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我和儿子一起成长!160楼更新:奖妈币!!!有奖竟猜喽!

31517168幼儿园早教

全部回帖
亲爱的,来跟你学习了!
呵呵,相互相互!
2012/03/26回复
如何放手....放,是一種痛,不放,卻會是長久的痛
我們總是在自我內心的矛盾中,對孩子放手,期待他們走得更好更 ...
天,看不出你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为人父母,最重要的功课,就是学会如何放手!
而同时,我们从来不曾失去过自我!
2012/03/26回复
18楼的夜蝴蝶:
天,看不出你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为人父母,最重要的功课,就是学会如何放手!而同时,我们从来不曾失去过自我!
查看原文
不是失去自我
我們因為孩子
慢慢成長
看清自己內心的柔軟
在他們陪伴下
豐富了我們
2012/03/26回复
我2個男生...1個快要8歲...小學二年級
一個5歲,幼稚園...哈哈
2012/03/26回复
不是失去自我
我們因為孩子
慢慢成長
恩,为人母后,真的清澈了眼睛,发现内心的柔软,丰富了人生的厚度!
2012/03/26回复
给儿子的信4——关于破冰第一人和信仰

我的宝贝:
       其实,爸爸妈妈的性格里,有很多的缺陷因素。因为成长和教育背景,因为经历和自我保护。。。。。。
       但是,我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个性缺陷,在你“这张白纸”身上,因为父母的“无意描画”,而留下诸多痕迹。。。。。。
       小孩子在一起玩,难免发生口角。起初,妈妈难免担心,你不会处理,你会“吃亏”,你“欺负”弱小,所以,一般事态发展到“打架”时,妈妈会把你拉开,渐渐,随着你年龄的增长,希望你能自己去面对和处理,于是,插手的频率逐渐减少。。。。。我也不知道,这样的教育对你好不好呢?吵架也好,打架也罢,后果一般都是发展成冷战、僵局。严重的就是“我不跟你玩了!”
      “双边关系”严重的时候,我想,我还是会插手。问清楚状况,分清责任,谁的错多,就批评谁多一点。但是会鼓励你:要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鼓励你:做“破冰第一人”!因为,将僵局进行到底的人,不仅没有气量、而且愚蠢。走出破冰第一步的人,才是大度的人、聪明的人、高贵的人、让人生敬的人!
       也许有时候,你先让三尺,等于放弃了主动权,问题能否解决,控制权在对方手里,对方可以不退,还可以再进三尺。那么,我们是否让自己置于“危险”,或者说“风险”的境地?而结果是自己来承担的,如果受伤、利益受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岂不犯傻?
       妈妈告诉你一个童话:一座花园里撒满了花种子。花长出来后,有两种选择,一是开出花来,花园会很美丽,但花瓣很娇嫩,很容易被划伤。另一种选择,是长出刺来,刺不会被别人伤害,还可以刺伤别的花瓣,但每多一根刺,花园的温度就回降低,如果温度太低,花园里所有的花和刺都会死。孩子,你愿意开花还是愿意长刺?
       我想告诉你,世上的事,有的要靠“能力”做到,比如运动会跑步第一名,学习成绩很棒。这些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努力了,尽心了,就问心无愧!有的事,要靠“意愿”做到,比如过马路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在公众场合不随地吐痰。这些事,每个人都能作到,看你做不做,有修养、有素质的人,会做到!还有的事,要靠“信仰”才能做到。人活着,要做正确的事,即使有时它会损害你的现实利益。现实利益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也不是重要的标准,人要做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如果你认为花园里的花比刺好,你就做花。不管别人做什么,你开出花来,花园就多一朵花。你长出刺来,花园的温度就低一度。你可以决定你的花园里是多一朵花少一根刺,还是多一根刺少一朵花。没有中间道路。
       孩子,为了整个花园,为了你内心的信仰,你愿意牺牲一点现实利益,冒一份被刺伤的危险么?我不能为你做决定,但是我希望,你可以做坚强和坚定的花,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做正确的事,对自己交代,让自己快乐和满意!

