,可是以前你却总在想他要什么时候才能去上学啊。。。
时间无法倒流,过去了就只能永远过去了。孩子能呆在身边的日子是多么难得与宝贵。因为这一点,我更加的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也让我无论遇到什么,都心存感恩。谢谢上天给我这么一个孩子,让我分享与见证他成长的每一刻。无论带给我多少困难,烦恼,甚至挫败,无论让我失去多少睡眠,时间,金钱,精力,我仍然豁达,因为,这都是上天的恩赐。
当他在身边的每一天,我都会让他觉得幸福,也是让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回忆。我不会给他太多压力,束缚,更不会给他牵绊,阻扰,但是我会适时管教,也会做量力而行的投资,因为我有责任与义务教会他生活的本领,好让他来日自由快乐的飞翔。同时,我也会告诉他,就算所有的路都行不通时,还有一条路你可以畅行,那就是回家的路。。。。。。。。
我用最省钱、有效的方法,教儿子学习中华千年文化精髓(不断更新)
45703230幼儿园早教
全部回帖

2010.05.20 默默2岁9个月
去南宁学习营养学回来,从下地铁站的那一刻我就等不及了,打个摩托车回到宿舍,一路小跑跑上了五楼,就看到默默跟着爷爷出门口,默默在毫无心理准备突然看到妈妈站在他的眼前,愣了几秒,就象只快乐的小鸟,张开的翅膀象我飞过来,扑到我的怀里,那一刻,我学得幸福极了!更让我欣慰的事还在后面呢。
几天不见儿子,觉得儿子长高了,更懂事了。
我坐了一夜火车回来的,几天紧张的学习,让我在走楼梯的时候都有晃动的错觉;把儿子抱回房里,儿子对我说:“妈妈,你坐下喝点水吧!”这孩子,这么小就懂得关心别人了,真让我感动。我抱过默默亲了一口,表扬了他,接着赶紧从袋里拿出给默默买的礼物,一个小算盘、一本书、一个拼图。儿子非常高兴的接过礼物并说:“谢谢妈妈!”,我还从南宁背回三个哈蜜瓜,也赶紧切开给他吃,恨不得将心都掏出来给儿子!儿子在厨房门口等着我切哈蜜瓜,给了他一块,儿子问:“给谁?”我说:“帮妈妈先拿给爷爷吧!”儿子很高兴的跑出去,爷爷在门外的走廊上吹风呢。只听见爷爷对默默说:“你吃吧!”老人家,都不舍得吃孙子的东西,都希望把所有好吃的东西让给孙子吃,所以一般都会拒绝接过孩子的送过来的食物,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爷爷奶奶们不喜欢吃,不需要,以后都不用再送给老人家,拿过去了也是白忙。所以,我都建议爷爷奶奶要接下孩子送来的食品,并向孩子说声谢谢!如果真的不舍得吃或不想吃,可以在接下来后,过一会再分给孩子吃,这样,孩子即享受了分享的快乐,老人又得到了孩子的尊敬和孝顺。呵呵。。。扯远了。我刚听到爷爷对默默说:“你吃吧!”就走出厨房,看见爷爷手里已经拿着哈蜜瓜要还给默默,默默仰着头,摆着手说:“爷爷吃吧,妈妈那还有。”接着就跑到我身边,我又给了儿子一块,儿子又问:“给谁?”我说:“给默默的,你吃吧!”儿子又说出一句出乎我意料的话:“给奶奶吧!”跑到厨房里,把哈蜜瓜给了奶奶。奶奶正在厨房里忙着帮我炒菜,我心想,等一会奶奶忙完了再吃,没想到,儿子比我懂事孝顺多了,会先把好吃了给爷爷奶奶吃!而且不是我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做什么,他也有自己的思想,有对语言的判断力,这让我觉得这孩子真了不起!送完给奶奶后,儿子第三次拿到哈蜜瓜,不再问给谁,美滋滋的吃起来,当然,如果爸爸在,他也会送给爸爸后再到自己吃的。
婆婆把早饭做好给我吃,我一边吃,一边问婆婆,默默这几天的表现怎么样,婆婆说默默表现得很好,默默坐在我身边,也想跟我多说两句话,就跟奶奶说:“奶奶,你到外面看看有谁吧!”呵呵。。。这小家伙,想把奶奶支开,用的方式礼貌而委婉,同样目的又达到了,难怪曾经有人说默默的情商很高!
