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比较求鉴别---大家日常见闻中,看到的被骗买保险人惨,还是没有买保险的人出事了惨啊
689651家庭理财
好像保险和他的业务水火不容一样的。
想问问大家,日常生活中有两类人
一类是有缴费能力,被业务员忽悠了,交了几年保险的。
还有一类是,被人忽悠了退保或者坚定信心这辈子不被保险骗,打死不买保险的。
假定前后两类人都被忽悠了,前面是被忽悠买的,后面是被忽悠不买的。
万一有点啥事,到底谁惨啊?
就算没事,那个被忽悠交了几年保险的,每次缴费不爽几天。但是看到天灾人祸心理还是坦然点,好歹我还供份保险嘛
被忽悠坚定退保的,看到天灾人祸也偶感不爽,因为怕骗,不参与保险组织,知道有啥事都要自己抗的。
这两类人到底谁活的惨一点呢?
2013/05/14
全部回帖
dongtinglang:
只见满版诋毁保险的声音,尤其某些其他金融从业人员,不去好好宣传自己的专业领域,天天忽悠客户退保。好像保险和他的业务水火不容一样的。想问问大家,日常生活中有两类人一类是有缴费能力,被业务员忽悠了,交了几年保险的。还有一类是,被人忽悠了退保或者坚定信心这辈子不被保险骗,打死不买保险的。假定前后两类人都被忽悠了,前面是被忽悠买的,后面是被忽悠不买的。万一有点啥事,到底谁惨啊?就算没事,那个被忽悠交了几年保险的,每次缴费不爽几天。但是看到天灾人祸心理还是坦然点,好歹我还供份保险嘛被忽悠坚定退保的,看到天灾人祸也偶感不爽,因为怕骗,不参与保险组织,知道有啥事都要自己抗的。这两类人到底谁活的惨一点呢?
查看原文有閑錢可 以買
2013/05/15回复
dongtinglang:
只见满版诋毁保险的声音,尤其某些其他金融从业人员,不去好好宣传自己的专业领域,天天忽悠客户退保。好像保险和他的业务水火不容一样的。想问问大家,日常生活中有两类人一类是有缴费能力,被业务员忽悠了,交了几年保险的。还有一类是,被人忽悠了退保或者坚定信心这辈子不被保险骗,打死不买保险的。假定前后两类人都被忽悠了,前面是被忽悠买的,后面是被忽悠不买的。万一有点啥事,到底谁惨啊?就算没事,那个被忽悠交了几年保险的,每次缴费不爽几天。但是看到天灾人祸心理还是坦然点,好歹我还供份保险嘛被忽悠坚定退保的,看到天灾人祸也偶感不爽,因为怕骗,不参与保险组织,知道有啥事都要自己抗的。这两类人到底谁活的惨一点呢?
查看原文
真心的恳请大家看到一些言论时都应当多点理性的思考!别因为某些偏激、狭窄、不正确的言论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因为日子是自己要过的、未来有什么事情都是需要自己去解决的,那些误导言论的发出者在您遇到困难时不会出一分钱来帮您解决问题!其实买不买都是自己的权利,如果自己不认同、自己完全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7788的事情,完全可以不买!
也奉劝那些成天说国内保险如何如何差、说保险如何如何骗人的人请注意自己的言行,别因为你们的一句话去害了人家的整个家庭的未来生活,这是关系生命危急的大事,不可随口说说图个口快就了事的!
试问图口快的这些朋友如果别人某天因为你们的言论买错、没有买保险而正好发生了意外或疾病方面的风险,你们可以为别人做些什么?能帮别人承担多少的医疗费?能帮别人照顾家庭、供楼、养小孩、照顾老人吗?如果不能,请您积善行德说些客观、公正的话,谢谢!
