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愚见
551133房产楼市
国家之所以调控也是有目地有方向的调控,这其中涉及一些博弈 按照目前趋势简单点说,以前因房地产而富起来的人,现在国家要抢那些人的饭碗。 而那些人 都是最顶层的富人级,国家针对的就是这一部分投机取巧的人。
为什么针对 也许国家认为他们钱太好卷了。
两强对碰 旁观受伤 而刚需和大多数小康家庭群体就是旁观。 剖析现在的政策,国家调控地价,房价,银行和房管局全面配合实施 打压的说是炒房者,其实真正打的是躲在背后的老虎。
控制价格说是为了刚需,其实受伤的都是刚需。。
银行利率不断上调, 要控制的也是刚需。。为了让国民转入租房视线,国家付出还是不小。
只要控制刚需 就是控制炒房者 变相制约背后大老虎。。
让大部分人进入租房视线, 对国家有好处。符合国家健康长远发展规划 制约了最上层富人的话语权 但我认为还是对刚需不利好。 除非,1 国家能落实做到真正的租购同权 2 国家能控制租价合理并稳定 3 国家出台租房相关更多利好政策 举例如 连续租房十年就可入户等等 以上几条每一条都不是那么简单可以做到,每一条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落实
因此 万达全面抛售名下持有物业我的解读是: “兄弟, 你赚的钱也不少了 够多了。 国家要发展需要真正控制这一块 你是个聪明人, 希望你配合国家做出决定真正做出为国家奉献的事情。 ”
接下去国家还是会调控, 个人愚见认为 刚需需要抓紧最后上车的机会。
否则进入租房洪流后是好命还是苦命尚未可知。
而对炒房者而言 这已经有 这是最后的午餐的意味了 。会炒房的人自然知道如何做。
思绪因为工作被打断 暂时先这样吧。各位自行思考。
2017/09/24
全部回帖
别妄揣圣意。上面也没说房价高啊,目前看到的无非就是提高贷款门槛,防范金融风险,以免影响和谐安定的梦境。
刚需能随便等个一年半载就不叫刚需了。与其人云亦云徘徊不定,不如多去市场看看,去感受下真实的交易氛围,也能多点机会挑到合适的房子。
刚需能随便等个一年半载就不叫刚需了。与其人云亦云徘徊不定,不如多去市场看看,去感受下真实的交易氛围,也能多点机会挑到合适的房子。
2017/09/24回复
:
关于这一点那就是我和你在本质上的理解不同了 看法完全不同面,没有对错。 以上只是我 个人看法而已 一样 你的只是个人看法。后话如何,就要等时间了 看结局怎么演变。
2017/09/24回复
其实买不买房,如果当事人有一个真心朋友已经入手买房的,可以问问他。 能不能买,他会告诉你他的想法。 我相信绝大部分会说可以买 至于买哪里,那是后话。
而犹豫,错过买房时机,然后政策一下来,心又提起来,不敢买或者异想天开想房价回滚到之前你能买的那样。这是不现实的。
仔细想想 这其实是一件趣事。
买不买,最重要的标准还是应该取决于你到底需不需要。 至于投资,那是等你稳定之后才应该想的下一步。
而犹豫,错过买房时机,然后政策一下来,心又提起来,不敢买或者异想天开想房价回滚到之前你能买的那样。这是不现实的。
仔细想想 这其实是一件趣事。
买不买,最重要的标准还是应该取决于你到底需不需要。 至于投资,那是等你稳定之后才应该想的下一步。
2017/09/24回复
:
你的话我不同意。 至少在我看来,现在还会买房的大部分是真正刚需。 少部分是有钱人多买几套投资的。 这也正是国家要达到的目的,仍然给了机会和时间让需要的人自由选择。
2017/09/24回复
可爱的小锅:
其实买不买房,如果当事人有一个真心朋友已经入手买房的,可以问问他。 能不能买,他会告诉你他的想法。 我相信绝大部分会说可以买 至于买哪里,那是后话。而犹豫,错过买房时机,然后政策一下来,心又提起来,不敢买或者异想天开想房价回滚到之前你能买的那样。这是不现实的。 仔细想想 这其实是一件趣事。买不买,最重要的标准还是应该取决于你到底需不需要。 至于投资,那是等你稳定之后才应该想的下一步。
查看原文支持这段
2017/09/24回复
如花的季节:
支持这段
查看原文感谢支持。 这只是最简单浅显的看法。下棋高手过招永远不看眼前棋局,过招的都是脑海里还没放出来的布局。 一面控制刚需,好落实租购同权 一面满足刚需,利好国民。这并不矛盾 这才是领导人的高明之处。 看法如何,选择如何,通通在每一个人手中。🙏
2017/09/24回复
:
朋友没有必要去在乎放贷多少,能放自然有钱,敢放必然能赚。 每个人意见不同,说出来大家参考一下,看过笑笑就好 我也不再发表,静等变化就可以。
反正我也买不起房。
反正我也买不起房。
2017/09/24回复
可爱的小锅:
