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钢琴、乐器学习问答贴】有什么疑问的请进(本期:陪练的力量)

27373123家有小学生

      本人是一名钢琴老师,平时在咨询和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家长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很多时候都是重重复复被问了又问的,现在特意将这些常见的问题摘录下来让大家参考,如果家长看了之后还是得不到解答或者遇到了摘录也没有的问题,欢迎私信问我。
学琴攻略第一期——要不要让孩子学乐器
Q1: 我该让孩子学乐器吗?
Q2: 我的孩子是学乐器的料吗?
Q3: 怎么用音乐点亮孩子的智慧?


学琴攻略第二期——被神化了的“兴趣”
Q1: 学乐器,兴趣重要吗?
Q2: 兴趣,父母,老师,谁才是神话缔造者
Q3: 几岁学乐器正当时
Q4: 玩玩”的态度要不得

学琴攻略第三期钢琴,小提琴,其他乐器
Q1: 学钢琴,小提琴的7大误区
Q2: 小心对待孩子的选择——钢琴pk小提琴
Q3: 买琴,给父母支招
Q4: 别“吊死”在钢琴这棵树上
Q5: 电子琴转钢琴=走弯路    

学琴攻略第四期给孩子选个好老师
1.学琴市场上的N类老师
2.大课、小课,孩子该选哪一课
3.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老师
4.如何找到好老师


学琴攻略第五期父母,你们准备好了吗
1.准备好!孩子一定会反抗
2.琴童心理分分类
3.应对孩子反抗的实用战术
4.父母,请不要这样做……


学琴攻略第六期陪练的力量
1.陪练,陪的是什么?
2.如何陪孩子走过"沟沟坎坎"
3.是时候请个专业陪练了


注:本文摘取自作者袁泉/于佳夫妇(袁来爸爸妈妈)的《孩子学琴的那些事儿》,大家如有兴趣,可以购买原版书,特此说明
2012/12/11
全部回帖
stanlyqiu:
         孩子能不能开始学习乐器,具体判断标准有三点:  ·手、手指、手臂的发育程度符合学习乐器的要求。  ·孩子的注意力能保持15分钟以上(最少不能少于10分钟)。  ·能遵从老师的指令,做相应动作。  以上所说的“不少于10分钟的注意力”是指孩子在学习、工作,甚至是自己不感兴趣的某件事上的注意力,绝非游戏时间。高考如果是声乐的话现在准备也不迟  不过要先从视唱练耳跟乐理入手,当然也要找个比较好的声乐老师,文化课也不能掉,最后最好请安排一下时间去学习基本钢琴,加试可以加分兴趣、父母、老师,谁才是神话的缔造者  其实,在学乐器的过程中,兴趣的流失几乎是必然的。每天练琴1小时和每天疯玩1小时,这两个选项摆在孩子面前,相信后者绝对是大多数孩子的选择。  如何保持孩子在学乐器过程中的兴趣,这本身就是学乐器的关键所在,这当中需要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一些“策略”。  案例:琴童小小(琴龄3年)  小小属于琴童中的第二类——中庸型,妈妈让我来学,好吧!学就是了。  因为本来就对学琴没有什么兴趣,对枯燥的练习就更没兴趣了。小小曾经问袁来爸爸一个问题:“你知道世界上最难听的曲子是什么吗?”  袁老师一脸茫然,小小认真地告知:“是练习曲!”  诚然,有的练习曲的确比较枯燥,但练习曲的存在就是为了让练习者通过系统的、针对某项技术的练习,达到一定的演奏水平,提高相应的手指技巧。就好像语文课里大量的阅读是为了扩大词汇语汇量,数学课里不断地演算为了掌握运算技巧和公式,英语课背单词默课文是为了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一样,练习曲就算让人觉得再枯燥,还是得练习。  那在日常的练习中如何调动琴童的兴趣呢?  袁老师想出了在教材上做调配,将简单、枯燥、易学和有难度的曲目综合搭配起来让孩子练习,甚至刻意找些孩子熟悉的儿童歌曲充入练习曲中。家长们会发现,对于自己熟悉的曲子,琴童们练起来会比较有积极性,进步也会比较快,对于生涩的练习曲往往掌握起来比较慢。将二者融合起来,既保证了技巧的练习,也保持了琴童的兴趣。  除了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做调整,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下面有几种切实可行的办法,琴童爸妈们不妨试一下。
查看原文
  方法一:找机会让孩子“显摆”一下

