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dyy 于 2008-4-27 19:33 编辑 ]
1842771068家有小学生
毕业生人数 | 七科总分平均分 | 考上省一级高中人数 | 占毕业生人数的百分比 | 在全市排序(省奥校除外) | |
2005届 | 194 | 644.79 | 185 | 95.4 | 1 |
2006届 | 286 | 697.39 | 276 | 96.5 | 1 |
2007届 | 350 | 670.25 | 330 | 94.3 | 1 |
学生在学科、科技文体竞赛中的突出成果。
·2006年在莫斯科举办的亚太区天文奥林匹克竞赛获铜牌奖(庄荟琪)。
·2007年在厦门举办的亚太区天文奥林匹克竞赛获一、二、三等奖各1人(辜新宇、朱煜莹、温涛)。
·2007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论文)获国家三等、省一等奖(吴嘉琳等)。
·2007年荣获广州市科技教育“科学幻想绘画”项目特色学校。
数学、物理学科竞赛获奖大户:
一等奖 | 二等奖 | 三等奖 | |
第9届华杯赛 | 1 | 3 | 4 |
第10届华杯赛 | 2 | 5 | |
第11届华杯赛 | 1 | 4 | 11 |
第12届华杯赛 | 1 | 5 | 12 |
05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 | 10 | 10 | |
06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 | 1 | 3 | 8 |
07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 | 1 | 3 |
全国二等 | 全国三等 | 市一等 | 市二等 | 市三等 | |
第十五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 | 1 | 3 | 2 | 7 | |
第十六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 | 1 | 3 | 6 | 7 | |
第十七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 | 2 | 2 | 3 | 5 | 5 |
·连获广州“中华之魂”中学生古诗文朗读大赛奖:首届特等,第二届:一等奖。
·广州市第二届中小学校艺术团展演获优秀艺术团奖,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
·05.06.07学年度各级各类竞赛获区以上奖励的学生共842人次。
广雅实验学校2008年招生问答
1、广雅实验学校与广雅中学的关系
广雅实验学校是广东广雅中学承办的一所公有民办学校。创办广雅实验学校旨在利用中国名校广雅中学的优势,进行办学体制改革试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初中学位,为广雅中学输送优质的高中生源。
2、广雅实验学校白云校区与广州市荔湾区广雅实验学校的关系
白云校区是广州市荔湾区广雅实验学校的一个校区,两个校区按属地管理原则归所属区域教育局领导,承担两个校区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干部,教师同属广雅实验学校一支队伍。
3、广雅实验学校办学有什么优势?
(1)有名校广雅中学的办学管理模式。
(2)有一个事业心强、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团结务实、勤政廉政的领导班子。
(3)有一支师德好、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有一个好学上进、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好的学生群体。办学六年多来,校风好,学风正,质量高,信誉好。
(5) 校区与广雅中学近距离,广雅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可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常受到广雅中学优良校风的熏陶。
4、招生对考生的户籍有什么要求?
报读广雅实验学校的学生,不受户籍限制。户口可是广州市十个区的,也可是省内、省外的。但按目前政策,无广州市七区(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白云、黄埔、罗岗区)户籍的学生,初中毕业后,不能报考广州市的公办高中。广州市其它区(增城、从化、花都、番禺、南沙)户籍的学生初中毕业后只能办理跨区报考(报户籍所在区的学校)。省内、外户籍的学生可报考公办高中的择校生和民办学校。
5、报考广雅实验学校的学生还参加电脑派位吗?
因广雅实验学校是根据素质测试结果录取学生。当录取名单公布数天后,家长就到学校填写放弃电脑派位的申请,并缴交第一学年的学杂费,成为广雅实验学校的一名新生,这就无需参加电脑派位了。若考生测试后未录取,或公布录取,但没有来校办理缴费注册手续(视为自动放弃),则考生可与其它没有报考广雅实验学校的学生一样参加电脑派位。电脑派位的时间一般在七月底,完全没矛盾。
6、广雅实验学校的师资来源怎样?
师资来源有二个方面:一是招聘广雅中学有多年初中教学经验,且已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的骨干教师。二是从全国各重点师范院校招聘来的优秀毕业生。
7、学生毕业后报考广雅中学高中,同等分数是否有照顾?
