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香港保险知识全面解释—香港保险理赔难不难?如何理赔?友邦新品,保诚首十年多送20%

258275817家庭理财

从业以来线上线下服务了N多客户,隔着网络能让你们建立起对Nico的信任不是一般的感谢,每一个日日夜夜,每一句答疑,每一条微信语音,都是我的用心服务,那么多的公司那么多的产品,那么多的家庭,各有不同,又冥冥中有相似,谁说网络无真情?谁说网络无真爱?字里行间就能知道我是怎样的一个人,虽然没有闭月羞花之容貌,但也算是落落大方的知性女子一枚吧,借此宝地和各位美妈们分享,深度解剖大陆保险和香港保险的异同。是希望能帮到更多有需要的美妈们。GZMW卧虎藏龙,Nico希望能够给到顾客更多的选择,每一个顾客找到我都相信是缘分。

为何要开这个帖子?不是Nico有多大的能耐,也不敢妄想能扭转国人觉得保险是骗人的观点,只是想将一直以来的从业经验与大伙分享,权当普及吧。


女人的天性决定了她更能够全面兼顾理财的方方面面。比如日常生活费用的安排,养老备用金、意外事件备用费、孩子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等。此帖是第二次整理,希望和大家一起,积极探讨,共同学习,目的-——更好提升自己的同时,分散风险,为家庭积攒财富。

此帖就香港保险理赔难不难?买了香港保险在国内哪些医院就诊可以理赔?买了香港保险如何理赔等问题详解——
















2015/05/04
精选回帖
我确实很清楚各地方保险的优劣所在,不然也不敢接您的这贴子了!        不否认香港保险业、金融业的发展成熟度,就是我们的明天,这就是成长的空间,对客户绝对是有利有弊的,如同股市一样低点买入!       但不管香港的保费再有多便宜、保障有多好,那是针对香港地区政策、法律情况下设计出来的,如果我们友邦保险在香港地区销售的产品,同在中国内地销售的产品是完全不同的!非香港地区人士投保,就算现在你们把那些不确定的潜在风险说得都不是问题,但客观存的问题就是客观存在的,掩盖不住的!以后理赔顺畅了大家都开心、不顺畅那只能自己对自己说活该了,因为当初投保时是自己选择忽略这些风险的!     还是那句话:别人的老公再好、别人的老婆再漂亮,那都是别人的,跟自己没半毛钱的关系!
2015/05/12回复
是呀,众人的眼睛是雪亮的,您贴子的标题是:应邀分享,讲解香港保险的优劣!      但从头到尾到现在没看到您有说香港保险的劣势,只看到您在说香港保险的优点、通过侧面在说内地保险的不足!         妈网的妈妈们确实是很爱学习的,但我们都别小瞧了他们同样有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
2015/05/12回复
本帖最后由 好人美妈 于 2015-6-23 08:54 编辑 Nico_bb 发表于 2015-6-22 09:10谢谢支持,如果需要,联系Nico香港保险重疾险中癌症的定义白血病属于癌症的一种,是可以理赔的!请 ...有问题请教,白血病又分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吗?如何区分?
2015/06/23回复
eaglefueaglefu685楼
本帖最后由 eaglefu 于 2016-3-23 15:06 编辑 Nico_bb 发表于 2016-3-23 15:04缴至100岁的多重是Nicole向来都不太建议成年人买的,当然,土豪除外!O(∩_∩)O哈!我们来比较一下好安守 ...正好,刚刚有代理推荐了富卫的好安守,正晕呢,科普做到好啊
2016/03/23回复
全部回帖
2015/05/05回复

8、先来看一组2014年香港保险业是市场数据。

香港保险监理处统计数据显示,最近5年,在香港购买保险的中国内地客户正在呈现爆发式增长:

2010年新造保单保费44亿元

2011年新造保单保费63亿元,增长43.2%;

2012年新造保单保费99亿元,增长57.1%;

2013年新造保单保费149亿元,增长50.5%;

2014年新造保单保费244亿元,增长64%。

2015年新造保单保费316亿元,增长24.2%。




2015/05/05回复

9、楼上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大陆人脑子进水了?保险是奶粉吗?是必须买的吗?不买会饿着娃吗?

