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梦后楼台高锁 的帖子
”市区范围有多大,在校学生有多少和我想说明的情况有关系吗?当年天河还是郊区的时候,小学成绩就挺不错的了,以天河生源为主的华附30年前就在广州数一数二了。“
你说的”其实只要生源不错,学校校风好,学校在哪读都差不多”,没错,这个我是赞同的,但楼主讨论的是学位(区)房均质化,我想说的是现在一、二线重点学位尤其高中阶段应该说是一个僧多粥少的局面吧,不是学区房均质化,而是娃多了同时鸡娃的精英家长也多了所以平均值提高了,但这并不代表你退步了,只是考上华附高中变得更难罢了。当年精英集中在了越秀、东山等等,今天被分摊到了更多区尤其是天河,这不代表越秀在变弱,也不代表越秀今天的办学水平有多不堪,但是很明显天河海珠的生源是在变好。
至于你说的天河教育30年前就不错这样的话吧,我不想评论当年的天河的小学教育因为我不了解,我只想说我们没必要去神化某个区某些东西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教育强区的变迁。当年考进华附高中的初中生可是很多都是从老东山老越秀出来的吧,虽然当时每个区都有一、两所大家公认的重点初中,但华附高中部基本上汇聚了当年各区乃至省内的理科精英,内部竞争也比初中部高了不止一档。再前面的我不了解,记得当年华附高中部6个班吧,6班重点,还有一个奥林匹克班,我算足一个班50人,你们小学一个级50-60人能考进高中部这个比例也够高的哦,我不知道当年天河除了附小还有哪间小学能有这个底气说自己给华附高中部输送了大批优质生源能比老越秀东山还强哈?当年的华附高中部是市内省内拔尖,并不代表天河当初的基础教育比起老越秀老东山有多优秀。
比如广钢的省实集团等等。。。。
那么,比如说原来东山区的楼价5-10万的老破小。
在新区这边同样价格买新房子,就可以9年义务制读省实,按照省实初中的水准,中考应该也不会太差。
那么,以前所谓的学位房,是不是会慢慢的被稀释,甚至被取代呢???
————————————————————————————————————————————
更新
看了前面几位的讨论
那是不是说,名校的老师都住在老城区?其次,后面进来的老师是不是也能在老城区买到房子?
其次,名校里面位置也是有限的。如果到新校区,普通老师能升级的话,是不是原来有能力但是轮不上又想做点事的人,会考虑到新校区寻求发展呢??
不说北京了,其实看广州自己就知道了,周边原来不怎么样的学校的发展,包括原来所谓的几个分校,升学分数也在不断的拉近,甚至其实比越秀区的一般学校还要好了,不是吗?
当然啦,一个新学校,一下子全面的超过老校区这个也不现实,但是如果新校区的重点班,未必干不过老校区的普通班吧??你们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新2
教育均质化未必就是非要举例子到远郊去啊。。。。
老八区本身就有很多教育集团化的进展,
0-100之间,还有很多可能性的。
单单从教育资源看,政府是在花大力气铺平差距了。
原来可能是50分差距的,现在缩小到了十几分,这个进步趋势,再过几年,是不是基本差不多了???
那个时候你家的娃是不是正好赶上跟传统强校差不多分数的时候?
————————————————————————————
更新3
发现后面来了几位激动派,
老城区“老破小”三个字也并非我的首创,本论坛也大把大把的人用,几个像踩了尾巴似的激动到上天,何必呢?
帖子主要探讨的就是关于教育的均质化,
说广钢的省实只是近期广告多拿来举的例子。。。你们心里不要加太多的戏
至于老城区新城区生活方面,这个需要在这里讨论吗?脑子清醒一点的都知道老城区好啊
小学升初中,好初中考出好成绩读好高中,是所谓学区房学位房最重要的地方。
那么网上查到的数据,就是越秀的升中考试,全区平均分与其他区域逐渐拉平了
从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四年的连续数据已经表明了这个趋势的有加强的表现。越秀与不但降为第二名,与第三名四名五名的差距也比往年缩小很多。
有人话里话外说谁都知道怎么回事。。。。
如果说有内幕消息比如有人说起有重点学校分数不计入统计之类的,或者你们更清楚什么回事的,就直接说啊。。。你不说,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