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和楼市价格比,我更关心的是养老政策改变

569845房产楼市

全部回帖
这年头谁还会老想着靠养老金养老啊,XX靠得住母猪都会上树
2015/04/02回复
紫屋紫屋22楼
大家讨论楼市的时候,总是会将单一政策作为一个看涨的因素。
然而,政策只是楼市趋势的一个因素而已。
今天地铁报头版:社保基金可以投资地方债。说明什么?懂了吧,连社保基金都惦记上了。
2015/04/02回复
KimmoKimmo23楼
大家讨论楼市的时候,总是会将单一政策作为一个看涨的因素。
然而,政策只是楼市趋势的一个因素而已。
趋势是看至少20年、30年的,不是5年、10年。但现实却摆在面前。上海本地人口,比广州更早进入老龄化,至少8年前就在说了,现在呢?
2015/04/02回复
社保不能养老,那是要买房子养老的节奏吗
2015/04/02回复
LZ,正是养老金的几万亿巨大缺口,人口老年化,未来还在扩大,这还未算通胀因素,未来退休后养老金不够养老 ...
买房(一线城市中心地段)正是老百姓自己养老少有靠谱的手段之一。——————忍吾住出来赞同一下这句话。
2015/04/02回复
等我们老了最大的支出应该是看病医疗,养老金能保个基本生活有饭吃。
2015/04/02回复
大家讨论楼市的时候,总是会将单一政策作为一个看涨的因素。
然而,政策只是楼市趋势的一个因素而已。
高人好多...
2015/04/02回复
起码这些话题值得讨论
2015/04/02回复
广州是外地人流入的多,人口输入地
2015/04/02回复
hongmanhongman30楼
等我们老了最大的支出应该是看病医疗,养老金能保个基本生活有饭吃。
赞同,养老金只能保证饿不死,不能保证生活品质
2015/04/02回复
Kimmo:
趋势是看至少20年、30年的,不是5年、10年。但现实却摆在面前。上海本地人口,比广州更早进入老龄化,至少8年前就在说了,现在呢?
查看原文
上海进入虽然早,但是全国人口还没有老龄化。现在是全国性老龄化加上增加社保缴费时间。
2015/04/02回复
老人住宅要无障碍,至少25平方米大
    作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本先于中国2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其在老年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取得了瞩目成绩。同样,日本的养老地产也十分突出,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是近年来日本政府大力推行的“服务型高龄者住宅”,并于2011年在《老年人居住法》中增加了相关规定。
    所谓服务型高龄者住宅,日本国土交通省是如此定义的:“服务型高龄者住宅是与护理、医疗机构合作,给老年人提供安心服务的无障碍结构性住房。”它是如今日本政府、社会团体、房地产公司推进的养老项目,浓缩了日本人对于老人住宅的所有观念,在很多方面都有硬性规定和完善配备,譬如室内专有面积应达到25平方米,各居所里应有浴室、厨房、厕所,以及房间必须有足够的宽度以便轮椅通过,厕所及走廊等地必须设置扶手、地面不能有高低之差等。
================================
事实上,未来住房的需求会转向养老地产,特别是居家养老的方向走。
换句话说,大部分所谓核心地区的房产,恐怕都会遭遇一波卖出,特别是有几种
1,楼龄较长的楼梯楼
2,医院资源不足的房屋
3,户型较大的二手房

原因很简单,因为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需求会和年轻人有十分巨大的差别。
居家养老,需要钱。
而目前来看,反按揭的可能性基本少于10%。
因此卖大买小会成为主流。所以以上的房子都会出现抛售。

此外,随着养老政策的改变,对于不少421家庭来说,收入下降也会成为一个可以预期的事实。
举例说说,现在供楼,可以是父母出70%,子女出30%。
例如一个房子月供是1万,双方父母出7000,也就是每人1750;子女出3000,就是每人1500.假设这一家人都是按照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就是5000*6=30000收入。
一旦接轨,双方父母的收入跌到3000,子女收入不变,那么就是:
3000*4+5000*2=22000
父母的供楼支出会从35%升到58.3%
这种情况下,假如物价再稍微上升,老人家要看病养老,是否可以持续供楼呢?
2015/04/03回复
Kimmo:
趋势是看至少20年、30年的,不是5年、10年。但现实却摆在面前。上海本地人口,比广州更早进入老龄化,至少8年前就在说了,现在呢?
查看原文
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45亿,占总人口的11%,而且每年还在以3.3%的速度增加。截止2013
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243万,占总人口的14.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