2012/03/28回复
恩,我家那个就是有点这个意思!学习!
2012/03/28回复
帅妈,我的仔仔快3岁了,而最近的我,经常脾气暴躁,唉,我知道这样对孩子影响不好,可是我有点失控。看到你写的这段文字:
“越是哭闹,越不能满足。为了避免让自己失控动手,妈妈通常保持沉默,干脆走开。等你闹够了、累了、也绝望了,才好好跟你沟通。要传递的信息只有一条:用正确的、正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哭闹是没有用的。好好说,讲道理,试图说服我,据理力争,晓之以理,或者动之以情。”
我非常羞愧,我很同意你所说的,可是很难做到。心里非常内疚啊!非常的郁闷啊!
每当看到仔仔熟睡的样子,我真的忍不住落泪,我为何要对这样的小天使发脾气呢?!
2012/03/28回复
lycbob22:
帅妈,我的仔仔快3岁了,而最近的我,经常脾气暴躁,唉,我知道这样对孩子影响不好,可是我有点失控。看到你写的这段文字:“越是哭闹,越不能满足。为了避免让自己失控动手,妈妈通常保持沉默,干脆走开。等你闹够了、累了、也绝望了,才好好跟你沟通。要传递的信息只有一条:用正确的、正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哭闹是没有用的。好好说,讲道理,试图说服我,据理力争,晓之以理,或者动之以情。”我非常羞愧,我很同意你所说的,可是很难做到。心里非常内疚啊!非常的郁闷啊!每当看到仔仔熟睡的样子,我真的忍不住落泪,我为何要对这样的小天使发脾气呢?!
查看原文
我之前也有的!
我们不是圣人,
难免会情绪失控,
难免会脾气暴躁!
只是谨记自己的方式在明天会换来孩子以同样的方式呈现,
努力克制!
我们共勉!
还有一个,技巧也很重要的!
有时哭着闹着,
会忘记自己最初想要的,
他只是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
只有哭!
又或者他是试探或希望家长来关注他,
如果平静地告诉他,
正确的方式换得正确的结果!
久而久之,
正确的行为形成模式后,
或者说我们的亲子关系是良性的,
结果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了!
2012/03/28回复
18楼的夜蝴蝶:
我之前也有的!我们不是圣人,难免会情绪失控,难免会脾气暴躁!只是谨记自己的方式在明天会换来孩子以同样的方式呈现,努力克制!我们共勉!还有一个,技巧也很重要的!有时哭着闹着,会忘记自己最初想要的,他只是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只有哭!又或者他是试探或希望家长来关注他,如果平静地告诉他,正确的方式换得正确的结果!久而久之,正确的行为形成模式后,或者说我们的亲子关系是良性的,结果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了!
查看原文
谢谢帅妈。与你交流,使我的心境都变平和,或许这是一种缘分。真希望我的暴躁能早日散去,做一个理性冷静的妈咪。
2012/03/28回复
一定可以的!
2012/03/28回复
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转)

香港电台知名主持人梁继璋曾给儿子写的一封信——

我儿:
       写这备忘录给你,基於三个原则:

(一)人生福祸无常,谁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还是早一点说好。

(二)我是你的父亲,我不跟你说,没有人会跟你说。

(三)这备忘录里载的,都是我经过惨痛失败得回来的体验,可以为你的成长省回不少冤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记住的事:

(一)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怀,在你一生中,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妈妈。至於那些对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丶感恩外,也请多防备一点,因为,每个人做每件事,总有一个原因,他对你好,未必真的是因为喜欢你,请你必须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将对方看作真朋友。

(二)没有人是不可代替,没有东西是必须拥有。看透了这一点,将来你身边的人不再要你,或许失去了世间上最爱的一切时,也应该明白,这并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暂的,今日你还在浪费着生命,明日会发觉生命已远离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与其盼望长寿,倒不如早点享受。

(四)世界上并没有最爱这回事,爱情只是一种霎时的感觉,而这感觉绝对会随时日丶心境而改变。如果你的所谓最爱离开你,请耐心地等候一下,让时日慢慢冲洗,让心灵慢慢沉淀,你的苦就会慢慢淡化。不要过分憧憬爱情的美,不要过分夸大失恋的悲。

(五)虽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没有受过很多教育,但并不等於不用功读书,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兴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谨记!

(六)我不会要求你供养我下半辈子,同样地我也不会供养你的下半辈子,当你长大到可以独立的时候,我的责任已经完结。以後,你要坐巴士还是Benz(宾士),吃鱼翅还是粉丝,都要自己负责。

(七)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别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对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对你好。你怎样对人,并不代表人家就会怎样对你,如果看不透这一点,你只会徒添不必要的烦恼。

(八)我买了十多二十年六*彩,还是一穷二白,连三奖也没有中,这证明人要发达,还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并没有免费午餐。

(九)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你的爸爸梁继璋
2012/04/01回复
十分认同楼主的观点,宝宝十个月了,希望也能够身体力行
2012/04/01回复
怎样照顾孩子的生活(转)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为子女做得更多,孩子也确实需要家长的照顾,但他们绝不是无能的或被动的。孩子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一天天长大,生活本领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会慢慢养成自己的习惯。家长把日常小事处理好,不仅自己会感到得心应手,孩子也将受益终生。相反,如果我们本末倒置不拘小节,不仅会制造更多的问题和麻烦,孩子的成长还可能走上弯路甚至歧路。所以家长在照顾宝宝的时候,一定要经常提醒自己:
    1.营养靠吃不靠补,要保护孩子吃的乐趣,培养吃的能力,千万不能乱加营养
    2.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1、营养靠吃不靠补——保护吃的乐趣是获得均衡营养的前提

