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自闭症孩子被家长联名赶出学校

39602247家有小学生

【深圳一名自闭症孩子被19名家长联名“赶”出校门】

  这是一名自闭症孩子的上学路19名家长联名“赶”他出校门
  一个人,靠着墙壁,站得老直,像一朵蘑菇
  ■新快报记者 刘子瑜/文 孙毅/图 发自深圳
  渐行渐远的教室里响起了孩子们用稚嫩的嗓音诠释的《最好的未来》:“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期待,爱在手心跟我来。”
  郝楠(化名)牵着儿子李孟(化名)走出了深圳市宝安区的宝城小学,这是15岁的李孟第四次被“赶”出学校了。
  李孟重复性地回头,明亮的眼睛穿过校门、看着渐渐“缩小”的教室。同学们还在上课,老师黑板上的数学题还没有演算完,他的橡皮好像丢在了哪个角落……
  每次李孟回头,郝楠都用力地拽一下儿子的手,把他拉回到校门外的世界:那里有欢乐谷,有世界之窗,有车水马龙,有人来人往,可是李孟的“世界之窗”从一出生就被关上了。
  他患上了自闭症,也叫做“孤独症”。
  “妈妈,我想回学校读书。”李孟费力地从口里说出这句话,郝楠听着这句话,泪水犹如断了线的珠子,但她最终没有回头,拉着孩子往家里走。
  因为患有自闭症、无法自律自己的部分行为,校方在让其试读一个学期后,勒令李孟退学,几十名家长甚至联名要求校方将自闭症儿童拒之门外,否则会采取“不客气”的手段。
  李孟并不知道,自己何时还能返回学校,何时能融入那个有利于康复的“群体”。
  不准进教室他就从后门偷偷进去坐在最后一排
  深圳。宝城小学到宝安区人民医院家属院这条路,正常行走只需要10分钟。
  9月4日,郝楠带着被学校拒之门外的自闭症儿子却走了“很久”。
  郝楠说:“天气真好,可是心特别冷,感觉那条路怎么走,都走不到尽头,看不到终点。”
  早晨,作为护士的郝楠还没有换下夜班,就被刺耳的电话铃声打断了工作。
  “不是说了不要再来上学了吗?你儿子现在在学校门口,你赶紧过来接他,否则出了事情我们付不了责任。”
  郝楠握着电话,听着。电话那头是儿子的班主任蔡淑莲。
  一路小跑,郝楠赶到学校,看到儿子被老师安排到了“护教室”里。不大的护教室里李孟一个人坐着,他低着头做着从家里带来的试卷,字迹清晰。他时而用双手托着头,像在思考。
  患上“孤独症”的儿子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没有反抗吵闹。郝楠难以抑制自己的悲伤,眼泪“哗”的一下涌了出来,几名教工只说了一句“真的挺乖的”,就也红了眼睛。
  李孟已经很懂事了,他不会悄悄躲起来让妈妈找不到,抠插座眼儿这样危险的事他也不会去做。
  但这已经是自8月27日以来,李孟第四次被拒绝走进教室听课了。
  老师不允许李孟走进教室,他就一个人偷偷地从后面进入,坐在全班最后一排听课。
  学校决定不给他发新的课本,希望能让他回家。没有课本,郝楠就给儿子借书,让他能继续听课。
  学校于是搬走桌椅。没有桌椅,郝楠叫儿子站在最后一排听课,他一个人,靠着墙壁,站得老直,像一朵蘑菇。
  但最终,学校还是将他“请”进了一个人的护教室里。这次,郝楠再也没有办法了,她牵着儿子的手,孤独地从校园里消失了。
  用郝楠的话说,犹如见到了光明,又被推向了黑洞一般。
  此前,班主任蔡淑莲已经多次告知郝楠,今年学校不能再接受李孟前来读书。
  谈及到具体原因,宝城小学校长林喜瑜说:“他是自闭症儿童,根本无法自律自己的行为,上课会扰乱纪律,且年龄已经达到了15岁,与小学五年级的年龄、身高都不相符。”
  林喜瑜认为,学校没有专业的自闭症教师,无法教授其课程。