  学了一段时间后,家长们不妨找机会让琴童“显摆”一下。鼓励孩子参加演奏活动,在舞台上展示才能可以提高琴童的自信心,调动日后学琴的积极性。这种演出场合可以是班级联欢会,也可以是亲友间的小型聚会,家长觉得不起眼的展示机会很可能会成为宝贝们自信心的来源。尤其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不管演奏得好与坏,能站在众人面前展示自我,本身就是跨越式的进步。家长们要懂得欣赏,适时鼓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既然是演出,就要按照正规的演出步骤来。演出前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演出服;演出时保证演出曲目的完整性;家长要像欣赏正规音乐会一样欣赏孩子的演出;并在演出结束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最好为他献上一束花(或者其他孩子喜欢的小礼物),祝贺演出成功。

  不要以为这样的方式太矫情,这是对琴童辛苦练习的尊重,也是对你自己教育付出的肯定。
2013/04/27回复
stanlyqiu:
    学了一段时间后,家长们不妨找机会让琴童“显摆”一下。鼓励孩子参加演奏活动,在舞台上展示才能可以提高琴童的自信心,调动日后学琴的积极性。这种演出场合可以是班级联欢会,也可以是亲友间的小型聚会,家长觉得不起眼的展示机会很可能会成为宝贝们自信心的来源。尤其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不管演奏得好与坏,能站在众人面前展示自我,本身就是跨越式的进步。家长们要懂得欣赏,适时鼓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既然是演出,就要按照正规的演出步骤来。演出前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演出服;演出时保证演出曲目的完整性;家长要像欣赏正规音乐会一样欣赏孩子的演出;并在演出结束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最好为他献上一束花(或者其他孩子喜欢的小礼物),祝贺演出成功。  不要以为这样的方式太矫情,这是对琴童辛苦练习的尊重,也是对你自己教育付出的肯定。
查看原文
  方法二:重要的是“我们进步了”

  学琴过程中的沟沟坎坎一定会降低琴童学琴的兴趣,特别是碰到练不好或者回课回不掉的曲目,孩子会沮丧、发脾气、失去信心,这都是常见的现象。

  这种时候,如果家长也在旁边着急:“你怎么到现在都练不好?”“你怎么搞的?”“你到底有没有按照老师教的练?”“你怎么这么笨啊?”……家长的负面情绪会让孩子更急躁、更没有信心,对练琴没有任何帮助。

  遇到这种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比较这个月与前两个月的进步,比如家长可以试着说:“宝贝,上个月你十六分音符连奏还弹不好,现在你已经可以弹得很熟练了,只要认真地练习,妈妈相信你可以做到的。”帮助孩子体验进步、体验成功、体验学乐器的快乐,让孩子对学乐器充满信心,这是保持琴童学乐器热情和兴趣的最佳、最积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孩子和家长的情绪要成反比。

  在教育方面遇到问题,孩子露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家长就要紧张起来,帮助孩子一起去面对。反之,遇到困难,孩子已经急了,甚至已经失去信心了,家长就要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屋子已经失火,第一步不是重建家园,而是灭火,切忌煽风点火。
2013/04/28回复
讲的真好,密切关注中
2013/04/28回复
张小然:
讲的真好,密切关注中
查看原文
  方法三:一起去听音乐会

  这里提到的音乐会不一定是高端音乐会,也可以是当地音乐学院举行的学生音乐会。受地域、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可能每个孩子学乐器的家庭每年都有机会去欣赏几场高端音乐会,而且很多正规的音乐会也不允许小朋友进场。那么,欣赏一些相对专业的音乐会对于初学乐器的小琴童来说也是可以的。

  陪着孩子一起欣赏音乐会,让孩子身临其境感受音乐的氛围,积累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音乐产生共鸣。

  但是,请不要带着极大的功利性。

  袁来爸爸在听某场音乐会的时候,旁边坐着一对母女,女儿大概八九岁的样子。妈妈不停地在女儿耳边小声嘀咕:“你看人家手怎么放的”“你看人家怎么弹的”“你看人家……”结局必然是旁边坐的听众烦了,孩子也烦了。连欣赏音乐会都抱着学习的目的,下一次你再提听音乐会只会让孩子觉得有心理负担。

