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三年各种全面数据分析,发现越秀区教育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但大家却认为越秀区教育优势霸主地位不可动摇,问题出在哪里?试分析一下:
1、全力打造明星学校效应。倾尽全力打造几所名校,吸尽优秀生源(通过点招和一派方法),使这些明星学校成绩非常耀眼,远甩其他学校几条街,大家相信越秀所有学校都这么厉害,不少人认为越秀最差的学校都比其他区最好学校好,殊不知这些辉煌掩盖了其他差校的实际。越秀区共有公办初中32所,其中中考600分以上的13所,599分以下的有19所,甚至有480来分的,但在明星学校效应下,这19所学校被人们忽略了。
2、优质名校全市掐尖招生为明星学校效应增加更猛火里。东环中学577分就发中考喜报说越秀区第一,超过越秀区80%的省一级中学了,可见越秀区整体平均水平并不怎样,公校平均分大概在570-580范围,但在二沙育才二中应元这些全市掐尖的优质民校带动下,大家以为越秀区730分的学校遍地都是,自己孩子肯定能读,起码最差都有650分的学校,却不知全区第一才577分,教育局公布的602平均分是靠优质民校拉上去的。
3、多年的明星效应打造,越秀区教育已经是一种信念,并发展成为非理性的信念,背后并没有全区所有学校数据的支撑,这是为什么每次全面数据分析结果都远低想象的原因。有人坚信越秀最差学校都比其他区最好学校好,有人数据分析发现不是这回事但又在信念力量驱动下,尽量往好方面想,总的来说,越秀区教育已经是一种信念,跟msl的来世七十二个处女一样,坚不可催,直至取消一派的效应显现后,信念开始崩溃。今年越秀区小升初家长的焦头烂额和焦虑是开始,18年第一批取消派位后的中考成绩出来后,以往多年打造的明星效应会遭遇第一次冲击,19年20年会更明星,特别是今年越秀全民齐考民校效应,必对20年越秀区公校中考成绩造成巨大冲击。信念已经在今年小升初家长里开始点点消失,这全民信念还能坚持多久?
3、至于有人提出的采用各中学中考成绩是否客观,下表用的数据都是真实客观的,但的确不是全部都是2016年的,因为有些中学近两三年都没公布平均分了,下表数据是近年优先采用原则,比如16年有的就采用16年,如果16年没有就采用15年,如果15年也没有就采用14年,照此类推,最远到2013年就全部采集完。从逻辑上分析,如果近年成绩有进步,学校一般会在中考喜报里公布平均分,如果不公布往往是退步了或起码没明显进步,比如某校2013年中考平均分600分,但之后几年在中考喜报里都不公布平均分,可以认为之后几年平均分不会比2013年有明显进步,那下表数据采用2013年统计一般不会低估该校成绩,所以下表中考数据一般认为只高不低。
4、至于有些派位中学没列人数只列班数的,每班多少人问题,这个的确会影响结果,并且这些都是中考成绩很差的中学,人数多或少影响较大,所以为了更客观些,下表列了每班45人和每班30人的统计结果,这样基本能反应出各组情况了,至于有些人死纠缠于究竟一班30人还是28人,这些没统计学意义,统计学意义是得出大体情况,不纠缠于一分一毫。
5、最后再重复一句,统计学意义是得出大体情况,不纠缠于一分一毫,下表只给出各组大概成绩,纠缠于究竟多一两分还是少一两分,没有意义。
每班45人的统计情况



每班30人的统计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