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曾经的老师,说说一年级

648554家有小学生

我曾今做过一年级老师(只是一年)后转行了。不过有好些年了,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可能不完全对,大家看看吧。
对于刚进校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停留在幼稚园的时候,相对的纪律性和自觉性就差很多,自然课堂纪律就差,多表现在男孩子身上。尤其是语文课中,课间后或体育课后的第一节课。老师呢最不喜欢的就是课堂纪律差,因为这样教的会很吃力,还影响其他孩子,整体的就影响了成绩,影响成绩会怎么样,你懂得。。。

孩子课堂通常有几种情况
1:相互的嬉闹(讲小话,传递物品,大声说话,跑动(通常是老师板书的时候)等等)。(最头疼的)
老师表现:通常这种情况,有些老师会比较激动一些,会立即让孩子站立或到最后一排墙壁罚站。我会站在这些孩子的中间,并靠进第一个挑起的孩子旁,继续领读或讲课,大约3-4分钟,孩子就会感到有压力了,课堂纪律会相对好些,但持续不该,我会罚站。
家长配合:家庭中要常常灌输,现在不是宝宝了,是小学生了,是小大人了。在家可以刻意的称呼**同学,不要出现仔仔,宝宝,宝贝什么一类词,让孩子自然的接受并能知道这些都是要遵守的规则。制定和学校类似的规则,例如:时间观念,完成家庭作业(个人觉得不要守孩子,但一定是按照时间走),慢慢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这里想说的是,家长要理解老师,老师不是神,不能时刻关注或纠正每个孩子。在家长眼里每个孩子只是刚入一年级,还是孩子,但老师在这一行已经很多年,眼里就只是看到学生。尤其很多老师同时身兼几个级别的课程,或者刚才毕业班下来重新带一年级,这种课堂表现的落差,老师也会抓狂的(如果你见过一年级课堂表现的话),难免会有过激的时候。

2:发呆,对老师的提问沉默或乱回答。
老师表现:偶尔的表现,老师会在课堂点名要求朗读或板书,或与其他同学分段朗读等等。给些表扬。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会反馈家长的。一般我们会担心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与人交流,性格等问题。
家长配合:需要在家观察孩子是否经常这样,或时生病或是有什么事情。注意让孩子多阅读并 复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或动画片,注意一定要复述。如果是长期这样建议寻求医疗。

内向的孩子往往会得到老师一定时间关注,这个时间是家长最好和老师建立感情的时候。加强沟通,不一定是送礼。
这样的孩子要多表扬(不要太假啊,要有根有据),不要训斥和批评。

3:多动,通常是自己一个人玩文具或手指或者在座位上晃动
老师表现:只要不影响到其他的同学下会,老师多半只是轻轻提醒学生,例如第一种我的做法。如果影响了学习,这点就要制止。
家长配合:不要购买鲜艳、醒目或奇趣的文具给孩子,普通就好!
                  如果是身体爱动,建议,只是建议每天让孩子面壁几分钟,时间可以递增。(这个也是听一个家长说过的,但不知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有用)。
                   少给孩子听重音乐或玩刺激游戏,有些孩子就是脑子里想的这类事情,就表现在肢体上。