  请注意,音乐会门票钱从来不包含大师班费用!从音乐会中学习演奏技巧是在专业上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人才可能做到的事情,不是小琴童们听音乐会的附加条件。
2013/04/28回复
stanlyqiu:
  网上有传言,欧美、日本等国的孩子3岁开始学习钢琴、小提琴。  学琴,尤其是学钢琴、小提琴,真的越早越好吗?  答案:未必。  3岁孩子的理解力、注意力、耐力和动手能力都存在很大局限性。有孩子的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5岁以前的小小孩年龄差几个月,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会差很多,这是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造成的。  同样上一小时琴课,5岁的孩子可以学一小时,3岁的孩子可能只能学半小时。说得俗气点儿,你交了一小时的钱,孩子只学了半小时,从家长心理层面上来说,可有点儿亏啊!而且过早的强制性学习,孩子不能完全理解所学的乐理知识,久而久之会扼杀他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再想挽回可能更难。  其实从幼儿生理心理发育来说,2岁半~3岁半是孩子音乐启蒙的最佳年龄。其间完全可以不通过乐器学习,而是在各种音乐游戏,如儿歌、舞蹈、韵律体验等“玩”的过程中,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到4~6岁时,再开始进行乐器教育。  孩子能不能开始学习乐器,具体判断标准有三点:  ·手、手指、手臂的发育程度符合学习乐器的要求。  ·孩子的注意力能保持15分钟以上(最少不能少于10分钟)。  ·能遵从老师的指令,做相应动作。  以上所说的“不少于10分钟的注意力”是指孩子在学习、工作,甚至是自己不感兴趣的某件事上的注意力,绝非游戏时间。  有的家长说:“我们家孩子可以保持1个小时的注意力,坐在那儿都不动的。”  袁来妈妈窃笑:“你说的是看电视的时候吧?”  不要以为孩子看电视时可以坐着1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不动,就代表他在学琴或者进行其他学习的时候可以维持10分钟的注意力。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动画片、广告,中国的电视播放每秒25帧,跳动性非常大,孩子长时间接触这些画面,容易对思维造成影响,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身体、心理和智力发育正常的孩子通常到5周岁都可以学琴(吹奏类乐器除外)。如果孩子的理解力各方面的确比同龄孩子强,可以稍微提早半年的时间。  案例:琴童元宝(琴龄1年)  元宝妈妈原本打算让元宝从4岁开始学小提琴,在决定学琴之前,元宝妈妈特别观察了他在课堂上的表现。  元宝上幼儿英语的教室采用的是单向透视玻璃,俗称单面镜,家长在外面可以看到教室里的情况,但孩子们看不到外面的家长。元宝妈妈通过观察英语课上孩子的表现,发现元宝对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可以保持10分钟以上的注意力,对于不感兴趣的课程往往注意力不集中,会一会儿摸摸这儿,一会儿看看那儿。  其实,这种情况在幼儿园小朋友的身上还是比较常见的,元宝妈妈决定延后3个月再考虑让元宝学琴。  这3个月的“缓冲期”不是平白度过的,元宝妈妈要求孩子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做一项功课——复述幼儿园一天所学所玩的内容。  对于4岁的幼儿来说,要记住一天中发生的事有一定的难度。这要求他不仅要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还要有一定的归纳整理能力,并且将它们变成自己的可靠记忆。  开始的时候并不顺利,元宝只能记住一小部分的内容,甚至回家以后完全不记得在幼儿园里玩了什么、学了什么。元宝妈妈有针对性地帮孩子整理线索,你们吃了点心以后干什么?有没有画画?画了什么?某某老师今天带你们玩什么了?  通过每天的复述,元宝能记住的事越来越多,在幼儿园的专注力也越来越好。元宝妈妈再一次观察了他在幼儿英语课上的表现,最终决定在孩子4岁3个月的时候开始学琴。  3个月对于人生来说也许很短,但放在这个孩子身上,却是非常有必要的等待。
查看原文
  观点二:10岁再开始学琴

  有3岁就想送孩子来学琴的,也有家长提出疑问,为什么要5岁学?我等孩子大一点儿,到了八九岁十来岁,学习能力更强一点儿再开始不好吗?

  的确,孩子年纪大一点儿,学习能力会更好,但钢琴、小提琴这类乐器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以中国目前的教育状况看,孩子在学前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没有作业、考试的压力,可以保证练琴的时间。进入初中后课业压力增大,孩子用来练琴的时间有限,进入高中以后伴随着“高考”这顶巨大的帽子,不是想走音乐专业的孩子往往会放弃一切课余活动专攻文化课。这类因为挤不出练琴时间半途而废的例子比比皆是,实在太可惜了。

  另外,学前期是孩子心智开发、技能训练的好时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手指的柔软度会慢慢降低,所谓的“童子功”就是从幼儿时期锻炼出的基本功。

  说得通俗点,成年人的领悟力一定比孩子强,但真正学起琴来,未必比孩子的进展更快。很多琴童家长陪着孩子学琴、练琴,初学时期还能指导孩子,渐渐的就力不从心了。小小年纪的孩子更像一块干燥的海绵,比成年人这块使用了N次且已经含有一定水分的“老海绵”吸收得更多、更快。

