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计算只是限制在自己假定的简单条件下,时间跨度,风险假设,资产配置模型,金融行为习惯,都没有考虑。
保险制度是过非常科学制度,在严格法律和监管保障下,经过详细精算后的产物,在金融学中是顶级学科。
保险坑爹说法值得商榷。当然行业制度上有去探讨的改进地方,但是总体上是了解然后改进,而不是简单的贴坑爹标签。
保险是值得去了解的。
求比较求鉴别---大家日常见闻中,看到的被骗买保险人惨,还是没有买保险的人出事了惨啊
689051家庭理财
好像保险和他的业务水火不容一样的。
想问问大家,日常生活中有两类人
一类是有缴费能力,被业务员忽悠了,交了几年保险的。
还有一类是,被人忽悠了退保或者坚定信心这辈子不被保险骗,打死不买保险的。
假定前后两类人都被忽悠了,前面是被忽悠买的,后面是被忽悠不买的。
万一有点啥事,到底谁惨啊?
就算没事,那个被忽悠交了几年保险的,每次缴费不爽几天。但是看到天灾人祸心理还是坦然点,好歹我还供份保险嘛
被忽悠坚定退保的,看到天灾人祸也偶感不爽,因为怕骗,不参与保险组织,知道有啥事都要自己抗的。
这两类人到底谁活的惨一点呢?
2013/05/14
全部回帖
:
2013/05/15回复
2013/05/15回复
第一:你怎么知道这个被保人活到60几岁?他到底活到哪年?
你可以分成3个阶段 1,50岁交完保费前 2,50岁交完保费后 到领取50% 3,领取50%
一个人只有一次死亡时间,死不了三次。
第二:你怎么知道没有制度保障下,被保人未来收入能定存?人的持续储蓄习惯如何约束?
定存保证5到 保险点定缴 呢个EXCUSE是否太差呢?
期缴保险规划的是未来的收入分配,通过合同强制先缴费剩下的钱去消费。
储蓄没有约束,先消费后储蓄。金融行为本质不同。
第三:你怎么知道未来被保人的身体状况能持续购买消费保险?
反过来说 分红险投保人如果身体出了问题 拿取保额后 这个保险还继续吗?
出问题可能是非标体或者拒保体,没有构成保险的赔付条件,但是也无法购买消费保险或者消费保费价格变化。
第四:你怎么知道未来某年的保险公司消费保险的价格是多少?
这个真回答不了 那要不直接算定存的利息 不算消费险先 让看官自己判断?
嗯,反正都不知道,那就给看帖人去掂量吧
第五:你怎么知道未来几十年的市场基准利率还有保险公司的资产回报率?
过去十几年保险资产回报率如何?
法规制度不同,保险投资标的范围规定不同,资产规模不同,都会影响保险资产的投资回报。
金融市场永远在变化,过去很难代表未来。几十年中国的金融资产和投资渠道变化
今非昔比。2005年炒股票的时候市场交易量100亿,今天上千亿。当时都米有信用债券品种
今天债券市场规模多大,未来何如谁又知道。我们处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不管过去怎样,未来都将不同。
你可以分成3个阶段 1,50岁交完保费前 2,50岁交完保费后 到领取50% 3,领取50%
一个人只有一次死亡时间,死不了三次。
第二:你怎么知道没有制度保障下,被保人未来收入能定存?人的持续储蓄习惯如何约束?
定存保证5到 保险点定缴 呢个EXCUSE是否太差呢?
期缴保险规划的是未来的收入分配,通过合同强制先缴费剩下的钱去消费。
储蓄没有约束,先消费后储蓄。金融行为本质不同。
第三:你怎么知道未来被保人的身体状况能持续购买消费保险?
反过来说 分红险投保人如果身体出了问题 拿取保额后 这个保险还继续吗?
出问题可能是非标体或者拒保体,没有构成保险的赔付条件,但是也无法购买消费保险或者消费保费价格变化。
第四:你怎么知道未来某年的保险公司消费保险的价格是多少?
这个真回答不了 那要不直接算定存的利息 不算消费险先 让看官自己判断?
嗯,反正都不知道,那就给看帖人去掂量吧
第五:你怎么知道未来几十年的市场基准利率还有保险公司的资产回报率?