    孩子有先天的本能,他们知道饿也知道饱,而且还能自然而然地根据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恰当地选择合适的食物,就连小婴儿也不例外。小宝宝在吃的问题上出了偏差,大多是因为家长进行了不合理的干预,要给孩子提供多种多样的食物,从各种食物的搭配组合中调整营养的均衡,这是科学喂养的根本。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食物中暂时供给不足才可以用少量的营养剂作为补充,而且每种营养剂补多少,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家长切忌本末倒置,随意给孩子进补。
    吃,对孩子来说不仅是一种生存的需要,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还伴随着深刻的心理感受;吃,更是一场游戏,充满了乐趣。
    宝宝是不是缺钙呀?怎么补呢?他会不会缺铁?缺锌……这些问题常常是困扰小宝宝家长的难题。

宝宝不仅仅知道饥饱
    美国的一家机构做过一个研究,他们指导一部分家长严格按照均衡营养的原则给宝宝配餐,另一部分家长则被要求给宝宝提供充足的食物让他们自己选择。经过跟踪观察发现,两组孩子的营养状况一样好,没有明显的差别。为什么呢?因为孩子有先天的本能:他们知道饿,也知道饱,而且还能自然而然地根据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恰当地选择合适的食物,就连小婴儿也不例外。
    这么小的宝宝怎么会懂得营养学呢,简直不可思议。我这里举一个反例,你就容易理解了:真正缺乏锌元素的孩子有一个典型症状,叫做“异食癖”,就是他们会经常啃指甲、吞报纸、吃墙皮等等,拦都拦不住。宝宝从没见过周围的人啃墙皮,家长也绝不可能教过他吃报纸,但孩子偏偏就知道那里面有锌。其实正常的宝宝把握饥饱和均衡营养的能力并不比成人差,他们不会委屈自己,饿了就要哭叫、就要吃,饱了就会住口、就会拒绝再吃。还有一个更大的优点,就是宝宝对食物没有偏见,他恨不得什么都能偿偿呢!
    当然,再小的宝宝也会有口味的偏好,但他们只是在比较中选择而决非从心里面抗拒。比如,吃惯了母乳的宝宝,不喜欢奶粉的味道,平时你给他喂奶粉,他立刻吐出来,而等到真饿急了,他一定先吃上几口,再表示不满,因为宝宝深深懂得“不要拿自己过不去”的道理。
    小宝宝在吃的问题上出了偏差,大多是因为家长进行了不合理的干预,恰恰影响到孩子选择和判断的能力。就拿悠悠的家长来说,他们太疼爱孩子了,悠悠刚开始吃辅食,就变着花样的给她买,甚至在喂孩子前自己先偿偿好不好吃,哪里知道婴儿的味觉敏感度与成人是大不相同的,结果导致悠悠喜欢上新奇甜美的食物,抛弃了最重要的奶粉,又因为短时间内吃的东西太多太杂,造成了严重的消化不良和营养失衡。

乱补营养有害无益
    宝宝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素有七大类: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维生素、水和纤维素。这些东西缺一不可,少了谁都会出问题,比如缺少脂肪会影响脑子和视力的发育,缺了维生素D会妨碍钙的吸收造成佝偻病等等。但是物极必反,好东西吃多了就会产生坏作用,比如钙补多了容易形成结石,也可能导致囟门过早闭合,维生素A补多了会产生中毒症状等等,一般来说,从食物当中获取营养,造成问题的可能性小得多,而用各种高浓度的营养制剂却大大增加了失衡营养的危险性。
    营养靠吃不靠补。要给孩子提供多种多样的食物,从各种食物的搭配组合中调整营养的均衡,这是科学喂养的根本。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食物中暂时供给不足才可以用少量的营养剂作为补充,而且每种营养剂补多少,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家长切忌本末倒置,随意给孩子进补。吃不仅仅可以获得营养,对宝宝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孩子天生就会吸吮,但是咀嚼、吞咽等都需要后来的学习,他们需要不断地提高吃的本领,以应付生存和发展的挑战。
    家长是孩子的抚养人,绝对不要做饲养员,乱补营养会扰乱宝宝进食的规律,破坏宝宝的选择能力,长期下去很容易造成营养失衡,有害无益。悠悠后来的厌食表现,跟大量喂药和进补不无关系,她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吃东西真是件痛苦和烦人的事哟!