就问你哪一次政策变动有这么大力度的?问你哪一次收紧是这个领导人实行的?照你的意思后面变动会和以前一样咯 谁给你的自信? 国家内外动作这么多,彻底的改变早显现出来,可怜你还在参考之前经验,还相信以后也会不变。
查看原文引你这段,感觉你是买涨的。个人感觉刚需就没什么好讨论的,无论入都没啥后悔的,因为不买会死才叫刚需嘛。那大家讨论的就是买涨还是买跌的问题。首先,政府要求“去库存”是鼓励刚需购买吗?说了不讨论刚需了,因为都要买嘛。个人感觉也有可能是让有能力买的土豪也来接个盘,让开发商别都堆积在自己手上,不便于后期限购提息,要是开发商都成片挂了,就让银行坏账了嘛,风险太大。土豪接个盘,合理降价的情况下,也不至于成为负资产嘛。无聊顺便估了一下,究竟降多少呢。模型如下:
所以预计非炒家的话,长线投资的,将至25%以内,估计都不会负资产,如果降超过40%,就有可能会弃供了。算下来,感觉降价,也可以妥妥过渡啊。至于再要扯什么保证GDP的就没法聊了,大动作大策略,感觉舍弃一点GDP也不是说一定不行的。
| 举个栗子 | |||||
房子全款 | 首付 | 待付 | 利息 | 含息总付 | |
100 | 30 | 70 | 19 | 119 | |
| 整套降价百分比 | 25% | ||||
降价后全款 | 首付 | 待付 | 利息 | 含息总付 | |
75 | 22.5 | 52.5 | 14.25 | 119.25 | |
When =黄色>蓝色,可能引致弃供 | 整套多供 | ||||
-0.25 | |||||
房子 | 首付 | 待付 | 利息 | 含息总付 | |
100 | 30 | 70 | 19 | 119 | |
| 整套降价百分比 | 40% | ||||
全款 | 首付 | 待付 | 利息 | 含息总付 | |
60 | 18 | 42 | 11.4 | 101.4 | |
When =黄色>蓝色,可能引致弃供 | 整套多供 | ||||
17.6 |
2017/09/24回复
可爱的小锅:
从你开口的锤子就可见一般。价格跌的越多买房者越多。 举例如果广州均价整体跌5000一平 买房的人会多还是少? 国家的所有政策目的何在? 还怎么让没房的人进入租房洪流? 回答我?
查看原文看看八万五,董先生推公屋的时候,香港房价跌成什么狗样

2017/09/24回复
five02:
引你这段,感觉你是买涨的。个人感觉刚需就没什么好讨论的,无论入都没啥后悔的,因为不买会死才叫刚需嘛。那大家讨论的就是买涨还是买跌的问题。首先,政府要求“去库存”是鼓励刚需购买吗?说了不讨论刚需了,因为都要买嘛。个人感觉也有可能是让有能力买的土豪也来接个盘,让开发商别都堆积在自己手上,不便于后期限购提息,要是开发商都成片挂了,就让银行坏账了嘛,风险太大。土豪接个盘,合理降价的情况下,也不至于成为负资产嘛。无聊顺便估了一下,究竟降多少呢。模型如下:举个栗子 房子全款首付待付利息含息总付 100307019119 整套降价百分比25% 降价后全款首付待付利息含息总付 7522.552.514.25119.25 When =黄色>蓝色,可能引致弃供整套多供 -0.25 房子首付待付利息含息总付 100307019119 整套降价百分比40% 全款首付待付利息含息总付 60184211.4101.4 When =黄色>蓝色,可能引致弃供整套多供 17.6所以预计非炒家的话,长线投资的,将至25%以内,估计都不会负资产,如果降超过40%,就有可能会弃供了。算下来,感觉降价,也可以妥妥过渡啊。至于再要扯什么保证GDP的就没法聊了,大动作大策略,感觉舍弃一点GDP也不是说一定不行的。
查看原文你相信富人接盘多。没有错。
最简单的方法 : 选取三个价格相差较大一手楼盘(二手楼盘无法完成实验) 每个楼盘问十个买房者 确认几点 是否是首套?买房是否自住需要? 还是投资放租升值等等?会得到一个数据 楼盘假设一个5万上/平 一个2-4万/平 一个2万内/平 三个楼盘汇总得到一个数据。 数据告诉你到底是所谓刚需多还是富人在当下仍然出手接盘多。
实践出真理嘛 有心人未必不可一试 。
就说到这里截止, 也预祝大家事业顺利,家庭和睦。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简单的方法 : 选取三个价格相差较大一手楼盘(二手楼盘无法完成实验) 每个楼盘问十个买房者 确认几点 是否是首套?买房是否自住需要? 还是投资放租升值等等?会得到一个数据 楼盘假设一个5万上/平 一个2-4万/平 一个2万内/平 三个楼盘汇总得到一个数据。 数据告诉你到底是所谓刚需多还是富人在当下仍然出手接盘多。
实践出真理嘛 有心人未必不可一试 。
就说到这里截止, 也预祝大家事业顺利,家庭和睦。这才是最重要的。🙏
2017/09/2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