不会,不是必须的,但等你不在了的时候,娃会饿着,老婆会跟……

所以买保险要明确两点:

第一点:保险不是给自己买,是为了牺牲我一个,幸福大家族的;



第二点:保险是为了不让自己拖累家人



先说第一点,其实也就是保死,很多人都忌讳这个话题,但是这是必然的!一年花几条烟的钱就可以为自己买个一百几十万的保障,不然,给您家夫人两条忠告:一是请找好后路吧,二是做牛做马还房贷还车贷养娃养老人吧,还要养自己

至于受益人,您可以跟您另一半商量着办,明确:一养父母,二养家庭。

再说第二点,其实也就是保生,意外来的很偶然,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很多大病抽丝的安慰还没有得到,山倒的力量就在匍匐前进了

多少家庭因为重疾拖垮,身边多不胜数,那个谁谁谁的谁得了……

2015/05/05回复

10、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去香港买份保险呢?

保险产品实际上也是一种商品,任何顾客都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香港的保险产品就是这样的产品,您可以用较低的保费购买较高的保障,同时还可以享有较高的回报。

其原因有三:

1、香港的保险产业拥有较悠久的历史;

2、香港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其高效率,高透明和严格的金融监管体制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3、香港保险公司利用广泛的投资渠道,在世界各地投资回报潜力最高的地方进行投资活动,从而可以为顾客赚取较高的汇报。  

香港保单条款更注重保护客户的利益 保险基本上都是长期的计划,至少10年,20年甚至终身。在整个保险合同期间,客户始终处在弱势,而保险公司则处于强势。其原因就是从理论上讲,保险公司在整个保单合同中,随时都有理由拒绝客户索赔。香港保单条款中的“不可争议”条款,明确规定保险公司不能拒绝投保两年以上的寿险索赔,从而制约了保险公司的权力,最大限度保护了客户的利益,让客户吃了定心丸,是香港保险客户的护身符。  

2015/05/05回复

11、香港保险与大陆保险各有什么优势

大陆保险的优势——意外险。在意外险上,大陆保险比起香港保险还是很有优势的,为什么?说起原因有点惭愧,因为这完全是香港保险自己导致的,而不在于大陆保险的意外险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因为香港保险对大陆人士在港购买意外险,要加收50%的保费.所以,意外险还是选国内的,大陆保险是本币投资没有国际汇率风险,监管更严,买国内大公司的保险投资更稳健、更踏实。网上100元一年可以做到10W的保额了。

香港保险的优势——重疾险、寿险、高端医疗

与大陆保险相比,在诸如重疾险、寿险等险种上,香港的保费更便宜,相似的险种,在香港投保一般比内地便宜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香港保险费率比大陆低主要是因为香港保险公司使用的是以香港人口统计数据来计算费率,香港人寿命长、生病少,整体出险概率较低,所以费率也更低。而且香港保险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包括知名跨国公司在内的150多家保险企业竞争也更激烈。

除了同等保额的保费便宜,香港保险的保障范围更大,选择也更多。如重大疾病险,内地保险产品保障40种严重疾病,而香港保险产品保障50几种到100种重大疾病。

除此之外,香港产品还有早期疾病保障和多重疾病保障,包括许多内地不保障的疾病,比如内地鲜有投保渠道的自闭症、植物人、严重哮喘之类香港也能投保。





2015/05/05回复

12、HK保单的风险是什么?



作为专业的经纪人,我喜欢向顾客说明风险。如果**、隐瞒,或者误导,都是不对的。我把优劣势和你分析了,不买、拒绝了解的、这辈子不会去香港的继续飘过吧!!!



(1)汇率风险



首先,人民币一直只升不跌。人民币兑美元低了,进一步说明人民币不会一直都是涨的!港元和美元挂钩于人民币兑换价,七年内从1.2元跌到0.79元,相当于40%下跌,从香港买保险长期看收益未必高?买香港保险汇率确实是大的问题,如果人民币一直只升不跌,那么客户确实有汇率损失。但是这个世界会有只升不跌的定律吗?那天看电视播报,10年前的1W元相当于现在的10W。而香港保险就算计上汇率损失,也比国内保单更便宜更能保值。



其次,人民币升值已经接近尾声。中国内地外汇盈余开始持续减少未来10几20年,倘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降,在香港购买保险会获益更高。这也是我为啥推荐大家购买美金单的原因,受通货膨胀影响最低,政府都成为持有美金最大的放债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追随。



再次,缴费也是分期缴付,汇率波动对保单价值的影响也比较小。您购入了香港保险,等于打了8折到十年后美国经济上去了,中央抵制人民币升值,甚至人民币主动贬值,那时候人民币和港币是1/0.9算了,那你的保单将达到最大收益。最后,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上。家庭财产配置一些人民币、美元,也是有利于资产保值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你懂的!