让孩子充分享受吃的乐趣
     吃,对孩子来说不仅是一种生存的需要,还伴随着深刻的心理感受;吃,更是一场游戏,充满了乐趣。3个月只会吃奶的宝宝,饿了能吃饱就会满足;百天以后能够品尝到新鲜食物的味道,他们就很高兴;半岁以后,自己拿着磨牙饼、苹果条啃来咬去便觉津津有味;一岁以后,随意选择食物,自己动手送进嘴里,简直快乐无比……
     家长一定要保护孩子吃的乐趣,让宝宝在轻松快乐的感受中获得均衡的营养,为此,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相信孩子的判断能力,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要吃,吃多少算饱,不要总希望孩子多吃。
第二,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他们知道需要什么,也懂得搭配食物,家长不要总是指手划脚。
第三,理解孩子把进食当作游戏的特点,给他一定的自由空间,允许宝宝在吃饭过程中稍稍放松一会儿。
第四,鼓励孩子主动尝试,让他自己动手,充分享受自我服务的乐趣。
第五,给孩子准备足够的品种供他选择,要允许他挑选食物,不吃个别品种没问题,关键是不能拒绝整类食物。
第六,给孩子适当的引导和示范,帮助他逐渐掌握动手吃饭和使用勺子、筷子的本领。
第七,吃饭时间要控制,并适当地限制额外活动,让孩子理解吃饭时间的主要任务不是游戏。
第八,让孩子参与饭前准备和饭后收拾,既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又可增加进食的乐趣。

2、小事见精神—良好习惯受益终身

    生活的点滴表面上看不起眼,但家长的反应和态度却会对宝宝产生很大的影响,许许多多的习惯都是通过生活小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积累而养成的。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不良的恶习则会贻害孩子一生。


习惯始自生活点滴
     三四岁之前是宝宝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出生那天起,孩子就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应对生活的挑战,最初他们主要依靠先天反射,以后慢慢尝试和模仿新的办法,一点一点建立起独特的行为模式。宝宝的每一个举动都会产生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反馈回来,促使宝宝维持或者改变行为方式,这样一个过程不断重复,印刻在孩子的脑子里渐渐就会形成习惯。
     比方说,宝宝天生敏感,拉了尿了出汗了,尿布或衣服贴着身体不舒服,他总是不停地哭闹,引得家长每次都须尽可能快的帮他换掉。长大一些见到衣服脏了,宝宝主动告诉家长,马上就可以换上干净衣服并得到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爱干净讲卫生的好习惯。
     生活的点滴表面上看不起眼,但家长的反应和态度却会对宝宝产生很大的影响,将来孩子是仔细还是马虎,做事有条理还是杂乱无章,喜欢读书还是讨厌学习,乐于交往还是我行我素,许许多多的习惯都是通过生活小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积累而养成的。

习惯养成不易改
     人的行为有一种定式倾向,就是喜欢用熟悉的动作、语言和思维去处理事务,因为熟悉的办法最省力,小孩子也不例外。有的孩子挑食,最初常常是偶然因素,看到某些东西没食欲或者吃了不舒服,以后见到它们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时间一长挑拣惯了,有些食物就再也吃不进了。
     养成习惯需要相对长期的过程,但习惯一旦形成改起来可就难了。同一种行为不断重复,在大脑中渐渐形成固定的神经回路,这种反应模式就会固定下来,难以甚至无法改变。就像小孩子学结巴,开始是因为好玩,等到自己变成口吃,若不尽早强化治疗将致终生无法纠正。俗话说:山河易改秉性难移。家长一定要从小注意,防止宝宝养成坏习惯。

培养良好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不良的恶习则会贻害孩子一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并从以下几方面付诸行动。
        1、 积极鼓励和夸奖宝宝良好的行为;
        2、 对孩子的不良表现进行一贯的冷淡或限制;
        3、 以身作则为宝宝树立模仿的榜样;
        4、 请孩子监督检查家长的坏习惯;
        5、 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宝宝良好的行为模式。
     家长应该从大处着眼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小处着手在日常生活中检点宝宝的行为和自己的表现,有意识的引导宝宝发展良好的行为模式。

2012/04/03回复
宝贝语录12

       爸爸在书房上网,小子在隔壁玩具房玩。
儿子:爸爸,成天上网对眼睛不好的!快过来陪我玩啦!
爸爸:¥%……—·#*……

2012/04/05回复
能看到这么有水准的帖子真好!
2012/04/05回复
能看到这么有水准的帖子真好!
谢谢鼓励!用心就好!
2012/04/06回复
怎样培养孩子的智力和能力(转)

0-3岁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奠定一生智力基础的最关键阶段。科学实施早期教育可以极大地开发智慧潜能,只养不教必然会耽误孩子的发展。填鸭式的传统教育很可能会摧残智慧的幼苗,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必然导致昙花一现,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孩子,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主动地游戏和探索,让宝宝在快乐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增长本领,同时注意防止顾此失彼,因为儿童早期发展必须奠定全面的基础。

