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希望楼主不要评论你所不熟习的东西。数学不是你的本行,你只教过三两年数学,对数学的认识有多深?这些片面的所谓认识,弄不好会误导别人。正如你的本行是物理,我不会跟你争论物理一样。你对物理认识肯定比我深。
谁说数学的计算、运算技巧不重要?你敢轻易下这个结论?你去做一下广州中考压轴题(部分),做一下高中的数学,就知道运算技巧的重要性了!比如论证函数的单调性,如果不熟习其中的代数式运算技巧,你很可能会做不出来;再做一下对数运算、圆锥曲线题试试看。我在整个九十年代上中学数学课时,课堂上常常要教各种运算技巧,因为期末考、中考要考到。但是,近十年来教材改版,广州中考题的出题形式发生改变,除难题部分外,连难一点的方程组、分式方程、分式计算都不敢出,更别说其它运算技巧了!这必然会促使初中数学老师(特别是普通中学老师)淡化对运算能力的训练!反正大部分中等生无法做出压轴题。而偏偏高中数学很需要!运算能力不行,可以说难以应对。广州的中考题浅的很浅,难的很难,在广东来说算是较深的了,广东其它地区的中考题更浅。反观外省众多的中考题(例如北京),中档题占比较多,这些题没有压轴题这么深,如果老师用心去教、学生用心去学,中等层次的学生也很可能做得出。我从八十年代末教到现在,深刻感受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各个时期的变化(深浅度、侧重点、题型等)。
就小学生教运算技巧而言,总会有一部分同学,要花大量的精力教才会,有些甚至花了大力气去教都不会。这个不只是广东学生的问题,全国都如此。又比如到了初三,就算训练学生解一元二次方程这么算单的运算,有些同学任凭你怎样反反复复教几十次,仍不会,换一道题就不会;今天会了明天又不会。数学这一科,是会有小部分同学学不好的。
至于广东学生理科高考成绩差的问题,除了我上面所讲的原因外,还与高中录取率有关(把层次差的学生也录到高中去了)、与高中学习的训练强度有关,这个就不讲下去了。至于把问题归结为广东对理科的重视程度不够,那更是无稽。其实这么一个大问题,不是我们这种水平的人可以全面总结出来的。
广州乃至广东为何理科偏弱
563840家有中学生
一、人们对理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广州或者广东,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高于内地,在快节奏的压力作用下,很多家长感觉理科见效慢,对文科比如英语特别重视,况且英语稍微学得差不多,就可以做外贸订单之类的,功利心驱使人们对英语重视程度远超过理科的,所以疯狂英语、英语周报等教辅的边缘相关都在广州设置了总部之类的。
二、理科学习上存在舍本逐末现象!
理科的思维是基础更是重点和难点,在现实教学中,教与学双方都只考虑结果,比如这道题不论情况如何,只有我做对了,至于思路是否清晰还是歪打正着之类得到的结果,都可以很自豪的所我对了,比如现在很多小学生的加减乘除都有很大问题,甚至辅导市场上出现各种速算之类的辅导机构,其实最进步的东西都不会,学习那些所谓的技巧又能如何呢?当然,部分牛蛙对奥数之类稍加研究,或许就能进入所谓的牛校,而这些牛校也只是相对来说,基础知识方面漏洞百出,所以高考使用了全国卷之后,理科成绩就显得很差了!
当然,这些情况的形成,和当地的经济情况及人们的总体认识分不开,一时半会儿也不能改变,说出来仅供大家参考,不到之处大家跟帖补充,谢谢!