2015/05/05回复

13、除了汇率,还有很多美妈对HK保险的不了解,Nico将大伙普遍的顾虑整理如下:


Q:付款方法

  A:现在内地客户购买保险,在香港很多保险公司可直接刷银联卡交费。内地银行汇款给香港保险公司也可以。以后需要提**金时,只需要给香港的经纪人寄去签字的提取表格,即可banli。如果客户有香港的银行账户,那么开支票给保险公司,或者转账均可。

  友邦和保诚现在都可以使用银联卡网银自动扣款来续费,甚至理赔款可以直接打给客户的内地银联卡中。相信以后这些方面还会越来越方便。

Q:经纪人还是..代...理..人

  A:经纪人和代...理..人,听起来都是中间人的意思,但是有很大区别。代...理...人专门代.....理某一个保险公司的产品,对自家的产品系列非常了解,根据客户的需要,推荐适合客户情况的本公司产品。而经纪人是与经纪公司签约,可以销售各大保险公司的产品,根据客户不同的情况,推荐不同的产品组合。Nico是经纪人,绝对能给到您客观、专业的意见,前提是沟通第一

Q:地下保单

  A:任何社会都会有垃圾和糟粕,那么购买产品之前,也务必睁大双眼,检验经纪人是否有合法的资质,签单要本人去保险公司签署,走足一切程序,交费直接交给保险公司,而不能图一时方便,听信不规范的代..理...人或者经纪人劝说,伪...造...港..澳..通行..证和签名,来订立保险合同,更加不能在本人不去香港的情况下,又把钱直接交给经纪人,委托经纪人去保险公司交费。这样操作得来的保单,俗称地下保单,完全不受香港法律保护。

Q:必须到场

  A:买香港保险,必要条件就是本人必须到场,这一条毫无商量余地。不是香港居民,就需要提供港澳通行证或者护照,入香港境内时,入关都会有一张入境纸,上面写清了入境时间。这些证明给保险公司存档,确定了购买时本人在香港境内,那么签署的保单就是受香港法律保护的合法保单。同时必要的还有身份证和住址证明。

  18岁以下儿童,父母或者祖父母来签字购买即可,孩子不是必须到场。7岁以下的孩子,需要携带孩子的接种本,出生证明,7岁以上还需要携带一年内的学生手册或者成绩单等在学证明。

Q:体检

  A:如果身体健康,没有什么既往病史,那么与经纪人沟通之后,基本不需要提供体检报告或者在香港体检,只需如实签署文件中关于身体状况和家族病史等方面问题即可。保额较高的,保险公司会提前要求客户做体检。

  如果有既往病史,那么附上历史病例和各种相关记录,提前交给保险公司预审,如果保险公司认为没有问题,也不需要体检。如果保险公司认为需要体检,那么就要去香港体检之后签单,提前预约好体检和签单,一两个工作日也都能完成。so,如实告知很重要哦

 王女士在保险公司看到,有的客户有既往病史的,保险公司要求某项或者某几项加费才承保,费用变得很高。如果能够年轻或者生病前就投保,费率无疑会低很多。

Q:不允许破产 VS 允许被收购

  A:网上很多极端信息,黑香港保险。其中很多提到了这一条:内地保险公司不允许破产,而香港允许,以此作为内地保险的安全筹码。那么这里必须澄清,香港保险公司并非他们所说是允许破产倒闭,而是允许被收购,收购之后yewu继续运营,并不影响客户的理赔。例如从前荷兰ING保险公司在香港澳门和泰国的yewu,被李泽楷旗下的盈科拓展集团收购之后,更名为富卫(FWD)人寿保险,在香港也是比较热门的保险公司。

