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采集时评 希望得到MM们的帮助 更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来

33807179家有中学生

全部回帖
富不傲穷、穷不妒富

    Q:那你认为自己是不是说出来了很多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A:要承认,每个人都想发财。不管他们说出来还是没说出来。一些老师也想过,但一般都没有那么大的目标,有挣几千万的想法。而且非经济和工商管理专业的老师一般不会考虑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速度等思维来理解财富。
    Q:在微博里,您说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刚毕业就失业。这能完全是他自己的责任吗?
    A:一次的就业失败,一次找不到工作,不能当作人生的失败。我说得是人生的失败,对高学历者来说,40岁时如果还贫困,就意味着失败。贫困意味着什么?被救济。是指社会底层的10%到20%的人。高学历者如果沦为被经济对象,能算成功吗?不论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都是失败,贫穷不是正常社会背景下高学历人才的特征。
    我为什么说这话?过去有学生考进师范大学时,分数相当高。但有一个学生因找不到工作自杀了。从那以后,我就很注意鼓励学生要有一个好的、实际的、健康的心态。我要告诉学生,这个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生存是比较难的,不要抱着太理想的态度去面对这个社会,否则“咣当”一下子撞了南墙。我要告诉他们,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非常正常,不要灰心,东方不亮西方亮。
    我对我的“孩子们”说,我希望你们努力奋斗,做人上人。为什么?因为到了那个层面,一定意味着对社会更大的贡献。我的学生们主要进商界。他的收入高,只要是合理合法的,一定意味着对社会的贡献大。因为他创造了更多的GDP,更多的税收,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西方,富人为什么受到尊重?因为富人曾经创造了财富和就业机会。给政府创造了税收,政府又拿着税收补贴了穷人,帮助了大家。所有富人一定受到尊重。
    但我们国家则不同,总会去说“原罪”等,这是整个社会心态的问题。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富不傲穷、贫不妒富,政府体谅百姓、百姓理解政府这样的社会。
    Q: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在大学期间让学生知道生存的残酷性是很重要的事情吗?
    A:市场经济本身是个竞争的体制,要告诉学生社会的秩序是什么。什么叫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的经济。讲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我培养的是什么?是一个教育产品,劳动力产品。“它”能否卖得出去?取决“它”的质量,它的质量包括对社会的认识、感悟。如果你笨得可以,对社会任何一个问题都隔着一层窗户纸看不透,哪个公司会要你?你跑到公司里去大谈思想品德,谁会要你?你要告诉公司人力资源部或者老板的是:我能干好这个岗位,我能帮助公司赚钱!
2011/05/04回复
gzmmopengzmmopen162楼
你很有恒心、爱心,加油啊,好妈妈!
2011/05/05回复
谁抢了我的“机会”?
王树彤
“年轻人的机会”是我从博鳌论坛回来后不断想起的一个话题,记得论坛主办方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了,机会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如今很多年轻人觉得他们得到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呢?

                                          

我在之前的一篇博客中提到过,很多人觉得是“富二代”、“官二代”抢走了他们的机会。诚然,如今存在阶层固化、存在社会资源配置不公的问题,当社会资源更多地被强势群体获得时,那些有个“好爹”的人自然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其实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并不是现今社会特有的现象。年轻人可以向自己的父母辈了解一下,在紧缺经济时代、改革开放之前和初期,是否同样存在着身份、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的不平等?当时要单位分一套房有多困难?读大学对于内地学生来说是不是有如一步登天?做什么事儿是不是都有“走后门”之说?

在很多时候,我们说到机会,总是倾向去站在今天讨论昨天出现过的机会,就像是在谈论一只疯涨过的股票。中国转型时代出现的机遇,大家都可以举出一大堆:比如,当时低门槛就可以进入房地产行业,几千元就能开个广告公司,买几十张股票认购证就可以获得第一桶金,几个人的家庭小作坊可以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大的制造商,等等。很遗憾,这样的机会可能真不会再有了。不过有一点,虽然现在大家都觉得20年前机会多,但当初大多数人懵懵懂懂的时候,有几个人会认为那是百年难遇的机会呢?

现在很多人觉得既然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又生不逢时,没赶上“转型机遇”,那么,只有华山一条道了:考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于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希望进入体制内分享“特权福利”。我曾经在《南方周末》上看到一张照片,场景令人震撼:2010年辽宁省各级机关公务员考场外,一位看起来有超过30岁的考生被录取后,在给家里打电话报喜时竟喜极而泣。这个表情我至今印象深刻,我似乎看到的是新一代的“范进中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自己的人生希望寄托在挤进“公家单位”。2011年公务员考试报名者刷新三项记录:人数逾140万,出现年龄最大的35岁的考生,竞争最激烈的前6个职位考录比例达到空前的3000:1。

另一则故事则更令人唏嘘:合肥工业大学的团委副书记陈刚在竞选团委书记落败后,以决绝的方式抗争竞选的不公正,从12楼“纵身一跃,凛然赴死”。陈刚从一个从农村出生、没有背景的大学生,凭着自己的努力,一直干到校团委副书记,期间也打败了无数的竞争对手。但当他正踌躇满志、小心翼翼地按照中国金字塔型的行政官僚体制往上走时,现实最终没有让他圆这场当官的梦。

显然,考公务员,进国企、事业单位,确实给了大家对安定生活的无穷想象,即便是经过千辛万苦进入一个貌似稳定的事业单位,想要获得所谓的“机会”,仍然是相当有限和不可预测。

因此,机会的多少在我看来多少是一个伪命题,不值得去纠结,去钻这个牛角尖。我们与其抱怨现在机会少了,个人、家庭的资源不够多,还不如努力去把握可控的因素。把眼光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别人没看到的机会,而不是只看到那些被“官二代”,“富二代”占有的机会。如何给自己长一双能看到机会的慧眼,具体来说,跟大家分享三点:

一、了解自己。我曾经在接受一家杂志的采访时,回答过杜拉克的经典五问,其中第一问就是:你是谁?这个问题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需要常常思考的、而且是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我当时的回答是,“我”就是一个平凡而特殊的个体,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管理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接受自己,了解自己,倾听自己。只有了解自己,就可以给自己找到准确的定位,比如,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我是一个创新梦想的实践者。找对自己的定位,认准方向,选择自己最擅长和喜欢的事情。这一点,无论是对求职者还是创业者都是一致的。只有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哪怕多付出一些辛苦,早晚你会看到机会之门。乔布斯在被他自己创立的苹果电脑踢出局之后,虽然有过沮丧的时刻,却因为他充分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所以始终没有停下过他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业,才有了今天你所看到的乔布斯。

二、挑战自己。大部分年轻人不甘平庸,但常常因为一些现实的利益,或者为求短暂的安全感,不愿意挑战自己。一方面不希望自己碌碌无为,一方面却在现实中缩手缩脚,这确实是一种悲哀。他们最终会发现,其实承受的心理压力并不因为保守的态度而减少,而长此以往,他们会发现做一个所谓的“普通人”其实也并不容易,他们同样会承受相当大的经济压力。不要试图追求安全感,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我曾经说过,事实上周遭的环境从来都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了,很有可能开始暗藏危机。

许多年前,我就听说过一个故事。古时候日本渔民出海捕鳗鱼,因为船小,回到岸边时鳗鱼几乎死光了。但是,有一个渔民,虽然他的装备和别人完全一样,可他的鱼每次回来都是活蹦乱跳的,所以他的鱼就能卖高价。他死前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的儿子,就是在盛鳗鱼的船里,放进一些鲶鱼。鳗鱼和鲶鱼生性好斗,为了对付鲶鱼的攻击,鳗鱼被迫竭力反击,生存的本能被充分调动,就得以存活下来。鳗鱼的死还因为生的希望破灭,因为他们知道被捕后等待自己的只有死亡,所以选择了无声的放弃。渔民想对儿子说的是:只有勇于挑战,才能拥有成功和希望。

