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什么怕数学
61890196家有中学生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数学难是世界公认的。我的一个学生,今年在美国要升高二了,暑假回来的时候特地来找我做预习,原因是她参加了校际比赛,而她要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不拖累她们那一team的其他同学。内容是一次函数和分式方程。。。。。这是我们人教版初二的内容,而在美国却是高二的内容。因此很多学生,在听到其他人说数学很难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心理暗示,然后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强化这种负面的暗示。说实在的,我教的学生里,因为智力问题,而学不好数学这一科的学生基本没有。现在学生学不好数学我归结成三个原因:
一、“懒”,小学和初中学不好数学,这个是主因。特别是初中,开始数形结合后,很多学生因为懒得画图而无法理解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雪球就此越滚越大,到了学二次函数,可能直接就无视了。今年一个四中的学生,初一成绩还跟得上的,谁知道到了初二,见到“函数”两个字就头疼。后来我要求她每次来补习,必须要默写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熟悉后,她自己都说原来这么简单,到了中考,人品就大爆发了。
二、不喜欢老师所以不喜欢数学。这种学生不多,但是也不少,因为老师批评过他,就讨厌老师讨厌这个科目。这种学生讲道理是没用的,家长说的越多他越反感,这个跟心理发育到了叛逆期有关。这种孩子很好解决,只要让他喜欢补习老师,他的成绩自然就会提高,就是成本很高就是了,等于重新找个老师给他重新上课。
三、学习方法一成不变,这个多数在小学升初中、初三升上高一后会出现。其实中国的小学数学教育是以机械学习为主,就是老师换个数字又算另外 一题了。学生只要熟悉了计算步骤,就可以不断的做相同类型的题目,但是是不理解的,纯粹就是一种熟能生巧。而初中数学更多的是一种模仿学习,看着例题或者老师讲解过的习题,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能够模仿老师的思路,去解决相似的一类题目。到了高中,则是一种思维的锻炼,到了高中后,我觉得学生除了知识点的掌握外,最重要的就是把所有的知识点进行重新的整合,如果学生还是停留在初中的学习方法,那么高一上学期过半后,成绩就会插水式下降的。 基于上次被封贴是因为有人在本帖留电话、qq打广告,特此声明:本人是数学老师,十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开此贴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广大同行能够交流经验,同时也能为各位家长提供一些自己的建议,请要打广告的绕道,谢谢!
2012/08/23
精选回帖
小朋友都知道:1+1=2------------如果理解的话估计很多人不明白.数学是抽象的:1+1=2其实也是抽象的,比如1个苹果+1个梨子=2个水果,把共同的特点找到.初中1/2+1/3=5/6,有些孩子还要先通分3/6+2/6,再求和---已经初三了,还这样.广州的初中学生对数学计算器的依赖还是比较大的.小学,初中,高中: 说白了现在的读书很多都是为了考试,哈哈,只有少数才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国外学生为了兴趣学数学的,中国学生被迫学数学的---数学不好,考试就麻烦了,哈哈.
2012/08/25回复
冷看人生22楼
本帖最后由 冷看人生 于 2012-9-10 00:40 编辑 [微博上流传着一条引起很多人共鸣,转发量和评论量都特巨大的微博——是这群人发明了数学,如果你能够见到他们,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链接http://imgtest-lx.meilishuo.net/pic/m/f8/82/7dd50123a9d4664417ffa61a8b82_442_351_lomo.jpgimg=440,352]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9825bc315c6034a83e17b1decb134954082376f3.jpg[/img]
2012/09/10回复
1970/01/01回复
全部回帖
hnifei5楼
realmyzeng:
很多家长会把自己孩子不喜欢数学归结成孩子很笨,或者是自己孩子是女生,天生就比男孩差。其实很多时候是不关孩子的事的,主因在现在的教材上面。 我国的数学教材从1993年到现在改了三次,具体改的时间我记不清楚了,给我的总体感觉是越改方向越模糊。其实前面我都说到了,小学是以机械操作为主,但是现在的教材在“减负”的压力下,只能不断的压缩,例题越来越少,概念也越来越模糊,经常会出现“如……,就叫做XXX”这样的表述。数学作为工具学科,居然连概念都如此模糊,我觉得是极为不恰当的。更有甚者,连定义都改了,很多家长学自然数的时候是不包含0的,但是现在的小学生学的自然数是包含0的,所以各位家长千万不要以为是自己的小孩理解错了,其实是教材把自然数的定义改了。例题少了,定义模糊了,你说小孩子怎么去理解,又如何理解得透彻。然后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就是一直这样混混沌沌的过了。其实很多所谓的差学生,只要你把定义讲清楚了,然后给他步骤,有足够的例题给他模仿,他很快就会掌握知识点的。 其次,现在的教材忽视了学生的计算能力。纯计算的题目被大幅度的删减掉,而中考数学考试时可以用计算器,造成很多学生对计算器极度的依赖。大家不用辛辛苦苦的计算,按一下就ok了,多快。可是高考的时候是不能用计算器的,造成很大部分的高中学生,上了高中成绩会直线下降。有很多新高一家长跟我说过,中考的时候是130多的,怎么现在半个学期就只剩下30多?原因就出在计算器上。整个初中阶段学生都没有锻炼出相符的计算能力去应对高中数学的超大计算量。所以高一的新生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填空题全错。这种情况出现的话,足以证明这个学生不是知识点的问题,而是自身的计算能力出现问题了。 最后,小学、初中、高中的教材在衔接上出现了极大的空档。初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里面,工程问题、行程问题、销售问题占了极重的比例,但是翻开小学数学课本,你会发现里面相关应用题会很少,顶多就是出个路程=速度*时间的公式,然后就没再详细说了。导致初一的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时极度混乱,很多学生连利润和利息都会搞错,他又如何能理解所谓的实际应用呢。再说初三到高一,最明显的就是因式分解和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了。因式分解最方便的十字相乘法现在是被删除出初中课本的,另外高中常用的分组分解法现在也没有了。可是必修一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里面却经常用到这两种方法,造成一个后果就是学生看着答案却不知道为啥要这么做,本来应该在初中就做好的铺垫现在没有了。还有一元二次不等式,本来是必修五里面的知识点,可是在必修一中求函数定义域和值域时却要经常用到,我们在讲的时候又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提早讲了必修五,因此只能花一段时间去教学生用图像法解决此类问题(这些更多的是补习社的老师会补充说明,在校老师基本上是没时间去讲的,这方面真只能靠补习社了)。 今年的初一和小一的数学课本又改了,以后的方向是怎么样我也还不清楚,看看以后会咋样吧。各位爸爸妈妈千万别轻易的否定学生,应该以鼓励为主,如果作为父母的你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这世上还会有谁无条件的信任他呢?
