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争取培养一个快乐宝宝——齐齐妈的家教笔记

16944102幼儿园早教

妈网上有很多早教达人,我十分钦佩。虽然我不是全职妈妈,工作还挺忙,也不是早教幼教行业,但我决心要认真的教育我的宝宝,争取将她培养成一个独立自主、乐观向上、活泼健康的宝宝。为此我除了上班,其他时间基本都以孩子为中心,看各种书,还去参加早教体验。宝爸曾为此抱怨,认为我给他太多压力,而且实施起来十分辛苦。但我仍旧决心坚持下去。现在宝宝只有9个月,谨以此贴作为我的记录,并且与众妈妈一起分享。
2010/12/03
精选回帖
送花花俾这么可爱的小妹妹~!我儿子会用力咬我,每次我都大声说痛,然后狠狠地盯着他,再不放口就打他嘴,可是当时是放了,但是过后依然会犯这毛病啊。还有他很喜欢玩水机,每次我也用严肃地说他,不听就打他小手,也是当时停止了这行为,过后继续犯这毛病 。我该怎样教呢?
2010/12/09回复
谢谢你教的方法,等我再试试。恩!我儿子十个月才真正长牙的,长牙前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喜欢咬东西,可是也从来没咬过我,十个月和十一个月分别张了两只呀,那时候都没有咬我,也就咬牙胶玩具那些。快一岁的时候就开始咬人了,而且口水特别多(很奇怪哦,之前长牙也没怎么流口水),经常咬奶瓶、勺子(都咬花了),看到我和老公抓着就咬(但是不咬其他人 )
2010/12/09回复
他喜欢把饮水机那个接水的格拿出来扔掉罗,然后就开始按水出来或者把手指头塞到出水口吃东西前洗手一直都培养得很好,一岁开始我就搬个椅子让他站着教他自己洗手了。
2010/12/09回复
叶一叶一55楼
我也是觉得,没有什么不能给宝宝玩,只是很多东西在他玩的时候注意就可以了
2011/02/01回复
全部回帖
对宝宝的教育问题,家里开始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基本上,没有人赞同我
昨天奶奶说,我太惯着宝宝了,什么都由着她,比如,给宝宝玩不应该玩的东西(奶奶认为的)。爸爸也认为,允许宝宝玩手机什么的是不对的,应该要管一管宝宝,不能玩“不能玩的东西”。为此爸爸还挺生我的气。
在玩什么这个问题上,奶奶和爸爸都认为:手机、眼镜、闹钟、瓶装化妆品、纸盒、钥匙、丝带,这些物品都是不能玩的。但我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玩的,只是玩的过程中要注意。但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只要不是危险的东西,都可以给宝宝玩,以鼓励宝宝探索的兴趣。
比如:目前宝宝对各种瓶瓶罐罐很有兴趣,所以有一次玩瓶装防蚊水,结果摔到地上喷头烂了。我觉得无所谓,没有喷头也可以用。但奶奶就很生气,认为我给她玩了不该玩的东西。

不知道其他妈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2010/12/16回复
可能我对宝宝的态度比较顺其自然,看起来就是一种纵容,也容易被理解成宠溺。

那么我是不是真的溺爱宝宝了呢?
当宝宝哭的时候,我都会选择抱抱来安抚她。当我下班,宝宝高兴的迎过来时,我也选择第一时间先抱抱她。不干涉宝宝自己玩,不太限制宝宝玩什么,宝宝想要的东西,除我认为不能给的之外都会满足她。经常用夸张的表情鼓励她。不强制给宝宝把尿。但当宝宝要抓头发时,我会坚决的阻止她。

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溺爱。2岁之前的宝宝,要让她服从的规则还没有那么多,并且需要很多很多爱才可以成长。所以并不是从不骂她,就是溺爱。满足她的各种要求,也不是溺爱。但,这个观点,家里没有人了解并支持我。

