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改善型购房的几点因素:关于选区和选楼盘

443926房产楼市

在目前房价走势充满不稳定因素的时刻,改善型依然是跃跃欲试的。经常看到房版上有些MM想入市,但是连基本的方向都没有。


看房也已经一年多了,经常泡着妈网房版,学到了不少的经验。试着总结一下改善型选房的各种因素。个人浅见,贻笑大方。


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经济现状

- 首期:首期多,月供相对少,才不至于从此节衣缩食的生活

- 月供:个人认为,月供款不宜超过月收入的35%。不然就真真正正成了“房奴”了。


知道自己的经济能力,就能知道自己可以承担什么价格的房子,开始实质性的看房!


其实没有完全了解自己的经济规划之前,也是可以看房的。实地了解市场,远比纸上谈兵重要。妈网上有不少MM对中介犹存芥蒂,但是我却乐意与中介打交道。这也是了解市场的途径。当然,要多方了解,去伪存真,不要被一两个中介的忽悠影响自己的判断力。但是说到底,不要惧怕与各种中介打交道,毕竟他们的房源比我们自己能找到的多得多。


其次,选房区域

楼主自小可以说是住遍了广州。在越秀、荔湾度过了童年的快乐时光、在海珠区的江边的青春岁月,然后在天河区意气风发,目前在白云区回归恬静。对广州各区应该是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此处的分析仅针对【改善型】,既然是改善,生活便利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我只看老区传统中心区域或者附近,并非指全区。例如,看天河区,我就直接略过棠下、车陂、东圃;看荔湾的话,我就直接忽略大坦沙;白云的话,就没有金沙洲。像芳村、佛山、番禺、花都、从化、增城等地,个人认为,不应该是改善型的首选。不过,说到底选哪个区,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 买东山老区】的,无非看中的是学位,和浓郁的本地生活气息。但是这区的学位房真心不是一般的旧,但是那些动辄接近5万一平的新盘(例如东山新天地?),不是每个改善型可以负担的。为了学位而购房,我认为不是“改善”的初衷。孩子的学业重要,我的生活也很重要啊。直接我就不考虑了。

所以,首要重视学位的,完全应该选择老东山!别去折腾啥龙口西了,不在一个档次。


- 妈网上,对天河区】学位房是热炒得紧。但是其实天河区的整体综合教育水平,还并非网传的那么神奇。毕竟一个47中不能代表全部。对我来说,天河区更像是深圳的缩影,多一点“意气风发”,却少了一点“岁月静好”。当然了,天河区学位房的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只是我不喜欢那种人文氛围。见仁见智,勿拍。

很多已经在广州扎稳根的新广州人,我都推荐他们买天河区。楼龄相对新!有学位!有发展方向,生气勃勃!

- 白云区】。由于LG的工作关系,LZ的第二套房在白云山下。白云区其实真是不是一无是处的。空气清新,水质似乎也好一点(别拍)。想世外桃源了,就逛逛云溪公园;想世间繁华了,就逛逛万达广场。车子爱停哪停哪,哪用到处找车位?学位嘛,广外附小等几所私立小学也是相当牛X的。因此一度在白云新城附近看房,而且还到了下定的阶段。但问题就是,偌大一个白云区,好的初中乏善可陈。孩子的教育固然是看重自身质素以及家庭的氛围。但是如果我可以给他一个更好的土壤,他是不是可以更好的发展呢?于是我放弃了白云区。当然了,很重要的原因还是人文氛围。白云区很多板块,都给我 城乡结合部的感觉。君不见繁华的新市百信广场,对面大片的工厂区,于是经常人潮滔滔,品流复杂;新兴的万达广场、五号停机坪广场,外面工地累累,地铁站出口往往乱石密布、杂草丛生;再看看地铁新宠圣地、太阳城广场,对面简直就是丐帮的总部嘛!

当然,白云区自有其动人之处。之前说的空气、水质都是相对不错的,老人家闲时爬爬白云山,一乐也。白云新城整个规划也是中规中矩的,不然保利云禧如何挣得4w+的单价?