2013/05/15回复
看完论坛关于保险的帖子,总结出大概的观点。
1.很多人买保险被坑过。
2.说保险好的,不断和别人辩驳的都是保险业务员。
3.分红型保险不买,要买只买消费型。
4. 买保险在香港买比在大陆买合算。
楼主看问题真是很不客观啊,凡事zuogepolu说的都要攻击,现在还发个贴说别人忽悠退保,别人忽悠退
保有什么好处,看来你才是个忽悠。
别人说保险提成高,你就美其名曰,提成只占合约价值的5%,大哥,后面9年关你的鸟事,可能客户第二
个月就退保了,你还是提成那么多。客户违约是不是你把提成也退回呢?还和房地产业务员比较,这有得
比较吗?房地产都是一次付清的。他和银行贷款做按揭,是和银行的事,已经是全额成交了。打税是按全
额打税,你保险的是吗?房子可以转让,你保险可以转让吗?
别人说提成高,你就说你们保险业务员混的不好,提成高和你混得好不好又是两个概念,楼主很喜欢偷换
概念啊。提成高,你卖不出去而已,因为很多人都懂,听到保险色变。你有资源,卖出去很容易。一般保
险业务员肯定没饭吃了。
别人说银行压着卖,你就说提成那么高还要压着卖?当然要压着卖,卖出去了,银行能赚多少,行长能赚
多少,销售人员也赚一笔。一般的保险业务员没饭吃,在银行上班的人员就有饭吃,民众不相信保险公司
,但是相信银行,认为银行不会坑爹,不过银行现在的信任度也越来越低了。
吗
别人说无孔不入,本意就是说妈妈网也有很多保险业务员了,你又扯到四川地震,业务员多和大家是否买
保险又是两回事,保险公司只要是个人,都会招你过来做保险,人员会不多呢?反正楼主有些东西已经觉
得不好反驳了,就会想办法去反驳一些很次要的东西,做到转移矛盾。
你还说其他金融从业人员攻击保险行业,言语很有轻视的意思,即使别人攻击保险行业,但是并没有攻击
你啊。你就攻击他们的行业可以了,不要人身攻击,就好像就你懂,别人什么都不懂的样子。保险行业这
么烂还需要攻击?真的吃饱了没事干?你看看说保险不好的ID,都不是新号,也没有在这里做过广告。别
人家是注册会计师呢,比你会算。
1.很多人买保险被坑过。
2.说保险好的,不断和别人辩驳的都是保险业务员。
3.分红型保险不买,要买只买消费型。
4. 买保险在香港买比在大陆买合算。
楼主看问题真是很不客观啊,凡事zuogepolu说的都要攻击,现在还发个贴说别人忽悠退保,别人忽悠退
保有什么好处,看来你才是个忽悠。
别人说保险提成高,你就美其名曰,提成只占合约价值的5%,大哥,后面9年关你的鸟事,可能客户第二
个月就退保了,你还是提成那么多。客户违约是不是你把提成也退回呢?还和房地产业务员比较,这有得
比较吗?房地产都是一次付清的。他和银行贷款做按揭,是和银行的事,已经是全额成交了。打税是按全
额打税,你保险的是吗?房子可以转让,你保险可以转让吗?