3,独立思考。我认为,中国教育体制的最大弊端,也许并不在教育与市场的脱节,而是没有认真去教会年轻人独立、全面、理性的思维方式。很多人即使出了学校仍然在寻找标准答案,仍然以考试的心态在面对人生的课题。现在如果跟20年前相比,可能减少的是一夜暴富的机会,但如果有敏锐的洞察市场力,仍然可以发现属于自己的机会。比如,你看到了互联网、电子商务会是今后十年的机会,那么,你就要设法寻找一种目前尚未满足的市场需求,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来填补这个市场缝隙。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有一条原则是不变的:机会属于它的发现者,真正的机会是对于一个时代趋势的判断和市场需求的捕捉。每个时代都有富有时代特征的机会。
2011/05/05回复
关于食品安全报道的“放大效应”
刘 畅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08日   03 版)

    关于三聚氰胺的记忆尚未散去,瘦肉精、染色馒头引发的事件接踵而来。日前,国家食品安全部门负责人有感于食品安全问题报道的“放大效应”,强调对**奶粉、皮革奶、牛肉膏等报道经核查“属夸大或不实”,因此呼吁群众不要“信以为真、焦虑担忧”,更不要产生“还有什么敢吃的”的想法。

    我们并不怀疑这位负责人的总体判断,那就是“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总体上是有保障的”。当媒体中质疑的瘦肉精、染色馒头等报道获得证实,我们何尝不为丑闻获得揭露而庆幸。当相关记者因为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而获得社会赞扬时,我们何尝不为媒体推动社会进步的努力而击节叫好。新闻界有个影响至深的名言,那就是“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可以说,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正是媒体履行这种“瞭望、警告”职责的具体表现。

    当然,我们也无法否认,对于某个食品的揭露性报道,会在短时间内引发公众对于这一食品的信任恐慌,由此带来不敢购买、不敢食用的普遍社会心理。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都给当事企业带来了巨额经济损失和商业品牌危机。但是,我们也相信,正是通过这样的危机事件,督促行政、司法等社会监管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找出滋生丑闻、爆发危机的真正原因和社会土壤,并持续不懈地加以根除。惟此,才能使公众生存环境的安全感获得真正提升。

    然而,我们又常常碰到“草木皆兵”传说的现实版本。各种消息、传言也会被一些媒体不经核实或者不太严谨地加以放大。公众并不是专业传媒工作者,不会有较高的传媒素养和专业知识对消息真伪加以区分,而监管部门调查又需要一定时间,有时往往由于过程不透明、结论草率而得不到社会信任。

    李毅中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时,面对基层官员向他抱怨“个别媒体夸大其辞”和“不实报道”,李毅中说:“媒体不是中纪委,媒体不是审计署,媒体不是调查组。接受监督要主动,要看到社会是透明的。”

    匆匆数载,李毅中不管安全工作有年,但其面对媒体批评的宽容态度让人记忆犹新。当食品安全报道被指责“夸大其辞”的时候,我们注意到批评者的观点:“食品安全事件虽时有发生,但与庞大的食品及生产经营者规模相比,所占比例很小。”这种说法的悖论是,在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哪一个刚刚发现和突然暴露出的问题不是“所占比例很小”呢?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一旦遭遇食品安全问题,造成伤害可能是“百分之百”的。

    当然,我们也希望每一次食品安全揭露报道都能准确命中、直捣黄龙,我们也希望每一次警告和提示都能及时有效。但如果不能以宽容态度对待问题报道,就会变相剥夺批评的权利。质疑,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是正确的。只有当疑云消散、真相浮出,我们才会明白质疑的独特价值和贡献。在“假薯粉”、“毒奶粉”等事件上,到底是监管部门先行查办,还是媒体披露在先,这样的争论意义不大,让问题警示社会、让不法者得到严惩更为重要。

    如同社会在完成现代化转型一样,媒体也需要趋向专业和提升自身能力。通过严谨的职业规范和追求理性、客观、公正的职业伦理,实现服务社会、影响社会的传媒职能。具体到食品安全报道中,就是坚持平衡原则,采取多方信源,让公众判断其真伪和可信度,不能编造和滥用匿名消息源,对消息的核实、求证程度要进行必要说明。在无法准确判断其危害和影响范围时,要格外谨慎和小心。
2011/05/08回复
“草根们”需要的不多,就是公平一点
王国信

全社会草根成功人士比例有多高?针对这个问题,《人民论坛》最近做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67.6%的受调查者认为,草根成功几率“不足5%”。调查显示,“善抓机遇,不怕冒险,敢于豁出去”是草根取得成功的第一大因素。

“草根”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他们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范围包括工人、农民等一般城乡居民。改革开放30年来,神州大地上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事例一次次上演——鲁冠球第一份职业是打铁、李书福躬耕田亩……这些成功故事的背后,展现的是整个社会的生机与活力。

然而,尽管草根通过不懈努力有成功的几率,但能够登上成功金字塔顶端的仍然只是少数的“幸运儿”,大量草根依旧缺乏财富积聚的机会,难以成功。在通向成功的独木桥上,草根只有加倍的开发自己的能力,靠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一点一滴地铺就成功之路的阶梯,而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还有无数来自权势制造的荆棘或陷阱。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和平台,草根纵使满怀抱负,成功也只是“镜中月”、“水中花”。所以,大多数人认为成功草根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不足5%”——相对于庞大的13亿人口,草根们上升的通道还是太窄,难以与社会流动的旺盛需求相匹配。

与此同时,“拥有黄金的人制定规则”,让原本不甚宽广的上升渠道变得更加拥挤不堪。比如股市一天造出4名个人资产过亿的80后“富二代”、江西某地事业单位招人仅允许科级干部子女报考……权力和财富建立的规则,让“拥有黄金”的群体有机会获得更多“黄金”,同时也抢夺了大部分人通向成功的机会。

我们所期待的幸福应是公平的幸福,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草根们应该拥有更加公平的竞技平台。在这个竞技平台上,机会将留给所有有准备的人,每个人都公平地享有在不同阶层中垂直流动的机会;在这个竞技平台上,制度的门槛将被拆除得一干二净,草根们能在开放的规则体系中一展才能;在这个竞技平台上,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规则的制定、规则的完善、规则的监督执行过程中来。
2011/05/09回复
这一树树鲜艳的桃花已是第三次开了又败。在东方汽轮机厂汉旺生产基地的车间外,它们3年来一直守着旁边的废墟,寂寞地开着。

    那些在过往的春天里曾驻足欣赏它们的人,已经告别了这片土地,甚至告别了这个世界。这个生产基地已经在“5·12”特大地震后,搬迁至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东汽新基地。

    该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岩松介绍说,震后第二年,东方汽轮机厂年产品产量增长26%,产值达180亿元,增长66.7%,企业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不过,搬到新地方恢复生产后,老人们最初在生活上有些不习惯,但3年下来,他们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和他们的企业一起,回到了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状态。

    从桃花盛开处俯身望去,荒草已经爬满旧厂房里的空地和残垣,而那座著名的大钟,永远停留在了地震发生的时间点。

    从那一刻起,汉旺镇上的“山里人歌厅”再也没有歌声传出。而在映秀、在北川,在四川18个受灾的县市,人们顿时都陷入巨大的惊惶和悲伤中。随处可见破碎的家园和家庭,以及一个个撕心裂肺的故事。

    经过3年重建,这些“伤口”正慢慢平复。灾区人民一度被震斜的生活天平,正在努力地恢复平衡。

    “一切都在慢慢地回归到正常状态。”北川县对口援助合作办公室主任田兴惠说。在地震中,她失去了丈夫。她19岁的儿子因为接受不了这一现实,不仅整天在大学宿舍里打游戏,而且要求退学,甚至当年放寒假时不回家、不见任何亲人。

    2009年春节,田兴惠专程从北川打车到成都接儿子回家。儿子只撂给她一句话——“我已经没有家了。”然后,他再也不出宿舍门。

    那时,田兴惠确实没有家了。她在北川老县城里的家已成废墟,只好暂时栖身于绵阳市区的出租房里。

    “为了分散注意力,我把心思全用在了工作上,他用在了打游戏上。”说这话时,田兴惠的眼圈红了。

    就这样,她和儿子慢慢从悲痛中摆脱出来。儿子不仅回到田兴惠租住的房子,还从成都转学到绵阳的一所大学。如今,那个以前整天沉溺于游戏之中的年轻人,不仅修完了所有的学分,而且还准备报考研究生。