吃过早餐后,和默默依依不舍的道别,我要去上班了,孩子的眼眶红红的,眼泪在眼眶里转呀转,看得我心痛极了。是的,妈妈也想跟你在一起多相处一点时间,可是,现实中,我们还是不得不这样做,再难过再舍不得也要去上班呀。所以,每天下班,我都会着急回家,什么应酬都不想去,只想回家看到儿子!
晚饭时,儿子又主动给我夹菜,夹了块肉,这是他认为最好吃的菜,感动得我直想哭,还有,在吃饭时,老公还在游戏中,叫了好几次都不过来吃饭,儿子端起了他爸爸的碗和筷子,要给他爸爸送过去,儿子都比他老爸都懂事呀!
昨晚睡到半夜,默默又说起梦话,叫着妈妈,然后问妈妈去哪了?什么时候回来呀?这几天的离别,让孩子时刻的牵挂着他的妈妈,不哭不闹的在心里惦记着,盼望着。孩子,妈妈就在你的身边,妈妈不会离开你的,我在心里默默的说着!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只想呆在父母的身边,不管环境多么的恶劣,只要在父母的身边,比得到金山银山更多物质方面的东西要珍贵得多!所以,请父母们把孩子带到身边来吧,他们需要你们!自己辛苦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两岁八个月的孩子,一天之内给我几次心灵的感动,他能做到的,在现实中,又有多少个成人能做到呢?包括我自己,为什么平时没这么深的感受呢?分别了一个星期,就能这么明显的感受到呢?难道孩子平时没这么做吗?自己仔细的想想,不是的,是因为平时在一起相处的时间长了,孩子的一点一滴优秀的好习惯、好行为都被我怱略成正常的。所以,在平常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有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的眼睛,把他记下来,在适当的时候表扬他,给他举列子,举他自己曾经做的很棒、做得很好的例子,让孩子知道,他这么做,父母是多么的欣慰,他这么做,是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疼爱,他这么做是多么勇敢的表现,他这么做,是多么有爱心的表现。。。。。。。
是的,孩子给我们第二次成长的机会,给我们精神的动力,给我们无限的希望,当我们把这希望的种子种下,发芽、看着他成长、成材,那种幸福是无法用语言去表达的。这也是我们做为父母一心、一生想要做的事!
去南宁学习营养学回来,从下地铁站的那一刻我就等不及了,打个摩托车回到宿舍,一路小跑跑上了五楼,就看到默默跟着爷爷出门口,默默在毫无心理准备突然看到妈妈站在他的眼前,愣了几秒,就象只快乐的小鸟,张开的翅膀象我飞过来,扑到我的怀里,那一刻,我学得幸福极了!更让我欣慰的事还在后面呢。
几天不见儿子,觉得儿子长高了,更懂事了。
我坐了一夜火车回来的,几天紧张的学习,让我在走楼梯的时候都有晃动的错觉;把儿子抱回房里,儿子对我说:“妈妈,你坐下喝点水吧!”这孩子,这么小就懂得关心别人了,真让我感动。我抱过默默亲了一口,表扬了他,接着赶紧从袋里拿出给默默买的礼物,一个小算盘、一本书、一个拼图。儿子非常高兴的接过礼物并说:“谢谢妈妈!”,我还从南宁背回三个哈蜜瓜,也赶紧切开给他吃,恨不得将心都掏出来给儿子!儿子在厨房门口等着我切哈蜜瓜,给了他一块,儿子问:“给谁?”我说:“帮妈妈先拿给爷爷吧!”儿子很高兴的跑出去,爷爷在门外的走廊上吹风呢。只听见爷爷对默默说:“你吃吧!”老人家,都不舍得吃孙子的东西,都希望把所有好吃的东西让给孙子吃,所以一般都会拒绝接过孩子的送过来的食物,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爷爷奶奶们不喜欢吃,不需要,以后都不用再送给老人家,拿过去了也是白忙。所以,我都建议爷爷奶奶要接下孩子送来的食品,并向孩子说声谢谢!如果真的不舍得吃或不想吃,可以在接下来后,过一会再分给孩子吃,这样,孩子即享受了分享的快乐,老人又得到了孩子的尊敬和孝顺。呵呵。。。扯远了。我刚听到爷爷对默默说:“你吃吧!”就走出厨房,看见爷爷手里已经拿着哈蜜瓜要还给默默,默默仰着头,摆着手说:“爷爷吃吧,妈妈那还有。”接着就跑到我身边,我又给了儿子一块,儿子又问:“给谁?”我说:“给默默的,你吃吧!”儿子又说出一句出乎我意料的话:“给奶奶吧!”跑到厨房里,把哈蜜瓜给了奶奶。奶奶正在厨房里忙着帮我炒菜,我心想,等一会奶奶忙完了再吃,没想到,儿子比我懂事孝顺多了,会先把好吃了给爷爷奶奶吃!而且不是我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做什么,他也有自己的思想,有对语言的判断力,这让我觉得这孩子真了不起!送完给奶奶后,儿子第三次拿到哈蜜瓜,不再问给谁,美滋滋的吃起来,当然,如果爸爸在,他也会送给爸爸后再到自己吃的。
婆婆把早饭做好给我吃,我一边吃,一边问婆婆,默默这几天的表现怎么样,婆婆说默默表现得很好,默默坐在我身边,也想跟我多说两句话,就跟奶奶说:“奶奶,你到外面看看有谁吧!”呵呵。。。这小家伙,想把奶奶支开,用的方式礼貌而委婉,同样目的又达到了,难怪曾经有人说默默的情商很高!