别人说提成高,你就说你们保险业务员混的不好,提成高和你混得好不好又是两个概念,楼主很喜欢偷换
概念啊。提成高,你卖不出去而已,因为很多人都懂,听到保险色变。你有资源,卖出去很容易。一般保
险业务员肯定没饭吃了。
别人说银行压着卖,你就说提成那么高还要压着卖?当然要压着卖,卖出去了,银行能赚多少,行长能赚
多少,销售人员也赚一笔。一般的保险业务员没饭吃,在银行上班的人员就有饭吃,民众不相信保险公司
,但是相信银行,认为银行不会坑爹,不过银行现在的信任度也越来越低了。
吗
别人说无孔不入,本意就是说妈妈网也有很多保险业务员了,你又扯到四川地震,业务员多和大家是否买
保险又是两回事,保险公司只要是个人,都会招你过来做保险,人员会不多呢?反正楼主有些东西已经觉
得不好反驳了,就会想办法去反驳一些很次要的东西,做到转移矛盾。
你还说其他金融从业人员攻击保险行业,言语很有轻视的意思,即使别人攻击保险行业,但是并没有攻击
你啊。你就攻击他们的行业可以了,不要人身攻击,就好像就你懂,别人什么都不懂的样子。保险行业这
么烂还需要攻击?真的吃饱了没事干?你看看说保险不好的ID,都不是新号,也没有在这里做过广告。别
人家是注册会计师呢,比你会算。
2013/05/15回复
其实不买分红保险主要有几个原因:
1.实在没有钱,只能搞消费的。消费的保险和租房住一样的。能租多久,租金怎么涨价,哪年不租给你,你一点
控制力都没有,一个短期的应急解决方案而已。消费过程中,没有构建资产,资产不再自己手中,主动权就不再自己手中。
多年前一直有买房划算还是租房划算的讨论。我觉得有能力的情况下,应该控制资产,不要让自己一辈子都被有资产的人控制。
2.某阶段的保额不够,需要增加对冲。比如高负债期,通过储蓄保险无法完成高额保障,需要用保险对冲负债。
比如有种保险叫做个人信用人寿保险。通常和贷款绑定一起购买的。用来对冲还款人风险,增加借款人信用。
这种可以是消费的。
3.单位为员工买的商业短期保险,因为单位只管你在工作期间,你的一生不是单位负责的,自己要对自己负责。公司不会
也没有必要给你提供长期人寿保险。
4.高估自己的投资能力,低估保险机构管理能力。
总觉得几千块的保费可以用来干这投资,干那个投资,如果真投资能力很强,还需要
这几千块的保险费来博取收益吗?这种想法完全高估自己的金融行为能力,低估保险公司追求绝对回报下的资产管理能力。
有几个人在金融市场真的记账的,把自己每次投资的对账单打出来看看,看看长期回报率的咋样。我认识的大部分人
在金融市场的投资率都是很差的。不过很多人不承认而已,有仔细对你的每一笔交易做记录和分析的有几个。
这种能力和机构投资能力不在一个档次的。说实在的真懂金融的,对保险公司投资能力都是敬畏几分的。
绝对回报,不是那么好整。职业投资人一直在处理一个最头大的问题,如果控制账户回撤,追求绝对回报。
因为很难,能否职业化的最重要标志就是这个。一般人连概念都没有,老说可以高收益,真有那么多高收益的投资
项目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穷人啊。
对人寿保险保险的态度还在纯消费保险,其实需要加强对保险知识的认知。分红保险没有啥错的。只是针对不同的人
解决不同的问题,有人就喜欢租房住,到头来发现人生被房东控制,有人就喜欢买消费保险,到时候发现需要的
时候被保险公司控制了,然后过来骂保险公司不是东西。资产不在自己手上,永远没有话语权,钱不会是白给的。
房子如此,保险也如此。
2013/05/15回复
2013/05/15回复
作为消费者,反正我买了保险安心很多,之前有一年停了医疗险,过马路都小心翼翼,后来又买了才觉得放心。
不是没遇见过一场病生下来倾家荡产的,反正我不想自己给医生医院打工就是了。
不是没遇见过一场病生下来倾家荡产的,反正我不想自己给医生医院打工就是了。
2013/05/15回复
关于长期保险设置成储蓄性的原因,有几点:
1.保险资产和储蓄资产管理的财富本质上是不同的,储蓄资产管理的是已经挣到钱,
是消费-支出之后的剩余部分,是一种已实现收入。保险通过期缴方式管理的是未来的收入。是一种对
未来收入的提前安排。也就是一个购买保险的客户是先从收入中预支一部分购买保险
然后才消费和储蓄。这种是一种计划的储蓄,更容易存下钱。这种制度把先消费
后储蓄的习惯,变成先储蓄后消费。社保中的养老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
都是这种模式,虽然回报都不高,但是是能有效储蓄的。否则大部分人是存不下钱的。