    去年11月3日欢送走山东的援建人员,田兴惠的生活也渐渐正常起来。她和同事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没日没夜地加班工作,而是恢复了过去朝九晚五的作息安排。她在绵阳买了房子,儿子每个周末都会回家陪她。母子在聊天时,会心照不宣地只谈过去比较高兴的事情。

    在汶川县水磨镇,程祥林夫妇在聊天时也经常如此。他们在地震中失去了17岁的大儿子。当时,程祥林与妻子刘志珍冒着余震,步行50里山路,背着儿子遗体回家的故事,经《中国青年报》以“回家”为题报道后,曾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

    这对曾感动过无数人的父母,去年又生了一个儿子。家里多了一个说话的对象,他们一度很开心。逗小儿子开心,如今也是他们最开心的事。

    不过,和地震前类似,这种开心正渐渐开始变成操心。在地震前,他们操心的是如何供成绩优异的大儿子读书;41岁的程祥林眼下操心的则是,自己和妻子的年龄越来越大,以后如何抚养这个小儿子成人。

    大多数时间,不大喜欢说话的程祥林在水磨镇上做木工。回到家里,他喜欢看电视新闻。只是在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后,每次看到地震的新闻画面,他都觉得很揪心。

    “我们现在要完全重新回到地震前的那种状态,还需要时间,但我们一直在努力,想回到正常的状态上。”程祥林说。

    程祥林的大儿子曾就读的漩口中学,如今已成为地震纪念遗址。遗址的守门人依旧是漩口中学过去的守门人张志富。张志富六岁半的大孙子,遇难前在距漩口中学几百米之遥的映秀小学读书。后来,儿媳又给家里生了一个孙子。在张志富望着地震废墟发呆时,这个1岁半的小家伙,则用他手里的小物件,敲打爷爷守着的铁栅门,对着门外来来往往的人们,咿咿呀呀地不停喊着:“小妹儿……小妹儿……”

    “他刚学会说话,除了爸爸妈妈,就会喊这两个字。”他的奶奶马女士笑着说。

    遗址大门外的马路边,是一连串的摊位,其中不少在卖与地震有关的影碟。摊位上的播放机里,几乎都在一遍遍地重复播放当年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吸引了不少在映秀旅游的游客驻足观看。

    记忆里那些与死亡有关的悲伤已渐行渐远,现实中这些和生存相连的压力正步步逼近。生活,毕竟还得继续。这里每一个经历过灾难的人,都渴望回归到正常的生活里,并以自己的方式去努力。

    在映秀镇通往万人墓和地震纪念馆的“爱心路”旁,朵朵桃花正含苞待放。沿着爱心路的台阶拾阶而上,几个妇女追着一队队游人,叫卖着手里的黄、白菊花。一位穿红衣服的中年女人顺着台阶气喘吁吁地追了好远,依旧未能卖出手里的菊花。“一上午没卖出一支,恼火得很。”她用手指头拨了拨花瓣,嘟囔道。

    她对岸的山体上,地震导致的大面积滑坡清晰可见。3年来,绿色的草木一岁一枯荣,一道道巨大的伤口正在这枯荣之间被渐渐掩埋。

    在绵竹的一些滑坡上,甚至可以看到点点的野花在盛开。同时被草木和野花掩埋的,还有已被拆除的板房区。当年在这些板房里躲避风雨的人们,已经搬进新居,过上了有条不紊的日子。

    偶尔,会有一些记忆还躺在废墟里。在汉旺镇政府旧址,地震前放在门口的万年青依旧生机勃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曾有17名镇政府工作人员在这里遇难。在掩埋这些遇难者的废墟上,那棵他们熟悉的银杏树正在吐芽。废墟之下,一棵油菜花,艰难地探出头来,他们生前不曾见过在政府大院内长出油菜花。

    2009年上映的《唐山大地震》,有不少镜头曾在这里取景拍摄。在那部电影里,汉旺镇的人们看到了一些似曾相识的场景。而对北川县的田兴惠和她的同事们来说,他们很快将会在博物馆里看到自己的历史。根据规划,田兴惠目前办公所在的这片板房区,将是北川新县城建设完工后最后拆除的板房区。在拆除后,这片板房区将会被制作成实物模型,放进北川博物馆。

    田兴惠和她的同事们,将会是北川最后一批告别板房的人。“我们这个设在板房里的指挥部,就好比新中国成立前的西柏坡,正在见证新北川形成的历史。”田兴惠这样形容自己工作的这片板房区。

    她正在等待着告别板房的历史时刻。她知道,那一刻将意味着她和同事们彻底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而对汉旺镇凌法村8组的年轻人邱丽来说,生活已经回到正常轨道。她曾是东汽主机一分厂的普通工人,在地震中失去右臂,昏迷了近半个月。因为伤残严重,她不能继续在厂里上班。东汽搬走后,邱丽留在了汉旺,在一家公司做材料保管员,同时在小镇上开着小卖部。

    “对不起,我只能用左手。”在跟人握手道别前,她总会微笑着这样说。

    正是依靠这只有力而显粗糙的左手,她掌握着自行车的方向,骑10多分钟的路程上班,她抱着地震后出生的孩子,也打理着自己在镇上的小店。

    她的老家在离汉旺镇几里开外的村头,那片曾掩埋她的废墟如今已变成一块平地,上面种着大片的油菜花。跟她所曾上班的东方汽轮机厂里的桃花一样,这些油菜花正在这个春天怒放。

    而在这个年轻人看来,只要人活着,花在盛开,这便意味着希望,即便回不到过去,但可以走向未来。
2011/05/13回复
这一树树鲜艳的桃花已是第三次开了又败。在东方汽轮机厂汉旺生产基地的车间外,它们3年来一直守着旁边的废墟,寂寞地开着。

    那些在过往的春天里曾驻足欣赏它们的人,已经告别了这片土地,甚至告别了这个世界。这个生产基地已经在“5·12”特大地震后,搬迁至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东汽新基地。

    该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岩松介绍说,震后第二年,东方汽轮机厂年产品产量增长26%,产值达180亿元,增长66.7%,企业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不过,搬到新地方恢复生产后,老人们最初在生活上有些不习惯,但3年下来,他们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和他们的企业一起,回到了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状态。

    从桃花盛开处俯身望去,荒草已经爬满旧厂房里的空地和残垣,而那座著名的大钟,永远停留在了地震发生的时间点。

    从那一刻起,汉旺镇上的“山里人歌厅”再也没有歌声传出。而在映秀、在北川,在四川18个受灾的县市,人们顿时都陷入巨大的惊惶和悲伤中。随处可见破碎的家园和家庭,以及一个个撕心裂肺的故事。

    经过3年重建,这些“伤口”正慢慢平复。灾区人民一度被震斜的生活天平,正在努力地恢复平衡。

    “一切都在慢慢地回归到正常状态。”北川县对口援助合作办公室主任田兴惠说。在地震中,她失去了丈夫。她19岁的儿子因为接受不了这一现实,不仅整天在大学宿舍里打游戏,而且要求退学,甚至当年放寒假时不回家、不见任何亲人。

    2009年春节,田兴惠专程从北川打车到成都接儿子回家。儿子只撂给她一句话——“我已经没有家了。”然后,他再也不出宿舍门。

    那时,田兴惠确实没有家了。她在北川老县城里的家已成废墟,只好暂时栖身于绵阳市区的出租房里。

    “为了分散注意力,我把心思全用在了工作上,他用在了打游戏上。”说这话时,田兴惠的眼圈红了。

    就这样,她和儿子慢慢从悲痛中摆脱出来。儿子不仅回到田兴惠租住的房子,还从成都转学到绵阳的一所大学。如今,那个以前整天沉溺于游戏之中的年轻人,不仅修完了所有的学分,而且还准备报考研究生。

