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南奥小学,育才小学,东风东小学,我该如何选择?

63591252家有小学生

我的问题是,认同北师大南奥小学,但觉得六年12万下来赞助费贵。户口在东山区育才小学(不用交赞助费),东风东小学(也要交至少6万赞助费),我住在洛溪广州奥园,我该如何选择呢?谢谢!

[ 本帖最后由 feinan 于 2008-12-22 23:44 编辑 ]
2008/12/22
全部回帖
谢谢楼上的妈妈,为我们码这么多字。我所接触到南奥的老师,都是些热爱教育的老师,我不认同什么应试教育,我喜欢北师大南奥,就是那么简单,哈哈
2009/02/04回复
gaoyanggaoyang板凳
楼上的提到巴学园,握个手
2009/02/04回复
eileen8899:
谢谢楼上的妈妈,为我们码这么多字。我所接触到南奥的老师,都是些热爱教育的老师,我不认同什么应试教育,我喜欢北师大南奥,就是那么简单,哈哈
查看原文
谢谢啦。

虽然不认同应试教育,但这确实是我国的国情,估计一时半会也改不了。所以孩子还是应该具备一定的应试能力,在南奥这种学校,最担心的就是家长和孩子都被其他方面的欣喜给吸引而忽略了学习方面的事情,完全不作为,等到毕业的时候才发现孩子跟别人差一大截时再后悔也没用了。当然咯,现在南奥的小学的课堂教学如何我也不了解,说不定学校已经有了制胜的法宝吧。儿子最近还跟我说,他觉得惭愧,说现在的5、6年级,甚至7年级(他是8年级)的同学的成绩都比他当年要好很多。
2009/02/04回复
我也想了解南奥的学校,很高兴看到家长的介绍。我不以为想要孩子学习好,应试能力强就必须放弃童年甚至人生大部分的快乐,那样的教育完全是本末倒置,摧残生命。

向各位家长诚意推荐池莉的书:《来吧,孩子》。非常佩服她培养孩子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现在爱孩子的大部分家长都有不懈努力,但难有坚定信念)。她的孩子小学阶段是非常快乐地“玩”过去的,但绝非不优秀,小升初考上了武汉的名校(整个湖北的基础教育也是很强的,那里的华师附中,武钢三中,黄冈中学也全国知名),高中阶段孩子自己独立联系了英国的私立学校,高考以全A的成绩报考包括剑桥在内的名校,各个学校都给她录取通知书。最惊人的是人家从没有上过课外补习班,池莉本人也非常不赞同应试教育。除了学业以外,她女儿人品出众,多才多艺,全面发展,这是更值得大家学习的。孩子培养出来不能仅仅是会应试的合格产品,更应该是有血有肉的人。

推荐她的这本书,不仅仅因为她是我老乡,我是她的忠实读者。事实上这是我同事推荐看的,给家中老人看了,也很有共鸣。也许有人觉得写得偏颇,但看了多少都会有收获,只要你先把自己固有的教育理念先放到一边,呵呵......
2009/02/04回复
我家宝宝还小,非常希望她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对自己的孩子从胎教到早教都很重视,我和大家一样认为学习知识是很重要的部分,但如果让孩子承受过大的压力,就很成问题。再发个三个孩子的妈妈的育儿体会供大家参考,也想一想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add2c0100bzw0.html
2009/02/04回复
我也看了池莉的这本书,不过不要被池莉的书所误导,池莉里面也写了,她的孩子小学前就学了英语900句,她的小孩小学读的是武汉最好的双语小学,武汉外校也是湖北最好的初中,没有学前、小学、武汉外校的经历,她的孩子怎么能考到伦敦大学学院啊
2009/02/04回复
说得没错,但是池莉教孩子的方式很好,从来没有以牺牲孩子的快乐为代价!所以真正厉害的是她如何教,除了书本知识,还有很多关于人生的东西在里面。