大概就记得怎么多了,不一定全对,只是参考。
2011/10/11
全部回帖
hunanjz:
我曾今做过一年级老师(只是一年)后转行了。不过有好些年了,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可能不完全对,大家看看吧。对于刚进校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停留在幼稚园的时候,相对的纪律性和自觉性就差很多,自然课堂纪律就差,多表现在男孩子身上。尤其是语文课中,课间后或体育课后的第一节课。老师呢最不喜欢的就是课堂纪律差,因为这样教的会很吃力,还影响其他孩子,整体的就影响了成绩,影响成绩会怎么样,你懂得。。。孩子课堂通常有几种情况1:相互的嬉闹(讲小话,传递物品,大声说话,跑动(通常是老师板书的时候)等等)。(最头疼的)老师表现:通常这种情况,有些老师会比较激动一些,会立即让孩子站立或到最后一排墙壁罚站。我会站在这些孩子的中间,并靠进第一个挑起的孩子旁,继续领读或讲课,大约3-4分钟,孩子就会感到有压力了,课堂纪律会相对好些,但持续不该,我会罚站。家长配合:家庭中要常常灌输,现在不是宝宝了,是小学生了,是小大人了。在家可以刻意的称呼**同学,不要出现仔仔,宝宝,宝贝什么一类词,让孩子自然的接受并能知道这些都是要遵守的规则。制定和学校类似的规则,例如:时间观念,完成家庭作业(个人觉得不要守孩子,但一定是按照时间走),慢慢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这里想说的是,家长要理解老师,老师不是神,不能时刻关注或纠正每个孩子。在家长眼里每个孩子只是刚入一年级,还是孩子,但老师在这一行已经很多年,眼里就只是看到学生。尤其很多老师同时身兼几个级别的课程,或者刚才毕业班下来重新带一年级,这种课堂表现的落差,老师也会抓狂的(如果你见过一年级课堂表现的话),难免会有过激的时候。2:发呆,对老师的提问沉默或乱回答。老师表现:偶尔的表现,老师会在课堂点名要求朗读或板书,或与其他同学分段朗读等等。给些表扬。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会反馈家长的。一般我们会担心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与人交流,性格等问题。家长配合:需要在家观察孩子是否经常这样,或时生病或是有什么事情。注意让孩子多阅读并 复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或动画片,注意一定要复述。如果是长期这样建议寻求医疗。3:多动,通常是自己一个人玩文具或手指或者在座位上晃动老师表现:只要不影响到其他的同学下会,老师多半只是轻轻提醒学生,例如第一种我的做法。如果影响了学习,这点就要制止。家长配合:不要购买鲜艳、醒目或奇趣的文具给孩子,普通就好!                  如果是身体爱动,建议,只是建议每天让孩子面壁几分钟,时间可以递增。(这个也是听一个家长说过的,但不知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有用)。                   少给孩子听重音乐或玩刺激游戏,有些孩子就是脑子里想的这类事情,就表现在肢体上。大概就记得怎么多了,不一定全对,只是参考。
查看原文
补充,老师一般原则是,先严后松!

在新的环境下,其实想想自己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候的表现就知道一年级的时候是怎么样的了,知道小学就知道初中,再者高中。只不过是表达方式的改变而已。

都是从最初的新鲜,好奇,迷茫,害怕到最后的习惯。

还要注意:
当老师关注的孩子时,不论是说缺点还是优点,那都是你最放心的时候。
很久很久都不会说你孩子或提起你孩子的优缺点的时候,通常表示老师放弃了,是你最担心的时候了!
2011/10/11回复
aulandsbd:
学习了,我儿子都有你所讲的情况,每次我去接他放学老师都会向我投诉。
查看原文
呵呵,不做老师已经很久了。希望有哦点用。
2011/10/11回复
CYandGJ:
有用,不过标题有个错别字。
查看原文
谢谢啊。我都没注意。有点愧对老师这个职业了 。
2011/10/11回复
说说打学生或学生被打
只要不是出血,淤青等严重事件,我不反对打学生,也不介意我的孩子有一天会被打。

现在想想好多年了,教书的时候还是小姑娘,总也是满腔热情。即便这样教一年级还真是很累很累的事情。一样很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事情。

孩子的领悟力各不相同,有些孩子讲一次就明白八九分,有些孩子可能需要三四次。这是最消耗老师自信和耐心的事情。往往会偏执一点。

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不一样的,那时,我接触的很多是留守儿童根本谈不上家访或家长互动了。这种情况估计广州的民办学校的老师体会会比较深。

