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琴妈琴爸的(钢琴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希望能给妈网的妈妈们有点帮助,非广告)
5327716家有小学生
你们好!
作为一个钢琴老师,我先向你们敬礼,感谢你们对艺术的重视,感谢你们对艺术的发扬,正因为有你们千千万万的琴妈琴爸们,中国的艺术氛围越来越浓,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播,感谢你们!同时你们也辛苦了,你们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很多.不过我相信,你们的付出孩子以后会懂的,你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有时候浏览妈网上妈妈们的关于小孩练琴的困惑,觉得有点心痛,现在父母们都不容易啊,要上班干活,要照顾爱人、老人、小孩,还要为孩子的未来打算,很多很多,辛苦啊。每个人都是这样走过,因为我们都是从为人子女走到为人父母,以前做小孩不懂事或者以前条件不好,所以现在我们有点遗憾,都想孩子比我们好!当看到妈妈的困惑时,我也帮不了什么忙。不过我是一个钢琴老师,从四岁开始学琴到现在,我也是一步一步过来的,其中的酸甜苦辣也是自己和父母知道,所以也想结合本身的经历,跟妈妈们谈下心,希望能给妈妈们带来点帮助!
我想,每一个父母让孩子学琴的原因都不同,但无论学琴的原因是什么,父母选择让孩子学习钢琴,大都是深思熟虑过的。这不仅是因为钢琴学费是昂贵的,更重要的是父母都明白,钢琴学习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当父母作出这个决定时,他们就已经想到未来他们要付出很多精力财力.开始学琴时是美好的,孩子很有兴趣,当孩子弹出一首动听的乐曲时,父母都乐开怀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琴的深入,难度的增加,学琴的问题出现了:孩子没兴趣了,孩子偷懒不练琴, 孩子逐渐也许是突然出现厌学、烦躁、排斥钢琴学习的情况,不管你怎么努力怎么配合,孩子的学习好像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在退步。您会很着急,也会很烦躁,这时您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可怕的争吵,对持在家庭中反复出现,最后搞得大人小孩都心力交瘁。像这种因学琴引发的亲子矛盾比比皆是.当出现这种矛盾时,有些家长处理很好,他们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难,继续前进;有些处理不好,大人小孩都放弃了,心里留了遗憾.
无论结果如何,结果都是短暂的,过程才是漫长的,家长们如何伴随孩子们度过学琴的童年?下面我想举些例子谈下我本人的看法,不成熟之处还望家长们多多包涵.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也就三年过去了。现在回看这个帖子,觉得写得还可以,在此向家长推荐。由于篇幅比较长,家长们就自选一些看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谢谢!2010.3.12)
(妈妈网有不少妈妈咨询想把孩子送过来跟我学琴,但由于我的学生早就排满了,暂时都没有空位,所以只能辜负妈妈们的厚爱!非常感谢妈妈们对我教学工作的认可和厚爱,谢谢你们!如果妈妈们对于孩子学琴有什么疑惑,欢迎来短消息,我尽自己能力帮忙大家。2010.5.21)
(时间过得真的非常快,一转眼又是三年过去了。这三年,本人经历很多了,怀孕、生小孩、带小孩,体验了很多很多,整天忙忙碌碌的,很少时间再上妈妈网了,很多帖子没来的及看,也来不及回,不好意思了,各位姐妹!)
[ 本帖最后由 黑白键猪猪 于 2010-5-21 11:25 编辑 ]
2008/09/13
精选回帖
全部回帖

捷康妈妈:
对孩子学琴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好了,其实学琴对于孩子来说,好处还是很多的,家长陪学的路很长,但回过头看,一切都是值得的
查看原文不可否认,学琴的过程是比较艰苦的,尤其有时候家长们想到自己花了那么多精力和财力,但孩子表现那么糟糕,此时家长的心情也很糟糕,这些也是可以理解。有句老话: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育孩子本来就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学琴的不管目标是什么,但还是把它当作家长和孩子一个事业好好去经营,无论如何,这段经历都是你们一生很难忘的。也许,若干年后,你老了,孩子也成为的父母的时候,她到时肯定会想起她小时候父母陪她去学琴的经历,她更加明白你们的心。
无论如何,既然开始了,还是希望家长们好好努力,迎难而上!
无论如何,既然开始了,还是希望家长们好好努力,迎难而上!
2009/03/04回复