  如果你打算让孩子学民族乐器,如二胡、古筝、琵琶等,可以等他上小学以后再开始,这类乐器往往用4~5年的时间就可以取得不错的进展。从8岁左右开始学习,可以兼顾孩子的领悟力、身体条件以及学习时间等多方面因素。

  至于吹奏类的乐器,袁来爸爸的建议是10岁以后或者年龄更大一点儿再开始启动。吹奏类乐器对肺活量、气息的掌握以及上牙的整齐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长号等乐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

  有些小学搞鼓号队,本来教得就不规范,孩子鼓足气一个劲儿地吹,吹出了声音才是王道,结果一个个吹得面红耳赤。更有甚者,有些学校为了举办某个活动或者欢迎上级领导的检查,让孩子们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孩子回家后出现疲惫、头晕、倒头就睡且很难叫醒的症状,这些都是错误练习导致的不良后果。

  特别提醒:吹奏乐中错误的演奏方式会改变孩子的面容,影响孩子正常的生理发育,家长要特别留心。
2013/05/02回复
stanlyqiu:
    有3岁就想送孩子来学琴的,也有家长提出疑问,为什么要5岁学?我等孩子大一点儿,到了八九岁十来岁,学习能力更强一点儿再开始不好吗?  的确,孩子年纪大一点儿,学习能力会更好,但钢琴、小提琴这类乐器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以中国目前的教育状况看,孩子在学前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没有作业、考试的压力,可以保证练琴的时间。进入初中后课业压力增大,孩子用来练琴的时间有限,进入高中以后伴随着“高考”这顶巨大的帽子,不是想走音乐专业的孩子往往会放弃一切课余活动专攻文化课。这类因为挤不出练琴时间半途而废的例子比比皆是,实在太可惜了。  另外,学前期是孩子心智开发、技能训练的好时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手指的柔软度会慢慢降低,所谓的“童子功”就是从幼儿时期锻炼出的基本功。  说得通俗点,成年人的领悟力一定比孩子强,但真正学起琴来,未必比孩子的进展更快。很多琴童家长陪着孩子学琴、练琴,初学时期还能指导孩子,渐渐的就力不从心了。小小年纪的孩子更像一块干燥的海绵,比成年人这块使用了N次且已经含有一定水分的“老海绵”吸收得更多、更快。  如果你打算让孩子学民族乐器,如二胡、古筝、琵琶等,可以等他上小学以后再开始,这类乐器往往用4~5年的时间就可以取得不错的进展。从8岁左右开始学习,可以兼顾孩子的领悟力、身体条件以及学习时间等多方面因素。  至于吹奏类的乐器,袁来爸爸的建议是10岁以后或者年龄更大一点儿再开始启动。吹奏类乐器对肺活量、气息的掌握以及上牙的整齐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长号等乐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  有些小学搞鼓号队,本来教得就不规范,孩子鼓足气一个劲儿地吹,吹出了声音才是王道,结果一个个吹得面红耳赤。更有甚者,有些学校为了举办某个活动或者欢迎上级领导的检查,让孩子们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孩子回家后出现疲惫、头晕、倒头就睡且很难叫醒的症状,这些都是错误练习导致的不良后果。  特别提醒:吹奏乐中错误的演奏方式会改变孩子的面容,影响孩子正常的生理发育,家长要特别留心。
查看原文
  在学琴之前必须确认的几件事:

  ·在正式学琴之前跟孩子做一次正式的交流,告诉孩子:一旦选择了学乐器就要坚持每天练习,这可能会牺牲一些玩的时间,但会掌握一门乐器,可以演奏给其他小朋友听,这是付出与收获。

  ·确定孩子能够倾听家长讲的话或故事,有专注做一件事并能保持一段时间(不少于10分钟)的习惯。

  ·确定孩子可以理解老师的话,能够与老师进行简单交流,并能遵照老师的指导做一定的姿势、动作。

  ·确定家里有一个成年人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陪孩子学琴练琴,有足够的耐心可以引导他,有足够的智慧可以解决他在学乐器中遇到的“瓶颈”。这个人最好是父亲或母亲,请尽量避免祖父母的介入。
2013/05/03回复
stanlyqiu:
    ·在正式学琴之前跟孩子做一次正式的交流,告诉孩子:一旦选择了学乐器就要坚持每天练习,这可能会牺牲一些玩的时间,但会掌握一门乐器,可以演奏给其他小朋友听,这是付出与收获。  ·确定孩子能够倾听家长讲的话或故事,有专注做一件事并能保持一段时间(不少于10分钟)的习惯。  ·确定孩子可以理解老师的话,能够与老师进行简单交流,并能遵照老师的指导做一定的姿势、动作。  ·确定家里有一个成年人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陪孩子学琴练琴,有足够的耐心可以引导他,有足够的智慧可以解决他在学乐器中遇到的“瓶颈”。这个人最好是父亲或母亲,请尽量避免祖父母的介入。
查看原文
“玩玩”的态度要不得
  从学乐器的兴趣,我们可以将琴童分成三类。从学乐器的目的,我们也可以将家长分成三类。