不信把工资都打到卡上,然后反手交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大部分人都存不下。这个
在金融行为学上有详细研究。
我说的这点你认同不。
1.保险资产和储蓄资产管理的财富本质上是不同的,储蓄资产管理的是已经挣到钱,
是消费-支出之后的剩余部分,是一种已实现收入。保险通过期缴方式管理的是未来的收入。是一种对
未来收入的提前安排。也就是一个购买保险的客户是先从收入中预支一部分购买保险
然后才消费和储蓄。这种是一种计划的储蓄,更容易存下钱。这种制度把先消费
后储蓄的习惯,变成先储蓄后消费。社保中的养老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
都是这种模式,虽然回报都不高,但是是能有效储蓄的。否则大部分人是存不下钱的。
不信把工资都打到卡上,然后反手交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大部分人都存不下。这个
在金融行为学上有详细研究。
我说的这点你认同不。
2013/05/15回复
关于寿险储蓄资产应急的问题:
保险有一种功能叫做提供应急金,应急金可以在几种模式提供,一种是通过出险的赔付,
第二种是资产质押贷款。保单抵押是一种无用途质押。也就是你只要提供保单和身份证
就可以获得质押贷款。而其他形式的贷款通常需要提供贷款人的现金收入情况,和贷款用途。
这类资产作为应急储备金是受到限制的。储蓄保险是一种快速的贷款应急工具。这种应急
在产在家庭财务安全方面有很好的作用。这两年贷款紧张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保险公司
每年保单贷款激增。就是这个功能的很好体现。更安全便利的应急储备金,能增加家庭资产的安全性。
一场好的战役是进攻和防守的综合平衡。防守资产能保证好的进攻性。就像足球场上,好的后卫和守门员
是可以增强前锋的攻击力的。
保险有一种功能叫做提供应急金,应急金可以在几种模式提供,一种是通过出险的赔付,
第二种是资产质押贷款。保单抵押是一种无用途质押。也就是你只要提供保单和身份证
就可以获得质押贷款。而其他形式的贷款通常需要提供贷款人的现金收入情况,和贷款用途。
这类资产作为应急储备金是受到限制的。储蓄保险是一种快速的贷款应急工具。这种应急
在产在家庭财务安全方面有很好的作用。这两年贷款紧张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保险公司
每年保单贷款激增。就是这个功能的很好体现。更安全便利的应急储备金,能增加家庭资产的安全性。
一场好的战役是进攻和防守的综合平衡。防守资产能保证好的进攻性。就像足球场上,好的后卫和守门员
是可以增强前锋的攻击力的。
2013/05/15回复
第三:关于财产分配的问题,资产有法律属性,
有些钱在你银行卡上,但是不一定是自己的资产,通过保单可以对某些储蓄资产做隔离。
给资产贴上标签,证明你才是资产的合法主人,很多资产在你卡上或者证券户头,但是并没有保险这么明确的规定投保人,
被保人,受益人,资产权属不清晰,当家庭有变故的时候会出现资产不清晰的问题。这个也是储蓄保险可以解决的问题。
有些资产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固定,在你卡上的钱并不一定是自己的。太灵活的资产会面临随时转移的问题。储蓄的高
灵活性给很多转移模式提供便利。保险可以固花资产。这点也是储蓄保险的用途。对于有这部分担忧的客户可以购买
或者某些家庭结构是要借助这种保险制度安排来规避某些事情的。
有些钱在你银行卡上,但是不一定是自己的资产,通过保单可以对某些储蓄资产做隔离。
给资产贴上标签,证明你才是资产的合法主人,很多资产在你卡上或者证券户头,但是并没有保险这么明确的规定投保人,
被保人,受益人,资产权属不清晰,当家庭有变故的时候会出现资产不清晰的问题。这个也是储蓄保险可以解决的问题。
有些资产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固定,在你卡上的钱并不一定是自己的。太灵活的资产会面临随时转移的问题。储蓄的高
灵活性给很多转移模式提供便利。保险可以固花资产。这点也是储蓄保险的用途。对于有这部分担忧的客户可以购买
或者某些家庭结构是要借助这种保险制度安排来规避某些事情的。
2013/05/15回复