日本,1985年日本65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10%,1990年更是接近12%
2014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1万,达到了创纪录的3290万,占日本总人口的比例上升了0.9个百分点,达到25.9%,每4个人中就有1人超过了65岁。

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看出,我们的老龄化速度远远快于日本。大约是10年以后,我们的老龄化人口就会和日本目前持平。
2015/04/03回复
KimmoKimmo34楼
上海进入虽然早,但是全国人口还没有老龄化。现在是全国性老龄化加上增加社保缴费时间。 ...
目前的老龄化就跟楼市一样,都是行政命令限制的后果,逆天限制人民生育权。现在已经开始拨乱反正,单独还不够就全面放开,根本无需担心。
2015/04/03回复
hongmanhongman35楼
目前的老龄化就跟楼市一样,都是行政命令限制的后果,逆天限制人民生育权。现在已经开始拨乱反正,单独还不 ...
正解,最快今年全面放开二胎。作预测不应静态看问题
2015/04/03回复
hongmanhongman36楼
广州第一穷人:
老人住宅要无障碍,至少25平方米大    作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本先于中国2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其在老年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取得了瞩目成绩。同样,日本的养老地产也十分突出,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是近年来日本政府大力推行的“服务型高龄者住宅”,并于2011年在《老年人居住法》中增加了相关规定。    所谓服务型高龄者住宅,日本国土交通省是如此定义的:“服务型高龄者住宅是与护理、医疗机构合作,给老年人提供安心服务的无障碍结构性住房。”它是如今日本政府、社会团体、房地产公司推进的养老项目,浓缩了日本人对于老人住宅的所有观念,在很多方面都有硬性规定和完善配备,譬如室内专有面积应达到25平方米,各居所里应有浴室、厨房、厕所,以及房间必须有足够的宽度以便轮椅通过,厕所及走廊等地必须设置扶手、地面不能有高低之差等。================================事实上,未来住房的需求会转向养老地产,特别是居家养老的方向走。换句话说,大部分所谓核心地区的房产,恐怕都会遭遇一波卖出,特别是有几种1,楼龄较长的楼梯楼2,医院资源不足的房屋3,户型较大的二手房原因很简单,因为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需求会和年轻人有十分巨大的差别。居家养老,需要钱。而目前来看,反按揭的可能性基本少于10%。因此卖大买小会成为主流。所以以上的房子都会出现抛售。此外,随着养老政策的改变,对于不少421家庭来说,收入下降也会成为一个可以预期的事实。举例说说,现在供楼,可以是父母出70%,子女出30%。例如一个房子月供是1万,双方父母出7000,也就是每人1750;子女出3000,就是每人1500.假设这一家人都是按照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就是5000*6=30000收入。一旦接轨,双方父母的收入跌到3000,子女收入不变,那么就是:3000*4+5000*2=22000父母的供楼支出会从35%升到58.3%这种情况下,假如物价再稍微上升,老人家要看病养老,是否可以持续供楼呢?
查看原文
你预期的前提“对于不少421家庭来说,收入下降也会成为一个可以预期的事实。”,是有不少家庭收入下降,可真实的情况是,也有许多家庭收入上升,而一线城市房市旺只需要部分家庭有支付力就行了,勿需所有人买得起,二八定律是永恒的,于收入也是如此,不以己推人、用80%的现状和思维去推测20%那群人的支付能力和选择,而应尽力成为20%的那部分。
2015/04/03回复
对于我们这些没乡下可回的原住民来说,退休金是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想退休后过得潇洒些,又不懂其他投资的,就只有买房收租了。我的规划是拥有三套房,一套自住一套收租一套留给儿子,让他多条后路,可以变现创业也可以结婚自住。
2015/04/03回复
Kimmo:
目前的老龄化就跟楼市一样,都是行政命令限制的后果,逆天限制人民生育权。现在已经开始拨乱反正,单独还不够就全面放开,根本无需担心。
查看原文
目前来看,加税是必然的。延迟退休也是必然的,还有社保接轨,养老金下降社保缴费增加也是必然的。