吃过早餐后,和默默依依不舍的道别,我要去上班了,孩子的眼眶红红的,眼泪在眼眶里转呀转,看得我心痛极了。是的,妈妈也想跟你在一起多相处一点时间,可是,现实中,我们还是不得不这样做,再难过再舍不得也要去上班呀。所以,每天下班,我都会着急回家,什么应酬都不想去,只想回家看到儿子!
晚饭时,儿子又主动给我夹菜,夹了块肉,这是他认为最好吃的菜,感动得我直想哭,还有,在吃饭时,老公还在游戏中,叫了好几次都不过来吃饭,儿子端起了他爸爸的碗和筷子,要给他爸爸送过去,儿子都比他老爸都懂事呀!
昨晚睡到半夜,默默又说起梦话,叫着妈妈,然后问妈妈去哪了?什么时候回来呀?这几天的离别,让孩子时刻的牵挂着他的妈妈,不哭不闹的在心里惦记着,盼望着。孩子,妈妈就在你的身边,妈妈不会离开你的,我在心里默默的说着!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只想呆在父母的身边,不管环境多么的恶劣,只要在父母的身边,比得到金山银山更多物质方面的东西要珍贵得多!所以,请父母们把孩子带到身边来吧,他们需要你们!自己辛苦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两岁八个月的孩子,一天之内给我几次心灵的感动,他能做到的,在现实中,又有多少个成人能做到呢?包括我自己,为什么平时没这么深的感受呢?分别了一个星期,就能这么明显的感受到呢?难道孩子平时没这么做吗?自己仔细的想想,不是的,是因为平时在一起相处的时间长了,孩子的一点一滴优秀的好习惯、好行为都被我怱略成正常的。所以,在平常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有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的眼睛,把他记下来,在适当的时候表扬他,给他举列子,举他自己曾经做的很棒、做得很好的例子,让孩子知道,他这么做,父母是多么的欣慰,他这么做,是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疼爱,他这么做是多么勇敢的表现,他这么做,是多么有爱心的表现。。。。。。。
是的,孩子给我们第二次成长的机会,给我们精神的动力,给我们无限的希望,当我们把这希望的种子种下,发芽、看着他成长、成材,那种幸福是无法用语言去表达的。这也是我们做为父母一心、一生想要做的事!
2010/10/06回复

默默Leo:
我也是在这一年里不断的学习,才发现之乎者也读起来是那么的美。以前,我也最怕古文,读起来嗑嗑巴巴的,一点都不顺,还好,这套教材,有老师领读,还有一个小女孩子跟读,我就象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学习起古文。这教材还有很多特点,我觉得非常好,例如:三字经吧,很多家长买回去给孩子读,有光盘一般都是从开始一直读到结束为止,但这套不一样,他将三字经分成四个音频,每个音频差不多十分钟,孩子十分钟的专注力是有的,所以分开读的好处就马上显出来。很多孩子三字经前面几页能背个滚瓜烂熟的,但后面的读不下去了,原因就是每次想从中间开始找起来太费劲了.贝蓓妈要加油,自己多读才能教好孩子!
查看原文请问楼主是什么教材吗?可以分享一下吗?我一直在找一些可以听的经典,谢谢!