    去年11月3日欢送走山东的援建人员,田兴惠的生活也渐渐正常起来。她和同事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没日没夜地加班工作,而是恢复了过去朝九晚五的作息安排。她在绵阳买了房子,儿子每个周末都会回家陪她。母子在聊天时,会心照不宣地只谈过去比较高兴的事情。

    在汶川县水磨镇,程祥林夫妇在聊天时也经常如此。他们在地震中失去了17岁的大儿子。当时,程祥林与妻子刘志珍冒着余震,步行50里山路,背着儿子遗体回家的故事,经《中国青年报》以“回家”为题报道后,曾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

    这对曾感动过无数人的父母,去年又生了一个儿子。家里多了一个说话的对象,他们一度很开心。逗小儿子开心,如今也是他们最开心的事。

    不过,和地震前类似,这种开心正渐渐开始变成操心。在地震前,他们操心的是如何供成绩优异的大儿子读书;41岁的程祥林眼下操心的则是,自己和妻子的年龄越来越大,以后如何抚养这个小儿子成人。

    大多数时间,不大喜欢说话的程祥林在水磨镇上做木工。回到家里,他喜欢看电视新闻。只是在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后,每次看到地震的新闻画面,他都觉得很揪心。

    “我们现在要完全重新回到地震前的那种状态,还需要时间,但我们一直在努力,想回到正常的状态上。”程祥林说。

    程祥林的大儿子曾就读的漩口中学,如今已成为地震纪念遗址。遗址的守门人依旧是漩口中学过去的守门人张志富。张志富六岁半的大孙子,遇难前在距漩口中学几百米之遥的映秀小学读书。后来,儿媳又给家里生了一个孙子。在张志富望着地震废墟发呆时,这个1岁半的小家伙,则用他手里的小物件,敲打爷爷守着的铁栅门,对着门外来来往往的人们,咿咿呀呀地不停喊着:“小妹儿……小妹儿……”

    “他刚学会说话,除了爸爸妈妈,就会喊这两个字。”他的奶奶马女士笑着说。

    遗址大门外的马路边,是一连串的摊位,其中不少在卖与地震有关的影碟。摊位上的播放机里,几乎都在一遍遍地重复播放当年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吸引了不少在映秀旅游的游客驻足观看。

    记忆里那些与死亡有关的悲伤已渐行渐远,现实中这些和生存相连的压力正步步逼近。生活,毕竟还得继续。这里每一个经历过灾难的人,都渴望回归到正常的生活里,并以自己的方式去努力。

    在映秀镇通往万人墓和地震纪念馆的“爱心路”旁,朵朵桃花正含苞待放。沿着爱心路的台阶拾阶而上,几个妇女追着一队队游人,叫卖着手里的黄、白菊花。一位穿红衣服的中年女人顺着台阶气喘吁吁地追了好远,依旧未能卖出手里的菊花。“一上午没卖出一支,恼火得很。”她用手指头拨了拨花瓣,嘟囔道。

    她对岸的山体上,地震导致的大面积滑坡清晰可见。3年来,绿色的草木一岁一枯荣,一道道巨大的伤口正在这枯荣之间被渐渐掩埋。

    在绵竹的一些滑坡上,甚至可以看到点点的野花在盛开。同时被草木和野花掩埋的,还有已被拆除的板房区。当年在这些板房里躲避风雨的人们,已经搬进新居,过上了有条不紊的日子。

    偶尔,会有一些记忆还躺在废墟里。在汉旺镇政府旧址,地震前放在门口的万年青依旧生机勃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曾有17名镇政府工作人员在这里遇难。在掩埋这些遇难者的废墟上,那棵他们熟悉的银杏树正在吐芽。废墟之下,一棵油菜花,艰难地探出头来,他们生前不曾见过在政府大院内长出油菜花。

    2009年上映的《唐山大地震》,有不少镜头曾在这里取景拍摄。在那部电影里,汉旺镇的人们看到了一些似曾相识的场景。而对北川县的田兴惠和她的同事们来说,他们很快将会在博物馆里看到自己的历史。根据规划,田兴惠目前办公所在的这片板房区,将是北川新县城建设完工后最后拆除的板房区。在拆除后,这片板房区将会被制作成实物模型,放进北川博物馆。

    田兴惠和她的同事们,将会是北川最后一批告别板房的人。“我们这个设在板房里的指挥部,就好比新中国成立前的西柏坡,正在见证新北川形成的历史。”田兴惠这样形容自己工作的这片板房区。

    她正在等待着告别板房的历史时刻。她知道,那一刻将意味着她和同事们彻底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而对汉旺镇凌法村8组的年轻人邱丽来说,生活已经回到正常轨道。她曾是东汽主机一分厂的普通工人,在地震中失去右臂,昏迷了近半个月。因为伤残严重,她不能继续在厂里上班。东汽搬走后,邱丽留在了汉旺,在一家公司做材料保管员,同时在小镇上开着小卖部。

    “对不起,我只能用左手。”在跟人握手道别前,她总会微笑着这样说。

    正是依靠这只有力而显粗糙的左手,她掌握着自行车的方向,骑10多分钟的路程上班,她抱着地震后出生的孩子,也打理着自己在镇上的小店。

    她的老家在离汉旺镇几里开外的村头,那片曾掩埋她的废墟如今已变成一块平地,上面种着大片的油菜花。跟她所曾上班的东方汽轮机厂里的桃花一样,这些油菜花正在这个春天怒放。

    而在这个年轻人看来,只要人活着,花在盛开,这便意味着希望,即便回不到过去,但可以走向未来。
2011/05/13回复
这一树树鲜艳的桃花已是第三次开了又败。在东方汽轮机厂汉旺生产基地的车间外,它们3年来一直守着旁边的废墟,寂寞地开着。

    那些在过往的春天里曾驻足欣赏它们的人,已经告别了这片土地,甚至告别了这个世界。这个生产基地已经在“5·12”特大地震后,搬迁至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东汽新基地。

    该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岩松介绍说,震后第二年,东方汽轮机厂年产品产量增长26%,产值达180亿元,增长66.7%,企业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不过,搬到新地方恢复生产后,老人们最初在生活上有些不习惯,但3年下来,他们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和他们的企业一起,回到了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状态。

    从桃花盛开处俯身望去,荒草已经爬满旧厂房里的空地和残垣,而那座著名的大钟,永远停留在了地震发生的时间点。

    从那一刻起,汉旺镇上的“山里人歌厅”再也没有歌声传出。而在映秀、在北川,在四川18个受灾的县市,人们顿时都陷入巨大的惊惶和悲伤中。随处可见破碎的家园和家庭,以及一个个撕心裂肺的故事。

    经过3年重建,这些“伤口”正慢慢平复。灾区人民一度被震斜的生活天平,正在努力地恢复平衡。

    “一切都在慢慢地回归到正常状态。”北川县对口援助合作办公室主任田兴惠说。在地震中,她失去了丈夫。她19岁的儿子因为接受不了这一现实,不仅整天在大学宿舍里打游戏,而且要求退学,甚至当年放寒假时不回家、不见任何亲人。

    2009年春节,田兴惠专程从北川打车到成都接儿子回家。儿子只撂给她一句话——“我已经没有家了。”然后,他再也不出宿舍门。

    那时,田兴惠确实没有家了。她在北川老县城里的家已成废墟,只好暂时栖身于绵阳市区的出租房里。

    “为了分散注意力,我把心思全用在了工作上,他用在了打游戏上。”说这话时,田兴惠的眼圈红了。

    就这样,她和儿子慢慢从悲痛中摆脱出来。儿子不仅回到田兴惠租住的房子,还从成都转学到绵阳的一所大学。如今,那个以前整天沉溺于游戏之中的年轻人,不仅修完了所有的学分,而且还准备报考研究生。

    去年11月3日欢送走山东的援建人员,田兴惠的生活也渐渐正常起来。她和同事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没日没夜地加班工作,而是恢复了过去朝九晚五的作息安排。她在绵阳买了房子,儿子每个周末都会回家陪她。母子在聊天时,会心照不宣地只谈过去比较高兴的事情。

    在汶川县水磨镇,程祥林夫妇在聊天时也经常如此。他们在地震中失去了17岁的大儿子。当时,程祥林与妻子刘志珍冒着余震,步行50里山路,背着儿子遗体回家的故事,经《中国青年报》以“回家”为题报道后,曾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