  第一类,功利型。这类家长是为了考级拿证书,为了升学加分或满足自己的成功心理。对孩子严厉有加,遇到孩子不愿练琴时,轻则骂,重则打。


  第二类,毫无目的型。这类家长与功利型家长完全相反,他们从一开始就认定孩子学琴只是业余兴趣,是为了提高音乐素养,将来不会以音乐专业为职业。他们把孩子丢给老师,能学多少算多少,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


  第三类,理智型。这类家长认为孩子既然选择了学习乐器,就应该学好。孩子不一定要从事专业演奏,也不一定要拿奖加分,但要对得起付出的精力和努力。
2013/05/14回复
stanlyqiu:
  从学乐器的兴趣,我们可以将琴童分成三类。从学乐器的目的,我们也可以将家长分成三类。  第一类,功利型。这类家长是为了考级拿证书,为了升学加分或满足自己的成功心理。对孩子严厉有加,遇到孩子不愿练琴时,轻则骂,重则打。  第二类,毫无目的型。这类家长与功利型家长完全相反,他们从一开始就认定孩子学琴只是业余兴趣,是为了提高音乐素养,将来不会以音乐专业为职业。他们把孩子丢给老师,能学多少算多少,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  第三类,理智型。这类家长认为孩子既然选择了学习乐器,就应该学好。孩子不一定要从事专业演奏,也不一定要拿奖加分,但要对得起付出的精力和努力。
查看原文
  案例:琴童瑶瑶(琴龄4年)

  袁来爸爸是瑶瑶的第五任小提琴老师,她6岁时先在琴行上了2年大课,然后开始上一对一的小课,其间陆续换了3位老师,中途还因厌学中断了一年的学琴,最终因为舍不得放弃学了几年的小提琴托人转到了袁老师这里。

  很快袁老师就发现了瑶瑶的问题,她把上课时间当成了练琴时间,上堂课所教的内容到了这堂课拉得还很生硬,在家时明显没有好好练习。最重要的是,每堂课都是司机开着宝马X5接来送去,家长从不陪课。说是学了4年的琴,但瑶瑶的实际水平仅停留在小提琴的初级阶段,手型、运弓还存在一堆问题。

  其实瑶瑶的乐感很好,学习能力也很强,所教的技巧她可以很快理解掌握,本身对拉琴也很有兴趣,只是疏于练习。袁老师认为问题的症结出在家长身上,如果家长能很好地督促瑶瑶练习,相信她在拉琴上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袁老师给瑶瑶妈妈打了电话,希望能够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结果瑶瑶妈妈在电话里发话了:“我就是让她学个乐器,有点儿兴趣爱好,我又不想让她以后从事这个职业,她爱练就练,不练就算了,我不想逼她。小孩子搞那么辛苦干什么?不就是玩玩嘛!”