个人 觉得从这几年看,家长更加注意的是孩子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
即使有,也是也是很浅显,可能更多的时候不知道该指定什么样的原则,该怎么持之以恒的。个人建议,孩子要会自我保护的同时具备宽容,具有责任心独立能力就可以了。

现在的孩子大都比较自私和自负,这些有时候被家长引以为傲,称之:个性。这也是家长溺爱的后果。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舞台中心,现实不是这样,孩子总在溺爱中长大会怎么样,大家都懂的,不论是爷爷还是奶奶,爸爸妈妈有几个能真正意识到呢。

在一个帖子里看到一位家长说,孩子上体育课的时候被弄伤了点,老师没安排擦药什么的,想说的是,这位家长有没有分清楚孩子现在是在小学,不是幼儿园,不会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轻微的摩擦这些老师是不可能顾及到的,别说老师不细心,他只是老师,不是生活秘书。家长要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和处理办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重要。
2011/10/11回复
有些乱。呵呵。好久不回想这些了,也是因为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了,慢慢的我也成了家长中的一员了。
2011/10/11回复
种菜的:
有心的妈咪!看着楼主写的让我想起自己上一年级的时候被老师打的情景,真是刻骨铭心的恨啊,虽然当时没出血,没淤青,不过下手也够重的
查看原文
呵呵 ,我也有被打的经历,可能是那个年代教育方式。也比较流行。我这一代挂个70的尾巴,80的头。比不上70的懂事,但也没80后的矫情。也算是最后一批能接受被打的学生了。
不知道你那时有没有感觉到,最可怕的是不是被老师打,而是被老师当众骂。小孩子很敏感这些,觉得很伤自尊的。我比较怕这个。也可能是我的老师打也最多打个手。
2011/10/11回复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认识的字或理解力不够,需要家长协助的,但需要等孩子自己来提问。
2011/10/11回复
5gma:
我和LZ是同一个年代的人喔。我一直都是个讨老师喜欢的学生,从来没让老师打过。我儿子上一年级时就因为上课说话让老师打过脸和手。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查看原文
呵呵,每个当妈的都不会喜欢看到或听到自己的孩子被打的。
反过来想想,不是每个老师都是虐待狂的,大都是在学生屡次犯错,而且是同样的情况下,还有就是老师很无奈的时候,学生依然会顶撞的时候。

想想自己在家对着孩子有没有抓狂的时候就知道咯。

但我任然不能接受暗伤或出血性质的惩罚。
2011/10/12回复
也许是老了,比较怀念自己上学时候的氛围。没那么多所谓老师的暴力,没有那么多所谓家长的斤斤计较。

在那时,能被老师打,可能在家长眼里还是件好事,代表自己的孩子比较讨老师关注和喜欢。

这种情况可能现在只能在很偏僻的农村能看见,还是会说,你在不听话我叫老师打你。等等。
其实师生关系从来都没变,变得是人心,人心没有以前那么简单,而是十分的复杂和浮躁。失去信任的社会,什么都是危险的。
2011/10/12回复
回复 dwjlxw 的帖子

这是孩子过了新鲜期后的正常表现。兴奋、新鲜总有过的时候,只要不是低迷太久产生厌学情绪,家长还是淡定一点。
表扬孩子要有根有据,要有尺度。多说一些,“你还可以做的更好,多努力妈妈更高兴,有进步定个新目标吧”等等

老师还是很注意你家孩子的。因为在你主动沟通的时候会怎么详细的告诉你孩子情况,其次一年级老师还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某个孩子的。

与老师的沟通呢,我的建议是对上司+朋友的态度综合体就行。上司代表尊重,朋友代表平等。至于具体怎么表达,我相信在职场的你是懂的。。。

至于孩子的学习能力,因人而异。做妈妈的要淡定,不要一见差距就着急。总记得“笨鸟先飞”这句话吧。帮助孩子共同学习。

希望能参考到
2011/10/12回复
唉。。。看妈妈们的回馈,和浏览次数。这回我还真是有点托大了。

为自己儿子,那天抽空我整理一下自己脑袋瓜子里还有那么一点用的回忆,还是发在这个帖子里。

也就这一个帖子,真的有点不想承载那么多妈妈的期盼,怕各位失望。
离开教师队伍已经十年有多,仅是一年而已,只不过着实用了点心而已。
2011/10/13回复
回复 元元妈 的帖子

