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老师,说说一年级
649254家有小学生
对于刚进校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停留在幼稚园的时候,相对的纪律性和自觉性就差很多,自然课堂纪律就差,多表现在男孩子身上。尤其是语文课中,课间后或体育课后的第一节课。老师呢最不喜欢的就是课堂纪律差,因为这样教的会很吃力,还影响其他孩子,整体的就影响了成绩,影响成绩会怎么样,你懂得。。。
孩子课堂通常有几种情况
1:相互的嬉闹(讲小话,传递物品,大声说话,跑动(通常是老师板书的时候)等等)。(最头疼的)
老师表现:通常这种情况,有些老师会比较激动一些,会立即让孩子站立或到最后一排墙壁罚站。我会站在这些孩子的中间,并靠进第一个挑起的孩子旁,继续领读或讲课,大约3-4分钟,孩子就会感到有压力了,课堂纪律会相对好些,但持续不该,我会罚站。
家长配合:家庭中要常常灌输,现在不是宝宝了,是小学生了,是小大人了。在家可以刻意的称呼**同学,不要出现仔仔,宝宝,宝贝什么一类词,让孩子自然的接受并能知道这些都是要遵守的规则。制定和学校类似的规则,例如:时间观念,完成家庭作业(个人觉得不要守孩子,但一定是按照时间走),慢慢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这里想说的是,家长要理解老师,老师不是神,不能时刻关注或纠正每个孩子。在家长眼里每个孩子只是刚入一年级,还是孩子,但老师在这一行已经很多年,眼里就只是看到学生。尤其很多老师同时身兼几个级别的课程,或者刚才毕业班下来重新带一年级,这种课堂表现的落差,老师也会抓狂的(如果你见过一年级课堂表现的话),难免会有过激的时候。
2:发呆,对老师的提问沉默或乱回答。
老师表现:偶尔的表现,老师会在课堂点名要求朗读或板书,或与其他同学分段朗读等等。给些表扬。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会反馈家长的。一般我们会担心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与人交流,性格等问题。
家长配合:需要在家观察孩子是否经常这样,或时生病或是有什么事情。注意让孩子多阅读并 复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或动画片,注意一定要复述。如果是长期这样建议寻求医疗。
内向的孩子往往会得到老师一定时间关注,这个时间是家长最好和老师建立感情的时候。加强沟通,不一定是送礼。
这样的孩子要多表扬(不要太假啊,要有根有据),不要训斥和批评。
3:多动,通常是自己一个人玩文具或手指或者在座位上晃动
老师表现:只要不影响到其他的同学下会,老师多半只是轻轻提醒学生,例如第一种我的做法。如果影响了学习,这点就要制止。
家长配合:不要购买鲜艳、醒目或奇趣的文具给孩子,普通就好!
如果是身体爱动,建议,只是建议每天让孩子面壁几分钟,时间可以递增。(这个也是听一个家长说过的,但不知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有用)。
少给孩子听重音乐或玩刺激游戏,有些孩子就是脑子里想的这类事情,就表现在肢体上。
大概就记得怎么多了,不一定全对,只是参考。
2011/10/11
全部回帖

说说打学生或学生被打
只要不是出血,淤青等严重事件,我不反对打学生,也不介意我的孩子有一天会被打。
现在想想好多年了,教书的时候还是小姑娘,总也是满腔热情。即便这样教一年级还真是很累很累的事情。一样很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事情。
孩子的领悟力各不相同,有些孩子讲一次就明白八九分,有些孩子可能需要三四次。这是最消耗老师自信和耐心的事情。往往会偏执一点。
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不一样的,那时,我接触的很多是留守儿童根本谈不上家访或家长互动了。这种情况估计广州的民办学校的老师体会会比较深。
个人 觉得从这几年看,家长更加注意的是孩子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
即使有,也是也是很浅显,可能更多的时候不知道该指定什么样的原则,该怎么持之以恒的。个人建议,孩子要会自我保护的同时具备宽容,具有责任心,独立能力就可以了。
现在的孩子大都比较自私和自负,这些有时候被家长引以为傲,称之:个性。这也是家长溺爱的后果。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舞台中心,现实不是这样,孩子总在溺爱中长大会怎么样,大家都懂的,不论是爷爷还是奶奶,爸爸妈妈有几个能真正意识到呢。
在一个帖子里看到一位家长说,孩子上体育课的时候被弄伤了点,老师没安排擦药什么的,想说的是,这位家长有没有分清楚孩子现在是在小学,不是幼儿园,不会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轻微的摩擦这些老师是不可能顾及到的,别说老师不细心,他只是老师,不是生活秘书。家长要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和处理办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重要。
只要不是出血,淤青等严重事件,我不反对打学生,也不介意我的孩子有一天会被打。
现在想想好多年了,教书的时候还是小姑娘,总也是满腔热情。即便这样教一年级还真是很累很累的事情。一样很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事情。
孩子的领悟力各不相同,有些孩子讲一次就明白八九分,有些孩子可能需要三四次。这是最消耗老师自信和耐心的事情。往往会偏执一点。
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不一样的,那时,我接触的很多是留守儿童根本谈不上家访或家长互动了。这种情况估计广州的民办学校的老师体会会比较深。
个人 觉得从这几年看,家长更加注意的是孩子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
即使有,也是也是很浅显,可能更多的时候不知道该指定什么样的原则,该怎么持之以恒的。个人建议,孩子要会自我保护的同时具备宽容,具有责任心,独立能力就可以了。
现在的孩子大都比较自私和自负,这些有时候被家长引以为傲,称之:个性。这也是家长溺爱的后果。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舞台中心,现实不是这样,孩子总在溺爱中长大会怎么样,大家都懂的,不论是爷爷还是奶奶,爸爸妈妈有几个能真正意识到呢。
在一个帖子里看到一位家长说,孩子上体育课的时候被弄伤了点,老师没安排擦药什么的,想说的是,这位家长有没有分清楚孩子现在是在小学,不是幼儿园,不会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轻微的摩擦这些老师是不可能顾及到的,别说老师不细心,他只是老师,不是生活秘书。家长要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和处理办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重要。
2011/10/11回复

hunanjz:
补充,老师一般原则是,先严后松!在新的环境下,其实想想自己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候的表现就知道一年级的时候是怎么样的了,知道小学就知道初中,再者高中。只不过是表达方式的改变而已。都是从最初的新鲜,好奇,迷茫,害怕到最后的习惯。
查看原文谢谢老师的提醒。我现在正烦恼如何让他热爱学习,他每天回来愿意做功课,但是不是独立完成,需要在旁边解释题目的意思,只要做完功课他就马上说要看电视或者玩游戏。请教楼主如何让我儿子做完功课主动温习?
2011/10/1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