2017/07/14
全部回帖

gz1970:
我最希望楼主不要评论你所不熟习的东西。数学不是你的本行,你只教过三两年数学,对数学的认识有多深?这些片面的所谓认识,弄不好会误导别人。正如你的本行是物理,我不会跟你争论物理一样。你对物理认识肯定比我深。谁说数学的计算、运算技巧不重要?你敢轻易下这个结论?你去做一下广州中考压轴题(部分),做一下高中的数学,就知道运算技巧的重要性了!比如论证函数的单调性,如果不熟习其中的代数式运算技巧,你很可能会做不出来;再做一下对数运算、圆锥曲线题试试看。我在整个九十年代上中学数学课时,课堂上常常要教各种运算技巧,因为期末考、中考要考到。但是,近十年来教材改版,广州中考题的出题形式发生改变,除难题部分外,连难一点的方程组、分式方程、分式计算都不敢出,更别说其它运算技巧了!这必然会促使初中数学老师(特别是普通中学老师)淡化对运算能力的训练!反正大部分中等生无法做出压轴题。而偏偏高中数学很需要!运算能力不行,可以说难以应对。广州的中考题浅的很浅,难的很难,在广东来说算是较深的了,广东其它地区的中考题更浅。反观外省众多的中考题(例如北京),中档题占比较多,这些题没有压轴题这么深,如果老师用心去教、学生用心去学,中等层次的学生也很可能做得出。我从八十年代末教到现在,深刻感受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各个时期的变化(深浅度、侧重点、题型等)。就小学生教运算技巧而言,总会有一部分同学,要花大量的精力教才会,有些甚至花了大力气去教都不会。这个不只是广东学生的问题,全国都如此。又比如到了初三,就算训练学生解一元二次方程这么算单的运算,有些同学任凭你怎样反反复复教几十次,仍不会,换一道题就不会;今天会了明天又不会。数学这一科,是会有小部分同学学不好的。至于广东学生理科高考成绩差的问题,除了我上面所讲的原因外,还与高中录取率有关(把层次差的学生也录到高中去了)、与高中学习的训练强度有关,这个就不讲下去了。至于把问题归结为广东对理科的重视程度不够,那更是无稽。其实这么一个大问题,不是我们这种水平的人可以全面总结出来的。
查看原文 感谢您来发表不同的观点。 首先您指出的所谓不熟悉的学科,在您看来,专业的好像就是专家型的,这个只能哄三岁小孩或者外行人,而我的水平如何,更没有必要获得您的认可,至于是否误导家长,帖子结尾我说的很清楚,我不敢以专家型的老师自居,但也请您出的真材实料,不妨分享出来,也为人为己造福一方吧!
我见识过《英语周报》的大编辑,看似很傻的错误出现在报纸中,我给点出来了,反问我,老师您教什么科目的?好像是多管闲事了!
我不否定技巧,但基础不扎实去说技巧有多大的意义呢?中考试卷在监考的时候都看过了,压轴题我之前专门整理过给学生练习的,何来无稽之谈呢?
在中国,论资排辈之类的该醒醒神了,所谓的专业看能出来几个人才!奴才而已!
我见识过《英语周报》的大编辑,看似很傻的错误出现在报纸中,我给点出来了,反问我,老师您教什么科目的?好像是多管闲事了!
我不否定技巧,但基础不扎实去说技巧有多大的意义呢?中考试卷在监考的时候都看过了,压轴题我之前专门整理过给学生练习的,何来无稽之谈呢?
在中国,论资排辈之类的该醒醒神了,所谓的专业看能出来几个人才!奴才而已!
2017/07/14回复

把佛挂在口边,也说欢迎别人指正,那就请收起“奴才”二字。
至于论资排辈这样的帽子,那是你强加在我头上来的,不信请看原文。无论哪一行,并非做得时间长能力就强、观点就高;有些老师,即使教几十年书,连课堂纪律也管不好的并不少见。不过在一个行业工作时间短,想对这个行业有深刻的认识是较难的。讲一下自已的观点这个无妨,谁都有发言的权利,偶然讲一下没所谓,即使讲错了也只是一两次;但天天去谈这些所谓的经验,就怕会误导别人,至少会让人觉得发言者的目的不纯。
尽管长期以来我不太认同你许多贴子上的观点,但都基于不想摔别人饭碗的想法,多数不作声,有时评点一句两句;记得只有过一次是跟贴较长的,仅此而已,不信你可以翻阅一下以前的贴子。我也常中途接手初三,但基本上每届都为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头痛。明明可以在初一初二发展出更好的数学能力,却普通被“要打好基础”这样的观点误导了,反反复复练基础题,能力提升方面的题做得较少。所以在初中最后一年,都要要求他们狂练提升题,以求让更多的同学中考上110分、120分(普通中学)。努力提升学生的训练难度、水平,恰恰就是普通初中数学教学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上面的话是有感而发,本意不是想让你难堪。
