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高中学习强度不一样,分数未必直接可比。
广东学习氛围较松,
当年自己高三时也仍然每逢周末有半天或一天假放,
所幸高考成绩尚可,
全省排名约千分之零点五,
不好不差。
而除广东之后的北方绝大部分省份,
则是魔鬼式高中模式为主。
高三还每周有周末,恐怕是很多省份不可想象的。
至于早操起床时间,
北方省份也基本比广东的学校早一个多小时。
至于高中是否应该走魔鬼式高中模式,
取决于各省的自己选择。
若全省高中皆(相对)较轻松学习,
转为全省高中皆魔鬼式学习,
那肯定全体考生分数整体会有显著提升,
但是,
全体考生的省内排名基本没啥影响。
——也就相当于全省一起魔鬼式学习,
约等于全省一起做无用功。
当一省什么时候由轻松学习走向魔鬼学习,
或说:当有某些魔鬼式学习的高中(例如衡水中学等)渗透进来之时。
若有一所或几所魔鬼式学习的高中进入并获得成功,
打破了原来有平衡,
则原有高中名校要么跟进魔鬼式学习,要么落后,
别无他法。
这也是为何,之前衡水中学要在浙江开分校,引得浙江民意强烈反对,
因为若衡水在浙江开拓成功,
必然引发全省滑向魔鬼式高中模式的深渊。
总结而言,
要魔鬼式学习,则全省一起魔鬼式学习,
要中等强度学习,则全省一起中等强度学习,
只要省内大部分高中学习强度基本一致,
那么对于全体考生来说就是相对公平的。
从2020年高考数据观之,越秀区属高中打不过天河区属高中?
34609234房产楼市
天河:
天河外国语:97.01%
广州中学:85.79%
天河中学:52.86%
113中学:43.19%
越秀:
七中:82.86%(越秀区属第一)
十六中:73.68%
三中:34.20%
省实越秀:低于三中,但具体占比未给出。
天外的2020年高优率甚至高过华附、广大附,和其他区属来比较已有欺负人之嫌疑。即使仅以广中论,以其巨无霸体量,仍取得85.79%的高优率,也是比较惊人的。
2021/03/14
全部回帖

sx350:
是你以偏概全来混淆概念,以个别分数段代表整体水平。即使以你所吹的700分个别分数段来说事,安徽经济基础比广东差很多吧,700分以上安徽36人,广东34,怎么说?[图片]
查看原文2021/03/15回复

lx0008:
天河区属中学这么牛,每年到底有几个能上清华北大?够不够一个衡水中学多?区属一起上,赶时间!
查看原文省属与市属前几的强校,终归是第一梯队。
各区的区属不妨作为本区学生保底,
天河区属高中 VS 越秀区属高中,
区属对区属,即可。
就区属而言,2020年高考,越秀区属高中的成绩确实略低于天河区属高中。
各区的区属不妨作为本区学生保底,
天河区属高中 VS 越秀区属高中,
区属对区属,即可。
就区属而言,2020年高考,越秀区属高中的成绩确实略低于天河区属高中。
2021/03/15回复

小牛118:
都2021年了,还在吹直升。这是择班的时代,醒醒吧。指标到校取消最低分数线,你们的M神都不得不承认这个政策确实是利好鸡头。[图片]
查看原文总不能因你自家娃摇号摇到了东环中学,
就整天指标到校利好差校要当鸡头……
懒得再打字,之前一帖的回复直接复制回复你:
从两年前至今,广州就早已50%的到校指标,
至于不设指标到校分数最低线的新政,
影响的只是百分之十几年流标率。
即使百分之十几的流标率降为零,
实际影响也有限。
正如前面所回复,
强校仍是强校,
而东环之流差校也仍是差校。
至于愿意让小孩与优秀的同学为伍,
还是为搏低一些录取分数而混迹于差校差生,
看各个家长的自己选择咯。
就整天指标到校利好差校要当鸡头……
懒得再打字,之前一帖的回复直接复制回复你:
从两年前至今,广州就早已50%的到校指标,
至于不设指标到校分数最低线的新政,
影响的只是百分之十几年流标率。
即使百分之十几的流标率降为零,
实际影响也有限。
正如前面所回复,
强校仍是强校,
而东环之流差校也仍是差校。
至于愿意让小孩与优秀的同学为伍,
还是为搏低一些录取分数而混迹于差校差生,
看各个家长的自己选择咯。
2021/03/15回复