1.良师出高徒——走在孩子前面引领他充分发挥潜能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早期教育这所学校是没有失学儿童的,孩子能学到什么,能学到什么程度,关键就看家庭和家长。家长对早期教育的认识和知识将影响孩子一生。早期教育既是教能力,更是培养素质,提前一步可以开发孩子的潜能,引导的方式可以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他真正提升本领。    “我们小时候就没接受早期教育,不也上了大学,现在不是也挺好”,“这孩子你教不教其实都一样,到时候该会的就会了”……上面这些言论很多人听来都不陌生,但如果你是婴幼儿的父母,也赞同这样的观点,那就真是孩子的不幸了。
家庭是早期教育的学校
     无论家长有没有意识到,只要孩子生长在正常的环境中,都不可避免地接受着早期教育。想想我们曾经听过的摇篮曲,还有传统婴儿游戏“抓挠儿”、“斗斗飞”、“拉大据”,那不是姥姥育孙的拿手好戏吗?又有哪个家长没跟孩子讲话,哪个家长没扶着孩子走路呢?广义来讲,这些都属于早期教育的范畴。所有的家长都会凭着经验和本能,自然而然地引导孩子发展基本能力和了解认识世界。
     正常的宝宝从一出生开始,就会凭借自己与生俱来的感知能力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模仿、去记忆,只要家长不把他圈起来,孩子学习的冲动我们拦都拦不住。两个月的宝宝就会转动头和眼睛跟踪走动的人,不到半岁的宝宝听到声音就会找寻声源,一岁的宝宝看电视你若关掉他就闹,两岁的宝宝最喜欢帮妈妈扫地洗碗……孩子每时每刻都在调动自己的智慧吸收新知识,这也是早期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虽然孩子都在接受教育,这教育的质量可就大相径庭了,正像大学中既有哈佛牛津、北大清华等名牌学府,也有不计其数的野鸡学校;既有知识渊博的知名教授,也有误人子弟的江湖术士一样。早期教育这所学校是没有失学儿童的,孩子能学到什么,能学到什么程度,关键就看家庭和家长。早期教育表面上是对孩子,但首先是对家长,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身心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家长对早期教育的认识和知识将影响孩子一生。

早期教育教什么
     该不该进行早期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问题是早期教育究竟该教些什么。
     宝宝智力的发展需要家长提供玩具和环境,巧妙地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来;还要不断示范和引导,让宝宝在努力尝试和探索中获得心智的发展。宝宝的情绪也需要家长帮助调适,因为孩子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即使几个月的婴儿也会有痛苦、愤怒、恐惧和悲伤的时候,这些消极的情绪如果不能很快化解将影响宝宝的心理健康。宝宝的行为习惯更需要家长长期一贯地进行培养,婴幼儿时期养成的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而那些不良的坏习惯也将困扰孩子一辈子。
     这么小的孩子却有这么多的东西要教,家长如何下手呢?首先就要了解和掌握儿童发展的规律,现代儿童心理学众多的研究让我们对宝宝有了更丰富和深刻的理解,这里面有一些是家长容易认识的,比如运动能力的发展是从上到下,所以先教抬头,然后翻身、坐、爬、站,熟练后再练习走、跑、跳,但如果倒过来先走先爬然后再学坐,就违反了规律,就会令孩子的发展出现问题。动手、语言、认知、交往等等能力的发展也都有各自的规律,家长应该用心学习并按照规律办事。
      宝宝另外的一些能力相对比较抽象,它们更像一种种素质,比如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素质对孩子的发展同样发挥着重要的和长期的影响,其中的规律对非专业人士来说,掌握起来相对较难一些,家长既可以多在一起切磋交流,也可以经常向专家请教,以免因为自己的失误影响孩子发展。
      早期教育除了遵循共同规律,还要特别重视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也就是因材施教。比如有的孩子天生的活动量高、运动能力强,有的则耳聪嘴巧天生的语言大师,他们的“教材”和教育方法就不能互相照搬。动作能力强的应注意动中求静,先进带动后进促进能力全面发展;语言能力强的则可以更多通过交流和提示的办法引导宝宝向前发展。
      说到底,早期教育是关于生存能力的学习和关于学习能力的学习,生存能力必须同孩子的年龄相适应,学习能力则是为将来打基础。

早期教育怎么教
相对于教什么,怎么教是更深的学问。教材是死的,老师是活的,就像送孩子上学一样,同样的一套教材,家长总是千方百计的让孩子上好学校找好老师,因为良师出高徒。