    这对曾感动过无数人的父母,去年又生了一个儿子。家里多了一个说话的对象,他们一度很开心。逗小儿子开心,如今也是他们最开心的事。

    不过,和地震前类似,这种开心正渐渐开始变成操心。在地震前,他们操心的是如何供成绩优异的大儿子读书;41岁的程祥林眼下操心的则是,自己和妻子的年龄越来越大,以后如何抚养这个小儿子成人。

    大多数时间,不大喜欢说话的程祥林在水磨镇上做木工。回到家里,他喜欢看电视新闻。只是在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后,每次看到地震的新闻画面,他都觉得很揪心。

    “我们现在要完全重新回到地震前的那种状态,还需要时间,但我们一直在努力,想回到正常的状态上。”程祥林说。

    程祥林的大儿子曾就读的漩口中学,如今已成为地震纪念遗址。遗址的守门人依旧是漩口中学过去的守门人张志富。张志富六岁半的大孙子,遇难前在距漩口中学几百米之遥的映秀小学读书。后来,儿媳又给家里生了一个孙子。在张志富望着地震废墟发呆时,这个1岁半的小家伙,则用他手里的小物件,敲打爷爷守着的铁栅门,对着门外来来往往的人们,咿咿呀呀地不停喊着:“小妹儿……小妹儿……”

    “他刚学会说话,除了爸爸妈妈,就会喊这两个字。”他的奶奶马女士笑着说。

    遗址大门外的马路边,是一连串的摊位,其中不少在卖与地震有关的影碟。摊位上的播放机里,几乎都在一遍遍地重复播放当年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吸引了不少在映秀旅游的游客驻足观看。

    记忆里那些与死亡有关的悲伤已渐行渐远,现实中这些和生存相连的压力正步步逼近。生活,毕竟还得继续。这里每一个经历过灾难的人,都渴望回归到正常的生活里,并以自己的方式去努力。

    在映秀镇通往万人墓和地震纪念馆的“爱心路”旁,朵朵桃花正含苞待放。沿着爱心路的台阶拾阶而上,几个妇女追着一队队游人,叫卖着手里的黄、白菊花。一位穿红衣服的中年女人顺着台阶气喘吁吁地追了好远,依旧未能卖出手里的菊花。“一上午没卖出一支,恼火得很。”她用手指头拨了拨花瓣,嘟囔道。

    她对岸的山体上,地震导致的大面积滑坡清晰可见。3年来,绿色的草木一岁一枯荣,一道道巨大的伤口正在这枯荣之间被渐渐掩埋。

    在绵竹的一些滑坡上,甚至可以看到点点的野花在盛开。同时被草木和野花掩埋的,还有已被拆除的板房区。当年在这些板房里躲避风雨的人们,已经搬进新居,过上了有条不紊的日子。

    偶尔,会有一些记忆还躺在废墟里。在汉旺镇政府旧址,地震前放在门口的万年青依旧生机勃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曾有17名镇政府工作人员在这里遇难。在掩埋这些遇难者的废墟上,那棵他们熟悉的银杏树正在吐芽。废墟之下,一棵油菜花,艰难地探出头来,他们生前不曾见过在政府大院内长出油菜花。

    2009年上映的《唐山大地震》,有不少镜头曾在这里取景拍摄。在那部电影里,汉旺镇的人们看到了一些似曾相识的场景。而对北川县的田兴惠和她的同事们来说,他们很快将会在博物馆里看到自己的历史。根据规划,田兴惠目前办公所在的这片板房区,将是北川新县城建设完工后最后拆除的板房区。在拆除后,这片板房区将会被制作成实物模型,放进北川博物馆。

    田兴惠和她的同事们,将会是北川最后一批告别板房的人。“我们这个设在板房里的指挥部,就好比新中国成立前的西柏坡,正在见证新北川形成的历史。”田兴惠这样形容自己工作的这片板房区。

    她正在等待着告别板房的历史时刻。她知道,那一刻将意味着她和同事们彻底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而对汉旺镇凌法村8组的年轻人邱丽来说,生活已经回到正常轨道。她曾是东汽主机一分厂的普通工人,在地震中失去右臂,昏迷了近半个月。因为伤残严重,她不能继续在厂里上班。东汽搬走后,邱丽留在了汉旺,在一家公司做材料保管员,同时在小镇上开着小卖部。

    “对不起,我只能用左手。”在跟人握手道别前,她总会微笑着这样说。

    正是依靠这只有力而显粗糙的左手,她掌握着自行车的方向,骑10多分钟的路程上班,她抱着地震后出生的孩子,也打理着自己在镇上的小店。

    她的老家在离汉旺镇几里开外的村头,那片曾掩埋她的废墟如今已变成一块平地,上面种着大片的油菜花。跟她所曾上班的东方汽轮机厂里的桃花一样,这些油菜花正在这个春天怒放。

    而在这个年轻人看来,只要人活着,花在盛开,这便意味着希望,即便回不到过去,但可以走向未来。
2011/05/13回复
这一树树鲜艳的桃花已是第三次开了又败。在东方汽轮机厂汉旺生产基地的车间外,它们3年来一直守着旁边的废墟,寂寞地开着。

    那些在过往的春天里曾驻足欣赏它们的人,已经告别了这片土地,甚至告别了这个世界。这个生产基地已经在“5·12”特大地震后,搬迁至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东汽新基地。

    该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岩松介绍说,震后第二年,东方汽轮机厂年产品产量增长26%,产值达180亿元,增长66.7%,企业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不过,搬到新地方恢复生产后,老人们最初在生活上有些不习惯,但3年下来,他们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和他们的企业一起,回到了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状态。

    从桃花盛开处俯身望去,荒草已经爬满旧厂房里的空地和残垣,而那座著名的大钟,永远停留在了地震发生的时间点。

    从那一刻起,汉旺镇上的“山里人歌厅”再也没有歌声传出。而在映秀、在北川,在四川18个受灾的县市,人们顿时都陷入巨大的惊惶和悲伤中。随处可见破碎的家园和家庭,以及一个个撕心裂肺的故事。

    经过3年重建,这些“伤口”正慢慢平复。灾区人民一度被震斜的生活天平,正在努力地恢复平衡。

    “一切都在慢慢地回归到正常状态。”北川县对口援助合作办公室主任田兴惠说。在地震中,她失去了丈夫。她19岁的儿子因为接受不了这一现实,不仅整天在大学宿舍里打游戏,而且要求退学,甚至当年放寒假时不回家、不见任何亲人。

    2009年春节,田兴惠专程从北川打车到成都接儿子回家。儿子只撂给她一句话——“我已经没有家了。”然后,他再也不出宿舍门。

    那时,田兴惠确实没有家了。她在北川老县城里的家已成废墟,只好暂时栖身于绵阳市区的出租房里。

    “为了分散注意力,我把心思全用在了工作上,他用在了打游戏上。”说这话时,田兴惠的眼圈红了。

    就这样,她和儿子慢慢从悲痛中摆脱出来。儿子不仅回到田兴惠租住的房子,还从成都转学到绵阳的一所大学。如今,那个以前整天沉溺于游戏之中的年轻人,不仅修完了所有的学分,而且还准备报考研究生。

    去年11月3日欢送走山东的援建人员,田兴惠的生活也渐渐正常起来。她和同事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没日没夜地加班工作,而是恢复了过去朝九晚五的作息安排。她在绵阳买了房子,儿子每个周末都会回家陪她。母子在聊天时,会心照不宣地只谈过去比较高兴的事情。

    在汶川县水磨镇,程祥林夫妇在聊天时也经常如此。他们在地震中失去了17岁的大儿子。当时,程祥林与妻子刘志珍冒着余震,步行50里山路,背着儿子遗体回家的故事,经《中国青年报》以“回家”为题报道后,曾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

