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目中,总与某些食物有一些恩怨。
土豆,也就是广东话所说的“薯仔”,是我从小最不喜欢的食物之一。虽然在以前穷苦的年代里,薯仔和蕃薯、芋头一样,是主要的食物之一。不知是烹饪的缘故,还是味道,我从小就对这个无色无味、样子笨笨的小东西没有一点儿兴趣。
小时候,家里每年都种有土豆,这是一种较好打理、又较易收成的作物,不象花生一样,不需要要我在曝晒的田里拨草、施肥......很快就会有收成!刚从地里收回来的土豆,不需要特别处理,挑选大个的放在阴凉处贮藏起来,作为未来半年食用,剩余小个的,用井水洗干净,放锅里,洒上一把盐,加水煮熟,就是一道美味的农家“小吃”。
以前家里用大锅煮饭,一只大铁锅架在土灶,淘洗好的米放在锅里,架上箸笼(一对约3CM宽的竹/木条,蒸菜用的),把要蒸的菜放上,盖锅,烧火煮饭。小时候极少炒菜,多为一锅熟。一碟土豆丝,一盘通心菜,一小碟咸鱼,统统放锅里蒸,饭熟了,菜也好了,加盐、猪膏(猪油)一拌,就是最普通的一餐。
对土豆的厌恶,估计就是从从那时候开始。那时还小,还不懂得怎样做菜,反正大人教了怎样煮,就怎样煮,直吃到不想再吃。而且那时妈妈说土豆嫩,不需要去皮,洗的时候多擦几下就好了,而我最怕吃带皮的土豆,老觉得一股泥酸味,令人一点胃口也没有。蒸土豆丝吃了好长一段时间,我终于把忍不住把土豆丝变成土豆片,还是放饭锅里蒸熟,蒸熟后,用小锅把豆豉、猪油渣炒香,加入土豆片,再焖煮一下,嘿嘿!那餐饭顿时大不一样了!
但无论后来把土豆再如何的变化,我始终对它没有好感,一方面是吃得太多了,另一方面我始终不喜欢土豆的味道。无论是过节才吃的土豆焖鸭,还是烤土豆......也许,蒸带皮土豆丝的味道令我印象太深了,一想起就没有了胃口。
长大以后,到城里工作了,一味“酸辣土豆丝”彻底改变了我对土豆的看法,原来土豆丝也可以做得如此美味!真是失礼啊!并且,慢慢地,开始尝到不同味道的土豆菜式,薯条、鸡汁土豆泥、土豆沙律、土豆饼......黄皮红皮黑皮的土豆、国内国外的土豆......都令我大开眼界,我也知道了原来土豆最营养的部份原是在皮上!对土豆有恐惧症的我,也慢慢接受了土豆,并且乐于烹调各种不同的做法。土豆是一种最没有个性、但又最能变幻的食材,无论是爽口的炒,浓香的焖、焦香的烤、清爽的拌、甘香的煎......无论中式或西式,土豆绝对是使用率最高的食材,哪怕厨艺不高,也极易操作成功。
虽然家乡已没有种植,大锅煮饭蒸菜也成为了历史,但蒸土豆丝的味道仍然没有忘记,当然,厌恶之情早已没有了,甚至十分怀念新鲜土豆的泥土味。
【甘香薯仔饼】
【材料】:土豆(中型)两只
【配料】:腊肠1条,鲜虾5只,马苏里拉芝士(刷成丝)2汤匙,干葱少许、生粉1汤匙、香草适量(百里香&迷迭香混合)
【调料】:即磨胡椒粉、海盐适量,橄榄油适量
【做法】:
准备:腊肠切细粒;鲜虾去头去壳切小粒;干葱切细;
1、土豆洗净,连皮加清水,没过土豆,大火煮开,中火煮15-20分钟至熟;
2、土豆去皮,趁热用叉子压成薯蓉;
3、加入马苏里拉芝士丝;
4、加入干葱碎、腊肠、虾仁、香草、即磨胡椒、海盐、生粉;
5、充分混合成团;
6、混合好的薯蓉分成大小相等的小团,用手揉搓成薯饼;
7、平底锅放橄榄油,油热后放入薯饼;
8、中火把薯饼煎至焦黄,用锅铲轻轻翻转,轻压,再用慢火煎至两面金黄;
9、洒上芫茜碎装饰,即可。
【TIPS】:
1、土豆压成薯蓉时,不需要压得太碎;
2、配料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个人认为,腊肠有独特的香味,与土豆的味道很相配,至于虾仁也可以换成干虾米碎;芝士也可以随意加减。
3、加入少许的香草,具有点晴之效,特别是迷迭香,干的或新鲜都同样可以。
4、蒸过的土豆有是一定的水份,加一点生粉,可令薯饼更易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