- 海珠区】。LZ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房子在海珠区。在此度过少年求学的时期,有多少日子是在江边与小伙伴“谈心”,你懂的。那些日子,如何能忘?于是同学旧友有65%都在海珠区。对这个区怀有特殊的感情就一点不奇怪了。总的来说,由于海珠区原居民的缘故,海珠的生活指数是灰常接地气的,生活气息也相当浓重。直白一点,就是市井之气。我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好。那天我和幼子在晓港公园的湖边,微风轻拂,音乐飘飘。那一刹那,就好像回到了和小伙伴泛舟的少时。女人心被触动了,通常很难回头,于是那天我决定转战海珠区,看房!目标就是单价不超过3.5万,三房,地铁附近(上班方便),最好省一级学位,小区管理,环境相对安静,最主要,要近娘家。嘻嘻!

既然自己最后选择了海珠区,就不黄婆卖瓜了。钟情于此,不过是自己的感情作祟。


- 荔湾区】。以前在第十甫住过4、5年,对荔湾其实了解不深。主要的印象还停留在人民路、上下九、多宝路、恒宝广场、中山八路这些商业旺地。荔湾区作为传统老城区,其实地位相当尴尬。论学位、论生活氛围、论发展,在单个强项上的比较,都比不上其他的老区,甚至新区,但是价位却是居高不下。荔湾区区内比较好的小区楼盘(包括老盘和新盘)屈指可数,当然我心中的荔湾没有远至大坦沙。反而是商用公寓项目较多,就是说写字楼多。总的感觉就是,老城区氛围很浓重,但是主要倾向于小商业发展模式,例如恒宝和和中山八。但是如果是世居于此,为了迁就老人,不防下手。作为改善型,无论是考虑到自住还是日后转手,要尽量选择楼龄新的单位。


既然有了目标,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看房了。

- 【发展商】(针对一手楼):发展商的实力,直接影响到房屋的质量、实用率等基本问题、房产证的办理等后续事宜、物管的素质等附加因素。新楼盘,楼主看过不少。“力迅时光里”(3w+,地理位置优越,但学位一般)、“翠屏翰宇贵都”(3w+,深居陋巷,学位一般)、“珠江佳滨苑”(3w上下,路边盘,紧邻高架,噪音大灰尘大)、“明珠花园”(2w+,旧楼翻新,奇葩格局)、“富基广场”(3w上下,毛坯,学位一般)和“东华星域”(3w+,紧邻地铁;小发展商,单体楼),还有“同福睿府”(3.5w上下,号称双学位,省一级,楼下单行线).......好吧,我承认,我连“馨晴轩(2.5w上下,小发展商,单体楼,社区欠佳,市一级学位)”都没放过..... 看完以后,我森森觉得,发展商现在真的是很缺钱啊!
同福睿府的VIEW相当平民,与其价位不符。但宝玉直学位,确实让LZ的小心肝动了一下。但是,学位的优劣还要看小学后的发展。单纯为了学位买海珠区,不是最佳选择。但是LZ 的友人就买了同福睿府,回迁房那一栋,价格相对低一点,朝向差一点。所以说还是要结合个人情况。
真正动心的只有“力迅时光里”,虽然学位真是一般。弱弱地选了一个朝向不咋地的小三房单位,售楼妹妹拿起计算机叭叭叭地一算,加上杂七杂八,总价430W。粗略算一下月供,别说今后十几年是粗茶淡饭,节衣缩食,估计每天足不出户、餐餐馒头白开水也是只能勉强供得上。终于明白真正缺钱的是屌丝LZ自己........