2010/10/09回复

有天,在群里闲聊,聊到“大号”的问题,大家都捂着嘴偷偷笑。觉得这不是个能拿到桌面上来说、有失文雅的稳私问题。而我却想到一位好友,正受着这问题的艰熬,住了大半个月的医院,至今尚未出院呢。《黄帝内经》有一段话是这样的:”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我没看过任何的关于《黄帝内经》的白话文或解释,也不知道自己理解得是否对?五藏六府互补互制,只有达到五藏平衡,强壮,才能有排泻的能力。象我这位朋友,由于长时间的重复感冒,身体免疫能力非常弱,五藏六府也变得很弱,以至不能控制体内的气体,气体乱窜,一会窜到胸部,使气喘、气短,一会窜腹部,使腹部冰冷,体温下降,一会窜到下半身,使腿部无力,并有锥钻般的疼痛。她想把这气排出去,可是当时五脏六府已经很弱,连排气放屁的能力都没了,更别说排便了。后来身体实在吃不消,住进了医院,吃了很多排泻的药都不行,只能插胃管,先把胃里的气压与流质物抽出来,然后灌花生油,灌特制的药、照肠镜等等,如果还是不行的话,就必须开刀将其通顺。所以,能按时“大号”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以至我现在都想做一个本子记录一下自己是否按时“大号”。
现在人们生活都在奔小康,生活水平比以前要强很多,按理,身体应该会更健康。可是,当今的社会,所谓的富贵病、肿瘤、癌症病人增长的速度、年轻化让我们很担忧。一个小小的感冒也会丢了性命,医院里看肿瘤、癌症、等待手术、做化疗的排队长长的,如果没熟人或疏通关系,可能等到S都没轮到,真是可悲可叹,人的脆弱、无助!这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人都会埋怨说现在的食品添加了很多致癌物、环境变得恶劣让我们无法适应,为什么这些商人要这么做呢?真的是无奸不成商吗?不是的,我认为,是因为现代人的物质欲望不断膨张,并且这些人已经衰失了做人的道德,一个做人的基本道德都没了,什么钱都敢赚,什么事都敢做,也不会考虑到现在赚的钱,不道德的钱自己是无福消受的。所以现在的人都在比谁比谁更狠,更没良心。别人都能这么没良心而我为什么不能?恶性循环!再有就是从来没想想自己,是自己放纵了饮食、大鱼大肉,导至脂类物质沉积造成血管内壁污染,而引起高血脂、动脉硬化,从而导致心脏、大脑发生缺血、缺氧或出血等等疾病。饮食不均衡也是我们生病的一大原因呀!
怎样才能改变现在的这种状况呢?最快、最容易的就是先改变自己,自己多学点营养知识,学习《黄帝内经》,调整作息时间,懂得什么季节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什么季节应该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什么时候应该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你的病就少了一半!再加上饮食上的调理,把大部分疾病挡在餐桌之外,生病又少了四分之一!《黄帝内经》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以治未病是最高境界的。
还有多读点国学经典吧,她是我们的根,人的根呀!有人问我: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向身边的人推荐读经?如果你觉得我无私,那么我是想把这世上最好的东西推荐给你。如果你觉得我自私,那么我是想要这个世上多一些君子。无论是孩子的成长,还是我们自己,都不希望这个社会险恶。身边多君子,当然胜过多小人。
现在人们生活都在奔小康,生活水平比以前要强很多,按理,身体应该会更健康。可是,当今的社会,所谓的富贵病、肿瘤、癌症病人增长的速度、年轻化让我们很担忧。一个小小的感冒也会丢了性命,医院里看肿瘤、癌症、等待手术、做化疗的排队长长的,如果没熟人或疏通关系,可能等到S都没轮到,真是可悲可叹,人的脆弱、无助!这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人都会埋怨说现在的食品添加了很多致癌物、环境变得恶劣让我们无法适应,为什么这些商人要这么做呢?真的是无奸不成商吗?不是的,我认为,是因为现代人的物质欲望不断膨张,并且这些人已经衰失了做人的道德,一个做人的基本道德都没了,什么钱都敢赚,什么事都敢做,也不会考虑到现在赚的钱,不道德的钱自己是无福消受的。所以现在的人都在比谁比谁更狠,更没良心。别人都能这么没良心而我为什么不能?恶性循环!再有就是从来没想想自己,是自己放纵了饮食、大鱼大肉,导至脂类物质沉积造成血管内壁污染,而引起高血脂、动脉硬化,从而导致心脏、大脑发生缺血、缺氧或出血等等疾病。饮食不均衡也是我们生病的一大原因呀!