在陪练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
2009-02-26 12:09:44
(1)语言鼓励:口头语言--夸奖,是精神鼓励常用的方法之一.不过,老师的夸奖要比家长的夸奖份量更重一些,效果也更好一些.还有肢体语言也不可忽视,家长的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抚摸,一个亲吻,等等,都会给孩子传递赞许鼓励的信息.
(2)目标激励:目标的设立要合适,使孩子'跳起来能摘到桃子'.孩子学琴的日程安排是每周日上课一次.其他时间都在家练琴.每次练琴都给他一个具体目标,如基本目标:左右手分弹,指法不能错,节拍不能错,音调不能错,基本能连贯的弹奏.中级目标:左右手合弹,有力度,有速度,能较流畅的弹奏.高级目标:能背谱流畅的弹奏.为便于实施,我们还特意编制了一份<练琴考评记载表>,每天一记载,每月一考评.并酌情给于物质奖励.
(3)情景激励:适时创设特定的情景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
1.转换角色.有时候,家长当'学生',让孩子当'老师'.他会像模像样地过一把'先生瘾'.
2.琴友比试.邀邻居家的琴童到家里来,相互比试,相互交流.或是对手,让孩子们一对一的弹奏,或是伙伴,让他们来个二人四手弹.
3.展示表演.节假日,有亲朋好友相聚在家里的时候,我们让他表演.这时,他就会使出浑身数解来展示他的'绝活'.
4.音乐欣赏.利用光盘,视频等多媒体及观赏音乐会,参加钢琴演奏会等多种形式,来陶冶情操,提高欣赏能力,激励动机.
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总之,家长在陪练的过程中,要想方设法的为孩子创造条件,促使孩子学琴的兴趣和爱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最后顺便说一句,如果孩子对学琴确无兴趣.家长就要考虑对策了.
2009-02-26 12:09:44
(1)语言鼓励:口头语言--夸奖,是精神鼓励常用的方法之一.不过,老师的夸奖要比家长的夸奖份量更重一些,效果也更好一些.还有肢体语言也不可忽视,家长的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抚摸,一个亲吻,等等,都会给孩子传递赞许鼓励的信息.
(2)目标激励:目标的设立要合适,使孩子'跳起来能摘到桃子'.孩子学琴的日程安排是每周日上课一次.其他时间都在家练琴.每次练琴都给他一个具体目标,如基本目标:左右手分弹,指法不能错,节拍不能错,音调不能错,基本能连贯的弹奏.中级目标:左右手合弹,有力度,有速度,能较流畅的弹奏.高级目标:能背谱流畅的弹奏.为便于实施,我们还特意编制了一份<练琴考评记载表>,每天一记载,每月一考评.并酌情给于物质奖励.
(3)情景激励:适时创设特定的情景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
1.转换角色.有时候,家长当'学生',让孩子当'老师'.他会像模像样地过一把'先生瘾'.
2.琴友比试.邀邻居家的琴童到家里来,相互比试,相互交流.或是对手,让孩子们一对一的弹奏,或是伙伴,让他们来个二人四手弹.
3.展示表演.节假日,有亲朋好友相聚在家里的时候,我们让他表演.这时,他就会使出浑身数解来展示他的'绝活'.
4.音乐欣赏.利用光盘,视频等多媒体及观赏音乐会,参加钢琴演奏会等多种形式,来陶冶情操,提高欣赏能力,激励动机.
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总之,家长在陪练的过程中,要想方设法的为孩子创造条件,促使孩子学琴的兴趣和爱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最后顺便说一句,如果孩子对学琴确无兴趣.家长就要考虑对策了.
2009/03/05回复

女儿学琴五年了,真的累,那是旁人没办法理解的,即使是孩子的爸和我父母,常常在我逼她认真练琴的时候说说风凉话,但每次比赛女儿拿到奖杯的兴奋和只拿奖状的失落,都让我有流泪的冲动,再苦再累,我们也一起走下去。
2009/03/25回复