强调重视基础、不要舍本求末,本身就是一个虚浮的观点。怎样才算重视基础?反反复复做基础题,是不是这样意思?但这个现实意义并不大。没错,对于思维层次较低的学生,例如普通中学占比1/3的学生,的确是要反复练习基础题,力争把基础分拿到。但对于中上层次的学生,例如就算是普通中学(更不要说重点中学了),占比大约为2/3的学生,这样训练恰恰不行。
中等以上层次的学生,平时如果不去练习能力提升题,怎样知道自已基础好不好、扎不扎实?怎样知道自已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基础运算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行不行?如果在初中阶段,不去提升自已的数学思维水平,上了高中能学得进去吗?很难想象一名在初中只会反复做基础题的学生,上了高中会适应高强度的能力要求!所以提升平时的训练水平及层次,恰恰是解决广州数学成绩弱的关键一环!为什么理科采用全国卷后,数学成绩下降这么多呢?恰恰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数学的教学难度要求过低(特别是普通中学没有大面积地提升中上层次学生的水平)、从而不少学生的数学能力达不到新高考的要求所致!把基础练扎实、与做训练提升技巧题,两者并不矛盾。事实要提前中等生的数学层次,两者缺一不可,两者螺旋上升,也更具有实操意义。多做提升题,是一个引领,更有利于中等生把基础练扎实、把数学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至于论资排辈这样的帽子,那是你强加在我头上来的,不信请看原文。无论哪一行,并非做得时间长能力就强、观点就高;有些老师,即使教几十年书,连课堂纪律也管不好的并不少见。不过在一个行业工作时间短,想对这个行业有深刻的认识是较难的。讲一下自已的观点这个无妨,谁都有发言的权利,偶然讲一下没所谓,即使讲错了也只是一两次;但天天去谈这些所谓的经验,就怕会误导别人,至少会让人觉得发言者的目的不纯。
尽管长期以来我不太认同你许多贴子上的观点,但都基于不想摔别人饭碗的想法,多数不作声,有时评点一句两句;记得只有过一次是跟贴较长的,仅此而已,不信你可以翻阅一下以前的贴子。我也常中途接手初三,但基本上每届都为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头痛。明明可以在初一初二发展出更好的数学能力,却普通被“要打好基础”这样的观点误导了,反反复复练基础题,能力提升方面的题做得较少。所以在初中最后一年,都要要求他们狂练提升题,以求让更多的同学中考上110分、120分(普通中学)。努力提升学生的训练难度、水平,恰恰就是普通初中数学教学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上面的话是有感而发,本意不是想让你难堪。
强调重视基础、不要舍本求末,本身就是一个虚浮的观点。怎样才算重视基础?反反复复做基础题,是不是这样意思?但这个现实意义并不大。没错,对于思维层次较低的学生,例如普通中学占比1/3的学生,的确是要反复练习基础题,力争把基础分拿到。但对于中上层次的学生,例如就算是普通中学(更不要说重点中学了),占比大约为2/3的学生,这样训练恰恰不行。
中等以上层次的学生,平时如果不去练习能力提升题,怎样知道自已基础好不好、扎不扎实?怎样知道自已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基础运算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行不行?如果在初中阶段,不去提升自已的数学思维水平,上了高中能学得进去吗?很难想象一名在初中只会反复做基础题的学生,上了高中会适应高强度的能力要求!所以提升平时的训练水平及层次,恰恰是解决广州数学成绩弱的关键一环!为什么理科采用全国卷后,数学成绩下降这么多呢?恰恰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数学的教学难度要求过低(特别是普通中学没有大面积地提升中上层次学生的水平)、从而不少学生的数学能力达不到新高考的要求所致!把基础练扎实、与做训练提升技巧题,两者并不矛盾。事实要提前中等生的数学层次,两者缺一不可,两者螺旋上升,也更具有实操意义。多做提升题,是一个引领,更有利于中等生把基础练扎实、把数学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017/07/14回复

gz1970:
把佛挂在口边,也说欢迎别人指正,那就请收起“奴才”二字。至于论资排辈这样的帽子,那是你强加在我头上来的,不信请看原文。无论哪一行,并非做得时间长能力就强、观点就高;有些老师,即使教几十年书,连课堂纪律也管不好的并不少见。不过在一个行业工作时间短,想对这个行业有深刻的认识是较难的。讲一下自已的观点这个无妨,谁都有发言的权利,偶然讲一下没所谓,即使讲错了也只是一两次;但天天去谈这些所谓的经验,就怕会误导别人,至少会让人觉得发言者的目的不纯。尽管长期以来我不太认同你许多贴子上的观点,但都基于不想摔别人饭碗的想法,多数不作声,有时评点一句两句;记得只有过一次是跟贴较长的,仅此而已,不信你可以翻阅一下以前的贴子。我也常中途接手初三,但基本上每届都为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头痛。明明可以在初一初二发展出更好的数学能力,却普通被“要打好基础”这样的观点误导了,反反复复练基础题,能力提升方面的题做得较少。所以在初中最后一年,都要要求他们狂练提升题,以求让更多的同学中考上110分、120分(普通中学)。努力提升学生的训练难度、水平,恰恰就是普通初中数学教学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上面的话是有感而发,本意不是想让你难堪。强调重视基础、不要舍本求末,本身就是一个虚浮的观点。怎样才算重视基础?反反复复做基础题,是不是这样意思?但这个现实意义并不大。没错,对于思维层次较低的学生,例如普通中学占比1/3的学生,的确是要反复练习基础题,力争把基础分拿到。但对于中上层次的学生,例如就算是普通中学(更不要说重点中学了),占比大约为2/3的学生,这样训练恰恰不行。中等以上层次的学生,平时如果不去练习能力提升题,怎样知道自已基础好不好、扎不扎实?怎样知道自已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基础运算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行不行?如果在初中阶段,不去提升自已的数学思维水平,上了高中能学得进去吗?很难想象一名在初中只会反复做基础题的学生,上了高中会适应高强度的能力要求!所以提升平时的训练水平及层次,恰恰是解决广州数学成绩弱的关键一环!为什么理科采用全国卷后,数学成绩下降这么多呢?恰恰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数学的教学难度要求过低(特别是普通中学没有大面积地提升中上层次学生的水平)、从而不少学生的数学能力达不到新高考的要求所致!把基础练扎实、与做训练提升技巧题,两者并不矛盾。事实要提前中等生的数学层次,两者缺一不可,两者螺旋上升,也更具有实操意义。多做提升题,是一个引领,更有利于中等生把基础练扎实、把数学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查看原文 奴性教育这个还用去争论什么?培养的奴才多过人才这句话错了吗? 您是有感而发,好像我就是无稽之谈!之前您跟帖发表观点,这些都是可以的,另外就是发帖目的不纯的问题,什么才是纯呢?把佛挂着嘴边,我分享的资料是我自己整理的,这些又有什么过错吗?
并不强求每个人认同这个说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也请您说法的时候注意别人的感受!
并不强求每个人认同这个说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也请您说法的时候注意别人的感受!
2017/07/14回复

gzriverside:
数理化想接近满分不难,靠分数驱动多做题是最难行的路,数学是应用型实践型学科,找到窍门的越学越有趣。另外有能力培育出正确数学思维的家庭很少,学校的老师基本没有工程师出身的。 如果教数学的老师从来没在生活和产品设计中看过数学是如何应用的,肯定教不出好的学生。实际上能教好数学的也能教物理。有些高中学生不用跟老师,自己就玩到大学的微积分应用和数据分析,有些是电子或物理参赛有些是兴趣,但这种学生高考反而一般上个一本还是没问题的,主要是缺少应考上的同步,实际上让学生做一次初级机器臂开发和无人机开发足够掌握高考前的数学有余。
查看原文“数理化接近满分不难”我竟无言以对!我自己开辅导班,主要精力放在数学上,上届高三,最顶尖的一个班,学生基础非常好,其中不乏华附大先,广雅岭南、创新,执信元培。非常惭愧,广州一模、二模、高考等几次大型考试,我统计过所有学生中最高分也才145,学生考135+我就会大肆表扬了。按照这个标准,我还真是失败!
单独拎出一张试卷,外行人往往快速扫一眼压轴题:“这个看起来挺简单的,满分应该不难”
但看起来不难,和在120分钟内得满分是两码事!