放开生育实际上效果不大。
因为未婚率增加了。
国家卫生计生委14日发布首个《中国家庭发展报告》,对中国家庭60多年来变迁的特点和趋势作出系统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家庭户平均规模缩小的趋势更加显著,1990年缩减到3.96人,2010年缩减到3.10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居民家庭户的平均规模为3.02人。
2000年至2010年,1人户数量翻倍,2人户数量增加68%。2000年这两类家庭户占全部家庭户的1/4,到2010年已接近40%,共计1.6亿户。

事实上独身家庭比例越来越高了。对楼市有什么影响呢?
看看文章:
。。。我常爱看日本的税务,贸易,经济书刊,记得"钻石","经营塾"每期都读,钻石杂志上有一篇文章说,在日本投资股票平均回报是11%,但日本的土地神话已经不再,以后的平均回报只有2% ,算上贷款,房子在日本已经不能算为资产,而是负债,原因是:
  1 )自然出生率下降,平均每个家庭只有1.58% 。
  2 )晚婚,不婚人口在增加,老年人口将增至25% ,购买力下降,日本的住房将会趋于饱和。
  3 )日本土地狭小,地理历史造就了土地神话论,土地有使用权,法律没有规定空中使用权,随着科技的进步,防震的高层建筑会越建越高,会减少对土地的依赖。
  4 )日本是资源匮乏国,加上文化封建,没有有计划的移民制度,不能靠外来人口支撑房屋市场。
1995年,日本经济从1990年初崩盘后,经历了5年。。。。我们看上了一套房, 4580万日元,82平米,另加阳台有42平米, 3卧 + 1厅。。。在2002年初,我和女儿就要离开日本时,我提醒他,找家不动产公司给他估个价,这时他才恍然大悟,不动产说:这房子只能估价2900 万,估计最多卖2750万。

可以看到人口结构对楼市的影响是很大的。
2015/04/04回复
对于我们这些没乡下可回的原住民来说,退休金是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想退休后过得潇洒些,又不懂其他投资的 ...
可以考虑,不过要注意人口结构变化之后,对于养老房产的需求会主导市场。也就是有电梯接近医疗资源并且有良好养老服务的房产才有价值。
2015/04/04回复
hongman:
你预期的前提“对于不少421家庭来说,收入下降也会成为一个可以预期的事实。”,是有不少家庭收入下降,可真实的情况是,也有许多家庭收入上升,而一线城市房市旺只需要部分家庭有支付力就行了,勿需所有人买得起,二八定律是永恒的,于收入也是如此,不以己推人、用80%的现状和思维去推测20%那群人的支付能力和选择,而应尽力成为20%的那部分。
查看原文

中国人均收入世界排名:1960年第78名,1970年第82名,1980年第94名,1990年第105名,2008年第106名,2010年第127名;


但反观中国GDP世界排名:1978年第15名,1990年第10名,1995年第7名,2000年第6名,2007年第4名,2010年第2名。


这说明了大部分人的收入实际下降了,而不是上升。

再看看社保平均工资的涨幅,延迟退休要增加的社保负担,大家心里就明白压力在哪里。

2015/04/04回复
猜你喜欢

关于房地产的十二个正确逻辑

社保中断缴费带来的后果

现在养老真的那么困难吗?该如何正确面对养老这个问题?

回复“ 买房不看必定后悔,明后两年房价走势变数很大”

个人建议:对于需要买房的刚需,只要限购没有退出,不需要急着买房

对政府新政和近期楼价情况的一点个人分析

热点推荐

带娃去大澳渔村 泡水吃海鲜,晒成小黑炭!

小学三年级写作业到11点 真的无法接受

不可思议!在市场被偷走半只鸡!

房子卖不出?还不如装修好继续住

在家用电饭煲煮关东煮 好吃没负担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实现牛腩自由!电饭煲焖腩超省心

三升四,小孩对KET排斥,每天就是看中文书

分享生活#国泰平安

被挑食娃夸爆的午餐!芝士焗南瓜牛肉饭

强降水+8级大风!强劲冷空气已启程!多地高

58送上门的烧鸡 皮脆肉嫩还带竹筒粉

梅花园阿强家吃哭了!记忆中的味道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