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缘于偶然二〇〇八年十月底一个周六的晚上,不经意地经过附近一家琴行,一家三口就进去看看。楼上一些琴房没有关门,爸爸就和颖一起“乱弹琴”去了,两个人都“弹”得很高兴。刚好第二天有亲子班的试听课,就报了名。第二天,准时来到琴行。是个年轻、漂亮、耐心的老师,感觉有丰富的幼儿教学经验,是那种小朋友很容易喜欢上的老师。她用一些适合这年龄段小朋友理解的语言,给小朋友介绍了钢琴。其实幼儿园里有钢琴,但应该是老师的教学工具,不是小朋友随便可以摸的。三个小朋友高兴地看着钢琴“张开嘴巴”,乱敲“黑牙齿”和“白牙齿”,显得很高兴。颖是那种情绪化的孩子,对陌生环境不容易适应,听了一下就开始闹别扭了,她竟然说“饿”。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我唯有带她去买吃的。我以为她这么快没兴趣了,但她说还要回去听,看来还有希望。接着,老师让小朋友认识左右手,让她们在书上描出自己双手,标上LH/RH,呵呵,还是“双语教学”。然后小朋友要用5种颜色区别双手的5只手指,涂色可是颖喜欢的,她开始进入状态了。老师看了看大家的“作品”,都予以肯定,并盖上了漂亮的印章,新鲜感马上涌上来了,小朋友的热情再度涌现。这节课,小朋友摸了琴,认识了双手,算是入门了。老师说初学者最好上亲子班,而且必须有两三个小朋友,如果其中一个有情绪,另外的可以做榜样。听起来挺有道理。课后,我们当场决定报名上课了。根本没有打听老师的资质,感觉小朋友喜欢就行。就这样,就这么偶然地开始学琴了。当时离四岁生日还有大概二十天。[ 本帖最后由 tinadu 于 2009-11-17 10:00 编辑 ]
我个囡学琴的时候都是个好偶然的机会,我个囡同颖的经历差5多,每周3去琴行陪练老师处上1节课25/45分钟,每周2、5、6、日去琴行租琴自己做个囡的陪练租琴费用10/60分钟,我自己大概4-7月学识基本C调的A-G音符。老师随便抽琴小汤简单教程1,中的任何一只曲。大约费用是800元,金钱都是其次,花费去琴行练琴的精力无法估计。曾经怪自己点解当初5考虑之后的持久因素。但睇到个囡学琴的收获,上课同练琴60分钟基本上是可以坐定定的时候我就觉得是值得的(因为同期的还有3个小朋友都是在学,但现在只有我个囡还在继续坚持)。现在最大的问题5米我个囡无学习的积极性,而是开第2本书后老师都话要用更多的时间来练习是最重要,日后再是禁天天跑琴行的话,我真担心个囡顶5顺,唯一希望同老公达成一致选购一台琴后先会更加安心来去学习的。睇来只有我的坚持是未够的,8 继续关注颖的学琴经历。
二〇〇九年六月 我们的进度比较慢,每节课一般先复习,然后学两首新曲子。我挺赞成老师的观点,一定要把基础打好,从开始就注意手型和学习习惯。所以我不在意进度如何,我每次会按老师的要求,跟颖练习。我会选择一个可以看到电视机的地方,呵呵,我要追我的连续剧,然后装作认真的陪颖练习。不过我发现这样有问题,因为她背对我,我没有看清楚她的手型。但,我决定等这部连续剧结束后,我再跟她并排坐。
二〇〇九年六月 我发现颖的节奏感确实不好,虽然比在琴行时有进步,但她老喜欢快,她熟悉的曲子,真是快得可以!不熟悉的也有问题,开始时还一拍拍的,越弹就越快,比如C音的4拍,她会唱C234,但C她可以唱1秒,而234加起来才1秒!我想了好多办法跟她解释,C和2、3、4要唱一样长的时间,多个办法,最有效的是跟她画线,我画一条长线说是C,告诉她2、3、4都要这么长,而她现在都是短线了。她似乎明白了不少。可能就是其他人说的,小朋友小,学东西会费力些,很多大人看似简单的问题,不加解释的传授给他们,他们其实是一知半解,年纪大些学反而会容易些。
