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从上海牛牛老师六一的公开课想到关于学钢琴的兴趣

1272071家有小学生

在这里看了很多MM的观点,说小孩兴趣不在钢琴,不能强迫。很久,也想说点什么。这里撇去学钢琴本身这件事,就说兴趣这个点吧。当然,兴趣是不能强迫的,但、兴趣是绝对可以培养的。诚然,对于音乐旋律的敏感是天生的,但领悟和兴趣却既是天生的也可以是后天培养的。这是家长不可以推却的责任。除去老师的引导,一个家庭的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孩子弹奏时,家长有用心聆听并给予小小的建议吗又或者有定期带孩子去听音乐会吗,之类等等。其实兴趣更多在于50分钟的课外。所以不能简单的把兴趣这个概念就推给孩子一个人本身是否具有。爱音乐和爱弹钢琴是两个概念。很多孩子一定喜欢听音乐但不喜欢练琴。因此这些功夫都是家长还需费心的,甚至是带孩子去看音乐剧博览会等等。
学琴的孩子通过学琴获得某种荣耀,满足或者是内心情感的交流,这时孩子对钢琴的兴趣可能会慢慢增长。上周,
上海有个牛牛老师的公开课。参加的都是水平较专业的年轻人和业余的钢琴演奏爱好者,年轻人通过这种开放的平台,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从弹琴,音乐到政治,哲学,人生和人类美好的钢琴爱情。非常正能量。这些年轻人内心都有着真正的审美情结。到这个时刻,钢琴对于他们不仅仅是兴趣了,而是一个更深刻的理解,面对这个世界的工具,和平台。但是无一人不承认感谢小时的坚持和家长的付出。
当然楼主不是要说非得学钢琴才能获得这种能量。但是对于一个孩子,要对钢琴所弹奏所代表的古典音乐以及背后需要的技巧知识具有长期性,坚持性的兴趣,这个任务太大,超出是孩子单独所能承受的能力。学琴儿童的家长是应该去帮助自己的孩子。如果家长没有这个时间和能力,也别光把这个帽子扣在孩子自己的头上。因为这个东西确实不是好理解的。因此还有个好办法,就是家长紧跟老师的步伐,每堂课都去听。这样,你可以参与孩子的辅导中。
在每年广州,上海的大师班,我们都会看到出色的琴童后面有个同样兴致盎然拿着笔记本或者摄像机的家长。
记得其中有个孩子要跟随她的老师出国做音乐交流访问旅游,她的爸爸为这个孩子写了封信,信中说道,孩子,到了国外,不要看那些表面光鲜的东西。在哪里哪里,是谁做了某首曲子,哪里哪里,是某个乐曲的首演,你去感受这些立式,你还应该去看画展等等之类的心灵指引。
诚然,一般的家长不可能做到这一些。但是关心你的孩子的演奏,去聆听。不仅仅是付学费。大家都在谈论兴趣,但是否想到兴趣其实和每个家长本身也有着联系呢。
2013/06/06
全部回帖
当然,这么说能具备这样做的家长无论是意识还是能力和时间是不多的。钢琴是舶来品,真正在中国发展起来是80年代,在60年代能学琴者寥寥可数,不是音乐世家就是有钱人家庭。最早一个钢琴界教母级的周广仁先生也是出生在德国,在国外回来的。
妈网看了这么久,从找老师和交流老师方面的信息来看,MM们都是很认真的。曾经有个家长问,如果小孩学琴,没兴趣怎么办。那么个人觉得,别问孩子,问问自己有没有时间或者想法培养孩子的兴趣,家长是要付出的,不仅仅是金钱。从找老师到跟进到陪练,引导等等,如果想清楚,没有。那么,嗯,也不是不可以学。
就是一,想透了,孩子学着学着没兴趣是正常,家长坚持,咬着牙,就跟要求学习一样,严格要求,跟老师配合好,统一口径,可能也就坚持下来了。二,家长不想坚持那么辛苦,不想痛苦,那就把要求放低。每天弹个5分钟,10分钟。可以了,每周能回回课,可以了,也是一个不得已却又能学下去的方法。只要自己内心想得开能接受就行了。
当然,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放弃。呵呵。
曾经认识的一个老师,教了一个超级大老板的小孩。这个老板的要求很特别,多少钱不在话下,只要老师能做到一点,能令他的女儿主动,热爱练琴。可惜,这个女儿倒是很爱上老师的钢琴课。但是下来自己一个人,还是对着钢琴没有热爱激情,偶而一两天的动情是有的。但是好景不长。老板自己也不管。就是交给老师一星期一堂课,不知现在如何。相反另一个家长,家道算是殷实,遍访城中名师,最后找了一个合适的专业老师,诚心求学,与孩子一起踏上钢琴之旅。这个孩子现在慢慢地在家长的积极影响下,变得非常自觉。其实,大人是孩子的镜子。学习钢琴,我们确实要承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真的是孩子与家长共同的事。三方缺一不可。君不见,现在有不少是专门写给琴童家长的书。学钢琴,教师,孩子,第三,家长,来自背后家长的精神力量,不可忽视。
2013/06/06回复
另外,回归的兴趣本身,兴趣必定是一条曲线,不可能是平直的直线,也不会是斜向上的直线或向下的直线。任何一种都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要明白,孩子现在有兴趣,也许到某一个时刻会下降,比如遇到难点,遇到需要反复练的片段。另外,孩子现在没有兴趣,不代表将来一定一直都不会有兴趣。比如到某一个时刻,当钢琴的音乐给他带来满足感或者情感共鸣感又或者很实惠的好处等等。
还有,表现音乐一定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但是没有技术支撑,只能是一时表面繁华。苦练技术一定是孩子觉得不感兴趣,枯燥的,但是要让他明白练基础是为了更好的表现音乐。两者似乎毛段实则统一,整一个的学习是相互依存相互转换,你中有我的。而何时转换,两者的比例在何时调配,这就是教师的个人经验与逻辑判断。因此,作为教师是实现两者的关键者,而作为家长,应该,搞清楚,孩子现在有或没有兴趣是因为他走到了什么阶段。更可以和老师沟通。而不是简单进行判断。
2013/06/06回复
Lubee妈妈:
学钢琴前需要学下电子琴吗?还是直接学钢琴一步到位好些?
查看原文
肯定是一步到位钢琴。电子琴是没办法的办法。
2013/06/08回复
蔓驼萝:
家里10几年前就已经买了钢琴,我自己也会弹,儿子现在5岁,他对音乐很有兴趣,一首歌听两遍就能完整唱下来,拍子还抓得很准,可是他就是没办法坐下来上完一节钢琴课,坐5分钟就跑到外头去再也不肯上了,很想知道有什么具体的办法去引导他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查看原文
说句实话,这个首先需要找到一个有办法的老师。老师会比较辛苦。我用新东方的老师举个例子,新东方有几种课程,在部分课程里的课堂上老师有个特点。他们的讲课是不会有给学生精神开小差的机会,后来有人告诉我,他们在课堂上是被要求高效时刻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和保持学生兴奋度的。能具备这种能力的老师才能进入新东方。他们会营造兴奋点并善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成人学生尚且需要如此,何况小孩。我所指的兴奋不一定是高兴,是广义上的兴奋。是有集中的一种意思。老师可以用各自的手段去做,每个老师都不可能相同。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只要管用。实在不行,就一周两次,每次半节课。也可以。
    这个问题是需要面对一段时间的,小孩要有耐性,家长要有耐性。当然,还得找到有办法的老师,剩下的就是家长配合了。
2013/06/08回复
小乐他亲妈:
我一个老人家,每天坚持练琴30分钟
查看原文
希望你能一直坚持下去!因为练琴动指就是动脑,还可以愉悦身心。跳舞,弹琴,都是非常好的。有很多给这个年级段人的钢琴书,社会进步了,以前没那么多。加油。
2013/06/08回复
sheeplily:
孩子几岁开始学比较好?找琴行学还是找专业老师学啊?求指点
查看原文
有个比较符合大部分人适用的一般规律:女孩4岁左右,男孩可延迟到5岁。个别聪慧的孩子另计。
2013/06/08回复
windy黄:
我家宝宝两岁,我也准备引导他弹钢琴。请问多大才可以开始学呀? 该信息来自[广妈Android客户端]
查看原文
中国音乐学院的樊禾心教授说过,她个人的实践是最早在两岁半可以开始,有些音乐家是从三岁左右开始。我也见过三岁的孩子开始学的。这种都属于个别的早慧的孩子。两岁的孩子,还小。可以先从听莫扎特的音乐开始,。
2013/06/08回复
sheeplily:
孩子几岁开始学比较好?找琴行学还是找专业老师学啊?求指点
查看原文
还有一个来自被北京钢琴界教育家的方法:简单却非常有效的判断孩子是否具备学习钢琴的认知能力 是让她学习四以内的个位数加减,如果在学习四以内的个位数加减时没有困难,那么她已经具备了学习钢琴演奏的基本认知能力,可以开始进行钢琴启蒙学习了。
2013/06/08回复
anniezeng80:
当我正为自己没时间陪孩子练琴而苦恼的时候,看到楼主的这篇文章,及时把我想放弃的心揪了回来,真的及时啊,无论再忙,还是要抽多点时间陪孩子!
查看原文
希望你有一天也会为这个及时的决定高兴。。
2013/06/12回复
cnlilyee:
另加一句,如果艺术培育不能让孩子自然地感受到美和享受,而是艰苦就可以放弃,除非打算以此为生计!咱家没计划培养专业人才。
查看原文
所以说学钢琴是个金字塔。我不能说处在塔底的人就是错的。但是对于部分希望能坚持学下去的家长,就要考虑自己的付出!人类不是哺乳动物,任何小孩不是生下来就懂很多东西的。
2013/06/13回复
cnlilyee:
另加一句,如果艺术培育不能让孩子自然地感受到美和享受,而是艰苦就可以放弃,除非打算以此为生计!咱家没计划培养专业人才。
查看原文
你的最后一句话不是培养专业人才也说明了你目前的所有出发点。如果是专业的,那就付出的还不止我提到的这些了。但是,想想,如果自己弹的不好,或者不理解内涵,自己如何能体会到美和享受呢。而要弹的稍微流畅些和要具有理解内涵的底蕴,是否也要付出呢。
2013/06/13回复
在怎样提高演奏水平这本书的第二册,提到目前中国的家长一部分对学钢琴持有消费式享受型学习的态度。从客观角度来说,任何学习都是会有艰苦的时候。只要你是要学的好。但是激励你去面对艰苦,接受艰苦,不要说艰苦这么大的概念,因为这里的还大部分是业余琴童的家长,就说是困难吧,享受克服困难的过程,是需要一个动力,可以发过来这么说,这个动力就是你最后能体会到美和享受,什么是美,音乐的美,是你的心灵和音乐作品能产生共振,最后并能把这种共振频率传播到周围甚至更远,唤起所有人的情感共鸣,共同享受精神上的大美,这是至高享受。你知道你最终要获得什么,过程你自然会接受。就像登山运动员,登珠峰,他就是享受最后的美和成功克服精神的享受,因此他能去做这个事情。
2013/06/13回复
因此,即便是在业余艺术教育中,我们也应该告诉孩子音乐是什么,钢琴是传达音乐的载体,而人,是再度创造者,我们如何能让钢琴做到我们想要的,去培养他们的兴趣,去不断地告诉,告诉,告诉他们。他们才会经年累月慢慢知道。
2013/06/13回复
我只是告诉家长们,希望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有可能,。你们也要去了解音乐,钢琴,去进步,如果你们能更多地了解这样东西,不断进取提高一点艺术素质,你们的孩子,当然会更好。
2013/06/13回复
cnlilyee:
另加一句,如果艺术培育不能让孩子自然地感受到美和享受,而是艰苦就可以放弃,除非打算以此为生计!咱家没计划培养专业人才。
查看原文
不好意思,应该说人类不是低级哺乳动物。天,晕。哈哈,不过,你的女儿要是这个简单的原因而喜欢上钢琴课,对你们来说,也不错。老爷子不是说过,要允许百花齐放嘛。
2013/06/13回复
2009nian:
楼主说的我很赞同,请问在学习大汤一、大汤二的时候,如何引导孩子欣赏音乐,有没有相关的书籍,谢谢
查看原文
现在最新的教材是《钢琴之旅》   周围的钢琴老师都已经有开始加这个教材教了。昨天一个朋友刚拿了一本给我,我也是昨天才第一次看到,确实非常好,名不虚传。目前在中国只出版了预备册和第一级。每一级都有两本。迟一点第二级应该也出了。在书的背面有一句这样的话,这本书的理念以被世界多所顶尖大学及音乐教育机构工作室采纳。通过理性,创造性,与感性兼有的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音乐情商与智商。