查看原文认同楼主的观点!
2013/07/24回复
两条马尾辫:
中国的数学的确是难得离谱,我姐姐孩子在加拿大,小学毕业了还在学10以内的加减,这日子舒服得连我都想去
查看原文其实这没什么好羡慕的,学得简单不一定就是好的。加拿大的教材没看过,但是美国SAT的教材我看过,他们都高三了,还在学习计算二元一次方程组,要知道这个内容是中国初一学生的学习内容。美国是把数学的工具功能交给了计算器,这样可以节省学生大量的机械操作时间,从而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际应用但是根据我现在在国外的学生反映,美国那边的人数学超烂,离了计算器连最基本的口算都不会,更不要说简便运算之类的。所以没有一种教育是完美的,中国现行的教育也不是真的那么不可取,我们可以取长补短,而不用一棒子打死。
2013/07/29回复
有家长问我,初中和小学的数学有什么不同,其实前面我都已经提到过:小学是机械操作,通过不断重复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一类题的做法,类似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偷”;初中则是一个过渡:由被动学习过渡到主动(高中)学习。所以我会从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去分析。
2013/08/31回复
觉得是兴趣培养培养方面的原因~~老师们多是填鸭式的教育,也比较注重效率,教材编排过于简洁,没办法引起同学们发现数学之美。相反语文对于大多数同学,特别是女同学,因为有文章读,有想象空间。
2013/09/02回复
realmyzeng楼11楼
先从教材开始讲一下吧,初一的内容其实是在小学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提炼,数系的范围在慢慢扩大。小学的学习顺序是:自然数 ——小数——分数,而初中的顺序是:有理数——实数——字母——代数式,但是无论哪种顺序,四则混合运算始终贯彻在当中,因此,刚上初中的孩子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把单项式和多项式想象成数字,然后再套上小学的数理关系,熟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应该很容易就能够掌握。初一上学期最大的难点在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很多学生在小学时基础打不好,而且很少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到相关知识(我接触过一个初三的学生,居然连打折都不会的,无语了),因此对于九大类的应用题望而却步。奉劝各位家长,现在去菜市场或者超市,可以把孩子带上,让他计算一些跟销售、利润、打折有关的数,这样学生才不会学得太辛苦。
2013/09/13回复
realmyzeng楼12楼
又到了中段考的时候了,特别提醒一下初一的新生。初一上学期的前半段是一个过渡期,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期中考成绩或者测验判断学生是否适应了初中生活。如果成绩能够保持在85分或以上(不单数学一科,其他语文、英语、政治也要看),那么基本能够说明孩子已经平稳过渡了。如果成绩在及格边缘的话,这时候可以考虑报一下补习班。因为本学期后半段的重点是在应用题,而学习老师在教程安排下,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分类讲解的(应用题分成九大类型),因此需要课外补习老师的适当补充和加强。另外,趁着现在把应用题补充完整,也可以为下学期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应用题做铺垫。数学是一门连贯性非常强的工具学科,初一第一学期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希望各位初一的家长重视一下。
2013/11/03回复
realmyzeng楼16楼
又到寒假假期了,很多家长问我,寒假需不需要补习,我还是重新一句,有需要的才去补,不要跟风而为,因为补多了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如果厌学了,反而得不偿失。一般来说,真正要在寒假补数学的就是初三和高一两级。因为初三要冲刺了,而高一是因为必修一的扩展太多,在学校里老师根本没时间进行梳理,而趁着寒假进行梳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下学期的必修五里,数列的延展性跟函数是一样强的,如果不想堆积在一起,寒假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消化的机会。 但是,今年有个年级是特别需要补数学的,就是初二级。为什么特别提醒初二的学生要注意呢,原因有两个:一、这个学期学习的因式分解共有7种方法,除了初三才学的万能公式法和配方法,其他的应该在本学期全部掌握,但是现在的课本里面只有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另外的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连提都未提到(为了所谓的减负全部删减了,可惜中考高考还是要用到) ,因此需要学生在寒假时补充一下;二、因为现在的初二级刚刚好是人教版更换教材的一届,新教材把一次函数的内容换成了分式计算和分式应用题,那么有很大的可能性是下学期会把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放在一齐学习。函数在中考和高考中,占的比例都超过50%,因此,函数学不好,影响的不单只是中考,连高考都不能幸免。因此,我建议各位初二的同学可以报读一下预习班,为后面学习几种基本初等函数做好铺垫。如果不想报班的同学,可以向现在初三的学生借他们初二的旧书自己进行预习,以下为预习的顺序,大家可以参照一下:
2014/01/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