  袁老师明白了瑶瑶频繁换老师以及学了4年还停留在初级水平的原因所在。很快瑶瑶开始寻找她的第六任老师……
2013/05/15回复
学习中,女儿刚刚开始学琴,不知道能走多远,但是希望我跟她都能坚持下来,最近在考虑买琴的事,电钢琴还是钢琴呢?
2013/05/15回复
Chriszhao:
学习中,女儿刚刚开始学琴,不知道能走多远,但是希望我跟她都能坚持下来,最近在考虑买琴的事,电钢琴还是钢琴呢?
查看原文
如果不是家里本来就有电钢或者实在没位置摆放,均建议买钢琴。第一在钢琴跟电钢价格差距不大,一台电钢全新都要3k多4k起跳,5k就可以买2手钢琴了;
第二,如果是大人初学我比较建议买电钢,可以插耳机晚上练还可以多种音色丰富的娱乐性,可是儿童学琴重点是锻炼听力脑力手形力度变化对声音影响等,钢琴具有原始音色而且更有美感,而这些电钢是达不到的
2013/05/16回复
stanlyqiu:
如果不是家里本来就有电钢或者实在没位置摆放,均建议买钢琴。第一在钢琴跟电钢价格差距不大,一台电钢全新都要3k多4k起跳,5k就可以买2手钢琴了;第二,如果是大人初学我比较建议买电钢,可以插耳机晚上练还可以多种音色丰富的娱乐性,可是儿童学琴重点是锻炼听力脑力手形力度变化对声音影响等,钢琴具有原始音色而且更有美感,而这些电钢是达不到的
查看原文
谢谢亲给我的建议,很有道理,能否再给我推介一下钢琴的牌子和型号呢?谢谢啦
2013/05/16回复
写的太好了!受教匪浅!我女儿六岁,学钢琴一年,家里没有人是懂得任何乐器的,每次都是我带她上课,做笔记,我觉得自己上学时都没有这么认真过,回家她按照我标记的页数和曲目练习,我也是那种培养她兴趣的那种家长,自己也不懂,陪练都做不到,顶多是现在会认一些谱。她比较喜欢学琴,尤其是学到好听的曲子就愿意练习,对那些枯燥的指法练习就不积极,每天我要求她把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弹两次,没有过多的要求她,因为一放学就写作业、吃饭、练琴、洗澡、再休息看一小会儿电视,已经没有什么时间了,继续关注这个贴子,谢谢楼主分享。希望能指点一下怎么能让她坚持、喜欢、继续学习下去。
2013/05/16回复
airways163:
写的太好了!受教匪浅!我女儿六岁,学钢琴一年,家里没有人是懂得任何乐器的,每次都是我带她上课,做笔记,我觉得自己上学时都没有这么认真过,回家她按照我标记的页数和曲目练习,我也是那种培养她兴趣的那种家长,自己也不懂,陪练都做不到,顶多是现在会认一些谱。她比较喜欢学琴,尤其是学到好听的曲子就愿意练习,对那些枯燥的指法练习就不积极,每天我要求她把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弹两次,没有过多的要求她,因为一放学就写作业、吃饭、练琴、洗澡、再休息看一小会儿电视,已经没有什么时间了,继续关注这个贴子,谢谢楼主分享。希望能指点一下怎么能让她坚持、喜欢、继续学习下去。
查看原文
  即便孩子抱着极大的兴趣来学琴,但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没有足够的毅力坚持下去,没有家长的陪伴和督促,很难出成果。特别是在孩子启蒙的前两年,就算不陪练,家长也一定要每天抽时间关心孩子的练琴情况。

  有的家长对孩子学习抓得很紧,对学琴却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原因就在于在学琴之初,家长就打定主意以后孩子不会从事音乐专业,学琴仅仅是为了培养兴趣爱好。

  这种想法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我们把这种想法通过松散的管理透露给了孩子,让孩子觉得:学习,我要认真;学琴,可以无所谓,反正我妈也觉得琴学得好不好没什么关系。

  学琴,不管你学的是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还是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前面都有一个字——学。

  不要告诉孩子——宝贝,妈妈以后不想让你走音乐专业,只想提高你的音乐素养!

  现在的孩子,“猴精”着呢!你告诉他:“我又不想让你怎么样,我只是希望你能如何如何”就是在暗示他,学琴这件事没有学业重要,只要做到“半吊子”就可以了。如果他习惯了做事只出三分力,那么日后在学业上他也会偷懒。尤其对学龄前开始学琴的小琴童们,学琴就是在规范他们的学习习惯,切不可过于松散。

  孩子的路还有很长,我们永远没办法提前预知未来的需要。既然学了,就学好它吧!最起码要对得起自己和孩子共同付出的努力。

  既然是一种学习,就不要把它当成娱乐活动去进行。学琴是素质教育,和游戏存在本质区别,它绝对不是一种“玩”,也不是以“玩玩”的态度可以面对的事。家长要有意识地在学琴中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袁来爸爸教琴这么多年发现一个现象,但凡琴学得好的孩子,功课也很棒。上琴课时开小差、回家不好好练习、练琴时马马虎虎、凡事得过且过的孩子,往往在文化课上的表现也并不出色。

  好的学习习惯会延续到孩子每一次的学习中,同样,坏的学习习惯也会传染。

  不要以为一周一小时的课会成就孩子一项专业特长,即便是世界级钢琴、小提琴演奏家来教你的孩子,仅凭一个小时里学到的技巧而没有长时间充分有效的练习,也绝对无法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不要说孩子随便学几年会弹简单的乐曲就可以了,“随便学”的结果很可能是华丽的三角钢琴在家里当成茶几使用。

  陪孩子学琴,被大多数家长喻为“最头疼的事情”。要想确定孩子开始学琴,家长应事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最初学琴的4年里,比的不是孩子的能力,而是家长的智慧和坚持。

  如果连陪孩子练琴学琴,家长都做不到,袁来爸爸建议不要轻易学琴。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更浪费大人小孩的精力。

