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到了孩子出国大学申校的时间,回顾从幼升小,到大学申校的过程,全程就一个原则:适合自己就好。第一阶段:幼升小。 当时就住在小蛮腰脚,22年前的腰脚,57平19万,交通没有,配套0,买棵葱都要去下渡路,但这里有荧火虫,当年买时规划是新领事区,就P颠P颠地跑去买来结婚,打算与领事做邻居,好高大上呀。。。 到小可爱二岁,都住在这有荧火虫的地方。 小可爱二岁时,准备上幼儿园了,小区就有新船幼儿园,去问了一下,可以收2岁的孩子读婴班,小可爱就这么去了幼儿园,刚上学一天都没哭。。 小可爱二岁时,禁摩,出行不方便,全家户口在东山,如果小可爱要在海珠读小学,对口要去新港路,步行太远,老人不方便,也不放心,而且房子也小了,所以决定:卖一买一,搬。。。 那时大约是2003年的时候,进入看房时间。 那时的市场, 珠帝一手4800,二手4200,每天都在珠帝门前过,珠帝2001年开盘是6800,2001-2003一手降了3+成,我家没想买,不想再陪着荧火虫了。 户口在东山、娘家在东山,公婆要跟住带孙,当然选大越秀了,那个年代,是没想怎么房子升值赚钱的,一心只想,老的舒适、小的方便,喜欢短时间能到娘家,公婆其他子女也能短时间到我家,老人带小孩,步行可达幼儿园、小学。逛街、日常消费步行可达。 有人会说干嘛不买个车,买车就不用搬了,可以买珠帝了,2003年的车子是很贵的,飞度也要20万,是一套越秀二手小二房子的价格。 需求定下来后,看房,我家首选二手房,计划在中山三到中山六延线买个二手的70平小三房,步梯2-4楼,总价20+25万,首付二成。 睇过东风西板块、朝小版块、北京路一带、东川路板块,发现好的地段,社区管理也是好的。 每天回家,对睇过的楼盘进行计算,计算首付、装修、税费、佣金的资金量等等。。这是我从1998入市以来的习惯。 到了2004年春节后,我居然在东濠涌高架上睇到一个一手九层小洋房楼盘,下了高架立即找。 找到了楼盘,发现居然是个全封闭式的九层电梯、步梯小洋房楼盘。 进了售楼部, 开口问步梯,没货,全是回迁房,不卖的。 好吧,再问电梯,我要小三房,没有,只有标三的,而且是一楼,一家三口打算走人了,然后销售来了句,一楼送花园,让我这一家三口同时止步,可以去睇下。。。 89平的户型不错,一步一电梯四户,套内面积达9成,花园是单边位有70平,地段也很好,小学也OK,虽不是省级,却是有省级待遇的市级红火炬。 问价,89平49万,比我的预算足足高了一倍。 毛坯交楼,面积大了,多了个70平的花园,装修费也比预算高了一倍多。 首付要三成,不是二成,比预算高了1成。借7万,月供2300左右。 加起来,一共多了差不多20万。 卖一不行了,卖三了,把公婆给我们的房子也要卖了、把投资在外的其他房子也要卖一间了。 一个小二房,升级一个标三房,所付的资金是多加一倍,及几十年的还款,这个款到2017年还在供着呢。 心算好后,当场把我家四个老的都叫过来睇楼。 娘家那两个,从家里步行十分钟来睇:很好很好,49万抢钱咩。。。 婆家那两个,从荔湾坐车过来睇: 好好好,退休金太少,我没钱供呀。。。(手在发抖) 我说,我夫妇能供得上。。买了吧。 从发现到签单,四小时内,我就硬买下了这套超一倍预算的中山三的标三带70平花园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