作宝宝早期教育的良师,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始终走在宝宝前面,提前一步引导他充分发展。教宝宝最重要是提前一步,提前得太多会让宝宝感到压力,甚至造成伤害。始终走在宝宝前面,不断地激发孩子的潜能,就能让他获得充分的发展。
     2、 一定要用引导的方式而不是灌输的方法。早期教育既是教能力,更是培养素质,引导的方式可以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他真正提升本领,而灌输则只是提供了一些智力素材。
     3、 不仅重视发展宝宝的现实能力,更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素质。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根基是婴幼儿早期教育,俗话说“三岁看大”,其实质就是指三岁时孩子就基本确立了个性的基础,宝宝心理是否健康,学习能力强不强,从生命最初三年的发展就可以
大概预见到未来。
     强将手下无弱兵,鸡窝里飞不出金凤凰。对孩子我们讲三岁看大,假如换一个角度,看看家长是如何教养宝宝的,那么只需几个月十几个月,判断宝宝的未来也就八九不离十了。愿天下的父母时时提醒自己,我们正在用今天的一思一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描绘着孩子的未来,我们不仅要做孩子的益友,也要做宝宝的良师。

2.宝宝他能行——保护和引导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不爱学习的,因为学习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长大的孩子有很多不再爱学习了,家长便是始作俑者。宝宝本能的要去专注于周围环境中新鲜的刺激。随着年龄的增加和本领的提高,孩子学习的天性也越发高涨,我们不必花更多的精力灌输甲乙丙丁,而应该认真研究如何保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培养宝宝不断学习的基本能力。

宝宝都是学习的天才     小宝宝出生时不仅有视力而且还有视觉偏好,他喜欢鲜艳的颜色,对比分明的图案,喜欢看轮廓清晰而复杂的画面,特别钟情于人的笑脸。小宝宝还有听觉分辨能力,能够区分人的说话声和其他声音,能够辨别出铃铛声和蜂鸣声,对妈妈的声音尤其偏爱,对在妈妈肚子里曾听过的乐曲更是情有独钟。除此之外,他还有有非常敏感的味觉、嗅觉和触觉,以及学习和记忆的能力。
     这些丰富的感觉能力是小宝宝学习的基础,更可贵的是他还有旺盛的学习欲望。你在床边放一件漂亮的玩具,他必然定睛去看;你在旁边摇动摇铃,他必然定神倾听。宝宝本能的要去专注于周围环境中新鲜的刺激。随着年龄的增加和本领的提高,孩子学习的天性也越发高涨,你带他到户外转一圈,他就总盼着再出去欣赏这美丽的世界;你挡住了电视屏幕,他就会歪身扭头够过去看;听到大人高谈阔论,他会停下自己的活动,洗耳恭听你们的高见。
     再长大一些,宝宝热衷于跟妈妈一起读书,还主动伸手翻篇儿;他会央求你给他讲故事,而且百听不厌;他会翻遍家中的抽屉、柜厨以及厨房、厕所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家长明令禁止的那些神秘地带;他会不断地模仿家长的动作、语言和表情,会不断的制造麻烦,不断问这问那。
      所有的这一切都代表着孩子学习能力的进步,家长一定要认清宝宝简单活动背后蕴涵的求知欲望,给他提供足够的机会和恰当的帮助,让宝宝享受到学习和进步的喜悦。

家长是宝宝不爱学习的始作俑者
     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不爱学习的,因为学习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长大的孩子有很多不再爱学习了,家长便是始作俑者。
     不爱学习首先是家长没给宝宝提供足够的机会。比如欢欢,当他自己能够抬起头时,就特别喜欢被竖着抱起来,以便更好的欣赏漂亮的家饰,但家长因为怕会伤到孩子而不敢竖着抱,结果不仅限制了能力的发展,还打击了欢欢求知的冲动。
     不爱学习还可能是家长磨灭了宝宝探究的冲动。小小孩儿能够专注游戏的时间是很短暂的,以后随着各方面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而逐渐延长,家长如果能够恰当地进行引导,会大大提高宝宝的学习能力,而欢欢的家长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道理,他们频繁地变换玩具,本想延长游戏时间哄宝宝高兴,但实际上却涣散了他的专注力,让欢欢感到疲惫和无能,渐渐的失去了探究的信心和冲动。
      家长最常见的问题是给孩子施加了过多的压力,令他感到学习是一件烦恼的事。过于追求教育的成功,没有足够方法和技巧的家长,在孩子眼里是一个笨拙而乏味的老师,不仅难以学到本领,连学习的兴趣都大大减退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人生启蒙的老师,我们不必花更多的精力灌输甲乙丙丁,而应该认真研究如何保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培养宝宝不断学习的基本能力。