怎样才能改变现在的这种状况呢?最快、最容易的就是先改变自己,自己多学点营养知识,学习《黄帝内经》,调整作息时间,懂得什么季节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什么季节应该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什么时候应该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你的病就少了一半!再加上饮食上的调理,把大部分疾病挡在餐桌之外,生病又少了四分之一!《黄帝内经》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以治未病是最高境界的。
还有多读点国学经典吧,她是我们的根,人的根呀!有人问我: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向身边的人推荐读经?如果你觉得我无私,那么我是想把这世上最好的东西推荐给你。如果你觉得我自私,那么我是想要这个世上多一些君子。无论是孩子的成长,还是我们自己,都不希望这个社会险恶。身边多君子,当然胜过多小人。
2010/10/13回复

2010.06.02 默默2岁11个月
儿子现在是两岁九个月了,原计划等儿子满三岁后才开始要求他跟读的,奶奶有一天跟我说,小区里有个小姐姐,比儿子大三个多月,现在可会背很多诗了,奶奶可能有点心急了,我安慰奶奶说:“妈,别急,默默一天天的长大,每天的变化和进步都让我们刮目相看,现在按137累积式的方法在听,其实默默也听进去了很多,但因为还小,不懂得怎样去表达,我们按计划进行,到时一定也会背诵很多经典的。”再过三个月,儿子就满三岁了,我觉得有必要让他先养成每天晚上睡觉要读经的习惯,于是,在三天前,我做了个计划,第一周跟读的内容:《孝经》第一章,《大学》第一、第二段,《三字经》第一至第五页。内容很少。
第一天晚上,8:30开始,连哄带骗,儿子同意跟读,我读,他躺在我的腿上,有上句没一句的跟,一会翻起来玩一下,一会又问我这,问我那的,把三本书读完,还真费了不少劲。
第二天晚上,8:26开始,我先说:“默默,你的好朋友大学、孝经、三字经都很想你了,一天没跟你玩,好想你,现在他们想下来和你一起玩,我们抱他们下来好吗?”儿子很喜欢把玩具等东西人物化,然后与它们进行对话。所以我采用儿子最喜欢的方式,让儿子觉得这些经典书也是他的好朋友,也能和他对话,和他玩,我把书拿下来后,假装是书说话:“默默,我好想你!”然后把书放在默默脸上蹭两下,默默也很高兴的把书抱在怀里,一幅享受的样子。然后,我们开始读经。儿子在我读了一句后,就要求要躺下来,(我心里想,第一次是多么重要呀,昨天就是躺下来的,今天就学会了。)好吧,躺就躺吧,嘴巴跟着念就好了,不要一开始要求太高,搞得儿子难受、反感,得不尝失。
读的过程中,儿子有些对话让我很吃惊。在读《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儿子摸着额头说:“妈妈,这里已毁伤。”(这是前天晚上,儿子临睡觉前,扑在床上时,不小心撞到床尾部的床柱角上,当时已经关灯,我躺在床上准备睡觉,只见儿子扑在被子上,接着大哭起来,我连忙起床,用手去揉他的额头,以为只是不小心碰到而已,谁知手一摸上,湿的,黏乎乎的,觉得不对劲,叫LG打开灯,灯亮了,吓我一跳,只见儿子额头上血流如柱,被子也被血染红了一片,我都吓傻了,赶紧用手捂住儿子的伤口,连声问LG该怎么办,最后把爷爷奶奶给叫起,翻找看家里有没有止血的药。我紧紧的捂住伤口,看着从手指缝流出的血,手都颤抖了,心痛极了,深深的自责!儿子很坚强,并没有一直大哭,最后在我的怀抱里睡着了,我轻轻松开手,只见儿子的额头上,出现一个倒三角型的伤口,不是很大,血也只流一点点了。唉,我又让儿子受伤了。)
在读《三字经》‘教之道,贵以专’儿子又问,“妈妈,这专是什么呀?”我说:“就是专心、专注、专一的专呀”,儿子哦了一起又跟着读起来,读到‘养不教,父之过’儿子又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呀?”我又以自己所理解的说:“就是一个孩子,不是生下来就好了,不理他,让他自己长大,而是要教很多东西的,怎么教育好这孩子,是爸爸妈妈的责任,如果不教的话,就是过错了。”儿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接着读下去。这时,我都有点冒汗了,不知道自己解释得对不对,自己文化知识的功底是多么的薄弱,又为了不在儿子面前丢脸,强装很懂的样子去解释感到深深的自责,如果儿子再问我的话,不懂真的要诚实的跟儿子说,妈妈也不懂,跟你一起学。