我觉得很不错。
2013/06/13回复
2009nian:
楼主说的我很赞同,请问在学习大汤一、大汤二的时候,如何引导孩子欣赏音乐,有没有相关的书籍,谢谢
查看原文
作者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菲伯尔博士,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广东音乐家协会出版。音乐欣赏方面,有套儿童古典音乐欣赏全集,另外我觉得有个直接的办法,这是我从另一个学生的家长身上得到的启发,就是在吃饭时,或者有些时候,给他放莫扎特的音乐或者贝多芬的乐曲,比如贝多芬的小奏鸣曲。
2013/06/13回复
2009nian:
没有找到这个作者的《钢琴之旅》
查看原文
好像是这本。网上卖多少钱? 天天艺术有的卖。
2013/06/16回复
2009nian:
天天艺术是个机构还是什么?
查看原文
是一家卖专门音乐和艺术等书籍的店,在水荫路那里。我也在网上查了,现在网上还没的卖,可能刚出。或者你要需要买,到时给个代理商的电话给你吧。
2013/06/17回复
猜你喜欢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学管乐

考过十级的人告诉你:钢琴考级真的有必要吗?

谈谈才艺培养这码事

介绍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幼儿音乐启蒙课程

很开心 昨晚得知女儿的英皇钢琴八级优良通过

小孩子学琴成功70%靠家长----钢琴、低音提琴教师郭东莹专访

热点推荐

能摸贵价龟领白化龟!这个乌龟展太懂娃了

陪娃做幼儿园作业快疯了 差点直接上手帮做

不用跑腿无需等药 广中医就医体验太圈粉

打赏竟然变成了投诉 被顺丰客服气到了

现炒现炖满满烟火气 雨天和铁锅炖更配!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谢添地纯牛奶 顺滑奶味太正了

猫奴的新据点!这家猫咖好治愈

台风天包租婆出来卖菜 牛马别抱怨了

莲藕胡萝卜炖骨 一口清甜润心肺

人均 60 + 吃蕉叶!这波羊毛薅值了

鱼仔店饮茶我真的会谢!上菜慢到离谱

被挑食娃夸爆的午餐!芝士焗南瓜牛肉饭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