4:关于储蓄保险的投资回报问题:
一份终身人寿保险,本质上是一份期限不定的储蓄。因为出险概率是100%。没有人不死的。
只是兑付的时间不同。每个签下终身人寿保险的客户,已经和保险公司想形成债务关系
保险公司承诺在某一个合适的时间兑付这笔债务。兑付率100%。其本质是一份长期存款。
由于时间可能很长,利率不好确定,所以保险不能采用银行的债务模式,因为利率过高
保险公司会破产,如果利率过低,对投保人不公平。
如何平衡这种债务关系。分红保险制度采用的是保守精算利率+浮动分红模式处理。
这种制度对投保人和保险人都是相对公平的。保证绝对回报下,追求更高收益。这种比基金的管理费模式更加重视客户利益。
也比设置不合理的利率能够更好规避投保人和被保险风险,保证金融系统正常运转。
对客户更公平。至于是否干的过5年的储蓄国债,这个是两类不同久期的资产比较问题。
保险这种资产期限长于5年储蓄国债债券。5年以后,国债到底多少利率。谁也不知道。
保险公司要做的是去市场购买资产,让他更长的时间的保险合同期限匹配。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单一的资产品种无法解决这种配置问题。
这个你要细究就要去学习资产配置模型了。保险用严格的精算和科学的资产管理,匹配资金,
不是简单的单一资产可以比拟的。这种在时间和资产类别上足够分散,需要做大量的管理工作。
一份期限50-70年的保单,资产管理是很复杂的。用简单的购买国债或者定存走比较,没有考虑多个利率周期的问题。
定期国债的方法要考虑各种不同经济周期下的利率情况,个人客户没法做到最优化管理,也没有理论胜算。
大量的管理工作,也不是一般人有专业知识和精力管理的。保险的设计在管理长期资产方面是
有足够科学性的。全世界的保险公司都在处理长期资产的保单,因为他们这方面有足够的专业能力。
普通人是没有的。
一份终身人寿保险,本质上是一份期限不定的储蓄。因为出险概率是100%。没有人不死的。
只是兑付的时间不同。每个签下终身人寿保险的客户,已经和保险公司想形成债务关系
保险公司承诺在某一个合适的时间兑付这笔债务。兑付率100%。其本质是一份长期存款。
由于时间可能很长,利率不好确定,所以保险不能采用银行的债务模式,因为利率过高
保险公司会破产,如果利率过低,对投保人不公平。
如何平衡这种债务关系。分红保险制度采用的是保守精算利率+浮动分红模式处理。
这种制度对投保人和保险人都是相对公平的。保证绝对回报下,追求更高收益。这种比基金的管理费模式更加重视客户利益。
也比设置不合理的利率能够更好规避投保人和被保险风险,保证金融系统正常运转。
对客户更公平。至于是否干的过5年的储蓄国债,这个是两类不同久期的资产比较问题。
保险这种资产期限长于5年储蓄国债债券。5年以后,国债到底多少利率。谁也不知道。
保险公司要做的是去市场购买资产,让他更长的时间的保险合同期限匹配。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单一的资产品种无法解决这种配置问题。
这个你要细究就要去学习资产配置模型了。保险用严格的精算和科学的资产管理,匹配资金,
不是简单的单一资产可以比拟的。这种在时间和资产类别上足够分散,需要做大量的管理工作。
一份期限50-70年的保单,资产管理是很复杂的。用简单的购买国债或者定存走比较,没有考虑多个利率周期的问题。
定期国债的方法要考虑各种不同经济周期下的利率情况,个人客户没法做到最优化管理,也没有理论胜算。
大量的管理工作,也不是一般人有专业知识和精力管理的。保险的设计在管理长期资产方面是
有足够科学性的。全世界的保险公司都在处理长期资产的保单,因为他们这方面有足够的专业能力。
普通人是没有的。
2013/05/15回复
:
你的计算只是限制在自己假定的简单条件下,时间跨度,风险假设,资产配置模型,金融行为习惯,都没有考虑。
保险制度是过非常科学制度,在严格法律和监管保障下,经过详细精算后的产物,在金融学中是顶级学科。
保险坑爹说法值得商榷。当然行业制度上有去探讨的改进地方,但是总体上是了解然后改进,而不是简单的贴坑爹标签。
保险是值得去了解的。
保险制度是过非常科学制度,在严格法律和监管保障下,经过详细精算后的产物,在金融学中是顶级学科。
保险坑爹说法值得商榷。当然行业制度上有去探讨的改进地方,但是总体上是了解然后改进,而不是简单的贴坑爹标签。
保险是值得去了解的。
2013/05/15回复
2013/05/15回复
第一:你怎么知道这个被保人活到60几岁?他到底活到哪年?