看了你的帖子,感受颇深,也学到了不少。想和你探讨一下我女儿的学琴问题。我女儿从六岁开始学琴,现在已经九岁了,她从小看到汕头的表姐钢琴弹得很棒,就树立起了远大目标——要像表姐一样,她学琴的过程好像也不我费多大的心思,基本都能自觉的练琴,去年第一次去考级就通过了五级的考试,而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果能顺着这样的轨道走下去,在两三年后通过十级考试问题也不大。但现令我感到比较困惑的是,一般的孩子通过十级考试之后,就好像完成了历史使命,没有弹琴的激情了,但实际上通过十级考试的孩子不一定能过即兴的伴奏简单的曲子,而且在学习压力面前,弹琴的问题更显得微不足道了,这不是我孩子学琴的初衷,我希望她能够学以致用,能够体会到音乐的真谛,能够享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但现在大部分的音乐老师也只是在进行一种应试教育,你觉得我应该怎样能够引导她走向这种境界呢?
2009/03/25回复

一个小小的问题,希望能够解答一下。。
我高兴或伤心的时候,唱歌能舒缓我的情绪。。
对于学琴的孩子,要到什么水平,才会以琴声寄托的他的情感?
身边有位朋友,当年在家长的催逼下过了八级(或是十级),和我说考完级的时候可恨小提琴了,一点也不想碰。。。
后来过了几年,读大学以后偶尔把琴盒打开,才发现演奏中能抒发情感了。。。后来高兴或伤心的时候,就会啦小提琴了。。
我想,我的孩子如果学琴,能达到这个境界就好了
我高兴或伤心的时候,唱歌能舒缓我的情绪。。
对于学琴的孩子,要到什么水平,才会以琴声寄托的他的情感?
身边有位朋友,当年在家长的催逼下过了八级(或是十级),和我说考完级的时候可恨小提琴了,一点也不想碰。。。
后来过了几年,读大学以后偶尔把琴盒打开,才发现演奏中能抒发情感了。。。后来高兴或伤心的时候,就会啦小提琴了。。
我想,我的孩子如果学琴,能达到这个境界就好了
2009/03/26回复

潼卫:
看了你的帖子,感受颇深,也学到了不少。想和你探讨一下我女儿的学琴问题。我女儿从六岁开始学琴,现在已经九岁了,她从小看到汕头的表姐钢琴弹得很棒,就树立起了远大目标——要像表姐一样,她学琴的过程好像也不我费多大的心思,基本都能自觉的练琴,去年第一次去考级就通过了五级的考试,而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果能顺着这样的轨道走下去,在两三年后通过十级考试问题也不大。但现令我感到比较困惑的是,一般的孩子通过十级考试之后,就好像完成了历史使命,没有弹琴的激情了,但实际上通过十级考试的孩子不一定能过即兴的伴奏简单的曲子,而且在学习压力面前,弹琴的问题更显得微不足道了,这不是我孩子学琴的初衷,我希望她能够学以致用,能够体会到音乐的真谛,能够享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但现在大部分的音乐老师也只是在进行一种应试教育,你觉得我应该怎样能够引导她走向这种境界呢?
查看原文呵呵,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就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1.以前和现在都会有很多家长问我,孩子考级过十级是不是达到专业水平了,我知道他们很想我回答“是”,但最终我只能实话实说“不”。因为就简单学几年,考几首曲子,就拥有专业水平,那些从小学琴,从音乐学院附中到音乐学院,学琴十几二十年才混来一个专业水平,那不是很冤?什么才是专业,专业是一个综合素质的表现,除了钢琴外,你还会相关的音乐知识,比如乐理、和声、音乐史、音乐欣赏、钢琴伴奏、声乐、作曲等,不是说你会弹几首难度高一点的曲子就是专业了。
2.至于钢琴伴奏,它要求更高。很多音乐学院主修钢琴的毕业出来,也不是每一个可以成为钢琴伴奏员,成为优秀的钢琴伴奏员更难。它需要演奏者扎实的音乐基础、较好的演奏技巧、乐团配合能力、曲子的处理能力等。一个交响乐团,小提琴、中提琴等很多,但只有一架钢琴,可见钢琴伴奏的是非常重要的,他是交响乐团的灵魂。
3.现在的小孩艺术教育是业余的教育,很多家长和学生也是要求能过一定的程度就满足了,所以考级应运而生。最终走上专业的道路的很少,成为大师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家长也不要灰心,尽管你不是想孩子走专业的,除了考级的曲目外,你们还可以学一些考级外的曲目,比如一些中外名曲,让孩子的艺术综合素质更高!考级只是检验某阶段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家长可以从小就向小孩灌输这一点。考过十级了,还可以学很多其它好听的、著名的曲目!
1.以前和现在都会有很多家长问我,孩子考级过十级是不是达到专业水平了,我知道他们很想我回答“是”,但最终我只能实话实说“不”。因为就简单学几年,考几首曲子,就拥有专业水平,那些从小学琴,从音乐学院附中到音乐学院,学琴十几二十年才混来一个专业水平,那不是很冤?什么才是专业,专业是一个综合素质的表现,除了钢琴外,你还会相关的音乐知识,比如乐理、和声、音乐史、音乐欣赏、钢琴伴奏、声乐、作曲等,不是说你会弹几首难度高一点的曲子就是专业了。
2.至于钢琴伴奏,它要求更高。很多音乐学院主修钢琴的毕业出来,也不是每一个可以成为钢琴伴奏员,成为优秀的钢琴伴奏员更难。它需要演奏者扎实的音乐基础、较好的演奏技巧、乐团配合能力、曲子的处理能力等。一个交响乐团,小提琴、中提琴等很多,但只有一架钢琴,可见钢琴伴奏的是非常重要的,他是交响乐团的灵魂。
3.现在的小孩艺术教育是业余的教育,很多家长和学生也是要求能过一定的程度就满足了,所以考级应运而生。最终走上专业的道路的很少,成为大师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家长也不要灰心,尽管你不是想孩子走专业的,除了考级的曲目外,你们还可以学一些考级外的曲目,比如一些中外名曲,让孩子的艺术综合素质更高!考级只是检验某阶段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家长可以从小就向小孩灌输这一点。考过十级了,还可以学很多其它好听的、著名的曲目!
2009/03/26回复