多情应笑我:
你根本没数据说明这些本部在越秀,高中全市招生的重点中学越秀生源更多,相反,有个侧面的数据,广东最好的大学中山大学,生源前五的学校有4所在越秀,只有排第4的华附一家在天河,但是按区划分天河186人,越秀只有164人,说明什么?[图片][图片]
查看原文天河180+,越秀160+,海珠140+
2019年高考反映的还只是12年前(小学6年+初高6年)的两区户籍适龄小学生源差异,
即早在12年前,
天河区户籍适龄小学生源质量便已与越秀相当,
那12年之后呢?差距持续拉大还是缩小?
——或许这才是越秀更大的危机所在。
至于2020年的小学生源,得到2032年才会体现为高考成绩差异。
2019年高考反映的还只是12年前(小学6年+初高6年)的两区户籍适龄小学生源差异,
即早在12年前,
天河区户籍适龄小学生源质量便已与越秀相当,
那12年之后呢?差距持续拉大还是缩小?
——或许这才是越秀更大的危机所在。
至于2020年的小学生源,得到2032年才会体现为高考成绩差异。
2021/03/15回复

小牛118:
17%的流标率居然说不高?相当于一半的统招名额了。这么庞大的人数,会导致统招分数线升高多少呀?!东环是你高攀不起了,人家的娃在东环三年上华附,你的娃在宇宙直升中学三年保底职中。再回首,恍如隔世啊。
查看原文所以说,数学是好东西,但你要认真地去学一学。
50%到校指标,
流标率17%,
即当年总指标的50%*17%=8.5%
就这,你是怎么算出“相当于一半的统招名额了”?
此外,真心建议兄台最好不要亲自辅导小孩数学。
50%到校指标,
流标率17%,
即当年总指标的50%*17%=8.5%
就这,你是怎么算出“相当于一半的统招名额了”?
此外,真心建议兄台最好不要亲自辅导小孩数学。
2021/03/15回复

小牛118:
非户籍生比例提高到18%,户籍生的统招就剩下16%。17%的流标率,就是8.5%的名额,这不是一半是什么!!
查看原文可惜不能敲黑板,
只能建议你不要亲自教娃。
目前是指标到校50%,统招50%,
指标到校流标率17%,故实际完成指标到校为 50%*(100%-17%)=41.5%
所流标部分归入了统招部分,即统招50%+8.5%=58.5%,
——此即未限定最低分数线时期的实际比例。
至于是否设定最低分数线,
实际影响的也只是这8.5%
若你连这58.5%怎么算出来的都看不明白,
那算了,再次建议你不要亲自教娃数学,恐误其学习。
只能建议你不要亲自教娃。
目前是指标到校50%,统招50%,
指标到校流标率17%,故实际完成指标到校为 50%*(100%-17%)=41.5%
所流标部分归入了统招部分,即统招50%+8.5%=58.5%,
——此即未限定最低分数线时期的实际比例。
至于是否设定最低分数线,
实际影响的也只是这8.5%
若你连这58.5%怎么算出来的都看不明白,
那算了,再次建议你不要亲自教娃数学,恐误其学习。
2021/03/16回复

小牛118:
越秀小学毕业生占全市四成啊。生源谁更好?
查看原文这个门爸风格与你倒是相似,
张口就来,
却不提数据来源。
Show me the data.
数据来源是一切论据的基础。
张口就来,
却不提数据来源。
Show me the data.
数据来源是一切论据的基础。
2021/03/16回复

“而高中方面,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特长生招生指标为不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4%,其他学校体育特长生招生指标为不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2%。”
广东省规定的特长生比例,倒是门爸一张图把你忽悠得晕头转向。
若有更新数据,show me the data
若有除体育特长生之外的其他特长生比例,show me the data
画个饼图,2%变成了7%,
基础数据即错,遑论其他。
除特长生比例谬误之外,
饼图其他几个比例部分亦不妨show me the data.
——你这啊,除了一天到晚门爸截图,还有一点自行搜寻数据的能力不……
2021/03/16回复