你可以分成3个阶段 1,50岁交完保费前 2,50岁交完保费后 到领取50% 3,领取50%
一个人只有一次死亡时间,死不了三次。
第二:你怎么知道没有制度保障下,被保人未来收入能定存?人的持续储蓄习惯如何约束?
定存保证5到 保险点定缴 呢个EXCUSE是否太差呢?
期缴保险规划的是未来的收入分配,通过合同强制先缴费剩下的钱去消费。
储蓄没有约束,先消费后储蓄。金融行为本质不同。
第三:你怎么知道未来被保人的身体状况能持续购买消费保险?
反过来说 分红险投保人如果身体出了问题 拿取保额后 这个保险还继续吗?
出问题可能是非标体或者拒保体,没有构成保险的赔付条件,但是也无法购买消费保险或者消费保费价格变化。
第四:你怎么知道未来某年的保险公司消费保险的价格是多少?
这个真回答不了 那要不直接算定存的利息 不算消费险先 让看官自己判断?
嗯,反正都不知道,那就给看帖人去掂量吧
第五:你怎么知道未来几十年的市场基准利率还有保险公司的资产回报率?
过去十几年保险资产回报率如何?
法规制度不同,保险投资标的范围规定不同,资产规模不同,都会影响保险资产的投资回报。
金融市场永远在变化,过去很难代表未来。几十年中国的金融资产和投资渠道变化
今非昔比。2005年炒股票的时候市场交易量100亿,今天上千亿。当时都米有信用债券品种
今天债券市场规模多大,未来何如谁又知道。我们处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不管过去怎样,未来都将不同。
你可以分成3个阶段 1,50岁交完保费前 2,50岁交完保费后 到领取50% 3,领取50%
一个人只有一次死亡时间,死不了三次。
第二:你怎么知道没有制度保障下,被保人未来收入能定存?人的持续储蓄习惯如何约束?
定存保证5到 保险点定缴 呢个EXCUSE是否太差呢?
期缴保险规划的是未来的收入分配,通过合同强制先缴费剩下的钱去消费。
储蓄没有约束,先消费后储蓄。金融行为本质不同。
第三:你怎么知道未来被保人的身体状况能持续购买消费保险?
反过来说 分红险投保人如果身体出了问题 拿取保额后 这个保险还继续吗?
出问题可能是非标体或者拒保体,没有构成保险的赔付条件,但是也无法购买消费保险或者消费保费价格变化。
第四:你怎么知道未来某年的保险公司消费保险的价格是多少?
这个真回答不了 那要不直接算定存的利息 不算消费险先 让看官自己判断?
嗯,反正都不知道,那就给看帖人去掂量吧
第五:你怎么知道未来几十年的市场基准利率还有保险公司的资产回报率?
过去十几年保险资产回报率如何?
法规制度不同,保险投资标的范围规定不同,资产规模不同,都会影响保险资产的投资回报。
金融市场永远在变化,过去很难代表未来。几十年中国的金融资产和投资渠道变化
今非昔比。2005年炒股票的时候市场交易量100亿,今天上千亿。当时都米有信用债券品种
今天债券市场规模多大,未来何如谁又知道。我们处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不管过去怎样,未来都将不同。
2013/05/15回复
嗯,多发了一次。删除先
2013/05/15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