巴鲍勃:
一个小小的问题,希望能够解答一下。。我高兴或伤心的时候,唱歌能舒缓我的情绪。。对于学琴的孩子,要到什么水平,才会以琴声寄托的他的情感?身边有位朋友,当年在家长的催逼下过了八级(或是十级),和我说考完级的时候可恨小提琴了,一点也不想碰。。。后来过了几年,读大学以后偶尔把琴盒打开,才发现演奏中能抒发情感了。。。后来高兴或伤心的时候,就会啦小提琴了。。我想,我的孩子如果学琴,能达到这个境界就好了
查看原文这个问题,我的看法可能楼上不是很满意:
1.我觉得楼上可能把乐器看得太神了,如果按照楼上的意思,生活所有的烦恼都可以通过乐器来宣泄了,那那些专业的人士不是一点烦恼都没有了。其实,音乐也没有那么大的魅力和作用,人有七情六欲,不是一个简单的乐器就可以去掉烦恼了。
2.我烦恼时,的确经常会练琴,练完后心情的确也会好一点,但不是说练完后一点烦恼都没有了,只有把引起烦恼的事解决了才解决烦恼,和音乐没很大关系。
3。孩子的情感有很多宣发的途径,不一定会以琴声来寄托。比如,孩子伤心了,他会哭;高兴了,他会笑。这是本能的宣发途径。如果有一天他们需要琴声来寄托的时候,他们已经懂得隐藏自己的情感,学会控制本能了,他们不需要到什么音乐水平,呵呵,因为他成年了!
以上是本人的看法,不成熟之处敬谅!
1.我觉得楼上可能把乐器看得太神了,如果按照楼上的意思,生活所有的烦恼都可以通过乐器来宣泄了,那那些专业的人士不是一点烦恼都没有了。其实,音乐也没有那么大的魅力和作用,人有七情六欲,不是一个简单的乐器就可以去掉烦恼了。
2.我烦恼时,的确经常会练琴,练完后心情的确也会好一点,但不是说练完后一点烦恼都没有了,只有把引起烦恼的事解决了才解决烦恼,和音乐没很大关系。
3。孩子的情感有很多宣发的途径,不一定会以琴声来寄托。比如,孩子伤心了,他会哭;高兴了,他会笑。这是本能的宣发途径。如果有一天他们需要琴声来寄托的时候,他们已经懂得隐藏自己的情感,学会控制本能了,他们不需要到什么音乐水平,呵呵,因为他成年了!
以上是本人的看法,不成熟之处敬谅!
2009/03/26回复