做个比较吧,我父母早年都是名校高材生,从小读书靠自觉,也没人特别督促。我父亲一个孤儿,靠着亲戚资助读点书,从小到大,一路保送,是个孩子王,什么都会玩,还都玩地很精,速滑是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我妈则说她一直是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就这还在女生稀少的工科院校门门5分。可是我和姐姐都很难和父母比,为什么呢?他们一直对我们读书抓得很紧,我5岁多上小学,是真的没玩够,也不太会玩,就算读书成绩还不错,但很多事情非常被动,读书也是被要求去读,变得很没乐趣,长大了做很多事也没有发自内心的动力。所以我不以为这样的教育成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尽量避免重蹈覆辙。过去研究生同学中也有一位保送生,一直轻轻松松,成绩优秀,提前一年毕业,说小学的时候也是疯玩到很晚,家长不叫不回家。所以奉劝大家千万让孩子从小不光是要学好,更重要的是玩好,会玩的孩子比较聪明,身体和心态也会比较好(这两个方面对人的一生同样影响深远)。和过去的孩子相比,现在的小孩更可怜。
2009/02/04回复
我感觉是池莉对女儿下了很多很多功夫,只是在书中轻描淡写,突出女儿玩的一面。
其实相对其他重点学校,武外、杭外、南外等这些外国语学校的教学算是轻松活泼的了。
2009/02/04回复
可悲的是现在这些小孩的可怜往往是自己的父母造成的,一如我过去经历过的非常不快乐的童年一样。我小学阶段反反复复想的一件事就是怎么自杀比较不痛苦,后来因为发现自己实在想不出这样的好方法终于放弃了,万幸!可是现在媒体经常报导小学生中学生自杀,大学生自杀更不是什么新闻。以前认识的一个清华的老师说,清华每年都有学生从某高楼往下跳,我认识的人中,还有年纪轻轻跳长江大桥自杀的,中学同学中有一个去了美国名校读硕士,喝硫酸自杀了, 再有就是去杀人的,这样的教育环境真的健康么?为人父母是非常大的责任,一定要深思呀!
2009/02/04回复
其实整个中国竞争都是这样的,池莉女儿上小学是武汉市委宣传部部长亲自给小学校长打电话要求收池莉的女儿进校,池莉的女儿考中学得到武汉市市长20分的批条照顾,虽然后来池莉女儿分数够了没有用,但池莉也一直为女儿争取啊,你想一个有名作家“富婆”都这样,别说普通百姓了。还是在于中国环境的残酷性,带来的家长和孩子的动作变型,一切太不确定了。我们不能只看池莉《来吧,孩子》里轻松的一面,如果轻松,也是名人孩子的轻松,普通孩子轻松不了的。去英国留学,一年至少要20万!武外的孩子很多都是富家子弟,但能像池莉这样的富婆家长也不是很多啊。

[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09-2-4 17:17 编辑 ]
2009/02/04回复
同意前面一位家长说的人生是场马拉松!读书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家庭教育应该有超越这一阶段的眼光和远见。除了书本知识,池莉还很关注的生活能力,这个她可没少写。

我的一位中学同学,家中三个孩子,排行第二,相对最不受重视。寒冬腊月,早早去食堂买早点(我妈亲眼所见,那时我还在热被窝里呆着呢),可是人家一直很优秀,书读得好,人品好,唯一保送大学的名额无可争议的归她了。本科一毕业就去了普林斯顿读博士。很早以前湖北的一个理科状元,跟着母亲,平时没少帮母亲买冰棍。清华毕业后到美国读了双博士,斯坦福的终身教授,年纪轻轻已经非常有成就了。近的说说亲戚家的一个孩子,父母离异后跟了父亲,父亲病故后只有奶奶和姑姑照顾,和姑姑的亲生女一起长大,从小一切靠自己,没少做家务,早早工作,攒够钱再继续读书。现在都成年了,同龄的两个女孩子各个方面比较起来,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没爹没妈的那个非常孝敬家人,生活能力工作能力都很强,不靠别人,专升本毕业没几年,年薪早就过十万了。也找了个优秀稳重的男朋友,马上要结婚了。从小就没吃过苦的那个书读得一般,上大学还是找工作都是亲戚帮忙,人情世故非常不通,春节在家很不懂事,惹得一家子不开心。

