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小课,孩子该选哪一课
了解了学琴市场上不同类型的老师,袁来爸爸再详细介绍一下学琴的不同授课方式。不管是钢琴、小提琴,还是其他乐器,授课方式基本相同,无外乎大课、小课及小班课(即小班教学)。因为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每个地方学琴的费用也不尽相同,这里只能介绍大概情况,以做参考之用。
·大课:又称集体课。一个老师同时教授10~20个琴童,每堂课2个小时,中间休息10分钟。一个学期交一次费用,平均下来每堂课花费10元到几十元不等。
·小班课:有一对二教学,也有一对多,一般不超过5个孩子,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上课时间在60~90分钟不等。根据老师的级别及上课的人数收费,一般50~150元不等。
·小课:是一对一教学。一个老师教一个琴童,每堂课一小时左右,中间无休息。不同的老师收费标准不同,一般60元到几百元不等。
少年宫、琴行、群众艺术馆等场所较常开设大课,以此作为音乐普及教育的一种方式。说了是普及教育,大课这种授课形式也就只适合普及音乐教育。
众所周知,孩子学习一门乐器,在最初的阶段手型等基本功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老师面对十几个孩子,他绝对不可能同时留意十几个孩子的手型。往往是一个个分别回课,老师分别讲解存在的问题,然后采用齐奏的方式巩固练习,最后老师做示范给所有孩子看,布置新课内容。
一堂课虽说有120分钟,但平均分配到每个孩子的身上,可能10分钟都不到。你说在10分钟的时间里,老师能发现孩子多少问题,孩子能从老师身上学到多少演奏技巧?如果学琴的程度加深,可能一首曲子演奏下来都需要五六分钟的时间,老师根本不可能个别回课,干脆采用集体齐奏的方式检查上节课预留的作业。那么孩子在回课中存在的问题,根本没办法全部找出来。
乐器演奏是一门个性极强的艺术,每个孩子的理解程度不同、性格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存在的问题更不同,大课教学可以普及孩子的乐理知识,让他了解一门乐器,真正想学好或掌握一门乐器,大课教学形式却不是理想的授课方式。
当然,如果你只打算让孩子了解这门乐器,懂点儿乐理,可以演奏简单的小曲子,上了小学四五年级以后就不打算在乐器 学习上浪费时间了,那么随便找个老师,随便找个地方,随便上上大课都可以。
小班教学是大课、小课中间的一种授课方式,比较常见的是一对二教学模式,在钢琴学习的初级阶段最为常见。
小班教学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缺点。
在初学阶段,几个年龄相当的孩子在一起学琴,彼此之间有激励作用。这节课一个小朋友弹得不错,另一个小朋友的家长就会说:你看谁谁谁和你一起学的,你看人家弹得多好。孩子都有不服输的精神,出于想要超越同伴的意识,他会特别努力。但小班教学也存在它的缺点。
有孩子的家长都很清楚,在孩子小的时候,生病往往是在所难免的。今天这个孩子生病了,下个月那个孩子生病了,大家同时学琴,为了一个孩子耽误所有琴童的进度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生病的孩子落下一堂课。在学校里落了一堂课,家长还能自己替孩子补上,落下一节琴课,你要怎么补?只能找教琴的老师花10~15分钟时间匆匆补一下了。
另外,还是出于孩子的接受程度和学习能力的差别,学琴的进度也不可能完全同步。同期学琴的几个孩子随着学琴时间的增长,渐渐会显现出明显的差距。到底是教的进度慢一点儿好,还是快一点儿好?为了平衡,老师只能选择一个折中的办法,这对进度快的孩子是种浪费,而进度慢的孩子又没办法很好地巩固基础。
而且时间长了,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会渐渐显现。

学琴攻略第一期——要不要让孩子学乐器
Q1: 我该让孩子学乐器吗?
Q2: 我的孩子是学乐器的料吗?
Q3: 怎么用音乐点亮孩子的智慧?
学琴攻略第二期——被神化了的“兴趣”
Q1: 学乐器,兴趣重要吗?
Q2: 兴趣,父母,老师,谁才是神话缔造者
Q3: 几岁学乐器正当时
Q4: 玩玩”的态度要不得
学琴攻略第三期——钢琴,小提琴,其他乐器
Q1: 学钢琴,小提琴的7大误区
Q2: 小心对待孩子的选择——钢琴pk小提琴
Q3: 买琴,给父母支招
Q4: 别“吊死”在钢琴这棵树上
Q5: 电子琴转钢琴=走弯路
学琴攻略第四期——给孩子选个好老师
1.学琴市场上的N类老师
2.大课、小课,孩子该选哪一课
3.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老师
4.如何找到好老师
学琴攻略第五期——父母,你们准备好了吗
1.准备好!孩子一定会反抗
2.琴童心理分分类
3.应对孩子反抗的实用战术
4.父母,请不要这样做……
学琴攻略第六期——陪练的力量
1.陪练,陪的是什么?
2.如何陪孩子走过"沟沟坎坎"
3.是时候请个专业陪练了
注:本文摘取自作者袁泉/于佳夫妇(袁来爸爸妈妈)的《孩子学琴的那些事儿》,大家如有兴趣,可以购买原版书,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