于是,果断转战二手楼。开始与各种中介打交道........
【关于中介】,我就不多说了。找中介和找男友的道理是一样。你的男友越多,只是代表你找到质优老公的机会大一点点,不代表你最终就会选到好老公;你自己认为的好好男友,并一定就是别人的菜;甜言蜜语,要分的清真假;最后,男友好不好,成交后再看表现。之前的交往,不过都是互相了解的过程。知人善用,去伪存真,本来就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必修一课。
总的来说,LZ觉得女性中介比男性中介要好一点,比较耐心细心,能了解双方的诉求,善于打持久战。不像某些男中介,只关心交易成不成。但是女中介在对整体楼盘情况的把握上,稍逊。

对于房子本身,又有几个因素值得考虑

- 【楼盘情况】(针对二手楼)。这里包括了发展商、楼龄、物管、小区的密度、绿化的管理、邻居的素质等细枝末节的因素。既然是改善,就应该找楼龄尽量新的小区电梯楼。可能是LZ的偏见,总是觉得大的发展商选用的物管也是比较靠谱的。事实上,物管也是值得考虑的重要因素。好的物管,以后住得也称心一点。【物管的优劣】最好事前在网络的业主论坛上稍稍留意一下。实地看房的时候,可针对地看看,网络上的评价是否客观。
【整个小区的密度】如何,一共有几栋?一梯多少户?绿化管理如何,有没有好好地维护?
【邻居的素质】,看看走火通道有没有堆放杂物?防烟门的公共垃圾桶,有没有很脏乱?按电梯的时候,同一栋邻居的态度是否友善?来来往往的人主要的年龄层次。
以上这些都可以在看楼的时候多加留心,个人认为这也是看楼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 【面积】一句话,看菜吃饭。市区两房单位实际上是目前市场上比较畅销的刚需户型。不过对于改善型来说,能买小三房就不买大两房。看楼的过程中,发现有些业主把原来的三房打成两房,住得是可能舒适了,放卖的时候,却变成了鸡肋。

- 【楼层】  对于电梯楼来说,无论是塔楼,还是板楼。中高层的位置总是比较受欢迎的。1、2、3楼,以及顶楼的位置总是让人比较纠结。
- 【朝向】包括日照、通风。改善型应该盯住南北通透或者东南向不放,再不行就西南向。很多MM说,可以通过内部软装修弥补朝向的不足。没错,是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或者是LZ老了,在 “人定胜天” 和 道法自然“ 之间。LZ还是偏向于后者。当然,朝向不能光盯着阳台的朝向,应该总结整个房子的朝向,最好是客厅和主卧的朝向占优,其他的房间可以妥协。LZ曾经看中一套西南向的,几乎下定。但是还是因为主卧正西而放弃了。广州的夏天那么长啊........

房子的朝向还是要结合地理位置。如果前面有合适的遮挡,西南向也不会太晒;如果是临街或者是靠近高架,哪怕是南向,也会因为尘大噪音大而烦恼。每每到此时,LZ总是后悔自己读书时没有好好学地理,此处省略一万字.......

-【学位】。 这个我不太纠结,但最好是省一级的。LZ的首套已经有老牌市一级的学位垫底,再说,在海珠区纠结这个学位,意义不大。

于是。LZ漫漫的海珠区看房旅程正式拉开帷幕..........以下是传送门


小计那些年,我在海珠区踩过的楼盘.......

2015/01/09
全部回帖
ccc0050ccc0050沙发
坐等分析
2015/01/09回复
lisa8387lisa8387板凳
椅子椅子~~~
2015/01/09回复
我正在认真的拜读!
2015/01/09回复
过客情:
我正在认真的拜读!
查看原文
希望对你有一点帮助
2015/01/09回复
写得很中肯
2015/01/09回复
来学习一下~~
2015/01/09回复
“珠江佳滨苑”、“馨晴轩”如何?没去过..
2015/01/09回复
663454413 发表于 2015-01-09 16:10
“珠江佳滨苑”、“馨晴轩”如何?没去过..
前者靠马路和高架,后者单体楼。都有硬伤。