  如果家长抱着“玩玩”的态度,还不如放弃学琴,用那些时间让孩子充分去玩,起码他的快乐是不需要任何成本的,简单而绝对。
2013/05/17回复
谢谢回复,很有道理,继续用心和孩子一起走下去,生命的过程就是一直的在学习。
2013/05/17回复
stanlyqiu:
  即便孩子抱着极大的兴趣来学琴,但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没有足够的毅力坚持下去,没有家长的陪伴和督促,很难出成果。特别是在孩子启蒙的前两年,就算不陪练,家长也一定要每天抽时间关心孩子的练琴情况。  有的家长对孩子学习抓得很紧,对学琴却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原因就在于在学琴之初,家长就打定主意以后孩子不会从事音乐专业,学琴仅仅是为了培养兴趣爱好。  这种想法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我们把这种想法通过松散的管理透露给了孩子,让孩子觉得:学习,我要认真;学琴,可以无所谓,反正我妈也觉得琴学得好不好没什么关系。  学琴,不管你学的是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还是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前面都有一个字——学。  不要告诉孩子——宝贝,妈妈以后不想让你走音乐专业,只想提高你的音乐素养!  现在的孩子,“猴精”着呢!你告诉他:“我又不想让你怎么样,我只是希望你能如何如何”就是在暗示他,学琴这件事没有学业重要,只要做到“半吊子”就可以了。如果他习惯了做事只出三分力,那么日后在学业上他也会偷懒。尤其对学龄前开始学琴的小琴童们,学琴就是在规范他们的学习习惯,切不可过于松散。  孩子的路还有很长,我们永远没办法提前预知未来的需要。既然学了,就学好它吧!最起码要对得起自己和孩子共同付出的努力。  既然是一种学习,就不要把它当成娱乐活动去进行。学琴是素质教育,和游戏存在本质区别,它绝对不是一种“玩”,也不是以“玩玩”的态度可以面对的事。家长要有意识地在学琴中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袁来爸爸教琴这么多年发现一个现象,但凡琴学得好的孩子,功课也很棒。上琴课时开小差、回家不好好练习、练琴时马马虎虎、凡事得过且过的孩子,往往在文化课上的表现也并不出色。  好的学习习惯会延续到孩子每一次的学习中,同样,坏的学习习惯也会传染。  不要以为一周一小时的课会成就孩子一项专业特长,即便是世界级钢琴、小提琴演奏家来教你的孩子,仅凭一个小时里学到的技巧而没有长时间充分有效的练习,也绝对无法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不要说孩子随便学几年会弹简单的乐曲就可以了,“随便学”的结果很可能是华丽的三角钢琴在家里当成茶几使用。  陪孩子学琴,被大多数家长喻为“最头疼的事情”。要想确定孩子开始学琴,家长应事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最初学琴的4年里,比的不是孩子的能力,而是家长的智慧和坚持。  如果连陪孩子练琴学琴,家长都做不到,袁来爸爸建议不要轻易学琴。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更浪费大人小孩的精力。  如果家长抱着“玩玩”的态度,还不如放弃学琴,用那些时间让孩子充分去玩,起码他的快乐是不需要任何成本的,简单而绝对。
查看原文
小心对待孩子的选择
2013/05/19回复
stanlyqiu:
  小心对待孩子的选择——钢琴PK小提琴

  袁来爸爸认为孩子在5岁左右,如果一定要开始学一种乐器,钢琴和小提琴都是比较适合的选择,但两种乐器的不同“个性”决定了家长不同的选择。

  钢琴属于和声乐器,是为数不多可以同时奏出几个音的乐器之一。同时,弹奏旋律与和声、音乐理论在钢琴键盘上比在其他任何乐器上都体现得更直观、更容易看懂。因此,钢琴在多数音乐学习中居中心地位,这是不可否认的。如果你目标明确,有计划让孩子在未来成为歌手、指挥乃至音乐理论家,那么钢琴都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从小琴童的易上手程度来看,钢琴也比小提琴更具优势。

  学习钢琴的孩子能够更快体验到学习乐器的成就感,更易于让听众一饱耳福。可能只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你的宝贝就可以大声宣布:“妈妈,我弹首曲子给你听。”而同期学习小提琴的孩子可能还在跟枯燥难听的长弓练习较劲儿呢!