过去十几年保险资产回报率如何?
法规制度不同,保险投资标的范围规定不同,资产规模不同,都会影响保险资产的投资回报。
金融市场永远在变化,过去很难代表未来。几十年中国的金融资产和投资渠道变化
今非昔比。2005年炒股票的时候市场交易量100亿,今天上千亿。当时都米有信用债券品种
今天债券市场规模多大,未来何如谁又知道。我们处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不管过去怎样,未来都将不同。
2013/05/15回复
嗯,多发了一次。删除先
2013/05/15回复
因为你提供了一个无法计算的题目,不管是你还是我,都没法计算。
你算不出,我也算不出,看帖人也算不出。计算一份保险回报率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路。
在一个错误的路上,我能走的就是绕绕圈。绕回正确的逻辑上来,不能沿着错误的路越走越远。
金融工具是为生活服务的,本身没有对错,金融工具本身也不只是为不确定的收益率服务的。
每种金融工具都有其特定的价值和使命,完成持有人特定的人生规划。
股票,期货,存款,国债,信托,活期存款,现金,保险都有属于自己的归宿。
工具没有对错。分红保险有属于他的归宿,金融是为生活服务的。做不同生活选择
有不同人生感悟。
2013/05/15回复
dongtinglang:
只见满版诋毁保险的声音,尤其某些其他金融从业人员,不去好好宣传自己的专业领域,天天忽悠客户退保。好像保险和他的业务水火不容一样的。想问问大家,日常生活中有两类人一类是有缴费能力,被业务员忽悠了,交了几年保险的。还有一类是,被人忽悠了退保或者坚定信心这辈子不被保险骗,打死不买保险的。假定前后两类人都被忽悠了,前面是被忽悠买的,后面是被忽悠不买的。万一有点啥事,到底谁惨啊?就算没事,那个被忽悠交了几年保险的,每次缴费不爽几天。但是看到天灾人祸心理还是坦然点,好歹我还供份保险嘛被忽悠坚定退保的,看到天灾人祸也偶感不爽,因为怕骗,不参与保险组织,知道有啥事都要自己抗的。这两类人到底谁活的惨一点呢?
查看原文当然是买
2013/05/15回复
分红保险确实是保险公司比较挣钱的险种,因为分红险资产规模比较大,
另外保险法对分红保险的机制规定是,如果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大于精算基准利率。
可以获得最高30%的利差分红。这种帮人取得基准收益后,然后参与分红的制度,会让资产管理人有管理动力。
这种动力保证,客户可以获得更多的分红,保险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是一种双赢的机制。
这种制度比基金公司只收管理费的制度要合理的。
就像一个人帮人理财,说未来不管如何,保证收益2个点,超过基准收益的部分大家分成,保险公司最多分30%。
客户最少获得超越部分的70%。如果行情不好,保险公司赔钱了,保险公司要提供保本和绝对收益。自己既没有分红,
还要陪客户本金和保证收益。贴钱白忙活。
2013/05/15回复
所以对于分红险而言虽然说分红是不确定的,其实保险公司对分红的看重比客户高多了。因为如果真没有分红
保险公司那么多资产管理人,全是瞎忙,还要赔钱。
另外由于保险公司必须实现本金保证和精算基准收益,所以保险公司必须追求绝对收益,不管行情怎么样,都必须
挣钱。这种资产管理模式是资产管理中最难的。要不是保险合同长达几十年,保险公司有足够的时间平衡,
一般的金融机构是不敢这么干的。比如基金,信托都不会承诺给你追求绝对收益。是客户自担风险,自己收管理费。
钱钱多多益善,赔钱了跟自己没有关系的。所以基金公司和信托公司利益核心追求的是资产规模。
银行和储户是一种债务,客户把钱借给银行,银行付利息。银行挣多少钱和客户没有关系。
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储户会面临货币资产快速贬值的问题,此时银行获利庞大。比如2008和2011年。
保险分红制度在长期来看,对客户是公平的。既保证保险公司的长期资产管理动力