这120分钟内,你不能犹豫,你不能手抖粗心,你更不能突然大脑短路。
真实施起来,太难了!
真要像你说的不难,高考还叫选拔性考试吗?
单独拎出一张试卷,外行人往往快速扫一眼压轴题:“这个看起来挺简单的,满分应该不难”
但看起来不难,和在120分钟内得满分是两码事!
这120分钟内,你不能犹豫,你不能手抖粗心,你更不能突然大脑短路。
真实施起来,太难了!
真要像你说的不难,高考还叫选拔性考试吗?
2017/07/14回复

回复 gzriverside 的帖子
广义来说,任何学科都要由实践推动而产生及发展。但从狭义来说,数学也并非都跟实践有关。历史上可能是这样,但现代许多数学分支,你说它跟实践没有很大的关系,也可以讲得过去。
也不要太看得起中小学的数学老师,其实多数的学科底蕴都不太好;长期教初中数学及物理的老师,即使本科毕业,时间久了,能做好高中数学及物理题的已经不多了。所以这一点要向你学习,至少你长期从事学科的实践工作。
但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也跟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责任心有关。几十年教龄的老师,教学水平有可能不及一个出道时间不太长的年青老师。这是很常见的事。有些老师整天骂人、拍桌子,未必能管好课堂;有些老师不用讲一句话,只要往讲台上一站,学生自然就会安静下来。教师水平高不高,不是学来的,主要是自已摸索出来的、实践出来的。否则,假设请一个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数学博士来上课,也很可能不行。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性更强,那些所谓的心理专家在台上侃侃而谈,大谈怎样关注学生的心理;你让他去亲自带一个班,极可能会带出一个乱班来。
至于数学拿满分不难、加强练习效果会不好、掌握窍门很重要,这样的观点真是很外行了。我也不想多讲,笑笑。
另外,高中生学习大学教材的事情很常见,广州前五所高中那些参加比赛的基本上就要先学习大学内容;上点层次的高中,不少选修课就是拿大学教材来学的。我见过一个初中生,一直在学习大学的有机化学。我自家小孩现在高一,他实际上花在高中学习上的精力至多只有一半;他自学完了物理系的力学、数学系的微积分、天文系的天文学概论;还买英文版力学分析来自学、大量地观看外国关于大学物理、数学英文版纪录片、教学视频。有时做物理作业,后面几道大题先翻译成英文再做,,,总之是把物理、数学及英语结合起来学习。表面上这些东西跟课堂无关,其实不是。认真学过大学的力学分析,肯定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有帮助;至少在无字幂的情况下,看英文纪录片及教学视频没有困难,读英文版力学教材没有什么问题。
你说家庭教不出思维能力很强的学生来,这话本身我也不认同。在某一个学科思维很突出的学生,往往不是教出来的,主要是由学生自学出来的、悟出来的。有些学生,那怕他在家里自学,考个一本大学也不会太难。但这样的学生占比不是很多。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培养起坚韧的意志力、培养出较强的自学精神及学科兴趣上。
上面的话讲得过直,不敬之处请指出。
广义来说,任何学科都要由实践推动而产生及发展。但从狭义来说,数学也并非都跟实践有关。历史上可能是这样,但现代许多数学分支,你说它跟实践没有很大的关系,也可以讲得过去。
也不要太看得起中小学的数学老师,其实多数的学科底蕴都不太好;长期教初中数学及物理的老师,即使本科毕业,时间久了,能做好高中数学及物理题的已经不多了。所以这一点要向你学习,至少你长期从事学科的实践工作。
但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也跟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责任心有关。几十年教龄的老师,教学水平有可能不及一个出道时间不太长的年青老师。这是很常见的事。有些老师整天骂人、拍桌子,未必能管好课堂;有些老师不用讲一句话,只要往讲台上一站,学生自然就会安静下来。教师水平高不高,不是学来的,主要是自已摸索出来的、实践出来的。否则,假设请一个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数学博士来上课,也很可能不行。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性更强,那些所谓的心理专家在台上侃侃而谈,大谈怎样关注学生的心理;你让他去亲自带一个班,极可能会带出一个乱班来。