所以教育孩子不要只是盯着那些书本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
2009/02/04回复
比较欣赏池莉的女儿还有真妮的博客(50楼有链接供大家参考)中提到的大儿子,能干有孝心,学习生活都不耽误,这样的人将来才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自己的孩子往哪个方向引导,自己看着办吧。不打扰大家了
2009/02/04回复
其实看了池莉的《来吧,孩子》,她写得轻松,很多家长看了压力也不小:
池莉的孩子虽然没写上过什么班,但至少上过英语班、钢琴班(可能是单独辅导吧),
而且池莉的前夫是画家,她女儿的画画水平不错,高考美术考试是A,
池莉本人是著名作家,她女儿从小酷爱读书,写得一手好文章

不可否认的,池莉给孩子生活的训练很好,有主见、独立、大气,敢于担当!

名门出优秀的孩子多,靠的是家庭,因为名门的氛围熏陶(当然也有败家子);
寒门出的优秀的孩子也有,靠的是自己;
但优秀孩子最多的比例还是在中等人家,靠的是家长+孩子的共同努力!中等人家的家长往往是最辛苦的,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吧。

[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09-2-4 17:41 编辑 ]
2009/02/04回复
邦邦妈咪:
其实看了池莉的《来吧,孩子》,她写得轻松,很多家长看了压力也不小:池莉的孩子虽然没写上过什么班,但至少上过英语班、钢琴班(可能是单独辅导吧),而且池莉的前夫是画家,她女儿的画画水平不错,高考美术考试是A,池莉本人是著名作家,她女儿从小酷爱读书,写得一手好文章不可否认的,池莉给孩子生活的训练很好,有主见、独立、大气,敢于担当!名门出优秀的孩子多,靠的是家庭,因为名门的氛围熏陶(当然也有败家子);寒门出的优秀的孩子也有,靠的是自己;但优秀孩子最多的比例还是在中等人家,靠的是家长+孩子的共同努力!中等人家的家长往往是最辛苦的,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吧。[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09-2-4 17:41 编辑 ]
查看原文
赞同这个。我看这书就这感觉,人家是名人,路子广着呢?孩子的见识也因此很广。真实的情况并不是她写的几句话这么简单。
2009/02/04回复
出身名门的孩子无疑条件得天独厚,但普通人家孩子教育好的也不少,也看家长的观念和学识。所以父母不易为,也要与时俱进,看多点别人的经验,开拓眼界,活学活用还是有必要的。

我很欣赏池莉书中引用的一句:生活的价值就是享受生活。我们往往在茫茫碌碌中忘了这一点。池莉成功教会孩子热爱生活,有很好的自理能力,爱花草,爱动物,学习钢琴和绘画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而不只是为了升学之类的功利目的。如果不是孩子真心喜欢,就算有特长,也未必有多少灵气。艺术之类的东西,需要很好的感受力,过于功利的心态是学不好的。

