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经过我统计(省一千字),我们荔湾白云天河不差!
白云荔湾:不好意思,我们没有越秀厉害。呃,你排名在那,怎么看不见?我看看。。。看。。。看。。。啊第六啊?
F:你看我算的统计(省一千字),天河比越秀厉害。因为我们有直升47!
海珠:那我呢?
F:啊,海珠啊,我帮你算算,海珠其实你比越秀厉害。我们海珠天河不比越秀差!
海珠:我没有越秀厉害。你看起来挺仗义,帮我用统计算赢越秀,呃,你排名第几,我怎么看不见?我看看。。。看。。。看。。。啊你才第六啊?
F:你懂屁,看我统计(省一千字),天河才是最厉害,因为我们有直升47!
番禺:不好意思,请让一让,我要去上课。
F:番禺,你听说过天河有直升47吗?我们很厉害。
番禺:我去天河中或东近点,那里有好些的学校吗?
F:你听我说,天河有直升47。跟我念三遍:天河有直升47*3。懂吗?天河是最好的,天河直升47。
番禺:哇!看起来好厉害啊。47一定很厉害!
海珠:恩,是不错,47在我们区大概排第5吧。也算可以的。
番禺:。。。。。。
F:你懂屁,看我统计(省一千字),你看,算出来就是:天河有直升47!
3、至于有人提出的采用各中学中考成绩是否客观,下表用的数据都是真实客观的,但的确不是全部都是2016年的,因为有些中学近两三年都没公布平均分了,下表数据是近年优先采用原则,比如16年有的就采用16年,如果16年没有就采用15年,如果15年也没有就采用14年,照此类推,最远到2013年就全部采集完。从逻辑上分析,如果近年成绩有进步,学校一般会在中考喜报里公布平均分,如果不公布往往是退步了或起码没明显进步,比如某校2013年中考平均分600分,但之后几年在中考喜报里都不公布平均分,可以认为之后几年平均分不会比2013年有明显进步,那下表数据采用2013年统计一般不会低估该校成绩,所以下表中考数据一般认为只高不低。
4、至于有些派位中学没列人数只列班数的,每班多少人问题,这个的确会影响结果,并且这些都是中考成绩很差的中学,人数多或少影响较大,所以为了更客观些,下表列了每班45人和每班30人的统计结果,这样基本能反应出各组情况了,至于有些人死纠缠于究竟一班30人还是28人,这些没统计学意义,统计学意义是得出大体情况,不纠缠于一分一毫。
5、最后再重复一句,统计学意义是得出大体情况,不纠缠于一分一毫,下表只给出各组大概成绩,纠缠于究竟多一两分还是少一两分,没有意义。
每班45人的统计情况



每班30人的统计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