  而从音乐学习的启蒙角度看,小提琴比钢琴更具特点。

  早期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开发音乐天赋、培养音乐素质,而并非要在具体的演奏成就上有所建树。

  钢琴因为易上手,容易弹出小曲子,孩子只要按键正确,奏音就对了,可以没有压力地进行有节奏的音符学习。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陷,孩子注重“弹”,往往不注意弹奏的效果。小提琴则不一样,孩子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力,拉小提琴时必须仔细听音,调整手指使音调准确,这样一边演奏一边培养听音技能,可以让孩子对曲调的认知贯穿在学习的始终。

  有句俗话说:“拉小提琴的人有双‘金耳朵’,弹钢琴的人有双‘银耳朵’。”就是指演奏小提琴对于耳朵的听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而这种听觉能力恰恰是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能力。
2013/05/20回复
stanlyqiu:
    袁来爸爸认为孩子在5岁左右,如果一定要开始学一种乐器,钢琴和小提琴都是比较适合的选择,但两种乐器的不同“个性”决定了家长不同的选择。  钢琴属于和声乐器,是为数不多可以同时奏出几个音的乐器之一。同时,弹奏旋律与和声、音乐理论在钢琴键盘上比在其他任何乐器上都体现得更直观、更容易看懂。因此,钢琴在多数音乐学习中居中心地位,这是不可否认的。如果你目标明确,有计划让孩子在未来成为歌手、指挥乃至音乐理论家,那么钢琴都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从小琴童的易上手程度来看,钢琴也比小提琴更具优势。  学习钢琴的孩子能够更快体验到学习乐器的成就感,更易于让听众一饱耳福。可能只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你的宝贝就可以大声宣布:“妈妈,我弹首曲子给你听。”而同期学习小提琴的孩子可能还在跟枯燥难听的长弓练习较劲儿呢!  而从音乐学习的启蒙角度看,小提琴比钢琴更具特点。  早期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开发音乐天赋、培养音乐素质,而并非要在具体的演奏成就上有所建树。  钢琴因为易上手,容易弹出小曲子,孩子只要按键正确,奏音就对了,可以没有压力地进行有节奏的音符学习。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陷,孩子注重“弹”,往往不注意弹奏的效果。小提琴则不一样,孩子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力,拉小提琴时必须仔细听音,调整手指使音调准确,这样一边演奏一边培养听音技能,可以让孩子对曲调的认知贯穿在学习的始终。  有句俗话说:“拉小提琴的人有双‘金耳朵’,弹钢琴的人有双‘银耳朵’。”就是指演奏小提琴对于耳朵的听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而这种听觉能力恰恰是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能力。
查看原文
  小提琴还有两个长于钢琴之处:

  一是拉琴时,琴弓随着乐句的排列组合不停变换,这让孩子从最初就能主动、正确地形成乐感。

  二是小提琴的尺寸可以做成原标准的几分之几,从最小的1/10、1/8、1/4、1/2到3/4琴,再到正常规格的所谓“成人琴”,更便于让孩子挑选到适合他手指大小、手臂长度的理想尺寸,这点是钢琴做不到的。

  现在,有音乐教育专家提出,可以让孩子两种乐器都尝试,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兴趣,并询问他的意见,最终由孩子来决定学哪种乐器。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就曾说过,很多孩子在学第二件乐器的时候才真正喜欢上音乐,并能坚持学习下去。

  按照音乐学习的规律,孩子在9岁左右,音乐学习的重心应从开发天赋转移到演奏乐器的实际成就中。届时,孩子可以换掉钢琴或小提琴,转而选择终身学习、演奏的固定乐器。

  袁来爸爸认为如果有条件同时学习两种乐器当然是非常好的选择,但即使不考虑学琴的经济投入,中国的教育大环境也决定了想要真正实现这种想法,难度很大。
2013/05/21回复
猜你喜欢

考过十级的人告诉你:钢琴考级真的有必要吗?

琴行教学钢琴用电钢琴VS钢琴有何区别

谈谈才艺培养这码事

很开心 昨晚得知女儿的英皇钢琴八级优良通过

小孩子学琴成功70%靠家长----钢琴、低音提琴教师郭东莹专访

孩子厌学钢琴,家长怎么做才对?

热点推荐

顺德趁墟+钓虾一天游 有得吃有得玩

给哈啰单车的收费刺到 10分钟就要快3蚊

打卡新疆喀纳斯 像闯进上帝的调色盘

城市的田园遛娃地 进蜂房还有手剥玉米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4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码住这10种修补方法 墙面开裂不用愁

小学鸡毕业啦 年级第二心满意足了

十元均一太好逛了 特价雪糕即买即食

7-11有很多优惠券可以领 2蚊买饮料

西贝的亲子活动 付款0元带娃做饼干

哥哥长大了 可以帮忙接送弟弟了

告别小学 考上梦中情校所有努力都值了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