读《大学》第一段,儿子比较熟,他不让我读,要自己读,声音脆脆的,落地有声,好听极了,有时还晃着脑袋,可爱极了。
第三天晚上,8:20开始,先来一下热身,默默把书抱在怀里,对话一两句,然后开始,儿子躺在床上,假装睡着了,不肯跟读,我有点生气,我还以为经过前两天晚上,儿子应该能好好跟读了,也是我心有点太急了,我稳了稳情绪,对儿子说:“那你躺着,妈妈读,你认真听就好了。”才读了两句,默默就开始说他没枪,没有坦克,我就顺势说:“哦,默默的坦克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他要听到默默读书才能有动力向前开动,如果默默读一句,坦克就会前进一步,默默读多多的,坦克就会走快快的,就会走到默默身边的。”儿子听了很兴奋,自己比手划脚的形容起坦克怎样前进,然后很高兴的跟我读起来。读完后,我找来了一本台历,在日期6.1上打了个勾,并在6.20处画个圈,告诉儿子,等到读到画圈这一天,坦克就会出现在默默面前,儿子非常高兴。我在心里暗自说,到时一定要记得给儿子买一台漂亮的坦克。
儿子现在是两岁九个月了,原计划等儿子满三岁后才开始要求他跟读的,奶奶有一天跟我说,小区里有个小姐姐,比儿子大三个多月,现在可会背很多诗了,奶奶可能有点心急了,我安慰奶奶说:“妈,别急,默默一天天的长大,每天的变化和进步都让我们刮目相看,现在按137累积式的方法在听,其实默默也听进去了很多,但因为还小,不懂得怎样去表达,我们按计划进行,到时一定也会背诵很多经典的。”再过三个月,儿子就满三岁了,我觉得有必要让他先养成每天晚上睡觉要读经的习惯,于是,在三天前,我做了个计划,第一周跟读的内容:《孝经》第一章,《大学》第一、第二段,《三字经》第一至第五页。内容很少。
第一天晚上,8:30开始,连哄带骗,儿子同意跟读,我读,他躺在我的腿上,有上句没一句的跟,一会翻起来玩一下,一会又问我这,问我那的,把三本书读完,还真费了不少劲。
第二天晚上,8:26开始,我先说:“默默,你的好朋友大学、孝经、三字经都很想你了,一天没跟你玩,好想你,现在他们想下来和你一起玩,我们抱他们下来好吗?”儿子很喜欢把玩具等东西人物化,然后与它们进行对话。所以我采用儿子最喜欢的方式,让儿子觉得这些经典书也是他的好朋友,也能和他对话,和他玩,我把书拿下来后,假装是书说话:“默默,我好想你!”然后把书放在默默脸上蹭两下,默默也很高兴的把书抱在怀里,一幅享受的样子。然后,我们开始读经。儿子在我读了一句后,就要求要躺下来,(我心里想,第一次是多么重要呀,昨天就是躺下来的,今天就学会了。)好吧,躺就躺吧,嘴巴跟着念就好了,不要一开始要求太高,搞得儿子难受、反感,得不尝失。
读的过程中,儿子有些对话让我很吃惊。在读《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儿子摸着额头说:“妈妈,这里已毁伤。”(这是前天晚上,儿子临睡觉前,扑在床上时,不小心撞到床尾部的床柱角上,当时已经关灯,我躺在床上准备睡觉,只见儿子扑在被子上,接着大哭起来,我连忙起床,用手去揉他的额头,以为只是不小心碰到而已,谁知手一摸上,湿的,黏乎乎的,觉得不对劲,叫LG打开灯,灯亮了,吓我一跳,只见儿子额头上血流如柱,被子也被血染红了一片,我都吓傻了,赶紧用手捂住儿子的伤口,连声问LG该怎么办,最后把爷爷奶奶给叫起,翻找看家里有没有止血的药。我紧紧的捂住伤口,看着从手指缝流出的血,手都颤抖了,心痛极了,深深的自责!儿子很坚强,并没有一直大哭,最后在我的怀抱里睡着了,我轻轻松开手,只见儿子的额头上,出现一个倒三角型的伤口,不是很大,血也只流一点点了。唉,我又让儿子受伤了。)