广雅中学历年来都严格按照市招生办公布的录取方法开展录取工作,对于同等条件的考生一视同仁,不存在谁的优势大些的问题。但被评为实验学校优秀初中毕业生的学生,考取广雅中学后将免试编入高中试验班。成绩突出的还发给奖学金。
8、两个校区如何报考和录取
考生应在报名表中标明自己报考哪个校区。我们将分别按报考两个校区的考生素质测试成绩由高分向低分顺序录取。当考生的测试成绩未达到报考校区的录取成绩,且另一校区未录满时,我们将按考生的意愿和测试成绩,安排在另一校区录取。故考生应在报名表的相关位置填写自己的意愿。
9、学生能否在校寄宿,寄宿设备及收费标准
东风西校区宿位有限(约50人),故学生以走读为主。外地生和家远离学校且交通不便的市区学生可提出申请。获准后便可寄宿。白云校区宿位充裕,完全能满足学生要求。
宿舍设备完备,有空调、太阳能热水器。
收费标准:
东风西校区:300元/月(不含伙食费)
白云校区:500元/月(不含伙食费)
2007年中山大学教工子女及孙辈
2007年小学招生工作即将开始。根据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海教〔2007〕38号文、《中山大学教职工子女入读附属校(园)暂行办法》(附校〔2006〕1号文)及中山大学财经小组(〔2005〕20号文)的精神,现将2007年中大教职工子女及孙子女入读附小有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招生人数:
2007年小一计划招生220人(含社会生源)。
二、招生对象:
2001年8月31日前出生、符合下列条件的适龄儿童:
1.户口(含集体户)与住房均在海珠区范围内且住满一年(自2006年5月1日起计)的中山大学固定编制教职工子女。
2.孙子女:
人户一致在南校区、住房在南校区的在册离休或退休教工的孙子女或外孙子女(只限一位孙子女或外孙子女)。
三、报名时间:
1、在中大南校区幼儿园就读的教工子女,2007年5月9日上午在南校区幼儿园统一报名;
2、非中大南校区幼儿园就读的教工子女及孙子女,2007年5月8日—5月10日,在附小报名。
四、报名所需资料:
1、家长工作证;
2、家长2007年4月份的工资条(家长可在中大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的综合财务信息平台里下载打印);
3、父母与子女同一户籍的海珠区居民户口本及与户籍一致的房产证或购房协议;持南校区集体户口并租住南校区房屋的教职工子女出具中大南校区公房管理处的住房证明;
4、入学儿童的出生证;
5、入学儿童的独生子女光荣证;
6、入学儿童的免役接种证;
7、入学儿童的体检报告单;
8、孙子女同时出具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中大南校区离、退休处出具的证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工资条(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可在中大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的综合财务信息平台里下载打印);
9、附属医院的教职工子女同时出具父或母工作单位人事处的在岗证明。
以上资料均需要原件与复印件核对。
五、测试时间:
孙子女,于2007年5月13日上午在附小参加有关测试,在编在岗教职工子女免测试。
六、入学费用:
1、符合入学条件的附属医院教职工子女一次性交建校费1.2万元;
2、经测试后录取的孙子女每学年需交杂费7500元的90%。
招生简章
招生计划:小学一年级5个班,共220人。
招生对象:2001年8月31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
报名地点:中大附小校园内。
报名时间:4月22日---5月7日为报名时间(中大子弟及孙辈除外),上午8:30---12:00,下午2:30---5:30。在中大南校区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5月8日上午在幼儿园报名。
报名须知:
1、对外招生不限户籍;
2、报名时请带下列证件:家庭户口本、出生证和孩子的体检报告单,所有证件均要原件及复印件(注意:家庭户口本请复印户口本首页的户主页和孩子本人页);
咨询电话:84111623—811;84110800
林老师
王老师
学校地址:新港西路135号,新港西路百佳超市斜对面,中大西门直入约150米教育超市前转左。
交通方式:公交车(荣校站):14、25、45、53、69、88、125、178、184、188、190、197、203、206、208、211、226、247、263、264、250、270
534
地铁二号线(中大站B出口)
中山大学附属小学
2007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