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完了**又回头,义无反顾地往心中的美——甘南,奔去!
时隔三年才记录关于当日郎木寺的种种
忆起甘南
忽然地忆起那年的甘南,仍是一个人独自地行走.总是这样不顾一切地往着心中向往的美奔去.
甘南没有让我失望,却不知为何一路仍恍然若有所失.
每逢提起甘南,脑海里就浮现着淡淡纷飞的雪花覆盖的郎木寺,秋日的花湖,那淡淡若有似无的美.
也许是因为我眷念自然,而老天自然眷顾我,所以一路上总能遇见最美的景致.到拉朴楞寺的时候是个大晴天,又见湛蓝的天空实在是一件令人感到很舒服的事,游览完寺庙后,就到对面的小山坡上,找了片草皮坐下,隔了条小河流看着落日下的拉朴楞寺,有种别样的情致.
下山的时候碰见了一个德国人聊了几句,原来他甚是喜欢中国,已经走了好几个城市北京,西安等,接着要去**,而我却正从**过来,难得的是他说了一口不错的国语.而下山后与室友碰面吃晚餐的时候,竟发现原来她刚好已于我碰到的那个德国帅哥约好了明天的行程.人生随遇的缘份在旅途中是最为奇妙的.而我就在那天晚上被一群人拣去合伙包车到唐克.
第二天早餐后我们就出发往郎木寺去了,三年前甘南的路还没完全修好.但沿途的植被还五颜六色,时而能看见远处草坪上成群的牛羊,傍晚时分我们到达郎木寺山下的村子的小旅馆住下,卸好行李,一伙人散去各自淘银器.再聚集一起是过了晚餐的时间的晚餐.那夜的郎木寺很冷,风很大.回到旅馆,队友们又在旁边的小商店购置他们需要的,我也凑着热闹为自己添置了一顶藏式的毛料的帽子,后来戴上它,有人问我是否是白族人,还有人特意跑来询问我是哪族人?原来是他和朋友在打赌我到底是哪个族的人.还真让我臭美了一回.
还好这时遇上的是爱好摄影的朋友,所以次日凌晨天还没亮我们都早早起了床,为了拍郎木寺的日出.
基本是摸着黑出门的,感觉脚踩着坑坑洼洼泥泞的小道,听到旁边有哗哗的流水声,看到的却是黑乎乎的一片.走到郎木寺对面山脚下的时候天已朦朦亮了,回头一望,四处都被白雪薄薄地覆盖着,原来夜里已下过雪了,真美!半山坡处有一小寺庙,有一穿着黑色藏服的老妇人,手拿转经轮,口念藏经,沿着寺庙的四周在转经。上到山顶向下望去,远处地寺庙,近处的小村庄,旁边的小山和山上的小树林,全都覆盖着薄薄的初雪,四下里除了我们并无旁人。突然感觉额头有点冰凉,向上一摸是快化未化的小雪片,哦!下雪啦!自小在南方长大的我对下雪有种特别的久违的情怀,兴奋极了,欣喜极了。开始时只是不察觉的一粒两粒,一片两片,慢慢地雪飘地越来越密,整个人都沉浸在雪花中,怎样的一种幸福啊!可惜没有想要分享的人一起分享。原本应该兴奋地起舞的,却只呆着,愣着,动的是眼珠,发亮的是眼睛。不一会雪渐渐地停了,这时可以看见一个,两个藏族妇人衣衫齐整,有的背着一捆柴,有的背着一小布袋,往半山的木屋走去,而山下村庄有一户,两户人家的屋顶上炊烟渐起,这时天已鱼白亮,我们就在山顶早期的天葬台边,一边拍着照,一边想象着关于天葬的种种,还同时等着日出,天色虽已发白却仍是灰蒙蒙的,正纳闷今天会否有日出的当儿,看到了阳光了!在远处!被白雪覆盖的山脉正被一缕阳光照射着,慢慢的照着近处的山脉,寺庙,而就在这时,这时,传来了寺里的钟声,有韵律的,当-当-当-----------.我好像听到了天籁的声音.钟声敲醒了一切,敲醒了人心,尘世的执念,并给予人内心的安详和宁静.日出,雪,寺庙,钟声,此时的万事万物,似乎都是上苍赐予的禅,而这样的时候,我只是想流泪,怀着崇敬的心.这样的时候,我是感恩的,因为我的心接受了洗礼.这样的时候,我明白,我找到了我执着追寻的纯净,真实和内心的安宁.就在当下.
念念不舍,念念不舍还是下了山.回到村子的时候,清晨的阳光已经把雪照得微融,终于看清了那条黑乎乎的河流,原来清澈见底呢!对面有排转经筒被阳光半斜照着.
一直都好奇关于天葬,原来打算吃完早餐去看的,但这时因为崇敬和尊重,就打消了那念头,而此后不论是进藏区还是去西藏从来都没再兴过这样的念头.
所以吃完早餐,打包好行李装车后,在温暖的阳光的照射下,我们往尕海又称为花湖的行程驶去,一路都充满了期待,传说中和想象中那应该是一个很美地方.
于 2007年10月14日
[ 本帖最后由 落霞笑嫣 于 2010-11-26 14:1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