钢琴教学呼吁打假
发布时间:2009-03-26 文章来源:音乐周报
操生杀之柄的钢琴教师队伍却鱼目混珠,真伪难辩。名目繁多的各种钢琴考级派系林立、各行其道。面对许多有难度的“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学生和家长莫衷一是。
著名合唱指挥大师马革顺于1948年在美国西南音乐学院举行的硕士毕业音乐会上演奏了许多钢琴曲。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音乐大师,却在他一生中急需用钱的时候拒教钢琴。理由竟是自己不是“主修”钢琴的,怕误人子弟。
马老一生奉行的是一条很高的道德标准。新中国成立后德育教育的失误在于没有很好地继承传统道德中的精华部分,如今像马老这样秉承古圣遗训的人已是匹马只轮。
习得西方音乐真谛的马老深知,选择了某种乐器,就选择了该乐器所凝聚的音乐文化。钢琴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性乐器之一,决不是能弹“肖邦练习曲”就能当好老师。前苏联钢琴学派的奠基人之一涅高兹·海因里希说:“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的不仅仅是所谓的作品‘内容’……他应该既是音乐史学家,又是理论家,又是视唱练耳、和声、对位和钢琴弹奏的教师”。
业余音乐教育一向被誉为“没有围墙的音乐学院”,而操生杀之柄的教师队伍却鱼目混珠。他们中有些音乐表情术语“两眼一抹黑”,其中不辨纵横,误读乐谱的大有人在。更糟糕的是他们中许多根本不关心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以“搅”学骗钱为能事。为了招揽“生意”,大言欺人,虚假宣传令人啼笑皆非。
商品经济有“3.15”,考级经济却无人打假,致使大量脸热心黑的“垃圾教师”充斥教学市场。面对混乱无序、泥沙俱下的音乐教学市场,有些地方所谓的“优秀教师”往往都是“考级办”的“关系户”。名目繁多的各种钢琴考级派系林立、各行其道。教材方面,面对多家“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学生和家长莫衷一是。
在过去的近20年间,钢琴业余考级取得了飞速发展,对提高民族的文明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考级也是一把双刃剑,诸多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1.富存广布的庸师劣导以考级为指挥棒,绝大多数学生用大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枯燥地临摹“四边形”(练习曲、复调、中外乐曲各一首)和“三角形”(练习曲、复调和乐曲)。只有“老牛倒嚼”,无法泛观浏览。
2.不正之风的盛行使得素质淘汰的考级变成了“娃哈哈”,其含金量狂跌,社会信誉扫地,成为我国考试造假的“重灾区”之一。
3.“垃圾教师”充斥教学市场,众多琴童习非成是,惨遭素质谋杀,成为家庭智力投资的最大受害者。
因此,为业余音乐教育立法,强化内部控管机制的任务已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09-03-26 文章来源:音乐周报
操生杀之柄的钢琴教师队伍却鱼目混珠,真伪难辩。名目繁多的各种钢琴考级派系林立、各行其道。面对许多有难度的“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学生和家长莫衷一是。
著名合唱指挥大师马革顺于1948年在美国西南音乐学院举行的硕士毕业音乐会上演奏了许多钢琴曲。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音乐大师,却在他一生中急需用钱的时候拒教钢琴。理由竟是自己不是“主修”钢琴的,怕误人子弟。
马老一生奉行的是一条很高的道德标准。新中国成立后德育教育的失误在于没有很好地继承传统道德中的精华部分,如今像马老这样秉承古圣遗训的人已是匹马只轮。
习得西方音乐真谛的马老深知,选择了某种乐器,就选择了该乐器所凝聚的音乐文化。钢琴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性乐器之一,决不是能弹“肖邦练习曲”就能当好老师。前苏联钢琴学派的奠基人之一涅高兹·海因里希说:“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的不仅仅是所谓的作品‘内容’……他应该既是音乐史学家,又是理论家,又是视唱练耳、和声、对位和钢琴弹奏的教师”。
业余音乐教育一向被誉为“没有围墙的音乐学院”,而操生杀之柄的教师队伍却鱼目混珠。他们中有些音乐表情术语“两眼一抹黑”,其中不辨纵横,误读乐谱的大有人在。更糟糕的是他们中许多根本不关心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以“搅”学骗钱为能事。为了招揽“生意”,大言欺人,虚假宣传令人啼笑皆非。
商品经济有“3.15”,考级经济却无人打假,致使大量脸热心黑的“垃圾教师”充斥教学市场。面对混乱无序、泥沙俱下的音乐教学市场,有些地方所谓的“优秀教师”往往都是“考级办”的“关系户”。名目繁多的各种钢琴考级派系林立、各行其道。教材方面,面对多家“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学生和家长莫衷一是。
在过去的近20年间,钢琴业余考级取得了飞速发展,对提高民族的文明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考级也是一把双刃剑,诸多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1.富存广布的庸师劣导以考级为指挥棒,绝大多数学生用大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枯燥地临摹“四边形”(练习曲、复调、中外乐曲各一首)和“三角形”(练习曲、复调和乐曲)。只有“老牛倒嚼”,无法泛观浏览。
2.不正之风的盛行使得素质淘汰的考级变成了“娃哈哈”,其含金量狂跌,社会信誉扫地,成为我国考试造假的“重灾区”之一。
3.“垃圾教师”充斥教学市场,众多琴童习非成是,惨遭素质谋杀,成为家庭智力投资的最大受害者。
因此,为业余音乐教育立法,强化内部控管机制的任务已刻不容缓。
2009/03/28回复

