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生的控诉
http://video.sina.com.cn/v/b/57352608-1730217701.html
杨峰亲属说,可以不要赔偿,但要求将事实全部还原,给他们一个说法。
1216084谈天说地
众亲友赶到殡仪馆,准备陪杨峰去认尸。此前,杨峰发动200余亲友帮助寻妻。
确认妻子死讯后,杨峰情绪激动,站在凳子上向媒体讲述寻亲遭遇。
2011年7月23日晚,32岁的杨峰,身穿红色睡衣,在绍兴家中悠然自得地看着电视,心头不时牵挂着怀孕已7个月、人在旅途的妻子陈碧。但这平静的气氛在10点左右终止,一个霹雳击中了杨峰。
睡衣都没来得及换
妻子和岳父母、妻姐、外甥女5位亲属所乘坐的D3115次动车出事了!接到这个电话,杨峰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开上车,拉上堂弟,从绍兴赶往温州,一路飞驰近4个小时,终于在凌晨时分来到这片遍地狼藉的现场。
凌晨2点的雨中,他和堂弟踩过稻田,趟过小河,拨开穿梭的人群,先从地面的车厢找起,一无所获。再顺阶梯爬上桥,为了突破障碍,杨峰用力砸破好几块车窗玻璃,大喊“陈碧、陈碧”。妻子手腕戴的表,手上戴的结婚钻戒,都是他找寻的标志物。可是,一直到第二天上午11点,杨峰还是一无所获。
还是不甘心,也不能甘心,五位亲人六条人命!杨峰电话发动两百多名各地亲友,帮助他在温州各大医院寻找。尽管还是没有找到妻子,但三位亲属已确认罹难。万幸的是,老丈人在事发时,觉得列车开得太慢就站起来走动,在过道上幸免于难。
杨峰在东奔西跑中,突然想起自己还穿着睡衣,于是拜托朋友在地摊上买了上衣裤子。25日10点,杨峰来到事发地附近的殡仪馆,还是没找到妻子的名字。但一位朋友提供了一条线索,康宁医院收治了一个孕妇。杨峰又赶紧开车前往康宁医院,但还是没有陈碧。
在殡仪馆默默祈祷
在医院时,一个四处询问的保险公司人员引起了杨峰注意。在他手上的名单里,杨峰看到了陈碧的名字,得知殡仪馆有一具孕妇尸体。11时50分,他焦急地踏上返回殡仪馆的路。路上,电话响起,那是通知自己爱人下落的电话,原来,陈碧所乘坐的16号车厢受到严重撞击,不幸被毁容,因此无法登记。
一直没有掉眼泪的杨峰此刻还是强忍悲痛,只是接电话的声音出奇得大,带着一夜大喊的嘶哑嗓音。挂了电话,他沉默片刻,下车后迅速跑向太平间,将其他亲友甩在脑后。在等待其他亲友的时候,他一个人坐在殡仪馆空荡荡的椅子上,闭上双眼,口中念着:“希望不是她,希望她被好心人救走”。
3分钟后,他第一个走出太平间,和进去时的表情一样坚韧,但眼圈红红的。他隐忍的悲伤让亲友和媒体动容。
■ 声音
遇难者家属洒泪安置点
本报讯 数十个小时未合眼的杨峰,一直在寻找D3115次动车上的爱妻。昨天下午,噩耗被证实。
事故中,他的岳母、妻姐、外甥女、妻子,还有他尚未出生的孩子丧生。
昨天下午,杨峰出现在温州市23中安置点,浑身披麻戴孝。
他说自己24日凌晨2点半到达出事地点时,“现场已停止救援,他们说没有生命迹象了”。但是,妻子和岳母的遗体是24日下午才找到的,“我太太(当时)就在下面,为什么没有营救?”由于妻子不幸被毁容,杨峰流泪问道:这是撞的,还是被挖的?
杨峰还说,就在现场救援人员宣布车厢内没有生命迹象后,仍然找到了一名生还的小女孩。如果当时继续抢救,他的妻子或者其他乘客,是不是还有可能生还?