其实我还看过“富基广场”和“东华星域”。
2015/01/09回复
关注                                    
2015/01/09回复
yan0813yan081311楼
请问LZ,如何看荔湾改善型的,正在十字路口,观望中
2015/01/10回复
yan0813:
请问LZ,如何看荔湾改善型的,正在十字路口,观望中
查看原文
以前在第十甫住过4、5年,对荔湾其实了解不深。主要的印象还停留在人民路、上下九、多宝路、恒宝广场、中山八路这些商业旺地。荔湾区作为老城区,其实地位相当尴尬。论学位、论生活氛围、论发展,在各个单项上的比较,都比不上其他的老区,甚至新区。荔湾区区内比较好的小区楼盘(包括老盘和新盘)屈指可数,当然我心中的荔湾没有远至大坦沙。反而是商用公寓较多。总的感觉就是,老城区氛围很浓重,但是主要倾向于小商业发展模式,看看恒宝和和中山八。但是如果是世居于此,为了迁就老人,不防下手。但是作为改善型,无论是考虑到自住还是日后转手,要尽量选择楼龄新的单位。
2015/01/10回复
yan0813yan081313楼
龙兄_虎弟 发表于 2015-01-10 09:53
回复 yan0813 的帖子

以前在第十甫住过4、5年,对荔湾其实了解不深。主要的印象还停留在人民路、上下九、..
谢谢LZ的分析,但住贯了这边,还是很留恋的,只是想要性价比高的房源较少,选择不多
2015/01/10回复
期待海珠的二手房篇啊,看美妈跟我关注的都是江南大道区域,这边的二手房首推还是中海名都和兰亭颖园吧,坐等其他好房推荐啊
2015/01/10回复
写得很好,有启发,也有共鸣!!
2015/01/11回复
坐等更新…
2015/01/11回复
6884688417楼
我也在看海珠的二手楼,坐等楼主更新
2015/01/11回复
楼主关于区域的分析还是很到位的,但是关于经济状况的内容略为简单,这里补充一下个人意见:
一、个人收入方面,除了看现在的收入水平外,还应分析目前工作的稳定状况,以及将来的增长潜力。相对来说,如果工作较为稳定,且未来的职业生涯有较多的参照案例的(如同单位的人到了特定的工作年限一般可以升到什么职位,有多少收入等),则买房时胆子可以略大一些,供楼款占现在收入的比例可以大一些;反之,经商或者收入不稳定的,则需要谨慎一点,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发财的。
二、家庭支出情况。特别是开始供楼后,还能不能象以前那样花钱,哪些支出可以压缩等。
三、家庭供养情况,如家里的老人是否需要供养,是否打算生二胎等。毕竟现在的医疗费用和教育费用都不低,必须好好规划。
四、个人的积蓄、其它财产情况、养老以及医疗保障等。留下一定的资金供不时之需还是很有必要的。
五、自己所处的年龄阶段。年纪越大,供房款占收入的比例应该越低。
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015/01/12回复
猜你喜欢

限购下的换房经验

天河越秀荔湾黄埔海珠:说说这一路的学位房研究和看房之路。

最终缘定荔湾区保利西悦湾,我也来说说买房故事

记录下看房和最终买房的选择(天河东和老黄埔),给后来人参考下吧

【整整一年,终于尘埃落定,无数夜晚刷着app,经历广州莫名涨价,现写下与君分享】

荔湾+首次买房(二手房)的那些事【我所遇到的那些中介们】

热点推荐

久违的香港街景!商场人气少了好多

不用等一年!医保定点可以随时改了

1小时直达椰林沙滩 广州有自己的马尔代夫

0元逛唐老鸭主题展 玩乐拍照超开心!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卧室布局干货贴 这样装才好用!

请问有目前在读广州协和初中的吗?可以说说

下雨天也可以尽情喂动物~

备孕日记  在广州生二胎的勇气是这里给的

医保定点可以随时改了,不用等一年啦

就在从化!我好像发现了宫崎骏动漫里的露营

1小时直达椰林沙滩!广州有自己的马尔代夫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