至于数学拿满分不难、加强练习效果会不好、掌握窍门很重要,这样的观点真是很外行了。我也不想多讲,笑笑。
另外,高中生学习大学教材的事情很常见,广州前五所高中那些参加比赛的基本上就要先学习大学内容;上点层次的高中,不少选修课就是拿大学教材来学的。我见过一个初中生,一直在学习大学的有机化学。我自家小孩现在高一,他实际上花在高中学习上的精力至多只有一半;他自学完了物理系的力学、数学系的微积分、天文系的天文学概论;还买英文版力学分析来自学、大量地观看外国关于大学物理、数学英文版纪录片、教学视频。有时做物理作业,后面几道大题先翻译成英文再做,,,总之是把物理、数学及英语结合起来学习。表面上这些东西跟课堂无关,其实不是。认真学过大学的力学分析,肯定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有帮助;至少在无字幂的情况下,看英文纪录片及教学视频没有困难,读英文版力学教材没有什么问题。
你说家庭教不出思维能力很强的学生来,这话本身我也不认同。在某一个学科思维很突出的学生,往往不是教出来的,主要是由学生自学出来的、悟出来的。有些学生,那怕他在家里自学,考个一本大学也不会太难。但这样的学生占比不是很多。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培养起坚韧的意志力、培养出较强的自学精神及学科兴趣上。
上面的话讲得过直,不敬之处请指出。
2017/07/14回复

回复 状元堂主 的帖子
我心中肯定了之前的一些判断是对的。有些事不用讲得太明白了。
每个人都有他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我的发言有时也没有注意到你的感受,这我也知道。
我不想看到很多中上层次的初中生,忽略了对自身数学能力的培养,认识错误。
给将来的中考及高中数学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不吐不快。
不过我倒是从长期的贴子中看出来,你的物理可能会教得很好。
除了说声抱歉外,承诺今后不再跟这样的贴。
是的,大家都是同行,理应相互尊重。
我心中肯定了之前的一些判断是对的。有些事不用讲得太明白了。
每个人都有他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我的发言有时也没有注意到你的感受,这我也知道。
我不想看到很多中上层次的初中生,忽略了对自身数学能力的培养,认识错误。
给将来的中考及高中数学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不吐不快。
不过我倒是从长期的贴子中看出来,你的物理可能会教得很好。
除了说声抱歉外,承诺今后不再跟这样的贴。
是的,大家都是同行,理应相互尊重。
2017/07/14回复

二位的观点都没有问题啊,说不上针锋相对。
楼主的观点适合寻求课外辅导的学生,一般而言,成绩未能达到110~120的水平,到了这个水平的学生较少寻求课外辅导,因为空间有限,见效不明显。多数寻求辅导的学生还是90分或以下的学生,数学基础概念不清晰,基本方法未能尽数掌握,所以,强化基础才是见效快的方法。
gz1970的观点针对是中等生,110分~130分水平。考虑了学生高中的生涯,建议多做压轴题的练习提升数学思维,解题技巧。虽然压轴题的练习对中考提分的作用不大,但里面的思维锻练对高中很有帮助,另外,对于准高一,在某论坛上已见到外省的学校建议学生买初高中的衔接教材自学了,到了高中阶段,初中难度不够,课时紧张,很容易让中等生变差生的\'。
我们广州中考数学考题要么平坦如马路,要么陡如悬崖,甚少陡坡,这必然引导我们教学的侧重点向基础靠拢,少做提高题。平坦只要基础好了基本会做,能做对,就能拿到分。悬崖对普通学生而言根本就不是普通的练习能解决的。
两天前看到一张贴子,说中考数学有多少个满分,从大家报上来的数据看到,不完全统计是10来个,近10万考生10来个,所以,就应该教育而言,放弃压轴题难题是必然结果。