Q:定点医院

  A:网上还可以查到很过时的消息,谣传香港保险中不涵盖内地三甲医院,这种说法也都属于子虚乌有。香港的重疾险没有这方面限制,国内的一千多家三甲医院就诊都可以赔付。研究产品之前,消费者就可以向我索要这个清单哦。也可以上各大保险公司官网查询最新的可赔付医院清单,做到心中有数。

Q:诉讼

  A:自2013年5月1日起,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宣布,按照香港法律,对于所有有效的合法保单,所有保单持有人都可获得投诉局的免费服务,将为所有投保人处理个人保险合约的索偿纠纷问题。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是非ZF机构的自律监管机构,专门执行自律监管计划。如果消费者与保险公司索偿纠纷发生争议无法解决,就可以向该机构提出索赔程序,委员会一旦裁决,保险公司不能上诉,而个人可以另行起诉,该机构用这一方式来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内地居民购买了香港保险,如果一旦遇到纠纷无法解决,按照香港法律,一定要去香港诉讼。所有在香港购买的合法保险,都受到香港ZF、香港法律、保监会的保护。香港的保险体系相对健全,监管制度严格,与内地相比,香港的保险违规经营或是违反诚信属于犯罪范畴,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而内地保险业违规,是需要负担行政法律责任。

  香港电视剧电影中,经常出现的一句话就是:香港是个法制社会!这种说法绝非夸张,香港法庭一贯以公正著称,不会因为保险公司财大气粗就有所偏袒,这一点还是令人放心的。

2015/05/05回复

14、保险不会改变生活,但是可以让生活不发生改变。



那么,我们面临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打开电视,看看新闻,我们发现风险无处不在。

中国人目前的死亡率大概7‰,即13.7亿人口中每年有959万人死亡。


那么都是什么原因导致死亡的呢?

因为保险的数理基础是基于大数法则和概率论,这就是为什么重大疾病保险比较贵,终身寿险其次,意外伤害最便宜的原因。



以下的数据我们需要关注:


  • 平均每分钟有6人确诊罹患癌症,每天就是8640人,一年就是315万多。

  • 人一生中罹患癌症的几率为22%,罹患重大疾病的几率为72%
    。我国医疗费用每年递增20%。

  • 约30%的人会患心脏病,其中77%会存活5年,58%会存活10年,47%会存活13年(这一数据在不断提高)。

  • 10%的人会患脑中风,70%的中风患者会存活下来,其中31%的人需要别人部分协助才能生活,27%的人需要别人协助才能行走,16%的必须进专门的看护机构。

  • 关于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我们不应该只关注住院费用,还要关注康复费用。一般说来,重大疾病所产生的费用,三分之一是直接费用,三分之二是间接费用。

    如果你接受死亡、疾病是人生的必然,你就会接受保险是人生的必需。

2015/05/07回复

15、保险应该怎样买呢?


医保和社保是身体,商业保险就是衣服。但还是有不少人在裸奔!


对于老百姓来说,把保险买简单了,就是要记住这样一个组合就可以:

重大疾病保险+定期寿险+意外伤害保险+住院医疗保险+意外医疗保险。



这样一个组合,就能做到:

意外的门诊可以报销,住院的医疗费用可以报销,重大疾病能得到提前给付,意外死亡和残疾可以得到给付,疾病死亡也可以得到赔付。买了这样的保险组合,就基本可以算是保障全面了,当然,这属于保障类的组合,养老的风险要由养老保险解决。买保险就要遵循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原则,不能等到下雨了才满街找雨伞。

2015/05/07回复

16、买保险的几点基本原则



1、在同等总保费下,寻求保障越大,保障范围越大,后期账户的钱相对越少。



为什么很多代理人计划书中保障大,保障全,而且后期收益不错,我这里不敢说他们高吹红利,谁也无法保证他所代表公司未来红利不会有这种收益可能。



2、在同等总保费,同等保障情况下,缴费期越短,后期账户的钱相对越多,但保险公司承担风险时间越短。



如果是买保障型产品一般希望保险公司承担风险越多越好,例如:第一年花了1W元保费,第二年就理赔了获得50W的保额,缴费既有保障。简单说就是杠杆比越大越好,但是有些客户认为缴费期越短同等保障情况下缴费越少,后期账户上的钱越多,而如果风险来临过早,保险公司承担风险责任就相对应较少了。



