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本家长的啰嗦话
1484083家有小学生
首先我要说明一下,我是普通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一些用心的家长及其他专业人士了解以及理解的那么透彻,我的理念是让孩子快乐学习,轻松学习,享受学习,在这样基础上,不要完全脱离传统,从容面对现实教育制度,不想超前,也不想走捷径,孩子的教育成长之路是漫长的,就好比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赛,一出发就领跑的未必能坚持到最后,一直在最后包尾的要拿得好名次也不是那么容易,保持平稳的速度,稳步向前走,最后冲刺的机会很大,即使拿不到第一,怎么也能混进第一集团军吧?我这个做妈的没有什么出息,高处不胜寒,样样都第一,做人要有多累,如果我的孩子是个天才,轻轻松松就能拿第一,那我只能感叹上帝对我太好了,但是上帝是公平的,天才只属于仅有的少数几个人,要第一就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值不值得就要看自己。不好意思,跑题了:)
我们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生本教育是试验教育。相对主流传统教育来说,肯定会存在矛盾的地方,比如小升中后继续接受传统人教版,在先阶段来说,完全脱离传统教育的生本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仅因为此,我们就要反对生本教育吗?完全没有必要,保持平常心态吧,接受生本,就当是传统教育的另一扇窗,让孩子接受多点新鲜的事物,改变一下传统的学习方式,我从来不担心生本教育会毁了孩子,或者可以令孩子根本性的改变,两种教材以及教育方式是相通相容的,而不是独立的,完全独立是不适合先在的教育制度,因为整个教育制度的大环境是主流的传统教育,毕竟现在只是试验阶段,如何对两种教育方式的取长补短,是教育届专业人士以及我们家长去想的问题,而不是要否定哪种模式,或者肯定那种模式,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选择学习生本教育的家长,不应该过多的去关注生本教育一些学术性的东西,而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对面对新鲜的事物。
我的孩子接受了两个不同老师的教育,一年级是一直以来教生本教材的老师,可以说对生本教材有一定的经验和体会,后来老师休长假,二年级换了一个内地来的老师,结果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和家长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生本教材与人教教材不同之处我就不多说了,这里大家提的比较多的是关于语文科目,是的,记得一年级的语文课本是没有一个拼音字母的,完全是教识字,看课外阅读,课外阅读量很大,每天都要看超过500字的课外阅读,识字量也多,不懂的字就猜。原本老师的教学计划是在一年级学期末再教拼音,结果因为有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就学习了拼音,已经开始用拼音识字了,老师只好提前在一年级下学期开学的时候教拼音,一个月的时间要求掌握全部拼音,接受能力好的没有问题,接受能力稍逊的就学的不扎实(后面会提到),一年级的老师在课堂上用生本教材授课,课余时间拿些人教版的习题给孩子们练习,或多或少渗入一些人教的东西,地球人都知道,小升中考试的主流是人教版,在这里大家不要再讨论既然还要学习人教,生本的意义何在这类问题了,我们不能改变制度,难道我们还不能改变一些方式?哪怕是一点小的改变,也是一点进步啊。作业量不多,可能是我家孩子做事比较干脆利索,一年级几乎没有在家做过功课,基本上都在学校完成了,感觉一年级的老师还是用心去理解了生本的教材。