我好像是一个人在战斗,但我要坚持下去,并且要将爸爸也争取到我的阵营中来。
2010/12/16回复
周六上午去天线宝宝参加体验课,评语只有一个:不好。
他的体验课竟然是单独安排的,只有20分钟。金宝贝和亲亲袋鼠都是和正式的课程一起的,足有50分钟。可见这体验课的缩水。
上课的只有2个宝宝。我猜时间太早是一个原因,号召力不够也是另外的原因吧!
观察他的环境,器械室很小,没有什么可玩的东西,就是滑梯、波波池。除了教室之外,另有一个舞台,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有老师带领大一点的小朋友上去跳舞。
销售小姐太罗嗦了,基本山说个不停,我真是挺佩服她怎么可以有那么多不重复的话来说,但实在是太聒噪了。我觉得我懂得都比她多。
2010/12/20回复
关注
2010/12/20回复
齐齐在家里可以走的很稳当了,从房间到客厅,从客厅到房间,一个人转来转去,有时候还一边啃玩具一边走。在外面只要是平路,也可以走了,更喜欢自己推小车。有一天我坐在小房间的床上叠尿片,她就在我和客厅的椅子中间走来走去,来来回回走了有四五趟。在洗手间洗衣服的奶奶看的头都晕了。现在,她才刚好10个月。

[ 本帖最后由 niuwendy 于 2010-12-28 11:39 编辑 ]
2010/12/28回复
最近每周都带齐齐出去玩。上一周去了广州电视塔,这一周去了香雪公园看梅花。话说人可真多。
搞笑的是摘草莓。大家都去摘草莓,齐齐只负责吃。她捏着草莓,很快就吃掉了一个,只见满下巴都是草莓汁,小手更是被草莓汁染的通红。看起来她很喜欢草莓,吃完了指着奶奶箩筐里的大声表示还要吃,于是,她一共吃了3个草莓,而且是刚从地里摘下来没有洗过的草莓!而且第二天竟然没有拉肚子!吃完了草莓,她心满意足的坐着自己的小车离开了。
2010/12/28回复
我家宝宝也九个月大了,留印关注
2010/12/28回复
昨晚和齐齐玩找东西。我用衣服把玩具盖住,让齐齐找,因为衣服有点大,所以齐齐摘开衣服的过程有点困难,我差点忍不住要伸手帮她把衣服掀开,理智告诉我不能这么做,最终我还是耐心的等待她把衣服掀起扔到一边,并且给了她一个大大的鼓励,也给自己一个夸奖,因为我忍住了插手的欲望。

齐齐很好动,所以爷爷常说她,你就跟男孩子一样调皮。又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朋友,齐齐看见陌生人,对他很警惕,也不玩了,也不吃了,就要妈妈抱着,奶奶说,你怎么这么胆小啊?宝爸也很喜欢给齐齐下评语。后来我对宝爸说,不能乱给宝宝下评语,特别是负面的评语,因为宝宝现在还没有自我评价的能力,她对自己的判断很多时候都来自于大人对她的评价,所以平时和宝宝说话一定要注意,管住自己的嘴,不要乱说话。
2010/12/28回复
宝爸很喜欢宝宝,总是想和宝宝玩,可是宝宝经常自己玩,不理爸爸。所以,经常发生这样的情景:
宝宝正在专心致志的啃她的小车,宝爸将她一把抱过来亲亲。
宝宝正在玩自己的玩具,宝爸想和宝宝玩球,于是就拿掉宝宝正在玩的玩具,把球给宝宝玩。
通常的结果是,宝宝会扭来扭去不要爸爸亲,又会把爸爸给的玩具一把打掉,搞不好还会大哭起来。我劝宝爸以后不能这样打断宝宝玩耍,至少会对宝宝有几点不利的影响:
不利于发展宝宝的专注力,使宝宝精神不集中。
压制宝宝的意愿,造成宝宝的逆反心理。
使宝宝变的激动易怒。
2010/12/28回复
齐齐开始有分离焦虑症了。每天早上我上班,她看到我穿衣服收拾包就开始哭,我要是走到她身边,她就拼命的伸开手要抱。不要吃鸡蛋,不要吃稀饭,再饿都不要。奶奶将她抱到阳台去,就开始放声大哭,整栋楼都几乎能听见。我尝试对她说:妈妈要上班,晚上回来再陪你吃饭。她听了一点都没有好转,还是哭,那哭声太令人心痛,但每天早上我不得不硬着心肠走出家门。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尽量多和她在一起,等待她的焦虑期慢慢过去。
我真的很难想像,那些把孩子放回老家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的妈妈,怎么能够忍心将那么依恋妈妈的宝宝丢在那么远的地方?宝宝该要多伤心啊!
2010/12/28回复
好妈妈,加油哈,期待你更新---风
2010/12/28回复
还记得小时候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找到一本旧书,上面写着《窗边的小豆豆》,觉得很好看,很想上书里的那种学校。
后来当了妈妈,才知道原来这本书这么出名,原来我上初中就看了。于是又买回来重新看。
其实不过是一本小说,但是却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学校:会听小豆豆说4个小时的校长、电车做成的教室、自己选择先学哪一门课、在学校礼堂理露营、跟老师一起去田间散步、每个人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树。我多希望齐齐也能上这样的学校,但是我觉得这希望基本要落空了,只要没有各种兴趣班、各种不停的作业、考试,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这是一本小说,一本延续我小时候梦想的书。