在读《三字经》‘教之道,贵以专’儿子又问,“妈妈,这专是什么呀?”我说:“就是专心、专注、专一的专呀”,儿子哦了一起又跟着读起来,读到‘养不教,父之过’儿子又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呀?”我又以自己所理解的说:“就是一个孩子,不是生下来就好了,不理他,让他自己长大,而是要教很多东西的,怎么教育好这孩子,是爸爸妈妈的责任,如果不教的话,就是过错了。”儿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接着读下去。这时,我都有点冒汗了,不知道自己解释得对不对,自己文化知识的功底是多么的薄弱,又为了不在儿子面前丢脸,强装很懂的样子去解释感到深深的自责,如果儿子再问我的话,不懂真的要诚实的跟儿子说,妈妈也不懂,跟你一起学。
读《大学》第一段,儿子比较熟,他不让我读,要自己读,声音脆脆的,落地有声,好听极了,有时还晃着脑袋,可爱极了。
第三天晚上,8:20开始,先来一下热身,默默把书抱在怀里,对话一两句,然后开始,儿子躺在床上,假装睡着了,不肯跟读,我有点生气,我还以为经过前两天晚上,儿子应该能好好跟读了,也是我心有点太急了,我稳了稳情绪,对儿子说:“那你躺着,妈妈读,你认真听就好了。”才读了两句,默默就开始说他没枪,没有坦克,我就顺势说:“哦,默默的坦克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他要听到默默读书才能有动力向前开动,如果默默读一句,坦克就会前进一步,默默读多多的,坦克就会走快快的,就会走到默默身边的。”儿子听了很兴奋,自己比手划脚的形容起坦克怎样前进,然后很高兴的跟我读起来。读完后,我找来了一本台历,在日期6.1上打了个勾,并在6.20处画个圈,告诉儿子,等到读到画圈这一天,坦克就会出现在默默面前,儿子非常高兴。我在心里暗自说,到时一定要记得给儿子买一台漂亮的坦克。
2010/10/13回复

2010.06.03默默2岁11个月
跟读第1周 第4天
晚上吃过饭,闲聊了一会,默默要我给他讲故事,讲着讲着,就讲到牛牛教手工折纸,默默很高兴,要我帮忙拿两张纸来,教他折。今天教的是折水杯。我拿了两张纸,折成正方形后,一张给默默,自己拿着一张,并对默默说:“我们折完水杯后,就读书好不好?”儿子很爽快的说好。于是,按书上的方法一边学一边教默默折,默默学得很认真,不一会,一个小水杯就折好了。于是,我拿出书,让默默抱一下。然后翻开书,默默说他想折很多很多水杯,我同意了,条件是,一边读一边折,就这样,轻轻松松的将本周的内容读了两遍,真高兴。而且我发现,今天是第四天,每天只读一遍,今天明显跟读比前两次要清晰多了,流利多了,很期待第七天的效果。
跟读第1周 第4天
晚上吃过饭,闲聊了一会,默默要我给他讲故事,讲着讲着,就讲到牛牛教手工折纸,默默很高兴,要我帮忙拿两张纸来,教他折。今天教的是折水杯。我拿了两张纸,折成正方形后,一张给默默,自己拿着一张,并对默默说:“我们折完水杯后,就读书好不好?”儿子很爽快的说好。于是,按书上的方法一边学一边教默默折,默默学得很认真,不一会,一个小水杯就折好了。于是,我拿出书,让默默抱一下。然后翻开书,默默说他想折很多很多水杯,我同意了,条件是,一边读一边折,就这样,轻轻松松的将本周的内容读了两遍,真高兴。而且我发现,今天是第四天,每天只读一遍,今天明显跟读比前两次要清晰多了,流利多了,很期待第七天的效果。
2010/10/14回复

跟读第1周 第6天 内容:《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大学》第一、二自然段 《三字经》第1-5页
下班回家,看到儿子跟好几个小朋友在玩枪,儿子和另外一个小朋友换着枪玩,三个有枪的小朋友跑来跑去,一会说要去打田鼠,一会跑到操场上,一会跑在草丛里,一会趴在树旁,玩得不亦乐呼。奶奶看到我回来,让我看默默,然后回家做饭。饭做好了,招呼默默回家吃饭,他都不愿意回家。我说:“好,再玩一会,咱就回家,但回家前要把枪还给弟弟的。”儿子勉强答应了。玩了一会,我要带他回去,但儿子不愿把枪还给小弟弟,儿子实在对这把枪是爱不释手呀,任我怎说也不同意。小弟的妈妈说:“让他拿回去玩吧,反正拿回家,弟弟也不玩的,明天再拿下来就行了。”我看到儿子脸上露出了笑脸。我笑着说:“谢谢,但我不能让他拿回去,不能让他有这种习惯,就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都想往自己家拿,这种习惯不好!”于是继续做儿子的工作。婆婆在楼上看到儿子不愿意还枪,也下楼来帮忙,好说歹说都不行,最后是硬抢下来的。儿子哭得好伤心呀。。。。。一整个晚上,想想就会哭。不管我们答应明天再给他买什么枪,他都会哭得很伤心。第一次看到儿子这么喜欢一个玩具的,前几天,也就是六一那天,院里有位妈妈花了三四百大洋买了一辆儿童电动小汽车,全院子的小朋友都为坐一下而围着转,有的小朋友上去后,不肯下来,抱下来哭得哇哇的,默默也很想坐,但看到其他小朋友这样,很自觉对自己的欲望控制了。后来小汽车的主人问默默要不要坐,默默摆摆手说:“不用了,奶奶带我去坐碰碰车。”我们还为默默这么小就有么大的毅力去抵制物质对他的诱惑感到非常自豪。