    这对曾感动过无数人的父母,去年又生了一个儿子。家里多了一个说话的对象,他们一度很开心。逗小儿子开心,如今也是他们最开心的事。

    不过,和地震前类似,这种开心正渐渐开始变成操心。在地震前,他们操心的是如何供成绩优异的大儿子读书;41岁的程祥林眼下操心的则是,自己和妻子的年龄越来越大,以后如何抚养这个小儿子成人。

    大多数时间,不大喜欢说话的程祥林在水磨镇上做木工。回到家里,他喜欢看电视新闻。只是在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后,每次看到地震的新闻画面,他都觉得很揪心。

    “我们现在要完全重新回到地震前的那种状态,还需要时间,但我们一直在努力,想回到正常的状态上。”程祥林说。

    程祥林的大儿子曾就读的漩口中学,如今已成为地震纪念遗址。遗址的守门人依旧是漩口中学过去的守门人张志富。张志富六岁半的大孙子,遇难前在距漩口中学几百米之遥的映秀小学读书。后来,儿媳又给家里生了一个孙子。在张志富望着地震废墟发呆时,这个1岁半的小家伙,则用他手里的小物件,敲打爷爷守着的铁栅门,对着门外来来往往的人们,咿咿呀呀地不停喊着:“小妹儿……小妹儿……”

    “他刚学会说话,除了爸爸妈妈,就会喊这两个字。”他的奶奶马女士笑着说。

    遗址大门外的马路边,是一连串的摊位,其中不少在卖与地震有关的影碟。摊位上的播放机里,几乎都在一遍遍地重复播放当年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吸引了不少在映秀旅游的游客驻足观看。

    记忆里那些与死亡有关的悲伤已渐行渐远,现实中这些和生存相连的压力正步步逼近。生活,毕竟还得继续。这里每一个经历过灾难的人,都渴望回归到正常的生活里,并以自己的方式去努力。

    在映秀镇通往万人墓和地震纪念馆的“爱心路”旁,朵朵桃花正含苞待放。沿着爱心路的台阶拾阶而上,几个妇女追着一队队游人,叫卖着手里的黄、白菊花。一位穿红衣服的中年女人顺着台阶气喘吁吁地追了好远,依旧未能卖出手里的菊花。“一上午没卖出一支,恼火得很。”她用手指头拨了拨花瓣,嘟囔道。

    她对岸的山体上,地震导致的大面积滑坡清晰可见。3年来,绿色的草木一岁一枯荣,一道道巨大的伤口正在这枯荣之间被渐渐掩埋。

    在绵竹的一些滑坡上,甚至可以看到点点的野花在盛开。同时被草木和野花掩埋的,还有已被拆除的板房区。当年在这些板房里躲避风雨的人们,已经搬进新居,过上了有条不紊的日子。

    偶尔,会有一些记忆还躺在废墟里。在汉旺镇政府旧址,地震前放在门口的万年青依旧生机勃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曾有17名镇政府工作人员在这里遇难。在掩埋这些遇难者的废墟上,那棵他们熟悉的银杏树正在吐芽。废墟之下,一棵油菜花,艰难地探出头来,他们生前不曾见过在政府大院内长出油菜花。

    2009年上映的《唐山大地震》,有不少镜头曾在这里取景拍摄。在那部电影里,汉旺镇的人们看到了一些似曾相识的场景。而对北川县的田兴惠和她的同事们来说,他们很快将会在博物馆里看到自己的历史。根据规划,田兴惠目前办公所在的这片板房区,将是北川新县城建设完工后最后拆除的板房区。在拆除后,这片板房区将会被制作成实物模型,放进北川博物馆。

    田兴惠和她的同事们,将会是北川最后一批告别板房的人。“我们这个设在板房里的指挥部,就好比新中国成立前的西柏坡,正在见证新北川形成的历史。”田兴惠这样形容自己工作的这片板房区。

    她正在等待着告别板房的历史时刻。她知道,那一刻将意味着她和同事们彻底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而对汉旺镇凌法村8组的年轻人邱丽来说,生活已经回到正常轨道。她曾是东汽主机一分厂的普通工人,在地震中失去右臂,昏迷了近半个月。因为伤残严重,她不能继续在厂里上班。东汽搬走后,邱丽留在了汉旺,在一家公司做材料保管员,同时在小镇上开着小卖部。

    “对不起,我只能用左手。”在跟人握手道别前,她总会微笑着这样说。

    正是依靠这只有力而显粗糙的左手,她掌握着自行车的方向,骑10多分钟的路程上班,她抱着地震后出生的孩子,也打理着自己在镇上的小店。

    她的老家在离汉旺镇几里开外的村头,那片曾掩埋她的废墟如今已变成一块平地,上面种着大片的油菜花。跟她所曾上班的东方汽轮机厂里的桃花一样,这些油菜花正在这个春天怒放。

    而在这个年轻人看来,只要人活着,花在盛开,这便意味着希望,即便回不到过去,但可以走向未来。
2011/05/13回复
慈善无“暴力”
汪东亚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16日   10 版)

    “暴力慈善”新闻事件热炒过去了,再回过来说这个话题也许才是合适的。

    还记得那张引出这个词语的照片吗?陈光标站在表情僵硬的灾民中间笑容灿烂,而旁边的灾民除了手中的百元钞票鲜红夺目,无论眼神还是表情都不应景,和照片主角陈光标显得不搭调。

    今天以一个旁观者再回去看这张照片,笔者依然坚持当初的判断,灾民们没有感恩戴德的激动,也不会有蒙受羞辱的苦痛。也许他们会有点感谢站在他们中间的陈光标,也许没有,但或多或少会有点惊讶,“为什么要求我把钱高高举起呢,还拍照,莫名其妙”。

    这样遥远的猜测并不是毫无意义。对于一个故事来说,即使身在其中,也不能够很好地把全貌描述出来。旁观者永远是旁观者,你对于故事的态度只在于你脑子里既有的观念。那么,什么才是慈善呢?

    这个词语代表着一种美好,是以前的人们把他们见到的一类美好行为,慢慢地归纳为一个词语,叫“慈善”。我们所学课本里有很多教人向善的语言,对于慈善的描述,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扶贫济困;二、给予者无私;三、接受者感恩。三者相结合,才能够构成符合人们想象的有关慈善美好而完整的叙事。

    陈光标做的慈善不属于这一类。虽然10年间他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8.1亿元,被媒体称为“中国首善”,不过伴随的争议也一直没有间断。他把自己一次次善举,一笔笔善款详列出一个“慈善成绩单”。且不说此次争议这个成绩单有多少水分,单就公开成绩单本身就说明陈光标做慈善的用意。

    他有私心,这可以从他的所作所为觉察出。陈光标花大力气,不惜金钱成本与众多媒体搞关系。去年全国**,还把过往慈善成绩单及数百家媒体报道(当然只挑说好听那一类的)装到一个个精制的U盘中,分发给上会记者,可谓用心良苦。

    他希望自己的慈善被人所知,受人赞扬,赢得荣誉,这是他的私心之一。为了这个私心,他不止一次作秀般搞慈善,从“现场分钱”、“摆钱墙”到“灾民举钞票”,主导思路一致:场面壮观、形式高调。数年间,陈光标竟然一路坚持了下来,看得出他是不出名誓不罢休的劲头。

    还有媒体总结说,陈光标的慈善还有商业目的,因为做慈善获得了不少项目,一来一去反而还赚得了钱。这里面有商人的精明,有舍有得。这样的话,陈光标做慈善的回报还是不错的,可谓名利双收。

    慈善可以夹杂私心吗?答案是肯定的。施善者在给予他人帮助的同时获得名利,不论其是否出于功利,在客观效果上只要是善行,这样的行为就是双赢的善行。

    社会提倡不求回报的慈善之举。这几日,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微博发起“寻找无名氏”公益行动。汶川地震后,中国扶贫基金会约9000张**没有寄给捐赠人,共计善款1330多万元。其中不乏做好事不留名者,他们的行为如同涓涓细流,暖人心田。

    对于带有功利色彩的慈善不仅该有宽容,也应该加入到认同之列。同样举汶川地震一例:灾难发生时,电视台里连续播放一场场公益活动,现场的那些嘉宾坐在观众席上,手里举着硕大的五颜六色的牌子,鲜艳的捐款数字旁陪着醒目的广告语,眼看镜头扫过来了,马上机灵地高高举起,还适当地晃动一下。