一般建议理财型保险可以选择缴费期短,而保障型产品选择缴费期长,虽然总体保费增高,但却可以获得较多保障,加上通货膨胀原因,实际上并不亏。另外就是建议保障型产品与理财型产品分开购置。

另外就是建议保障型产品与理财型产品分开购置,具体原因接下来展开。



3、任何保障都是要花钱买的。

为什么保险可以保本或增值,是因为你投入本金产生的红利大于了保障成本。

2015/05/07回复

17、内地客人来港购买保险,需要携带什么?

A.内地客人来港投保,需要携带本人的港澳通行证(或护照),身份证;如果夫妻互保,需要结婚证或户口本;(带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刷卡缴款)前一月信用卡账单(或水电费账单)开户缴费会用到


B.未成年人投保无需亲自赴港,由父或母代为在港投保,需备:未成年人出生证明、健康手册(疫苗本,1-5岁需要)、学生手册(6至18岁需要)。


C.若客户未携带以上文件正本,副本(影印本)亦可以接受;若客户随身未有携带上述文件,亦可以先投保,返回内地后再邮寄文件至香港保险公司(借助电邮发送电子文档亦可接受)。

2015/05/07回复

18、投保香港保险是否一定要进行体检?

投保香港保险,是否体检由投保人的年龄,投保的保额以及身体状况来定,并非每个投保人都需要体检。


免体检:购买香港保险公司销售的储蓄理财保险产品(如:隽升),无论投保人健康状况如何,亦无需接受健康核保(无需接受体检)。

有可能体检:购买香港保险公司保障型保险产品(如:重疾险、人寿保险),若投保人健康状况不佳,不但需要申报健康状况,亦可能需要在港接受免费体检;若投保人健康状况良好,则无需接受体检,口头申报健康状况即可。

有可能缴费项目:B超等专项检查

不需要费用项目:抽血、验尿、见医生。

2015/05/09回复

19、香港保险交保费需要换美元和港币吗?怎么缴费?

A.客户可以透过中国内地银联卡刷卡缴付保费(整付保费计划除外),亦可以透过中国内地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之人民币储蓄账户转账缴付保费,因此,中国内地客户于香港保险公司购买美元(港元)保险计划,无需持有外汇,亦无需购汇。(以上缴费方式不设缴费上限,可以帮助内地客户规避外汇管制,将内地资产合法转移至香港。)


B.香港保险公司亦可以接受万事达和VISA卡缴付保费。


C.香港保险公司亦可以接受香港银行支票和本票缴付保费。



2015/05/09回复

20、香港保险理赔会不会很麻烦?确诊就能赔付吗?怎提款呢?

A.重疾险理赔仅需投保人提交受保疾病之诊断证明文件(内地医院诊断证明亦可接受),我们则会在15-30个工作日内即可将理赔支票邮寄给投保人或将支票存入投保人在港开设的银行账户。





B.人寿保险之身故理赔仅需保单受益人提交受保人死亡证明文件,我们则会在15-30个工作日内将理赔支票邮寄给受益人或将支票存入受益人在港开设的银行账户。





C.储蓄理财保单提款,仅需投保人填写提款申请表格,邮寄至香港,我们则会在15-30个工作日内即可将投保人指定提款数额之支票邮寄给投保人或将支票存入投保人在港开设的银行账户。

2015/05/10回复

21、HK保险为何就是比内地保险便宜?

业界比较认可的解释有三:

一是其价格计算中,人口死亡率、发病率等采用发达地区的人口数据,赔付率低;

二是投资范围广、经验丰富,投资类产品的收益足以补贴;

三是运营成本低。

前两点不足为奇,第三点“运营成本”有点意思、值得探讨。

因为成本=纯运营成本+ying销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赔付成本


现在和大家细细分析和对比:

说到“纯运营成本”,有些内地同仁反驳:

移动展业+自动核保+电子保单,又快又省钱,成本肯定更低!香港有吗?