  家长联名
  拒绝自闭症孩子入学
  而更为严重的原因是家长们的一次“逼宫”行为。
  9月7日,19名家长,联名签署了一封反对自闭症儿童入学的签名信送到了学校。
  信中写道:“我们是宝城小学六(5)班的家长,上学期,班里忽然转过来一个自闭症孩子。我们的孩子回家后跟我们提起,说他不遵守纪律,不讲卫生,同学都不敢靠近他。”
  家长们在信里称,去年与班主任蔡老师沟通过,当时得到的答复是:“让他只待一个学期。”但开学后,家长们“惊愕地发现这个自闭症孩子还在班上”。
  “我们作为家长,真的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自闭症是一种疾病,对于这样的孩子,国家是有特殊学校的,为什么要安插在我们这样的学校呢?……我们请求,为了孩子,也为了那位自闭症孩子,还全班同学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在班主任蔡淑莲出示的一份家长联名信中,记者看到,信中要求学校要“遵守承诺”,不要再让李孟到班上来。
  在联名信上,全班45名学生中有19名学生的家长签了名。
  此前,甚至有家长拨打了当地报社的电话,一名何姓家长向记者怒吼:“现在没有攻击行为,不代表以后不会有攻击行为!”
  这名家长认为,自闭症孩子的相关问题是社会的责任、是自闭症孩子的家庭的责任,不能把不好的影响转嫁到其他孩子身上。
  “我只有一个要求,不要再让他影响或伤害我的孩子了,不然我绝不客气!”何姓家长说完这句话,便挂断了电话。
  郝楠说,我是单亲妈妈,一个人带着李孟不容易,他已经患上了“孤独症”,在他的世界里,缺少了太多的爱,难道家长们不能再给他一点爱么?
  此后,郝楠想去见见签名的19名家长,“甚至想过求求他们”,但班主任蔡淑莲表示:“不能再影响其他家长了。”


看了这个贴子,眼泪直流啊。可怜的孩子,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让这些孩子进入校园。
顶一顶,怎么样才能帮到这个孩子呢
2012/09/18
精选回帖
17楼
1970/01/01回复
不是我轻巧或者冷血,有时候现实就是现实。首先谈论的前提是医学上确诊的自闭症。而不是我们常说的调皮,内向,偏执,孤僻之类的形容词,那些可以叫性格特征。maomi读六年级的时候我估计可能是80-90年代初,别说老师了,就是医学界的,只怕也没几个懂自闭症的。你说的类似自闭症,纯属一种猜测,内向和怪癖未必是自闭症。自闭症往往连最亲的亲人都无法沟通的,你说的同学,会有如此吗?也不仅仅是邋遢的问题,主要是心理上感觉不同,一个是你可以理解沟通的同学,一个是你完全不可理解和猜测的同学,做一样的事,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哪怕都是对你笑,都会有完全不同感觉。其实换过头来想,自闭症患者在正常人的社会中生活,他/她就会快乐吗?未必的,他也会恐惧和害怕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达斯丁霍夫曼饰演的哥哥尽管有惊人的数学天赋和不错的环境最终还是回到了治疗中心,因为正常人的社会,根本不可能每个人去理解他,也不可能按照他感觉安全的方式让他生活。这跟家庭经济环境并不是说有直接联系的。做父母的,哪个不希望自己孩子能健康正常的长大,家庭有了这样的情况,非常不幸,也只能面对现实,让孩子能独立的生存,才是最现实的目标。有些人老说对自闭症患儿,多说说,多教育,能好的,要不就是不懂,要不善意的安慰。有时候人该理性时也不得不理性。
2012/09/18回复
绫音绫音175楼
叫你老公不要以为内向就是自闭症自闭症是一种精神残疾,你老公是吗?科普文没心机看的话,看看文章做的海洋天堂,你老公就不会这样说上面妈妈说得很对,自闭症,即使是经介入治疗大大改善接近至正常人的,他也不会知道自己有这个病的现在就是有些人,动不动就悲春伤秋的以为自己不想跟人交流多愁善感敏感少言就患上自闭症。还以为是个很浪漫的病。NAIVE
2012/09/19回复
这位MM说得非常好,看了回复感觉太多MM不了解自闭症,觉得自闭就是不说话,不跟人沟通,真的不是,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周围是什么环境,他们想叫就叫,想跑就跑,我们心疼这些孩子,他们应该接受正规的治疗,要不辛苦的永远都是亲人
2012/09/19回复
全部回帖
不不籽:
自闭症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很多人都如你这般误解的
查看原文
的确是不太理解。最好能普及下这个知识。
2012/09/19回复
jjyyjjjjyyjj板凳
我女儿也有轻度的自闭症,不愿意接触除了父母以外的亲人,很多时候她都耳闻不充,别人叫也不理.
如果一定要求 ...
没有必要治疗的吧。过多关注才有问题。我舅舅6岁才开始会说话,现在都挺好的。
2012/09/19回复
政府应该创造条件,让特殊孩子应该多一些特殊的小型学校可以选择,如果孩子的无法自控的行为给同学造成比较大的影响的话,本来就不适合在普通学校学习啊.虽然有病本身已经很可怜,可也不能因为照顾一个而影响一整班好几十个吧?不然那几十个同学的未来谁负责
2012/09/19回复
如果病情只是轻微,对同学们在校学习生活不造成多大影响的话,我想一般家长都能选择包容吧,毕竟都是做父母的,谁也不想孩子得这样的病啊
2012/09/19回复
看了这个贴子,眼泪直流啊。可怜的孩子,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让这些孩子进入校园。
顶一顶,怎么样才 ...
可怜的孩子,可怜的妈妈,不过这样的孩子最好还是去上特殊学校比较好,在那里不会受歧视,也能得到相对应的教育
2012/09/19回复
看着都快流泪了,自闭并不是智障,自闭症的人在某些方面甚至有异于常人的天赋
2012/09/19回复
难过。如果有特殊的学校或班级,在那样的环境会好些。有的学校会有专门的特殊班级。
2012/09/19回复
哎,孩子们真可怜,妈妈别哭,始终会有一个学校能够给孩子学校成长的 。
2012/09/19回复
建议有香港或者是台湾、亦或者是有外国朋友的人们,请去问问他们,什么是自闭症?别人的社会(除开政府职能部门)是怎样看待这些孩子的,是怎样对待这些孩子?