杨峰亲属说,可以不要赔偿,但要求将事实全部还原,给他们一个说法。
2011/07/26
全部回帖
你觉得得到的所谓的说法是真相吗
2011/07/26回复
唉!!!!!!!!!!!!!!!!!!!!!!!!!!!!1
2011/07/26回复

书箐:
铁道部本来就一怪胎,年年亏损的垃圾,国家还一直保留它不打破垄断,希望国家能有决心清掉这个毒瘤。。。
查看原文年年做帐面工夫都是亏损,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进去都不是那么容易进去的,发过招聘广告没有啊,工资水平公布没有啊,唉,为了追究速度,把人命都当儿戏,这些生命就是他们所谓的荣誉的垫脚石,讨厌他们,
2011/07/26回复
哎,看不下去啦。。。
2011/07/26回复

隽隽妈咪:
很难过,想起了几年前的这件事,不知道会不会在中国重演?------------------------------------------------------------------------------------------------------------我那么做是为保卫孩子的尊严……并不在乎有人把我称为谋杀犯。 ——卡罗耶夫 俄罗斯人维塔列·卡罗耶夫4年前为替死于空难的妻子儿女报仇,杀死一名空管人员,被瑞士法庭判处8年监禁,去年11月获提前释放。英国《泰晤士报》10日报道,曾犯重罪的卡罗耶夫返回家乡后,不仅没有引来乡人反感,反而广受追捧,当地政府还将他推至重要官职。痛失妻儿 卡罗耶夫现年52岁,曾是一名建筑师。2002年夏,他在西班牙为一名俄罗斯富翁修建别墅。他与妻子斯韦特兰娜约定,全家人到西班牙会合,共同度过一个美好假期。 斯韦特兰娜随后带着他们10岁的儿子康斯坦丁、4岁女儿迪亚娜,乘坐瑞士空中导航公司客机前往西班牙。不幸的是,这架客机飞临德国上空时,与一架货运飞机相撞,两架飞机上71人全部遇难。 瑞士空难调查人员认定,当时值班的苏黎世机场空管员彼得·尼尔森负有重大责任:直到飞机相撞前1分钟,他才突然发现飞机航线存在交叉。慌乱中,他向飞行员接连下达错误指令,最终导致空难发生。 随后两年,卡罗耶夫和其他遇难者家属为善后事宜不断奔走,航空公司的处理态度让他们大为不满。卡罗耶夫说,空中导航公司企图将空难归咎于俄方飞行员,从而避免诉讼、推卸责任。怒杀空管 卡罗耶夫接受采访时说,他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希望相关负责人诚恳地为他家庭的损失承担责任,作出道歉。然而,公司并没有道歉,而是不断要求卡罗耶夫保持耐心,同时以高额赔款作为安抚他情绪的诱饵。卡罗耶夫被激怒了,他觉得那是一种对俄罗斯人的侮辱。 2004年2月,卡罗耶夫再次来到瑞士苏黎世,找到空管员尼尔森的家。 然而,尼尔森不仅没有让他进屋,反而狠狠关上房门。卡罗耶夫随后掏出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他孩子的照片。尼尔森拒绝收下信封,不断挥舞手臂,要求卡罗耶夫离开。两人推搡之间,信封摔在地上,照片散落了一地。 目睹眼前一幕,卡罗耶夫失去了控制。“我仿佛看到尼尔森把我的孩子从棺材里扔了出来。”他说,“眼前一片黑暗……” 卡罗耶夫说,他已记不清随后发生的事。但他不讳言,尼尔森被他用折刀连捅数下,在救护车到来前已停止呼吸。第二天,卡罗耶夫被警方逮捕。瑞士法庭后来以谋杀罪判处他8年监禁。竟成“英雄” 瑞士法庭宣判后,俄罗斯方面派出游说团,争取为卡罗耶夫减刑。2007年11月,瑞士最高法院决定,释放卡罗耶夫。 《泰晤士报》报道,返回俄罗斯的卡罗耶夫受到民众热烈追捧。当他抵达首都莫斯科,青年组织成员对他夹道欢迎。当他返回家乡——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首府弗拉季高加索,不少商店对他免费开放,当地媒体推选他为“2007年度人物”。 今年1月,北奥塞梯共和国政府决定,任命卡罗耶夫为建设部副部长。
查看原文为血亲复仇,在任何朝代都是被大众心理允许的
2011/07/2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