保护和引导学习的积极性
     保护和引导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是关乎孩子一生成就的大问题,家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提高育儿水平。
        1、 客观评价宝宝的能力,时时告戒自己宝宝他能行。
        2、 给宝宝提供足够的机会,让他接触新鲜事物。
        3、 尊重宝宝自己的选择,给他自由发挥的空间。
        4、 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鼓励宝宝努力试一试,然后再给予最低限度的帮助。
        5、 详细讲解宝宝专注的事物或活动,配合他但不干涉他。
        6、 多请教宝宝简单的问题,启发他去主动思考。
        7、 及时且具体形象地解答宝宝的疑问,帮助他去理解。
        8、 随时鼓励宝宝的探索冲动和点滴进步,给他以继续努力的动力。
     每一个宝宝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为他们是学习的天才,早产的孩子或遇到其他问题的孩子也不例外。如果欢欢的学习积极性从开始就得到保护的话,我相信他的发育水平一定比现在高,尽管错过了一段最宝贵的时间,但从现在开始适度加强对欢欢学习能力的培养,几个月以后,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小伙子”大踏步地追赶上他的同龄伙伴。

3.身教胜言传——通过形象示范教孩子知识和学习能力

    孩子在具体形象地认识着世界,对于事物的理解需要亲身感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东西宝宝才真正能学习,也更容易把它们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本领。在培养宝宝的过程中,说教是最枯燥最低效的办法,而形象的示范则是最生动最有效的手段。培养宝宝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不断获得知识,向宝宝灌输知识则未必能增长宝宝的才干。

宝宝的认知世界     三岁以内的宝宝处在心智发展的感觉运动阶段,他们是通过各种动作以及视、听、触、味、嗅等感觉能力来认识和了解世界的,而对于各种概念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慢慢知觉和理解。比如家长给几个月大的宝宝喂糖水,以后他可能就不喝白水了,白水和糖水看起来没有差别,但宝宝只需用嘴一尝就知道是哪个,假如我们给他的是黄色的橙汁糖水,宝宝则看到无色的饮料就要拒绝了。
     宝宝对于事物的理解也需要亲身感受,比如告诉宝宝小白兔的特征是白白的身子红眼睛、长长的耳朵三瓣嘴,他若是没有亲眼见过,还是无法理解这小白兔指的是谁。家长应该拿着画片一边讲一边指给宝宝看,等他再见了小白兔就自然能叫出名字了。
     宝宝懂得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同样需要不断亲身经历,比如宝宝闻到刚出锅的鸡蛋羹的香味馋的立刻想吃,妈妈说“烫,不能动”是无效的,宝宝伸手摸到了挨了烫才能真正明白妈妈的意思。再比如宝宝要够高处的玩具,会自然地爬到旁边的椅子上,但椅子如果不在旁边他就不懂得可以搬一个过来,只有经过家长的不断示范才能逐渐学会。
     孩子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需要不断地积累动作和感知的经验,从切身感受的成功或失败中获得知识,逐渐了解自己、了解周围世界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发展生存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

身教胜过言传
     孩子在具体形象地认识着世界,也在用心观察和模仿着家长的一言一行。我们需要教给宝宝很多知识,告诉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每一件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又有些什么特征;我们还需要交给宝宝很多能力,如何去发现、去观察,如何去比较、去记忆,如何去使用、去驾驭;我们更需要交给宝宝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同别人协调关系。在培养宝宝的过程中,说教是最枯燥最低效的办法,而形象的示范则是最生动最有效的手段。
     家长经常“投诉”宝宝,说我教他说话他不学,我叫他搭积木他不搭,可就在话音落下没过多久,我们惊讶地发现宝宝张嘴讲话了,自己在那里用积木搭起了高高的宝塔。原来他一直在默默地学习,始终在汲取着知识和积累着能力。
     我们还会发现,家长不曾有意教给宝宝的东西,他竟也照葫芦画瓢地表演给你看,比如模仿妈妈的习惯动作,重复电视里的几句广告,周围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早就被宝宝主动地编到教科书里面去了。
     孩子并非不听大人的话,而是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但只要家长说宝宝就会听,只是孩子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演绎罢了,因此出现张冠李戴、囫囵吞枣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相对而言,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东西宝宝才真正能学习,也更容易把它们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在宝宝的世界里教学
     早期教育没有失学儿童,宝宝生活的每一天都在学习,不同的家庭就是不同风格的学校,不同的家长就是不同水平的老师。早期教育这所学校中的“特级教师”是能够进入宝宝世界的家长,理解孩子看世界的眼光,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跟他交流,带着宝宝从那绚丽的童话世界走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
     为了宝宝拥有更好的明天,让我们身体力行,按照以下的原则,努力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吧。
        1、 把宝宝看到的事物不厌其烦地讲给他
        2、 把宝宝参与其中的活动简单概括地描述出来
        3、 让宝宝在比较中进行观察和记忆
        4、 让宝宝在活动中接触和感受人与自然
        5、 邀请宝宝参加有趣的劳动和社交
        6、 按照希望把宝宝培养成为的目标要求我们家长自己
     最后还请家长记住这样一个道理: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工具和结果,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和手段。培养宝宝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不断获得知识,向宝宝灌输知识未必能增长宝宝的才干。

