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去的话,还是交赞助好些吧,这是个人看法。如果说培正的都是高干或高官子在读的话,我宁愿不去。孩子之间会有攀比心理的,我爸爸是***,我妈是***,你的爸妈只是一介平民。虽说人脉真的很重要,但是,我不想被人看不起咯。找个校风好的就可以了。名校也不一定都出好学生。我两个朋友的孩子在东风西读小学,结果,考不上想去的中学,最后还是电脑派位了事。
chenyun韫:值不值要看自己是否有实力和有能力,有钱就有实力,读书好才有能力.与省市领导的孩子做同学,一是比其他人更近一步地接触高层圈子呀,问题是父母是否有足够的银两来支持?人家有钱人,高官的孩子,那生活水平,花销是不同一个层次的,不是一个层次的就算做了同学也不埋不了人家的堆呢.二是可能有些父母想通过孩子同学的这种关系认识人家省市领导呗,查看原文至于通过孩子同学的这种关系认识人家省市领导,这个我还真没有想到过,要真找关系也不用通过这种途径啊,只是一个学位房的帖子结果引发了楼上多位关于什么人脉、关系之类的揣测,不是我的本意啊。很单纯的只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1,我亲身经历 我孩子没读名校,不是读不起,觉得没必要,9年义务教育,何必浪费,现在高中了,一样考上名校( 公费的).赞助费从没交过,也没补习过,但为方便上学,入小学后,租过房,最后是买了套房子在学校旁2,我哥哥的经历从小读名校,不少同学非官则贵,结婚的时候,由于都是富贵朋友,请饮只能一定要5星酒店了
小恺恺:从小学开始就考虑人脉?有几个问题:1,小学同学经常来往吗?那些当官的一般不愿和一般人来往的,我就认识这样的人。2,等小孩大学毕业后,那些当官的早都退了,不知有还用没有?3,也有好多权贵的孩子风气不好,怕苦怕累,不好好学习。所以还是自己有本事才真正可靠,反正我应该是不会为小孩去卖掉现在住得舒舒服服的房子的,如果不限购的话,就再买个学位房,买不成学位房就交赞助,交赞助搞不定就找个过得去的学校读着,自己多费点心。查看原文你要知道现在很多的家长在幼儿园已经在为小孩建立人脉啦!有人曾做过个比喻:人们在电影院看电影,按排坐好电影开映后,前排有人站了起来,后来呢?越来越多的人跟着站了起来!不是说现在的贫二代的小孩基本难有出头机会吗!真是这样的:好的教育资源与培训早就偏向有权有势和站起来的小孩了,这是事实!更不要说毕业后找工作的人脉了。中国人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实现不了的希望和社会残酷的现实都逼着大家要不约而同地站起来!
以过来人的身份说,小学六年是需要父母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学业中,在哪所学校读书不是非常重要。今年五羊小学就有一个考到华师附中。如果为面子,就买学位房,估计六年后那边又老又旧的房子一样有人强着去买。不过,进培正听说六年要花很多钱,而且派位到五羊的机会也是很大。
lz原来已经有省一级的学位了,还有必要折腾吗?培正和其他省一级的差距有12万那么大?从小在广州长大的我,还真的不知道培正有如此大的魅力,别说小学了,我表弟和一个好朋友都是培正中学的,他们的一些同学我也认识,除了一些家里比较有钱,没发现有什么特别啊,个人发展也只是中规中矩,有个别家庭背景特别牛的,做人很“窜”的同学,其实很不受欢迎。当然有的人家庭背景好,就算读书一般,自己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但是还没听说过谁可以靠得上同学的父母那层关系的。最搞笑的是,我跟我妈说现在网上很多人追捧培正小学学位房,我妈居然说,她单位有4个人的孩子读培正小学的,最后都没考上大学。当然她说的都是跟我年纪差不多的那些人,现在的就不知道了,因为她已经退休。又或者像ls某人说的,我和我妈认识的这些都是20%吧,呵呵,也许其他的80%都发展得特别好,只是我们不知道?我自己的想法是,小学有个不错的省一级已经OK了,不一定非得挤进去某某名校,如果害怕中学被派到了不好的学校,那还不如留着钱到上中学时用。当然,如果钱多,对这笔钱不太在乎的话,那就去吧。至于人脉的问题,就算同学的父母非富则贵,那跟你关系也不大,尤其那还是小学同学。或许你期望可以借此碰上一些机遇,那也要你自己抓得住才行。我发现人脉好的人,其实跟性格有很大关系的,性格决定命运。
LittleXie:同学的素质会影响小朋友日后的发展的。否则就不会那么多妈妈希望把小孩送进名校了,很多人不惜血本赞助甚至买学位房。名校之所以是名校,除了师资和教学硬件,学生个人能力和家庭素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然,根据20:80原则,很多人“不解”是正常的。不过有条件,还是让小朋友成长为那20%的好。呵呵。查看原文省市领导的小孩就一定牛啊,李天一的儿子怎样啊?你要去巴结,也要人家跟你家小防结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