有读者说池莉让他最感动的一点是,为了女儿的健康,她在没有打麻醉剂的情况下进行了剖腹产,那是怎样的一种剧痛,真是不敢想像。所以除了她身为名人路子广之外,各位家长更应该关注的是她对女儿深沉的爱,和为了捍卫女儿幸福快乐的那种奋不顾身的投入。试问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这样的生产,还有为了孩子,牺牲掉自己的婚姻。如果有这样充满奉献精神的父母,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足以成材了。
2009/02/04回复
引用卓越上《来吧,孩子》的一个读者评论: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可在成长的路径中,往往抵挡不住成功、成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以后过上幸福生活等等诱惑,对孩子的爱,对孩子未来的希冀,全化为对孩子压力。诚然,日趋激烈的竞争,使得我们不得不努力,只有今天的付出,才有明日的收获和成功。可未来的成功是未知数,但当下的童真快乐的却真真切切地被剥夺了。
一个人为人父母后,可能对生命的体悟就会更深刻些。如何更好地爱我们的孩子,如何更好地让他们快乐成长,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在平和和爱里成长孩子是最快乐的,快乐的孩子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学习充满兴趣。当我们把功利心压到低点,平和、认真地陪着孩子成长,成功,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快乐成长的副产品了。
让孩子在爱中成长,这本书又给了我们一个提醒。
2009/02/04回复
jocelyn1025:
出身名门的孩子无疑条件得天独厚,但普通人家孩子教育好的也不少,也看家长的观念和学识。所以父母不易为,也要与时俱进,看多点别人的经验,开拓眼界,活学活用还是有必要的。我很欣赏池莉书中引用的一句:生活的价值就是享受生活。我们往往在茫茫碌碌中忘了这一点。池莉成功教会孩子热爱生活,有很好的自理能力,爱花草,爱动物,学习钢琴和绘画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而不只是为了升学之类的功利目的。如果不是孩子真心喜欢,就算有特长,也未必有多少灵气。艺术之类的东西,需要很好的感受力,过于功利的心态是学不好的。有读者说池莉让他最感动的一点是,为了女儿的健康,她在没有打麻醉剂的情况下进行了剖腹产,那是怎样的一种剧痛,真是不敢想像。所以除了她身为名人路子广之外,各位家长更应该关注的是她对女儿深沉的爱,和为了捍卫女儿幸福快乐的那种奋不顾身的投入。试问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这样的生产,还有为了孩子,牺牲掉自己的婚姻。如果有这样充满奉献精神的父母,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足以成材了。
查看原文
我觉得奋不顾身的爱搞不好,全部变成压力,孩子痛不欲生才真。

别太信名人,自己的路要靠自己的双脚走。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有各自不同的幸福。

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踏实努力着,开开心心的做人做事,做到这些,一个人能不能成材已经不重要。
2009/02/04回复
九月微凉:
我觉得奋不顾身的爱搞不好,全部变成压力,孩子痛不欲生才真。别太信名人,自己的路要靠自己的双脚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有各自不同的幸福。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踏实努力着,开开心心的做人做事,做到这些,一个人能不能成材已经不重要。
查看原文
2009/02/04回复
九月微凉:
我觉得奋不顾身的爱搞不好,全部变成压力,孩子痛不欲生才真。别太信名人,自己的路要靠自己的双脚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有各自不同的幸福。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踏实努力着,开开心心的做人做事,做到这些,一个人能不能成材已经不重要。
查看原文
如果没有看过这本书,就不要望文生义吧,看到的只是池莉的女儿比同龄的孩子更多些天真快乐与朴实敦厚,也深得老师的欣赏和同学的爱戴。如果要作评论,还是看过再说比较有针对性吧,至少也是一种礼貌,不是么?
2009/02/04回复
猜你喜欢

户口天河区,对口沙河小学,交赞助费可以去先烈东小学吗?

前进路、万松园小学哪个好,帮帮忙

求助!!科学城小学?龙岗路小学?

棠下小学,棠德南小学,科技园中英文学校,

【2014幼升小】东风东路小学入学交流讨论区

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小学PK五山小学

热点推荐

文化公园中秋灯会 近千盏灯好靓!

中秋食光至!晒长假美食领10W金币!

国庆旅途正当时!晒行程领金币

花式过双节!珠江露天草地演唱会

#花式过双节#承德之夜的惬意时光

逛服装店啦~

陪孩子去看电影《东极岛》

#花式过双节#+到表弟的豪宅一游

#花式过双节#赴一场月圆之约-岭南天地灯展

广州从化流溪河森林公园

如果从这条窗帘看,应该算几级台风?

# 花式过双节#国庆旅途正当时!晒行程赢金

夜逛正佳旁的美食街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