4.木桶 陀螺 不倒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特长

    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需要感觉、动作和认知等各种能力一起帮忙,任何一个能力发展落后,都会影响整体智能进一步发展。培养孩子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家长不能只求一时之荣耀,而应考虑到长远之发展,把基础打牢是科学育儿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要把基础打牢,就必须从小进行全面的培养。全面发展并不否认培养特长,但发展特长必须先有全面发展的基础。


木桶
     多年以前在金属和塑料制品还嫌稀少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用木桶来盛水的,人们将一块块木板围着拼在一起,加上一个底再堵严缝隙就做成了木桶。大家很容易理解,这样的木桶能够盛多少水,是由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的,只要有一块木板很短,其它的再长也不可能多装水,这就是著名的“木桶原理”。
     关于宝宝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借用“木桶原理”加以阐释。一个人的成长包括很多方面,整体上分身体的、智力的和心理的,哪个方面出了问题都是不健康的;即使单论智力方面也是如此,运动、操作、语言、认知和交往,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哪个方面欠缺了,都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聪慧的人。
      全面发展对于小宝宝来说就更显重要,因为他们处在感知动作思维阶段,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需要感觉、动作和认知等各种能力一起帮忙,任何一个能力发展落后,都会影响整体智能进一步发展。

陀螺
     玩过陀螺的人都知道,要让陀螺立起来必须不断地用外力抽打,一旦失去外界力量的帮助,陀螺很快就会倒下来。为什么呢?因为陀螺的基础太小,它无法支撑身体的重量。
     小宝宝今天发育的再好,也不过是人生最初的基础,家长即便望子成龙,也都是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在这个基础阶段只有个别方面发展突出,而其他方面跟不上,就会象陀螺一样,一旦失去家长的帮助,就没有可能自己站起来向前发展。而孩子终究要长大成人,独自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奠基阶段没有特长不要紧,但假如不能得到全面的培养,现在的所谓“特长”不仅难以维持甚至会阻碍今后的发展。

不倒翁
     孩子的成长绝不可能一帆风顺,他们总要遭遇各种挫折和困难,只有历经风雨而屹立不倒的人,才有可能木秀于林,才有机会做出成绩。由此让我想到了不倒翁,正因为基础厚重,无论受到怎样的推拉,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重新站立起来。
     培养孩子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家长不能只求一时之荣耀,而应考虑到长远之发展,把基础打牢是科学育儿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不求快但求稳,只要宝宝不断进步,就终会有成龙成凤之日。要把基础打牢,就必须从小进行全面的培养。

在全面培养的基础上发展特长
     全面发展并不否认培养特长,但发展特长必须先有全面发展的基础。每个孩子都有先天的优势潜质,他们会本能的依靠这种优势获得发展,同时他们也会本能的躲避困难,远离那些自己不擅长的游戏和活动,所以家长必须要做一个明智的引导者,帮助宝宝战胜困难增长本领,为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充分认识早期教育的基础地位
        2、 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
        3、 特别注意引导薄弱能力的发展
        4、 利用宝宝的优势特长促进全面进步
        5、 在全面培养的基础上保护和发展特长
2012/04/07回复
幼儿园的春游——宝墨园



坐上校车出发啦!



到了,爸爸告诉“我”上面的三个字是“宝墨园”



爸爸说,宝墨园是建于清代的岭南名园。



喂鱼喽



恩,逛逛先!
2012/04/09回复
猜你喜欢

在家的全职妈妈 每天都在做什么?

99%家长未订过“家庭生活作息时间表”,这表有用

【睡前故事汇】+孩子需要的是完整的爱

2012年,是我们选择幼儿园,还是幼儿园选择我们?

八零后的女性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早教大家谈】孔子诞辰日,来聊聊国学!妈网国学妈妈大集合!你让孩子学国学了吗?

热点推荐

班尼路曾经在旺地 现已都沦为折扣店

打卡新晋网红店 渣马角文创生活馆

娃对班主任有意见 成绩下滑严重点算好

男孩子的天堂!正佳广场奥特曼卡游店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家常蚕豆咸肉焖春笋 混在一起就是鲜

华润万家雪糕大促销 10蚊就有一大盒

打卡走婚桥 感受摩梭人的古老浪漫

打卡藏在广州塔旁的咖啡厅 拍照很出片

广州京东MALL试业啦 价格偏贵一些

【老头Vivi】约上闺蜜一起去学唱歌真假音切

老妈70岁大寿 8桌一万三分量足好抵吃

谁说今年服装行情不好?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