再来看看我们是怎样的?扪心自问:除开自闭,难道我们对待其他不是一样冷漠么?
2012/09/19回复
panjampanjam11楼
两难的问题,我家孩子班也有一名这样的同学,**叫其他同学的名字,不用考试测验.单独坐,上课经常疯跑或躺在地上,突然会脱光衣服等等.以前还爱拿个剪刀剪同学的被袋,偶然会攻击同学,有时也和大家玩,好在比其他人只大一两岁,问题还不大,老师要求同学不能攻击她,我家孩子倒和她相处得可以,没听过有什么埋怨,.其实这些孩子最好还是到特殊学校接受专门的教育,可惜太少这类学校,政府根本不去重视
2012/09/19回复
儿子班上有个这样的孩子,体育课排在儿子前面,不小心碰了他一下,竟把口水吐到儿子脸上!连校长都搞不定!
2012/09/19回复
2012/09/19回复
2012/09/19回复
我觉得自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待自闭症的态度。难道一个可怜的自闭小孩,会影响了全班同学不成,我接触过这类孩子,其实他们相当聪明的,对他们多一份的关爱,自闭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2012/09/19回复
o紫苏o:
我女儿也有轻度的自闭症,不愿意接触除了父母以外的亲人,很多时候她都耳闻不充,别人叫也不理.如果一定要求她去和亲戚朋友一块吃饭,她就会在饭桌上发脾气不说话不吃饭,或者抹眼泪,问她怎么了?她小声和我说:我不喜欢吃这些东西.所以我最头疼的是过年过节怎么哄她出去和亲戚们吃团圆饭.她经常发呆.最快乐的事是去玩刺激的过山车,喜欢和小动物聊天,上网看电视.不过我一直没告诉别人她有这个病,如果过多的"陌生人"来关注她会适得其反.多鼓励和陪同孩子出去接触新鲜事物可以有好的改善.她有语言障碍,从小说话就笨,说话用错词,经常是说出来了别人却不知道她要表达什么.医生说她神经系统发育迟滞,也就是管理语言那块出了点问题.也许就是因为不能与别人沟通才自闭.最近要带她去做治疗.
查看原文
            我儿子的情况跟你女儿有点类似,后来我下载了一系列粤语童话给儿子听,一个月之后他就变成了个小话篓,经常给幼儿园小朋友表演讲故事,自信心增强了不少,整个人都开朗了。
           不知你的母语是不是粤语,如果你需要粤语童话,可以把邮箱地址短信给我,我发给你。人生是一场长跑,起跑慢点没关系,重要的是耐性和恒心。
2012/09/19回复
乐乐宝宝妈:
的确是不太理解。最好能普及下这个知识。
查看原文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1~4:1,女孩症状一般较男孩严重。
         病因:虽然孤独症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表明,某些危险因素可能同孤独症的发病相关。引起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可以归纳为:遗传、感染与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
         临床表现: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社会交往障碍  该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在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在幼儿期,患儿仍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无反应,对父母不产生依恋,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学龄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显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分患儿愿意与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问题,他们对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对他人情绪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成年后,患儿仍缺乏交往的兴趣和社交的技能,不能建立恋爱关系和结婚。
交流障碍  1.非言语交流障碍 该症患儿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稍大的患儿可能会拉着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东西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显得漠然,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2.言语交流障碍 该症患儿言语交流方面存在明显障碍,包括:①语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损;②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也有部分患儿2-3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以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患儿常常存在模仿言语、刻板重复言语,语法结构、人称代词常用错,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也存在异常;④言语运用能力受损:部分患儿虽然会背儿歌、背广告词,但却很少用言语进行交流,且不会提出话题、维持话题或仅靠刻板重复的短语进行交谈,纠缠于同一话题。
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该症患儿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如车轮、瓶盖等圆的可旋转的东西。有些患儿还对塑料瓶、木棍等非生命物体产生依恋行为。患儿行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如:常用同一种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门非要走同一条路线,长时间内只吃少数几种食物等。并常会出现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奇特怪异的行为,如:重复蹦跳、将手放在眼前凝视、扑动或用脚尖走路等。
其他症状  约3/4该症患儿存在精神发育迟滞。约1/3-1/4患儿合并癫痫。部分患儿在智力低下的同时可出现“孤独症才能”,如在音乐、计算、推算日期、机械记忆和背诵等方面呈现超常表现,被称为“白痴学者”。
2012/09/19回复
关于孤独症(自闭症)治疗的几点共识:   
①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的预后,因此孤独症治疗一般认为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年龄的截止点,事实上也存在着部分患者在较大年龄获得改善。   
②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建立了许多的孤独症特殊教育和训练课程体系,前述几个主要的训练方法各有优缺点,尚无证据表明哪一种疗法显著优于另外一种。目前各种方法有互相融合的趋势。   
③由于孤独症缺乏特效治疗,目前尚存在数以百种的另类疗法(alternative therapy),这些疗法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使用需慎重。少部分未经特别训练和治疗的孤独症儿童有自我改善的可能,部分疗法声称的疗效可能与此有关。


