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住宅要无障碍,至少25平方米大
作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本先于中国2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其在老年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取得了瞩目成绩。同样,日本的养老地产也十分突出,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是近年来日本政府大力推行的“服务型高龄者住宅”,并于2011年在《老年人居住法》中增加了相关规定。
所谓服务型高龄者住宅,日本国土交通省是如此定义的:“服务型高龄者住宅是与护理、医疗机构合作,给老年人提供安心服务的无障碍结构性住房。”它是如今日本政府、社会团体、房地产公司推进的养老项目,浓缩了日本人对于老人住宅的所有观念,在很多方面都有硬性规定和完善配备,譬如室内专有面积应达到25平方米,各居所里应有浴室、厨房、厕所,以及房间必须有足够的宽度以便轮椅通过,厕所及走廊等地必须设置扶手、地面不能有高低之差等。
================================
事实上,未来住房的需求会转向养老地产,特别是居家养老的方向走。
换句话说,大部分所谓核心地区的房产,恐怕都会遭遇一波卖出,特别是有几种
1,楼龄较长的楼梯楼
2,医院资源不足的房屋
3,户型较大的二手房
原因很简单,因为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需求会和年轻人有十分巨大的差别。
居家养老,需要钱。
而目前来看,反按揭的可能性基本少于10%。
因此卖大买小会成为主流。所以以上的房子都会出现抛售。
此外,随着养老政策的改变,对于不少421家庭来说,收入下降也会成为一个可以预期的事实。
举例说说,现在供楼,可以是父母出70%,子女出30%。
例如一个房子月供是1万,双方父母出7000,也就是每人1750;子女出3000,就是每人1500.假设这一家人都是按照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就是5000*6=30000收入。
一旦接轨,双方父母的收入跌到3000,子女收入不变,那么就是:
3000*4+5000*2=22000
父母的供楼支出会从35%升到58.3%
这种情况下,假如物价再稍微上升,老人家要看病养老,是否可以持续供楼呢?
然而,政策只是楼市趋势的一个因素而已。
个人觉得,目前最大的影响反而是老龄化和人口结构变化。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
因为哪怕利率更低,借不到钱,就没办法炒楼。而60岁以上的人,基本没有银行会贷款给他们。
中国目前情况呢?

可以看出,目前中国正走向一个深度老龄化的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拿退休金的人会远远超过了在职的人。那么大量拿着退休金的人,贷款贷不到,又有多少有实际买楼的需求以及能力呢?
当然,我们有人又会说了,他们有储蓄吗!
但是看看新闻,延迟退休来了!
延迟退休代表着,大量的目前中青年人,未来都要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需要交更长时间的社保,拿更短时间的严老金。
而另一方面,随着养老并轨,大量的退休人士的养老金会出现缩水。
这对于楼市可不是什么好事。
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如果你担心连退休都未必能保障,还敢大量贷款去买房吗?
如果目前社保占工资40%,未来为了解决养老缺口社保加到50%甚至60%收入,你还有钱供楼吗?
如果老人的收入都下降了,421家庭的年轻人能获得足够多的资金去支付首期吗?
因此,许多人丝毫没有提及这养老金因素的改变对楼市的影响,而只是单纯在利率和所谓首付降低下探讨楼市,个人觉得不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