确实,内陆保险业界首创的“移动展业”快捷高效低成本,香港——乃至全世界都鲜有耳闻。但每单节省的成本寥寥,即便量大不过千万级,无法抵消其它pei 训、销售、管理、赔付动辄上亿的成本。

发展初期,需要多投入市场教育的成本。也就是保险认知和接受,通俗而言,就是该不该买保险等消费者教育问题。很多国内从业人员上的第一节课几乎都少不了“保险功能与意义”。这是培训的成本!央视播放的“保险,让生活更美好”行业广告,实质上出钱的人不是保监会,而是你我这些买保险的人。换句话说,如果有办法让消费者接受保险快一点、早一点,成本也会低一些——羊毛,终究还是要出在羊身上,用高价格买保险,等同于让消费者为自己的“不懂”买单。

其次,渠道能力不足,不得不消耗管理成本。销售成本,例如大进大出的销售人员,职业素养跟不上消费者成长。从业者给人的印象,仍然是“大妈”。与此相反,高素质人群,意味着培训成本的低廉、稳定的高收入和低流失。


再次,渠道管理能力侵占了成本。从内外勤人力比的角度来看,香港保险(1:15~20)优于内陆(1:5~10)。内外勤知识结构、职业技能、文化背景的反差,带来巨大的沟通成本,在没有更强能力的管理人才、编制受限的窘境下,只好通过临时工等形式来救急。“临时工”心态传染给不少代。理人,“捞一把就走”、“赚快钱”的潜意识,加上保险公司金钱观的强力宣传,导致了保单品质下降、续期缴费不理想。而保险恰恰需要长期交费才有利润——既然赚不到未来的钱,那就提高价格、短期少赔一点吧!


最后,道德水平也会影响保费价格。香港保险的销售过程中,签约的环节则相对复杂、繁琐,比如“面签”要求一定要到认证。类似的场景可在香港电影《夺命金》中看到,要求客户复述风险条款并有录音。


内地保险销售中也有品质控制环节,但明显有漏洞可用。两相比较,香港的原则是“严进宽出”,理赔简单便捷,而内陆则恰恰相反,在业绩指标的重压下,变成“宽进严出”,前有误导,后必纠纷,进而恶性循环。


限定条件方面,香港保险在投保之初愿意相信投保人都是善意、诚实。而内地保险公司的条款中的种种严格限制,也最后导致结果是——多数好人得为少数坏人带来的成本增加而买单!


买卖双方相互忽悠的结果,就是理赔成本增加,进而被精算师们计入成本,推高保险价格同时,还互相视为坏人,承保条款中的种种限定越来越苛刻,让人越来越不舒服。


在从业多年,虽然购买香港保险的时间成本并不低,得亲自跑去香港、手续繁杂。然而令人尴尬的是,买香港保险的多是时间比金钱还宝贵的“高端客户”,他们并不觉得繁冗的手续、不厌其烦的风险确认是障碍!


感谢你们的支持和帮助,你们帮助我成长,我也看到你们的与众不同!我为你们骄傲,也希望你们为选择我感到高兴!

2015/05/11回复

22、深度讲解国人投保的误区

很多美妈一来就问我,我想给孩子买份保险,是隔年返还的好还是……我一听就头大了!下面深度讲解一下投保误区,看看你中招了吗?

业界发布了一份《2013寿险两核报告》,数据显示,近四成成年人在购买保险时会选择被保险人为孩子。仅2%的投保人选择为父母购买保险。究其背后的原因,眼下4-2-1的家庭模式让父母将焦点集中在子女身上,而老年人作为被保险人的诸多限制,也造成了“保孩子多于保大人”的现象。

数据显示,从投保人年龄段占比情况来看,投保人主要分布在“18-30岁”及“31-40岁”这两个年龄段,各年龄段被保人随着客户年龄增长,其承保件数占比逐渐降低。其中“18-40岁”年龄段占总投保人数73.9%,51岁以上投保人仅占4%。从购买寿险的年龄层分布来看,“18-40岁”这一年龄段是购买寿险的主力。然而从被保险人年龄统计情况来看,“0-17岁”这一年龄段占据了被保险人总数的35.4%,“18-30岁”占据总人数23.9%。

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关系来看,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均为本人的占总件数的43.6%,父母为子女投保的事件占总件数的40.7%,子女为父母投保仅占所有投保件数的2%。

该报告最后得出结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上,孩子永远是一个家庭的重心。倒三角的家庭结构明显影响了消费者的保险购买,因此也出现了保孩子多于保大人的现象。这是严重的错误!