    捐款同时给自己的企业做做广告,不好吗?正是这些捐款者才是庞大慈善队伍的主力军。慈善,不应成为任何道德评价的标杆和尺度。上述总结的慈善三条的原则也许该改为:一、帮助他人;二、助他者自愿;三、受助者平等。

    哪里有什么“慈善暴力”。捐了钱做了好事就是慈善,不存在慈善“暴力”了谁,反倒是提出这个概念者有滥用“语言暴力”之嫌。

    社会财富的不平均分配加剧,慈善正在成为社会重新分配财富的一条重要的和谐之路。中国企业家的价值观到了一个全面转型的阶段。中国的企业家钱袋越来越鼓,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被重视,很多人开始认真思考反哺社会。

    传统的慈善观念上小额慈善、低调慈善、大众化的、排斥个性的慈善该与时俱进。“福耀玻璃”的董事长曹德旺做苛刻的慈善,值得鼓励;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捐10亿元重建大报恩寺,值得鼓励;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8年捐款接近30亿元,值得鼓励;陈光标高调做慈善,值得鼓励……

    现代慈善,只要是做的真慈善,规范、透明、公正,形式可以多样,它一定是高调、个性、多样化的。给捐赠者以鼓励和回报,会有更广泛的带动效应,慈善之路才会走得更加宽广。
2011/05/16回复
食品安全更应挂钩官员的“胃”  
2011年05月16日 10:51:56  来源: 扬子晚报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推行食品安全整治区(县)长负责制。吉林开通24小时投诉举报热线,聘请1300名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监督(5月15日《京华时报》)。

    应该说,时下食品安全问题的多发,除了从业者缺乏道德底线的约束之外,很大程度上也缘于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甚至是趋利避责的监管体制。现实中,食品安全事故的暴发,虽然充分暴露出政府监管链条的失职甚至共谋,但最终往往是几经推诿之后,最终以链条末端被绳之以法、施以重罚而画上句号。

    对于民众来说,既然食品安全问题究竟出自哪个环节,往往并不那么一目了然,即便是追溯到了导致问题的环节,这些环节有没有为这类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埋单的实力,也同样需要打上个问号。这个时候,食品安全问题其实并不能甚至很难只由制造者来担责,既然政府有向公众提供安全食品的责任,那么,一旦出现了食品安全事故,公众其实更应首先追究政府的失职,并由政府先行提供赔偿与保障。如今在食品安全方面享有盛誉的日本,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但自从建立其政府担责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出了食品安全问题,政府要被首先问罪之后,食品安全的良序才最终建立起来。

    基于上述观点,食品安全纳入官员政绩考核无疑值得期待,但是,食品安全仅仅是挂钩官员的乌纱帽其实还不够,按理来说,既然政府官员并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岂有不对自己的食品安全问题负责之理?然而,当政府机关的食堂甚至官员的餐桌能够享受特供的安全食品,要想让政府官员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真正感同身受,自然也就不切实际。从这个意义上说,取消并叫停政府部门的食品特供,让食品安全也挂钩官员的健康与性命了,食品安全才能真正成为政府官员主动自发的诉求。(武洁)
2011/05/16回复
互联网真会让人变得浅薄?
袁楚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17日   10 版)
    我在电脑显示器上贴着一张纸,上书“过度使用搜索会损害你的智商”。因为从业于传统图书出版行业,我的大部分同事对新媒体、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比较低,所以每当走到我的工位上,他们都会饶有兴趣地把这句话念一遍,然后郑重其事地问我,“这是不是真的?”

    “这要看你自己如何使用搜索。”我一般会一笑了之,然后这样回答他们。

    我不会像尼古拉斯·卡尔那样告诉他们,“在我们跟计算机越来越密不可分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多的人生体验通过电脑屏幕上闪烁摇曳、虚无缥缈的符号完成,最大的危险就是我们即将开始丧失我们的人性,牺牲人之所以区别于机器的本质属性。”

    这是卡尔在他的新作《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中所下的结论。在朋友处看到这本书时,我产生了共鸣。作者提出的最大问题——使用互联网会对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实际影响,让我很感兴趣。

    计算机是不受控制的人脑延伸

    一项调查显示,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天要接收约34G信息,是11万个英文单词的信息量,相当于一般电脑硬盘存储量的1/5,这当中大量的信息是无用的,而这些信息绝大部分又来自互联网。

    在书中,卡尔的核心观点是,互联网把人类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外包”了,换句话说,某些原本应该储存在人类头脑中、由人类智商进行处理的信息,转而由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处理。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完全自主地决定哪些信息外包,哪些信息由自身的思维处理,但是必定有一些信息是不能交由计算机处理的。

    因此,作者提醒,我们必须对新技术保持一定的警惕,避免“我们自身某个至关重要的部分陷入麻木状态的可能”。卡尔把媒介看作是人类某种生理功能的外部延续,随着这一外部功能开始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而且效率和容量也远远超过人类自身的生理功能,人类就会越来越依赖这一功能,从而导致自身功能的衰退。

    似乎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证。我曾见过一些对互联网非常依赖的同行,他们写出来的文字,几乎每个字都是从搜索引擎中蹦出来的,更有甚者,每天坐在电脑前,上网、玩游戏、网上购物、聊天,离开互联网,他们几乎不知道如何跟人交往,不知道怎么买东西,甚至连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思维能力都没有。

    针对类似的现象,卡尔在文中把人类和计算机作了对比。我们的思维“在这种飞行过程中重新对本身编程,改变它的运作方式”,相对于容量和计算速度都极其有限的人脑,以搜索引擎为代表的互联网新贵技术力量,给人类的能力延伸带来了新的加速器,但是也使得人脑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变得“浅薄”。

    我们不再需要记忆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话本小说,也不需要记得那些具体的人和事,只要记住搜索引擎的入口在哪里,然后把需求输入进去,得到的就是最完美的答案。女孩们也不用翻找衣柜,而是直接打开电脑,查看分类建立的数据库,并使用互联网上好友们提供的建议,搭配自己出门要穿的衣服,还能顺手给几个好友发信征求意见,然后根据编号,找到要穿的衣服。

    这是好事吗?卡尔似乎并不这么认为。他甚至有些危言耸听地写道:“利用网络代替记忆,从而绕过巩固记忆的内部过程,是我们将面临被掏空大脑的风险。一旦记忆外包,文明就会消亡。”

    在我看来,事情虽然没那么好,但是也没那么糟。

    互联网敲碎了时间

    我之所以这样认为,原因在于,互联网在诞生初期,一度被认为会把传统的中央集权式的媒体,解构成碎片化的个人媒体。

    这一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但事情发展的最终结果,或许并非卡尔所想的那样——人类和互联网有着一定底线的间隔,而是互联网直接融合成为社会的一分子。

    中国有个禅理故事,“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从浅薄到深刻再到浅薄,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与这个禅理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信息社会以前,我们对信息和媒介的了解,是简单意义上的“浅薄”,即了解得并不深入;进入信息社会之后,我们逐渐了解了信息和媒介的力量,与此同时,大量的信息碎片和众多的媒介渠道也开始紧紧围绕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感到无所适从;而下一个阶段,必定是重回“浅薄”,但这已经不再是第一阶段的简单意义上的“浅薄”。

    《浅薄》的作者认为,深刻化是从碎片式转向整体性,从感性思维转向理性思维,这也是思维从浅薄到深刻的第一次飞跃。而现在,互联网的出现,导致被深刻化的思维又一次被解构。这也是作者认为的从深刻到浅薄。

    的确,人类思维随着信息的爆炸正在开始碎片化:“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融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于一屏,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内容的碎片化,也进一步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在卡尔眼里,几段文字、一段音频或视频、一套导航工具、各种商业广告、一些小型应用软件,甚或一些不知名的‘小玩意儿’,全都可以包含在一个网页中,在它们各自的窗口内运行,而这些“杂音的刺激”很容易让人分神。