虽然枪对默默的心情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晚上读经的并没有反对,在我的带读下,默默顺利读完今天的内容。
下班回家,看到儿子跟好几个小朋友在玩枪,儿子和另外一个小朋友换着枪玩,三个有枪的小朋友跑来跑去,一会说要去打田鼠,一会跑到操场上,一会跑在草丛里,一会趴在树旁,玩得不亦乐呼。奶奶看到我回来,让我看默默,然后回家做饭。饭做好了,招呼默默回家吃饭,他都不愿意回家。我说:“好,再玩一会,咱就回家,但回家前要把枪还给弟弟的。”儿子勉强答应了。玩了一会,我要带他回去,但儿子不愿把枪还给小弟弟,儿子实在对这把枪是爱不释手呀,任我怎说也不同意。小弟的妈妈说:“让他拿回去玩吧,反正拿回家,弟弟也不玩的,明天再拿下来就行了。”我看到儿子脸上露出了笑脸。我笑着说:“谢谢,但我不能让他拿回去,不能让他有这种习惯,就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都想往自己家拿,这种习惯不好!”于是继续做儿子的工作。婆婆在楼上看到儿子不愿意还枪,也下楼来帮忙,好说歹说都不行,最后是硬抢下来的。儿子哭得好伤心呀。。。。。一整个晚上,想想就会哭。不管我们答应明天再给他买什么枪,他都会哭得很伤心。第一次看到儿子这么喜欢一个玩具的,前几天,也就是六一那天,院里有位妈妈花了三四百大洋买了一辆儿童电动小汽车,全院子的小朋友都为坐一下而围着转,有的小朋友上去后,不肯下来,抱下来哭得哇哇的,默默也很想坐,但看到其他小朋友这样,很自觉对自己的欲望控制了。后来小汽车的主人问默默要不要坐,默默摆摆手说:“不用了,奶奶带我去坐碰碰车。”我们还为默默这么小就有么大的毅力去抵制物质对他的诱惑感到非常自豪。
虽然枪对默默的心情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晚上读经的并没有反对,在我的带读下,默默顺利读完今天的内容。
2010/10/18回复

2010.06.05
跟读第1周 第7天 内容:《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大学》第一、二自然段 《三字经》第1-5页
今天早上吃过早饭,爷爷、奶奶带着默默去买枪,在去之前,奶奶特意大声对默默说:“默默最近读书表现得很棒,奶奶决定奖励一把枪给默默,希望默默以后表现得更好!”奶奶很有智慧,把昨天晚上我们答应默默买枪的事,把买枪的原因改了一下,即肯定了默默这几天晚上的努力,又避免了孩子对想要的东西通过哭闹来取得的心态。默默很高兴跟着爷爷奶奶出门去,玩到中午才抱着一把冲锋枪兴高采烈的回来。
下午睡醒觉,我带默默领读了一遍,然后带默默下楼玩,几个有枪的小朋友又玩在一起了。
晚上,睡前再带领默默读一遍。今天是这一周是最后一天,并没有出现会背诵的场面,但这一周来,默默对于晚上要跟读的事,已渐渐形成习惯了。
跟读第1周 第7天 内容:《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大学》第一、二自然段 《三字经》第1-5页
今天早上吃过早饭,爷爷、奶奶带着默默去买枪,在去之前,奶奶特意大声对默默说:“默默最近读书表现得很棒,奶奶决定奖励一把枪给默默,希望默默以后表现得更好!”奶奶很有智慧,把昨天晚上我们答应默默买枪的事,把买枪的原因改了一下,即肯定了默默这几天晚上的努力,又避免了孩子对想要的东西通过哭闹来取得的心态。默默很高兴跟着爷爷奶奶出门去,玩到中午才抱着一把冲锋枪兴高采烈的回来。
下午睡醒觉,我带默默领读了一遍,然后带默默下楼玩,几个有枪的小朋友又玩在一起了。
晚上,睡前再带领默默读一遍。今天是这一周是最后一天,并没有出现会背诵的场面,但这一周来,默默对于晚上要跟读的事,已渐渐形成习惯了。
2010/10/1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