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琴童阳阳和撞撞(琴龄2年)
阳阳和撞撞是邻居,阳阳比撞撞大4个月,因为从小一起玩到大,感情特别好。阳阳快5岁的时候,妈妈决定让他学钢琴,撞撞妈妈觉得学琴的时候互相有个伴也挺好,跟阳阳妈妈商量后,给两个孩子报了一对二的小班钢琴课。每堂课1小时,专业院校老师授课,学费还比一对一的小课便宜一些。
刚开始的时候,两个孩子的感觉不错,互相比着学琴。时间久了,问题就显现出来了。虽然阳阳只比撞撞大4个月,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自律能力等都在学琴的过程中展现出相对的优势。
老师为了协调两个孩子的学琴进度,只好互相迁就,放慢阳阳的速度,提高撞撞的进度。一次两次还无所谓,时间长了,两个妈妈都不干了。阳阳妈觉得我们家孩子明明就可以上新课了,为什么还要重复上节课的曲子?撞撞妈觉得我们家孩子进度慢一点儿,基础打得扎实一点儿不好吗?而且撞撞妈看到自己家孩子每次回课都不如人家,也觉得脸上无光。
家长的心渐渐产生了隔阂,最麻烦的是孩子的心理也开始产生偏差。
撞撞每次弹得都没有阳阳好,不仅撞撞妈觉得难堪,孩子也越来越没有信心。每次老师都表扬阳阳,每次老师都说阳阳弹得比较好,每次老师都说撞撞这里弹得不好那里弹错。不仅是老师,连撞撞妈也把自己不服气的心态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为什么阳阳能弹好,你就弹不好?你要是再不好好练,下次回课又该拖后腿了。你看看人家阳阳,你看看你……”
终于有一天撞撞对着妈妈吼起来:“他弹得好,你让他当你儿子好了!”
孩子的情绪是没办法用理智控制的,撞撞将跟学琴有关的所有负面情绪全都归咎在阳阳身上,甚至在小区里遇到阳阳也当没看见,原本可以一起快乐长大的两个小伙伴成了陌路人,孩子的妈妈们也互看不顺眼。
最终的结果是两个孩子解散一对二的小班教学,各自上小课。如果一开始就采用小课的教学形式,可能两个孩子还能开开心心地一起长大。

学琴攻略第一期——要不要让孩子学乐器
Q1: 我该让孩子学乐器吗?
Q2: 我的孩子是学乐器的料吗?
Q3: 怎么用音乐点亮孩子的智慧?
学琴攻略第二期——被神化了的“兴趣”
Q1: 学乐器,兴趣重要吗?
Q2: 兴趣,父母,老师,谁才是神话缔造者
Q3: 几岁学乐器正当时
Q4: 玩玩”的态度要不得
学琴攻略第三期——钢琴,小提琴,其他乐器
Q1: 学钢琴,小提琴的7大误区
Q2: 小心对待孩子的选择——钢琴pk小提琴
Q3: 买琴,给父母支招
Q4: 别“吊死”在钢琴这棵树上
Q5: 电子琴转钢琴=走弯路
学琴攻略第四期——给孩子选个好老师
1.学琴市场上的N类老师
2.大课、小课,孩子该选哪一课
3.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老师
4.如何找到好老师
学琴攻略第五期——父母,你们准备好了吗
1.准备好!孩子一定会反抗
2.琴童心理分分类
3.应对孩子反抗的实用战术
4.父母,请不要这样做……
学琴攻略第六期——陪练的力量
1.陪练,陪的是什么?
2.如何陪孩子走过"沟沟坎坎"
3.是时候请个专业陪练了
注:本文摘取自作者袁泉/于佳夫妇(袁来爸爸妈妈)的《孩子学琴的那些事儿》,大家如有兴趣,可以购买原版书,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