    “较之历史上所有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技术,互联网带来的让人分神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它在向我们呈上信息盛宴的同时,也把我们带回了彻头彻尾的精力分散的天然状态。”作者忧心忡忡地写道。

    卡尔所描述的以下情形或许我们每个人多少曾遇到过。正当我们在新闻网站上浏览最新焦点新闻时,突然收到一条信息,提醒我们有新邮件。几秒钟之后,资讯聚合阅读器又显示,自己最喜爱的博主刚刚上传了一篇新博文。没过一会儿,手机铃声又响起,有短信送达。与此同时,一些社区交友网站的用户头像在不停地闪烁,电脑上运行的其他软件程序也闹出动静来,争先恐后地抢占我们的注意力。

    有不少人可能会感叹,过去很容易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自从互联网介入生活之后,过去自然而然就能集中精力关注的事情,现在再要集中精力,变得难上加难。为此,卡尔感慨,“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这是互联网的错吗?显然不是。毫无疑问,互联网是我们最近50年发明的最重要的科技产物之一,并且这个原本只存在于虚拟空间中的产物,正一步步改变我们的现实生活。最令人担心的是,我们乐于接受互联网带来的任何改变,而并不去仔细思考被改变的是什么,改变之后是什么样子。

    卡尔先我们一步去思考了,并且还在文中提到了时间概念的即时化,即社会化媒体的兴起,让我们能以最快的速度获知各种信息。不过,作者也漏掉了另外一个重要的维度——地理位置。“定位服务”的兴起,让我们继在时间维度上被即时切分之后,又一次在地理维度上被即时切分。如此一来,我们原本基于一个维度产生的思维,变成基于两个维度。此时,碎片化又有什么大不了呢?

    在我看来,人类和互联网迟早要融合无间,就好像我们曾经认为大自然和人类截然分开,工业、化学、天文学等等自然科学也都应该是和人类截然分开的,但社会的发展最终证实,这些科学都会和人类社会融合起来,那么,为什么互联网不可能呢?
2011/05/18回复
为全心投入教学的老师正名
开价值五十多万元的宝马车上课、有七八个手机号码、三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晓冰,可谓财气逼人。这并不算什么,因为更为咄咄逼人的是他独创的“教学毁灭论”。他“善意地提醒”大家,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一种照亮别人的自我毁灭。狂言疯语自然遭到口诛笔伐。我认为,仅仅声讨是不够的,还必须为全心投入教学的大学教师正名,因为大学教师的第一天职就是教学,其次才是科研及其他。

    近年来,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剧变,部分大学教师按捺不住寂寞与清贫,出于改善生计或追逐利益,纷纷向钱靠拢。于是乎,自己的教学只要过关不被学生哄走、不让领导和学校为难即可,把本应用于教学的大量时间精力,用于教学之外的创收,或下海或从政,总之能够让荷包满满即是上策。讲师这等中级职称的大学教师,由于很难争取课题和项目,就只好多上课以获得微薄的课时费,往往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而那些为钱疯狂的副教授和教授,时常不愿多上一门课,以至教育部都不得不连连发红头文件要求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可是,无论教育部如何三令五申,不愿上本科生课的教授们总能找到逃避的借口。

    教学是教师的天职,并且是第一天职。韩愈在《师说》中就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就在于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如果说大学教师在教师这个职业中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那就是,有些大学根据自己的发展定位,为了让教师的教学能更深广、更前沿、更专业,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的同时,还做研究——学科、领域、方向研究和教学研究。不过,这种研究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更好地教育学生。如果一个大学教师只做学术研究而不教学,或教学水平一般甚至差劲,那他就不适合大学教师的工作。

    73岁高龄但仍坚持给本科生上课的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伯驹教授曾说:“学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教师不以教学为重,势必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根基。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近日透露,他已在学校常委会上提出,为鼓励老师潜心教学、激发教学热情、表彰“深爱学生且为学生所深爱”的老师,今后学校特聘教授的评价工作,应打破科研束缚,开评“教学型”教授。

    尹晓冰随后解释,自己的言论“纯系个人根据现实感受提出的看法”,但已很难收回负面影响。对于真正有责任心的大学教师而言,传道授业解惑依然是其本职。
2011/05/27回复
学习、学习!
2011/05/29回复
打开你自己
■ 王宏甲

  人之初,是不知道有“我”的。后来,一定是从父母、从别的孩子的存在中,发现这世上有一个“我”。我是我,我不是别人。某天,当孩子发现“我”,这是人生中的一个重大事件。

  但是不久,这个“我”就要经历被剥夺被改造。

  “你不能这样。”“你不能那样。”

  我是天真的,我会反抗。

  “你不听话就把你扔出去!”

  我太弱小了。我被扔出去怎么办?

  这个问号意味着我会思考。

  但是我不相信,我继续反抗。

  我果真被推出门外。门关上了。

  我哭了,世界突然变得天昏地暗。

  起初的哭声仍然是一种反抗,我在愤怒地反抗,你们怎么能这样对待我呢!做父母的都想过,今天就得治一治他,然后横下心来让他哭。

  渐渐,孩子哭得非常伤心。做父母的却很少知道孩子哭得非常伤心,更不知道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这情形常常发生在父母工作了一天回家的时刻,这情形常常发生在夜里,离家门更远的地方一片昏暗,没有人知道弱小的我是在哭泣中开始屈服,是在哭泣中向“我”的一部分告别。

  随后,我虽然被父母放进了家门,但“我”的一部分却已经在门外丢失。一个按照大人的要求去生存的“我”悄然问世。这是“我”的一部分第一次遭到剥夺,被生我养我的父母剥夺。尽管每一个父母此时仍然深刻地爱自己的孩子,不知道自己从事了这样一场剥夺。

  再大些,我又被教导:“你这样,人家会怎么说你!”

  我知道了,我不仅要符合父母的要求,还要符合很多别人的要求。我一次次伤心落泪,当落泪减少时我长成了一个乖孩子。

  我长大了到社会上去,更多的要求,更多的复杂关系包围着我。此时的我更知道,我要是被人看不顺眼被人议论,那可不像童年时父母吓唬把你扔出去,那是真会被排挤到不知哪儿去。你觉得心里不舒服,但你已经被培养成懂得要委屈自己、压制自己。

  我是我吗?我是谁?全世界都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不知不觉,我已经懂得按照他人的眼光来剪裁自己。

  这种剪裁等同于自我封闭。自己对自己的封闭,会封闭得自己都毫无察觉,封闭得几乎不留痕迹。心智难以开放,还经常畏首畏尾担惊受怕,生活就会变成一堆很难处理的问题,一堆麻烦,一堆悲伤。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囚禁自己,所谓你是你的牢笼,打开你自己,解救你自己,是埋在心底的一种渴望。打开你自己,让我里面的“我”出来,与我达成和谐统一,那时的我,可能重新听见鸟叫,看见花开,可能发现心灵长出翅膀,那翅膀能重新触摸到童年的星星。

  不要说社会封闭了你,那也许是不能避免的,也许是社会对人生的塑造。我们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生存在封闭状态。每个人都需要两次“出生”。第一次是母亲把我生出来,第二次就要自己让自己诞生。

  打开你自己,你将发现,你的优雅,你的从容,你的光华与嘹亮,就住在你的内部。
2011/05/30回复
猜你喜欢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学管乐

不容易啊终于找到工作了 在流行美上班

上这个幼儿园还是启蒙中心

美妈们请支招,怀孕之后被上司为难应该点处理比较好呢?

艾灸帮助朋友成功怀孕 希望可以帮到更多人

写给那些今年即将升小学的妈妈们

热点推荐

广州新室内遛娃地!好玩之余还能学东西

倒计时2天!广州首条地铁环线将开通

学历贬值!读书的少数人才能出人头地

人到中年 深刻感受到兄弟姊妹是依靠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4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找不到删帖的摁键

巴拉巴拉会员生日礼物 真有心

秋冬泡萝卜 又酸又脆制作还简单

绍兴安昌古镇

爸爸的生日礼物 娃亲手做的手工

苏州赏枫叶 红得鲜艳黄得灿烂美绝了

谁懂啊,原木治愈系的家有多香?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