SeeUU:
“而高中方面,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特长生招生指标为不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4%,其他学校体育特长生招生指标为不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2%。”广东省规定的特长生比例,倒是门爸一张图把你忽悠得晕头转向。若有更新数据,show me the data若有除体育特长生之外的其他特长生比例,show me the data画个饼图,2%变成了7%,基础数据即错,遑论其他。除特长生比例谬误之外,饼图其他几个比例部分亦不妨show me the data.——你这啊,除了一天到晚门爸截图,还有一点自行搜寻数据的能力不……
查看原文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特别提到,
“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只是不知道教育部文件与门爸随手画的图,哪个更权威,愿闻其详。
“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只是不知道教育部文件与门爸随手画的图,哪个更权威,愿闻其详。
2021/03/16回复

|aq_4562:
自招和提前签约进重点班,这还不算好处?
查看原文自主招生也是有成绩要求的,华附等6所高中,
要求拿到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达到高保线,方可录取。
至于小牛118所在的东环中学,
倒是好奇其与自主招生有何关,或者只是纯凑热闹。
要求拿到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达到高保线,方可录取。
至于小牛118所在的东环中学,
倒是好奇其与自主招生有何关,或者只是纯凑热闹。
2021/03/16回复

|aq_4562:
2020年小升初特长生取消,中考特长生还是有的。别给天河招黑了,等摇一代用成绩证明就是了。
查看原文小升初取消特长生,初升高虽未取消,
但国家及省教育部分的指导方向是不断压缩特长生规模。
以2018年与2020年为例,
省实
2018年招体育特长生40人、艺术特长生70人,共110人。
2020年招体育特长生38人、艺术特长生38人,共76人,两年减招特长生31%
执信:
2018年招体育特长生28人、艺术特长生92人,共120人。
2020年招体育特长生27人、艺术特长生42人,共69人,两年减招特长生42.5%
广大附:
2018年招体育特长生18人、艺术特长生52人,共70人。
2020年招体育特长生24人、艺术特长生23人,共47人,两年减招特长生32.9%
绝大部分高中名校最近几年的特长生都在逐步缩减规模,
其中艺术特长的招生下降特别明显,
在当前政策导向下,特长生规模仍是教育部门着力缩减的部分。
但国家及省教育部分的指导方向是不断压缩特长生规模。
以2018年与2020年为例,
省实
2018年招体育特长生40人、艺术特长生70人,共110人。
2020年招体育特长生38人、艺术特长生38人,共76人,两年减招特长生31%
执信:
2018年招体育特长生28人、艺术特长生92人,共120人。
2020年招体育特长生27人、艺术特长生42人,共69人,两年减招特长生42.5%
广大附:
2018年招体育特长生18人、艺术特长生52人,共70人。
2020年招体育特长生24人、艺术特长生23人,共47人,两年减招特长生32.9%
绝大部分高中名校最近几年的特长生都在逐步缩减规模,
其中艺术特长的招生下降特别明显,
在当前政策导向下,特长生规模仍是教育部门着力缩减的部分。
2021/03/16回复

lx0008:
说到底,都是拿不出过硬的数据来分析。拿一些片面数据来分析,来源也无法求证,然后得出有利于自己的结论。我这条信息已经可以完全说明,本贴所有观点都是片面的。
查看原文有过硬数据,好过有数据但无法全面覆盖所有情况,
有数据但无法全面覆盖所有情况,好过有部分数据说明,
有部分数据说明,好过无数据,空手截图为依据。
多情应笑我,即使不是过硬数据,也至少有不少数据。
而你,
几无数据而光有论点,
提出论点之后不自找数据证明自己正确,
反而要求别人拿数据来对你证伪
——这是对自身数据查找能力也太缺乏自信,而寄希望别人帮你找数据不。
有数据但无法全面覆盖所有情况,好过有部分数据说明,
有部分数据说明,好过无数据,空手截图为依据。
多情应笑我,即使不是过硬数据,也至少有不少数据。
而你,
几无数据而光有论点,
提出论点之后不自找数据证明自己正确,
反而要求别人拿数据来对你证伪
——这是对自身数据查找能力也太缺乏自信,而寄希望别人帮你找数据不。
2021/03/16回复

lx0008:
哈哈,这不是你们在吹天河吗?结果怎样,普普通通的教育水平而已。你就说说当年你高考全省排进前多少名吧?让我大概了解下水平。
查看原文不谦虚地说,如果你的高考分数和我相差100分以内,那你已经可以考上相当不错的大学。
2021/03/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