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想问问,我可不可以和我儿子一起上课的啊..也不是一起上课,就是安排着接连上课..因为我想他自己上的话,我怕他回家了不知道怎么弹.,方法忘记了..我最近想买钢琴了,请问老师,我这个年龄还能学钢琴吗?会不会很慢?我今年都三十几了...
什么叫你这个年龄啊~~你很年轻啊~~肯定能学钢琴的!~!~现在有很多老人都在学钢琴,我这有个50多岁的阿姨在学钢琴,然后她老公是拉二胡的,她说学了能回家和他老公你唱我和,呵呵..学钢琴可以防止老了得老人痴呆症,这是有医学证明的.
呵呵!原来弹钢琴可以防止老人痴呆症的,说得我也想学了.老师有些问题想问你,我女儿学钢琴已经有四年多了,明年准备考英皇的五级,现在老师都还没有教考级的曲,但我不是心急老师还不教考级的曲,而是我女儿9月尾刚参加完一个钢琴比赛,现在老师又想叫女儿准备再参加比赛,我心里真的不想,因为女儿学校的功课也比较多,平时都没时间练琴了,如果再去参赛的话,我觉得会让小孩压力很大,但她老师总说让小孩多参加比赛会对她好,我现在真的觉得很迷惘,不知道要不要接受这位老师的建议,现在很想听听老师你的意见,谢谢!
参加比赛是可以锻炼小孩的,无论是经验或者是其他的,的确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为了参加比赛而落下其他的事情,那就很不应该了.我一向都是提倡孩子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再参加任何活动比赛,一切还是以孩子的学习为主的.象我的学生,他们如果学习忙或者考会把试,我都作业布置得少一点,这样他们又能保证作业的质量,又不会觉得压力很大.比赛适当参加是必要的,但不必要连续的参加比赛,除非孩子是将来要考艺术院校,必须通过这种实地的应战来为自己储备一些经验.一般的孩子参加比赛就是为了锻炼自己,奖项是其次的.如果孩子落下学习,总是为了参加比赛而四处奔波.孩子和家长都会很累的,孩子的学习肯定也会受影响的.
silence29:帮顶~!我家三个人都喜欢钢琴: 我二十七岁开始学,学了一年多,断断续续地弹了这么久后只会弹几只曲子; 大女快九岁了,也一直在学; LG更有兴趣,但没时间学......以后要多向您请教啦!查看原文呵呵,我们家三姐妹也都是读音乐的,都是星海出身,大姐是研究音乐历史的,我呢,是搞作曲的,小妹读音乐教育的~~呵呵希望大家能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本帖最后由 chenyuyang 于 2008-11-3 19:00 编辑 ]
上次有个家长说小孩弹巴赫的曲子没味道,我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觉得可以借鉴和参考其中的一些方面.巴赫作品的八大特点巴赫作品另很多人望而生畏,其实只要掌握了他的特点,你会越弹越过瘾的!八大特点一、速度它是决定风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弹奏平均律中速度应当和当时乐器(古钢琴等)相吻合,与当时的时期(巴洛克时期)想吻合。十八世纪属于节奏较缓慢的时代,如果我们在钢琴上把这套曲目弹的很快,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平均律的弹奏应当是相对较缓慢的。二、节奏:巴赫作品以节奏严谨平稳而著称。由于作品属于巴洛克时期音乐范畴,所以不能允许有类似浪漫派演奏手法常用的自由地、时慢时快的节奏。巴赫作品从开始到结束,都应处于一个基本节奏之中。但严格的说,在巴赫的作品中有严格节拍与自由节拍的两种不同形态。严格的节拍需要自始自终的统一律动。不能忽快忽慢。另一种则是自由而即兴性的部分,这部分音乐因突出其炫技的性质,因此需要适当的自由速度。三、线条:这是巴赫作品中又一极为重要的特点。在弹奏巴赫的复调作品前,我们应该对线条在脑中有一个初步的设计,使其自然而流动。当然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线条起伏不能像浪漫主义音乐中的线条起伏那么大,但它一定是存在的。正确的使用渐快与渐慢往往会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但滥用则会另人厌烦。试想,如果每一首前奏曲和赋格在结束时我们都去做渐慢,也太呆板了,我认为,一首歌唱性的。宽广流畅的赋格曲比一首欢快的轻巧的赋格曲更适于在结尾处做渐慢。四、声部平均律属于复调作品,也就是多声部的音乐作品。我们要通过这些曲目的训练使手指控制声部和耳朵辨别声部的能力得到大的提高。在学习中,要强调保持声部层次的清晰,主题声部要尤为突出,而其他各声部要让位于主题声部,手指要做适当的控制。但是,在控制中,每一个声部又应当是清晰、完整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每一层旋律部分抽出来单独练习,使头脑对各声部都保持条理清楚,再用清醒的头脑去指挥手指的弹奏动作。五、触键钢琴的触键方法有许多不同,但在弹奏平均律时,触键应和巴赫作品的风格相一致。一般来说,在快速乐曲中,用非连奏法或手指断奏来模仿古钢琴上的清脆效果比较合适。而在缓慢的抒情歌唱性乐曲中,则要把力量由肩部传送到指尖,手腕平稳,音与音的连贯要均匀,贴键出声,保持音色的圆润饱满,这样才能获得古朴典雅的音响效果。六、力度变化总的来说,巴赫作品的力度变化幅度较小,基本趋于平稳。但是这并不排除某些段落里的强弱力度的变化。另外,巴赫作品的力度应在按照乐曲的内容、结构来改变的同时,也要把力度总体放轻。著名德国钢琴家吉泽金说:“所有的巴赫作品的力度记号都要按比例降低一级,绝不要超过中强,因为当时的乐器与现在是大不相同的……巴赫的音乐要非常精致,要注意细致的差别……力度要有层次。”无论如何,强弱分明的格式决不能用到所有的前奏曲与赋格曲上去。七、装饰音巴赫的装饰音种类繁多,有回音、逆回音、颤音、下波音、上波音等等,他们各有自己特殊的弹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判断,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每种装饰音往往可以用好几种方法来弹,而且都是正确的,可以被接受的。巴洛克时期演奏家们在弹奏所标出的装饰音时必须有一定的自由来发挥想象。今天我们演奏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时,也可以根据前人总结出的规则在一定范围有所变化,这取决于我们对特定时期的演奏风格和装饰音运用方面的知识,以及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因为适合于古钢琴轻巧、柔和音色的装饰音,并不一定适合现代钢琴上较厚实的声音,所以,巴赫的装饰音切不可弹的太急、太强、太断和太华丽。八、踏板一般来说,巴赫的作品中很少用踏板,所以有不少人都认为踏板在巴赫的作品中似乎是不重要的,但事实上极为重要而且极难把握的,由于踏板没用好而导致演奏失败的例子随处可见。在巴赫的作品中,踏板用的多了,会使声音含糊不清,用少了又会使声音干涩无味,这两个极端都有损于巴赫的风格。我认识踏板的运用应当根据乐曲的不同来决定。著名前苏联钢琴家捏高兹就认为:“弹奏巴赫音乐时应该运用踏板,但要用得恰当、小心、极其节约,当然有很多地方是不适宜用踏板的。但是,如果再我们现在钢琴上弹奏巴赫的作品而完全不用踏板,那么比起羽管键琴来,钢琴在声音方面多么贫乏啊!”所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在弹奏中遇到手难以连接或慢乐曲中需要延长的地方等,是可以使用踏板的,但我们要用耳朵仔细的倾听,然后小心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