现在说说第二个老师,一个内地来的据说教学很用心的优秀老师,可能是横竖看生本教材不顺眼,硬是要孩子们带上人教版教材回学校上课,人教的要学,生本的要学,还是大量的课外阅读,孩子书包里三分之二是有关语文科目的书,书包重的不得了,第二个老师对写作要求比较高,写作的作业布置比较多,我个人认为三年级孩子的作文,能表达真实想法,用最朴实的语言,带一些想象词汇就很不错了,老师可不这么想,要求修饰词,形容词,有些孩子写出来的作文怎么看怎么象一个小人精。刚才说到学习拼音,这位老师觉得孩子们拼音学的不够扎实,所以在三年级的时候,要求孩子们把拼音再学一遍,拼音学的好的孩子,就感到厌倦了,比如我家孩子,刚才她看见我在写这篇文章,就自己加了句话:生本不好,三年级还要学习拼音,学了又学。应该说第二个老师在生本教育中融入了更多的人教理念,写作和字句听写作业明显增多,就我孩子来说,功课不算多,现在三年级,每天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倒是周末作业比较多,主要是要写周记。
生本教育的方式,很明显的体现就是课堂的讨论比较多,脱离了一些传统教育,孩子们更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更有主见和自信,也很有创意,感觉老师的教学比较快,当初有个体育东的语文老师就对我说,接受能力强的孩子上生本教材比较合适,假如孩子跟不上,怕孩子有厌学行为。
孩子学校只有一个班是生本班,班上的孩子为自己是生本学生而骄傲,其实孩子们都不知道生本教育是什么,但他们觉得自己学的东西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特别是数学,学的比较人教的早一步,孩子们的思想也比较活跃,与人教学生对比,他们常有优越感,但我知道这不是普遍现象,只是因为他们学校比较特殊,有对比而已,比如华阳小学,整个学校都是生本教育,也就没有什么可对性了。
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有人说,寻求好的老师,是希望老师教给孩子好的学习方法,那些是好那些是坏,我觉得也不能一概而论,每种教育方法里面,应该都有可取的地方。
当初选择生本教育,也不是太了解,只是觉得大量的阅读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孩子在一年级习惯了睡前阅读,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功课,可是现在三年级,老师没有什么布置什么阅读任务,孩子就懒下来了,睡前看的都是漫画书,偏离了当初的想法,不过,又懒又没出息的妈妈总是为自己找理由的:就让孩子顺其自然成长吧。
[ 本帖最后由 予僖 于 2009-6-11 13:45 编辑 ]
2009/06/07
全部回帖

小KOKO:
周二参加了女儿学校的公开课,第一次看到生本课堂是这样上课的,因为没有其他公开课的经验,不知道其他学校或者人教模式是不是这样的。第一节是美术课,做剪纸手工,大概每个学校都是这样上课的吧,孩子坐在两排连着的桌子边,有点象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上课:),老师讲完要点后,孩子几人一组,分工合作,完成作品。第二是英语课,老师全程英语教学,没有说一句中文(弱弱的多说一句,现在的老师,无论英文、数学、语文等都已经不需要写黑板了,全部都是电子教课,用的是白板,让我这个老土家长大开眼界),这节英语课教的是食物,老师带了许多食物上课,向学生提问时,学生想要什么,就用英文语句说出来,说对了,老师就给学生派发需要的零食,有汽水啊,可乐啊,橙汁啊,还有巧克力,糖,饼干等等,非常丰富,同学们开心的不得了,甚至兴奋的跺脚拍桌子,老师讲课图文并茂,身体语言也很生动,可爱的动作,有趣的表情,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我作为家长坐在最后排,耳朵被吵的嗡嗡叫,老师真的讲的很辛苦,但看的出,老师很用心。第三节是数学课,老师要求同学把前一晚布置的课前预习功课拿出来,然后大家举手上讲台讲解自己的做法,以四人为小组单位,如果有四个人都举手了,老师就会点名找一个小组上台展现小组成员的作业,台下的孩子们做老师,举手发言,由台上的孩子点名台下的孩子来评研他们的作业,那些是做错了。