最近开始看《蒙特梭利早期教育法》刚开始看,还没有看完,十分佩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原本是个医生,后来从事弱智儿童的教育,教育成果很显著,使弱智儿童可以通过正常儿童的考试,因此引发一个疑问:是弱智儿童被误判了,还是正常儿童的教育被误导了?
蒙特梭利后来得到一个机会为普通儿童提供学前教育,但是最开始是在贫民区。她在贫民区设立的幼儿园只要求两点:一是尊重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并且注意和工作人员的沟通,二是每天将孩子穿上干净的衣服送到学校来。并且这个幼儿园是免费入学的,费用已经含在小区内(用我们现在中国的词来描述)居民缴纳的租金和管理费里面。

关于具体的蒙特梭利的教育方法,现在我还没有看到。待我慢慢看完了再来整理。
2010/12/28回复
九个月的宝宝能做这么多的动作真的很厉害
真是个有心妈妈,向你多学习!!!
2010/12/28回复
强烈mark
呵呵
才看到第二页,改天再来学习!!!
花花一朵
2010/12/29回复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外婆的影响,决定要做好宝宝的习惯培养,要跟宝宝“讲道理”。果然就有了应用的机会。
昨天下午到了喝奶的时间,齐齐很乖的坐在餐椅上,自己扶着奶瓶喝奶。正当我夸奖她没多久,她就开始把玩奶瓶,翻过来倒过去,弄得牛奶洒的到处都是。我把奶瓶拿走,她就大哭,给她,又不喝,我喂也不喝。我彻底拿走奶瓶,坐在齐齐对面,一边看着她哭,一边很严肃的告诉她,奶瓶是不能玩,现在要喝奶。
齐齐继续大哭,没有中止的趋势。我硬着心肠抵抗。爷爷出来了,齐齐看到爷爷哭的更大声。爷爷指着奶瓶说,要喝奶。齐齐听了,又看看我,竟然停下来不哭了,换了一种观察的神情,似乎听明白了。但停了一会,又开始大哭。奶奶也出来了,齐齐一看,又哭的更大声了。
事实证明,这次的尝试真的很失败,最终还是我抱起齐齐来将她安慰好。剩余的奶也没喝完,虽然也没有给她玩喝奶的奶瓶,但却给了她另一个空奶瓶玩。
总结:
1.任何教育,以观点行为统一为前提。这次如果爷爷奶奶不出来,不知道会是什么结局。
2.讲道理、培养习惯也应该看情景。也许这次我挑选的时机不对,不应该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操作。如果我先用其他玩具替换奶瓶,继续用奶瓶喝奶,也许就没有后面的哭泣与僵持。
3.这么小的孩子,暂时还不会和你耍心机,她表现出来的技巧,完全是一种本能的情感反应。但如果不注意,很有可能发展为一种惯性的骄纵。

疑惑:到底什么时候、用怎样的方式才能在引导宝宝的习惯和性格上取得好的效果呢?