在我辅导的学生中,有位学生原计算能力弱的,成绩不稳定,后来通过玩24点计算准确提高了许多,120分的卷子,期末考了一百零几分,跟我考前给他估算的95~105差不多。初始跟他辅导基础,理清思路,现在多倾向于难题练习讲解,课外辅导是分阶段的,重视基础没错,挑战难题也对。另外,基础除了正确率外,还有解题熟练度,要冲击最后的难题,没有留足够的时间是不可能办到的。
楼主的观点适合寻求课外辅导的学生,一般而言,成绩未能达到110~120的水平,到了这个水平的学生较少寻求课外辅导,因为空间有限,见效不明显。多数寻求辅导的学生还是90分或以下的学生,数学基础概念不清晰,基本方法未能尽数掌握,所以,强化基础才是见效快的方法。
gz1970的观点针对是中等生,110分~130分水平。考虑了学生高中的生涯,建议多做压轴题的练习提升数学思维,解题技巧。虽然压轴题的练习对中考提分的作用不大,但里面的思维锻练对高中很有帮助,另外,对于准高一,在某论坛上已见到外省的学校建议学生买初高中的衔接教材自学了,到了高中阶段,初中难度不够,课时紧张,很容易让中等生变差生的\'。
我们广州中考数学考题要么平坦如马路,要么陡如悬崖,甚少陡坡,这必然引导我们教学的侧重点向基础靠拢,少做提高题。平坦只要基础好了基本会做,能做对,就能拿到分。悬崖对普通学生而言根本就不是普通的练习能解决的。
两天前看到一张贴子,说中考数学有多少个满分,从大家报上来的数据看到,不完全统计是10来个,近10万考生10来个,所以,就应该教育而言,放弃压轴题难题是必然结果。
在我辅导的学生中,有位学生原计算能力弱的,成绩不稳定,后来通过玩24点计算准确提高了许多,120分的卷子,期末考了一百零几分,跟我考前给他估算的95~105差不多。初始跟他辅导基础,理清思路,现在多倾向于难题练习讲解,课外辅导是分阶段的,重视基础没错,挑战难题也对。另外,基础除了正确率外,还有解题熟练度,要冲击最后的难题,没有留足够的时间是不可能办到的。
2017/07/15回复

今后退出所有关于教育话题的争论。
在一些教育论坛上,好为人师确实是我的一个毛病,自责中。
好在现实中我 ...
2017/07/15回复

今后退出所有关于教育话题的争论。
在一些教育论坛上,好为人师确实是我的一个毛病,自责中。
好在现实中我 ...
2017/07/15回复

gzriverside:
如果像80年代的学风,再加上现在的实验条件会不会好些,现在的人缺少信仰,你作为老师也会被影响。生活中不妨多结交些数学教学上有正能量的人让你相信数学可以非常好的改善生活。 数学方向搞数据分析或工业算法的基本上都要研究生起,才能几万起薪,其实中小学学好了达到市场需求本科就可以1万多2万起,数据安全如果是实践好的20岁上十万都有。现在的教法是不妥的,要清醒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平和愉快地教学并从中帮别人和自己找到钱途。而且人开始老了会多思考身体上的问题,实际上人体本来就是有限可算计的有机机械执行体,国际上对人体生物采样和分析是未来投资的大方向,教育心理学在国外已经慢慢转移成客观脑细胞和心脏管理科学,医疗也是到了定量分析,对人体平衡的追求从中国古代的理想化进化到现代数学分析的基础上。专注力也是可以通过脑电心电分析显示的很准确并图形化家用,这样你也知道学生课堂上的生物反馈从而调节教学细节。以现在的计算机语言分析水平,语文数学化教学实际上也一样可行,并在高中前形成初步的速读速记。我说的满分是指在家长充分看到数学在社会上应用的价格,对小孩进行长期愉快训练的基础上,我不教小孩很具体的东西,但会示范下数学怎么使用,最起码是不要搞到数学是一种考完大学就被丢掉的痛苦记忆。当然我也想得到像你这样老师的经验参考,小孩的学习也未必是线性向上发展。
查看原文 感谢您的回复,您所说的应该是一个教育大师级老师的追求,现实中很难遇到如此执着的老师,大都是教书匠型的,能把题目教会就万事大吉,至于学生能否达到您所说的那个高度,也只能看孩子的悟性了,实际上很多孩子考完中考到高中又会面临重新洗牌,初高中脱节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 既然您有这么高的认识,恳请跟帖或者再开一贴,给老师或者家长介绍一下,算是科普下也行!希望不吝此行!再次感谢!
2017/07/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