本人的意思不是反对考级,只是觉得可以以更好的态度看待考级。其实,考级也是衡量教学成果的一个尺度,考级备考的同时也是孩子好好练琴的动力!除了考级,也可以让孩子适当参加一些好的钢琴比赛,让孩子扩展下视野,参加锻炼一下!另外,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音乐沙龙、音乐会,让孩子表演一下。这些都可以促进孩子的进步的。通过这些活动,都可以看出孩子的学习情况!
2009/03/31回复

黑白键猪猪:
这个问题,我的看法可能楼上不是很满意:1.我觉得楼上可能把乐器看得太神了,如果按照楼上的意思,生活所有的烦恼都可以通过乐器来宣泄了,那那些专业的人士不是一点烦恼都没有了。其实,音乐也没有那么大的魅力和作用,人有七情六欲,不是一个简单的乐器就可以去掉烦恼了。2.我烦恼时,的确经常会练琴,练完后心情的确也会好一点,但不是说练完后一点烦恼都没有了,只有把引起烦恼的事解决了才解决烦恼,和音乐没很大关系。3。孩子的情感有很多宣发的途径,不一定会以琴声来寄托。比如,孩子伤心了,他会哭;高兴了,他会笑。这是本能的宣发途径。如果有一天他们需要琴声来寄托的时候,他们已经懂得隐藏自己的情感,学会控制本能了,他们不需要到什么音乐水平,呵呵,因为他成年了! 以上是本人的看法,不成熟之处敬谅!
查看原文谢谢,
其实你可能误解我的意思了。
以我朋友为例,在考级的时候,他只是把音乐当作一个任务。。后来才会享受音乐。。
我觉得,乐器需要一定的水平,才能享受演奏的乐趣。。。
就是想知道,自娱自乐,需要到什么样的水平。。
其实你可能误解我的意思了。
以我朋友为例,在考级的时候,他只是把音乐当作一个任务。。后来才会享受音乐。。
我觉得,乐器需要一定的水平,才能享受演奏的乐趣。。。
就是想知道,自娱自乐,需要到什么样的水平。。
2009/04/07回复

呵呵,我觉得自娱自乐不需要关注什么水平!我先生认识我以前都没碰过钢琴,但他就学几首简单的流行歌曲,有空就乱弹,自娱自乐。如果硬着要以社会考级为标准的话,三四级以上都可以自己看谱自己弹一些简单的曲目。当然想弹一些难度高一点的,肯定要继续学下去!
2009/04/22回复

bluewater:
惭愧,我小孩学琴,我不闻不问,所以进步很慢.但她很愿意学,有时还自己写一两句曲子.
查看原文呵呵,楼上加油!既然小孩那么喜欢艺术,那要好好培养哦!
2009/04/26回复

女儿学琴5年,想找老师能周六或周七上门上课,如果可以,请给我短信.(借地方发言,不好意思)
2009/04/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