孩子们讲解各自的解题方法,然后老师再总结讲解,整个课堂也是一会安静,一会吵闹,老师讲的时候大家安静听,同学们讨论的时候就吵的不得了,我都有点受不住了。最后是语文课,和数学课的模式差不多,也是先由学生评讲,老师总结。上了一上午的公开课,第一感觉就是吵,但也因为孩子有多时间是互相讨论,所以感觉时间过的很快,一堂课4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想想我平时开会的时候,45分钟简直就是一个漫长的折磨,看的出来,孩子上课没有沉闷的感觉,很少有人开小差,即使是开小差,三几分钟都被吵醒啦
其次,不知道是不是现在的老师都是用这样的教育方式,原来每个孩子都可以做小老师,很有趣,小同学站在讲台上讲解自己的作业,讲完后说:请大家指正我的作业。然后看看下面有谁举手,点名后说:请某某同学指正。同学讲完后,还要说声“谢谢指正”,有模有样的,我问了女儿,她说平时都是这样上课的,不是做给家长看的。唯一她认为刻意的地方就是公开课的那天,课间餐吃的很好,比平时好多了,她说肯定是为了给家长看,才让她们吃那么好的课间餐
这是四年级生本公开课。
查看原文

谢谢分享听课经历。
2010/05/21回复

如果生本教育只适合某一类学生,如性格活泼的学生,那能算是好的教育方法吗?中国本土有很多很好的教育理念,如“有教无类”这一点我就相当认同。其实,什么方法走了极端都不会是好的方法吧。
2010/06/08回复
我家孩子上了二年生本,不知道为什么,三年级时全校取消了,其实生本是一种理念,人教的课程也可以用生本的方法来教的.二年来,我还是,很感谢生本的课程以及老师的,虽然我的孩子考试成绩并不十分突出,但对他个体而言,有了质的飞跃.
先说说当时选择生本课吧,我的孩子四岁时已可以独立阅读嘟嘟熊,幼儿画报,上面字七七八八,不用大人讲,基本能理解,上小学入学考试时老师拿了一本语文书,海燕,除个别字外都能读.阅读基本上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学龄前已大量阅读各类书籍包括青少版的四大名著.性格上呢小孩有点内向,很倔,批评他基本上都不服气的,给点表扬就很上进.
当时我觉得生本很适合我小孩,所以语文基本就没有辅导的问题,反而是英语和数学占了大部分时间.我小孩在班上是较小的,语文课一下子给了很大的自信给他,很喜欢发言,抢着发言,人也开朗多了.缺点 是没有经过传统的严格要求,做事学习粗技大叶.地
我感觉最大不同点是语文了,就看家长有没有恒心陪读了,尤其是一年级刚上学,如果爱看书的小孩没问题,字有认的可以慢慢学,如果不爱看书的小孩肯定难了
生本的老师不太批评,不上纲上线,鼓励的多,净是优点,爱心足.
总之,我还是很感谢这二年,对孩子的启迪会是一辈子的.
[ 本帖最后由 beibeimami111 于 2011-2-17 23:57 编辑 ]
先说说当时选择生本课吧,我的孩子四岁时已可以独立阅读嘟嘟熊,幼儿画报,上面字七七八八,不用大人讲,基本能理解,上小学入学考试时老师拿了一本语文书,海燕,除个别字外都能读.阅读基本上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学龄前已大量阅读各类书籍包括青少版的四大名著.性格上呢小孩有点内向,很倔,批评他基本上都不服气的,给点表扬就很上进.
当时我觉得生本很适合我小孩,所以语文基本就没有辅导的问题,反而是英语和数学占了大部分时间.我小孩在班上是较小的,语文课一下子给了很大的自信给他,很喜欢发言,抢着发言,人也开朗多了.缺点 是没有经过传统的严格要求,做事学习粗技大叶.地
我感觉最大不同点是语文了,就看家长有没有恒心陪读了,尤其是一年级刚上学,如果爱看书的小孩没问题,字有认的可以慢慢学,如果不爱看书的小孩肯定难了
生本的老师不太批评,不上纲上线,鼓励的多,净是优点,爱心足.
总之,我还是很感谢这二年,对孩子的启迪会是一辈子的.
[ 本帖最后由 beibeimami111 于 2011-2-17 23:57 编辑 ]
2011/02/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