呵呵,我没过教过系统子弟的学生,学生中到是有政府子弟。
第一点呢,我看你是多想了。
也许你认为自己的孩子自己还不清楚 ,心理上就有先入为主的看法。但你不要忘记,在你眼中的缺点未必就是老师眼中的缺点。
其次那个孩子在学校不捣乱呢?只不过在老师看来不是每次都是缺点或许要到通知家长的地步。

孩子在学校表现好家长不相信,孩子的进步家长会质疑等等这些会慢慢抹杀孩子的积极性的。
不要老给大棒,而忘记了胡萝卜。老师的表扬你就好好和孩子分享快乐就好。

说到报喜不报忧,我都是会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这样,或少说或不说。
一种是某些家长太护短。不能接受孩子的缺点或不足,表现的会比较无理。也可以说是目中无人的那种。这种我就不说。
一种是家长太不护短。因为老师的投诉怒上心头,立即家法处置,上纲上线等等。这种的方式,不但帮不了孩子,还会毁了孩子。

第二点呢,这是逆反心理,在被反对或质疑的时候常常会这样,哪怕是已经知道错了,尤其是好动活泼的男孩子,和平时看上去很有主见的小姑娘。
我倒是最喜欢这样的学生。因为有思想的'碰撞"孩子才有成长。

孩子刚刚接触新的东西或刚看到事情的开头,就会很兴奋,会表现的“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但不知道“其实还可以这样”。

建议你试试,下次这样的时候,你让他自己接着说下去,或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尝试一下。别怕孩子会走弯路。多鼓励孩子尝试新东西,别把他她的思维方式固定在你知道的范围呢。

家长对孩子永远是两个字“引导”,其实老师也一样。
2011/10/13回复
红舞鞋vv:
我儿子也是8月底的,我还在思考明年是否读一年级呢,男孩子刚六岁,会不会太早了呢?希望大家给给意见
查看原文
男孩子和女孩子不一样。男孩子要晚,女孩子要早。但也别太早,身体跟不上。
具体的原因很简单的,男孩子自出生就是大动作比精细动作好,肢体发展比情感触觉要好。
女孩则反之。但到了高中后就不一样了,男孩子的优势立即展现出来了。

中国的教育中心思想是教,是填鸭,现在依然是。他不是引,不是创造。所以中国 孩子的基础很牢,但创造性不强。

所以想要成绩好还是晚点好。
2011/10/14回复
猜你喜欢

孩子问题,家长之责

老师当众批斗责罚,孩子回家捂住被子嚎啕大哭,心生恐惧,伤了自尊,不敢上学了

7岁二年级的孩子处于叛逆期?

为什么选择在职老师家教而不是大学生或机构老师?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小学那些事】分享你认为的小学最重要的那些事,赢取开学装备!

热点推荐

能摸贵价龟领白化龟!这个乌龟展太懂娃了

陪娃做幼儿园作业快疯了 差点直接上手帮做

不用跑腿无需等药 广中医就医体验太圈粉

打赏竟然变成了投诉 被顺丰客服气到了

误打误撞进了佬麻雀 被名字和装修圈粉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现炒现炖满满烟火气 雨天和铁锅炖更配!

谢添地纯牛奶 顺滑奶味太正了

猫奴的新据点!这家猫咖好治愈

台风天包租婆出来卖菜 牛马别抱怨了

莲藕胡萝卜炖骨 一口清甜润心肺

人均 60 + 吃蕉叶!这波羊毛薅值了

鱼仔店饮茶我真的会谢!上菜慢到离谱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