疾病预后:该障碍为慢性病程,预后较差,约2/3患儿成年后无法独立生活,需要终生照顾和养护。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包括:智商、5岁时有无交流性语言、教育训练情况。如能早期进行有计划的医疗和矫治教育、并能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预后。

预防
  预防是降低孤独症出生风险的重要措施。在女性怀孕早期,即胚胎神经管形成和发育期,应避免滥用药,特别是抗癫痫类药物;避免病毒性感染;避开冷热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以及避免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创伤等。
2012/09/19回复
猜你喜欢

每个人都是天才:不要强迫一条鱼去爬树

关于孩子在学校的安全教育

不是每一位自闭症都是天才

一个高功能自闭症孩子母亲的真实世界 || 身为星妈这两年

由于女儿被误诊为自闭症,买了中山三院的4本自闭症相关书籍,现免费赠送给需要的人

儿子被确诊可怕的自闭症,生死不由人

热点推荐

广州夏天去滑雪!南方小土豆玩上瘾了!

落雨行山姆真的好爽 人少试吃也很多!

广州救市新政落地 首付15%你会买房吗

快40岁上班族的无奈 两娃还欠房贷30多万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伟记石橄榄鸡煲真的太棒 鸡鲜美嫩滑

极简搭奶油风,除了好看形容外就是惊艳啦

创业租金补贴办事指南

很久不见的赛百味 味道适合健身人士

家庭版椰汁荔枝凉粉捞 吃得好满足

山东实现樱桃自由 潍坊才9蚊一斤

618商战各大平台出奇招 你准备买啥?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