[ 本帖最后由 niuwendy 于 2011-1-4 15:01 编辑 ]
2011/01/04回复
蒙特梭利早期教育法中谈论纪律和自由,认为:
纪律必须通过自由去实现,真正的自律必须通过孩子的独立来实现。孩子只有成为自己的主人,真正认同并内化纪律和原则,才能实现真正的纪律,而不是通过外界的影响,强加于孩子而实现的纪律。

理论我很赞同,但我不能掌握分寸与时机。正如上面的例子。

《爱与自由》中强调,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但,怎样才不会使这种爱成为溺爱,成为孩子谈判的筹码?
2011/01/04回复
蒙特梭利十分推崇通过大自然来给孩子教育。她列举了这样做的很多好处:
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与孩子观察的习惯,因为种植各种植物和养育动物都是逐日积累的,变化很细微,需要耐心的等待与仔细的观察。
大自然给予孩子最好的审美教育。无论是一朵花还是一片云,大自然的神工妙笔胜过世上最好的画家,在大自然中接受自然的教育,使孩子的审美大大提高。
培养孩子爱的情怀。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天然和孩子有着心灵相通的契合,可以洗涤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的情操。
还有很多,我记不太清楚全部,以上也是根据我的理解而总结。

鉴于我自己的经历以及蒙特梭利的教诲,我打算在楼顶创建一个儿童乐园,并且争取到了爸爸的支持。大致要有:一个沙池(沙子是孩子们最热衷的玩具)、一小片土地(可以用来种植)、一个棚架(遮风挡雨的同时可以种植爬藤植物)。为了便于管理,这一小片乐园,应该是上锁的,除了我们家人之外,宝宝有权将钥匙赠送给她认为有可以共享的伙伴,当然,掌握钥匙的人要共同分担管理的责任。没有钥匙的伙伴,宝宝可以邀请他们一起去玩。
严格来说,这样的举措,是不符合物业管理规定的,但现在的孩子,几乎丧失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就当作给小区里孩子们共同使用的吧!
2011/01/04回复
niuwendy:
蒙特梭利十分推崇通过大自然来给孩子教育。她列举了这样做的很多好处: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与孩子观察的习惯,因为种植各种植物和养育动物都是逐日积累的,变化很细微,需要耐心的等待与仔细的观察。大自然给予孩子最好的审美教育。无论是一朵花还是一片云,大自然的神工妙笔胜过世上最好的画家,在大自然中接受自然的教育,使孩子的审美大大提高。培养孩子爱的情怀。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天然和孩子有着心灵相通的契合,可以洗涤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的情操。还有很多,我记不太清楚全部,以上也是根据我的理解而总结。鉴于我自己的经历以及蒙特梭利的教诲,我打算在楼顶创建一个儿童乐园,并且争取到了爸爸的支持。大致要有:一个沙池(沙子是孩子们最热衷的玩具)、一小片土地(可以用来种植)、一个棚架(遮风挡雨的同时可以种植爬藤植物)。为了便于管理,这一小片乐园,应该是上锁的,除了我们家人之外,宝宝有权将钥匙赠送给她认为有可以共享的伙伴,当然,掌握钥匙的人要共同分担管理的责任。没有钥匙的伙伴,宝宝可以邀请他们一起去玩。严格来说,这样的举措,是不符合物业管理规定的,但现在的孩子,几乎丧失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就当作给小区里孩子们共同使用的吧!
查看原文
这个想法不错。我家有个小院子,现在只有滑梯。让孩子他爸也搞个沙池吧。
2011/01/05回复
猜你喜欢

关于早教的大实话

开个贴说说自己参观过的3岁以下日托(主要是海珠区工业大道周边,附零碎其他区域)

《豆豆的早教记录》择选

2014年广州早教服务点评,麻友很给力,恭喜gzmmruoyi和fayho获奖

早教---就是要有效!20多位智慧父母的早教心得!重视早教的父母必读!!(已更新)

宝宝该不该学英语在线问答提问结束!感谢JOEY老师热心回答,答案是怎样大家来围观哦!

热点推荐

广州自驾海南 徐闻过港十分丝滑

京东洗鞋服务还不错 只用4日似换新鞋!

新广第一次坐渡轮 贼新鲜了

街边买香蕉被呃称 还是网购靠谱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三亚鹿回头打卡 边看边吃好风景

到处都开分店的生烫牛肉 味道一般

抵制不住美食电影的诱惑 火锅走起

御彩酒家出品还可以 打包足足8大盒

手残党也能搞定的马蹄糕 好吃不翻车

分享旅游#江西鄱阳湖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