2015/05/12回复

23、为家庭顶梁柱投保是关键



保险最重要的作用是,哪怕在意外的情况下,也能保障家庭财务状况的平衡。因此,一个家庭最该投保的人应该是家庭的经济主要来源。消费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保险观念,在进行资产配置的时候首先考虑保障家庭经济支柱,这样才能从全局上保障全家人整体的健康幸福。

对于家庭顶梁柱来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保险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以及家庭经济状况来购买合适数额的保险。


30岁-40岁:



此年龄段的父亲们,很多都是刚为人父的年轻爸爸,是家庭经济的绝对顶梁柱。这个年龄段的男人要为事业打拼,因此为了有效规避财务风险,首先要考虑意外伤害保险和重疾健康保险的保障。其次,为了防止意外,还可选择保费便宜、消费型的定期寿险。


40岁-50岁:



此年龄段的爸爸们,身处“上有老要孝敬,下有子女要培养”的阶段,社会竞争压力加剧,平时体力透支巨大。但是,经过早期的打拼,一般已经具备初步的经济实力。这个时期的保险需求除了意外、健康之外,还有理财的需求。选择健康保险产品时,可以考虑“有病治病,无病养老”的终身保障型险种。目前很多保险公司都有此类的主打产品,并兼具分红功能,具有长期投资回报、可灵活支配的特点。


50岁以上:



50岁以上的家庭顶梁柱,生活已相对安逸,生活也已经定型,并且有一定的积蓄。除了自身的健康,需要关注的是孩子大学毕业后的创业、孩子买房子的啃老,孩子婚嫁金的开支和自己退休后养老的压力。

50岁已经步入晚年,而晚年意味着什么?第一,晚年意味着你的收入会减少甚至中断;第二,晚年意味着你的健康会每况愈下,医疗费用会增加;第三,晚年意味着你有一天可能老的走不动了,需要请看护来照顾你。所以未来的养老、医疗、看护三大费用势必会随着物价持续上涨,成为未来人生最沉重的经济负担。

不过,一旦在这个年龄阶段罹患重大疾病,虽然有社保,但就目前治疗重大疾病所需的治疗费和因此而产生的巨额隐性开支(例如:贵重药品费、陪护费、营养费等)来看,社保还远远不够。这时候,就需要一份商业保险来规避自己的风险,可投保一份附加重大疾病的组合险。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商业险最好尽早安排,一方面是越早买越便宜,另一方面是很多公司在老人过了年岁后会拒保。

2015/05/12回复
11、香港保险与大陆保险各有什么优势大陆保险的优势——意外险。在意外险上,大陆保险比起香港保险还是很有 ...
明显是想把保费便宜、需要服务多的意外险、住院医疗险让客户自己在内地常住地投保;重疾、寿险这些保费高、不需要多服务的方在香港去投保!
2015/05/12回复
10、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去香港买份保险呢?保险产品实际上也是一种商品,任何顾客都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 ...
保险不是简单的一次性消费,中长期的售后服务的及时有效性,保障的稳妥性绝对是重要,不可以忽略的因素,所以保监会不允许异地投保!
2015/05/12回复
猜你喜欢

【原创分享】香港保险该如何选择签约人,你必须要谨慎

香港保险,你必须要知道的事【任何问题请回帖,第一时间回复】

内地这么多保险公司,为什么一定要到香港买

香港保险为什么不能透过保险中介买

分享我购买香港保险的经历

——香港寿险产品介绍及对比(教育金、养老金储备专贴)——

热点推荐

无锡赏樱之旅 多图直上全程拍大片

三月三庙旦吃酒席!600多桌好震撼

双排牙一点也不可怕 拔牙全程不到5分钟

牡丹花开了!洛阳三天两晚亲子游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二刷宝墨园 开满园的梅花好惊艳

突然!广州一幼儿园7月终止办学

寿司郎疯狂点餐 10蚊一份性价比高

四月开始运气还不错 薅到很多羊毛

古站农庄 红烧甲鱼焖鸡香喷喷

美味有营养的白鸽粥 吃过都会爱上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