也要求保险公司不能追求太高风险。高风险要赔死保险公司的。这种资产管理的平衡难度非常高的。
也是保险叫做保险的原因。通过保险制度保证保险资金运作的安全性和确定性,通过分红制度的动力设计
保证保险公司长期有动力帮客户资产保值。保险制度经过几百年进化和保险法规安排,在长期资产管理领域
是有非常科学的制度安排的。分红险制度设计对长期资产管理,是一种很科学的制度。
保险公司那么多资产管理人,全是瞎忙,还要赔钱。
另外由于保险公司必须实现本金保证和精算基准收益,所以保险公司必须追求绝对收益,不管行情怎么样,都必须
挣钱。这种资产管理模式是资产管理中最难的。要不是保险合同长达几十年,保险公司有足够的时间平衡,
一般的金融机构是不敢这么干的。比如基金,信托都不会承诺给你追求绝对收益。是客户自担风险,自己收管理费。
钱钱多多益善,赔钱了跟自己没有关系的。所以基金公司和信托公司利益核心追求的是资产规模。
银行和储户是一种债务,客户把钱借给银行,银行付利息。银行挣多少钱和客户没有关系。
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储户会面临货币资产快速贬值的问题,此时银行获利庞大。比如2008和2011年。
保险分红制度在长期来看,对客户是公平的。既保证保险公司的长期资产管理动力
也要求保险公司不能追求太高风险。高风险要赔死保险公司的。这种资产管理的平衡难度非常高的。
也是保险叫做保险的原因。通过保险制度保证保险资金运作的安全性和确定性,通过分红制度的动力设计
保证保险公司长期有动力帮客户资产保值。保险制度经过几百年进化和保险法规安排,在长期资产管理领域
是有非常科学的制度安排的。分红险制度设计对长期资产管理,是一种很科学的制度。
2013/05/15回复
一个客户和公司共赢的制度,一个保险公司盈利的重要业务,提供适当的报酬是合理。
而且这些钱不是来源于客户本金,而是这种制度下产生的收益预期。如果合同履行完毕
客户拿到保额和分红,如果真有影响的话会在分红部分有微小体现。不是体现在客户本金。
退保不能拿回那么多钱,是由分红险的现金价值分布导致的。另外为维护每个投保人利益
保险带有违约处罚。长期保险提前退保,本质是一种合同违约行为。如果没有约束,会影响其他投保人利益。
就好比大家一起出海,怕海上有风险,做好了防御措施。交完钱,船出海走了一段
突然有个人说,我不去了,我交的钱全退给我吧。如果这种毁约行为没有约束,对其他参与人不公平的。
而且这些钱不是来源于客户本金,而是这种制度下产生的收益预期。如果合同履行完毕
客户拿到保额和分红,如果真有影响的话会在分红部分有微小体现。不是体现在客户本金。
退保不能拿回那么多钱,是由分红险的现金价值分布导致的。另外为维护每个投保人利益
保险带有违约处罚。长期保险提前退保,本质是一种合同违约行为。如果没有约束,会影响其他投保人利益。
就好比大家一起出海,怕海上有风险,做好了防御措施。交完钱,船出海走了一段
突然有个人说,我不去了,我交的钱全退给我吧。如果这种毁约行为没有约束,对其他参与人不公平的。
2013/05/15回复
我都受不了啊 甘科学 不如你计下
10W保额 30岁开始 20年交齐 60岁前可以拿到几多钱 如果我存定期+消费 ...
以前说的是:你要买保险。。
现在常说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去买保险。。
买消费型保险或投连保险是正确的选择。。
2013/05/15回复
纯消费保险是一种短期行为,类似租房。
投连险,本质有较大的资产投机性。在没有投资税收的情况下,投资连结保险和基金定投可以PK一下,
很大程度上可以被基金定投替代。另外费用消耗的问题,不适合少量购买,必须缴费比较高,才不会在熊市
让风险保费消耗太多的基金份额,留下种子守望牛市。
这种保险不是一种大众保险,对投保人的投机择时能力要求比较高。金融危机中投连资产的巨大波动
导致随后香港,新加坡,美国等金融机构重新反思这类保险的适应人群。并作出相应的监管规定
让其只能让某些高风险承受能力人群购买。
2013/05/15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