我的小侄女现在在某音乐中心学习,3岁开始,到现在学了快两年了,她现在会用双手弹几首很简单的小曲子。别人看来,这不是费钱费精力么,学了两年才这个水平!但我表姐,也就是我小侄女的妈妈倒很满意。她告诉我,她女儿现在的节奏感很好,而且弹的时候会注意不同的地方的轻重长短。比如弹松鼠摇篮曲时是温柔的,弹小猫的哈欠是要拉得长长的等等。带她听音乐会,她不但可以认真听,还会告诉她妈妈里面哪一段是她听过的,或者像她学过的某一段。最难得的是,她已经开始学习怎么用和声来自己配伴奏了。我经常看我的小侄女学弹琴,也陪她上过几次课,所以我完全理解我表姐的意思。她女儿的成绩还真是挺令人惊喜的。音乐真的是全方位的一门学科,以前在我们家长看来,会弹琴就意味着会音乐了,孰不知听唱弹读的能力一个都不能少呢。虽然我这个小侄女现在弹琴的水平还很基础,但按她的教程是6岁开始正式练习钢琴(现在上课用的是双排电子琴)。就像楼上所提过的,过早让小朋友练指法不一定好的,等她长大一点,有了丰富的乐感,再加上基础弹琴技巧,学起来更上手。最重要的是:她是个心里充满音乐的孩子!呵,我的宝贝也快到可以开始正式学音乐的年纪了,有个姐姐作榜样,他是幸运的。
原本打算这学期上大班开始就让璇去学钢琴的,璇之前一直吵要学钢琴,但是看了以上各位妈妈们的讨论,不是担心璇的耐力,而是觉得自己真的打不了这个持久战呀,仔细想了一下,自己真的能一直陪女儿这样练下去吗?怕怕~~~~~~~~~ 还是打算让她先学电子琴好了,刚好5月的时候朋友送了一台电子琴,一直没开封呢
二〇〇九年七月 有了印章,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印章的奖励标准是“认真弹”,但她有时确实不认真。特别是她中午休息得不好的时候,随便搞两下,她就不怎么像样了。有一次课上了一半,她竟然闹别扭,哭着要妈妈!真搞不清楚她是什么人,竟然出这种洋相。闹了近半小时,怎么安抚都没搞好,最后我们说不上课了,吃水果吧,你猜怎么着,水果一放到嘴巴里,马上就“收声”了!幸亏老师人品好,隔天主动过来又补了课,这周才算过去了。 练习时遇到这种情况,我唯有来凶的。幸亏一直以来我建立了较有威严的角色,只要我板起脸,她就会紧张起来、认真起来。这漫漫长路,我都不知道怎么走下去啊!
二〇〇九年七月老师很注重手型的培养,每次课后,都告诉我,她的手型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怎么改进,平时练琴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说实话,我是跟颖一起入门的,即便我的手型比颖好,也只是因为我这方面的领悟能力比她稍好;让我发现并指出她的手型的问题,我真做不到,所以平时练琴,我只能重点看她的手有没有抬高。有一次,她告诉老师,手指因为弹琴而痛了。老师告诉我,她痛的地方不对,她是劲没往正确的地方使,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于是我又学了一个检验手型的“方法”。只要她说手指痛,我就很认真地检查痛得是不是地方。感觉,她现在的手型比之前在琴行时好了。上的是个别课,更容易发现问题,而且这跟老师的教学重点是真有关系。一次偶遇之前在琴行的小同学的家长,说到目前学琴的进度,人家已经学完了小汤1、2,在学大汤1了。但他妈妈说,进度太快,反而基础不好,现在明显觉得手型不如以前了。
二〇〇九年七月我庆幸的是,无论如何,她坚持每天练琴,时间可能有长短,但从不间断。一般来讲,她会弹一首小曲,大概一分钟,然后“休息”三分钟。期间我会指出她哪里弹得不好,当然,我能指出的通常是节奏或者某个音出错。通常情况下,她会接受我的意见,然后再弹一次,争取印章。心情不好时,她就对我“有意见”,然后开始“乱弹琴”。我只好说不看谱可以,但要弹得好听啊,而且手型也要好啊。她其实明白,但做不做就是另一回事了。其实也就4岁多,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应该是20分钟左右吧,不可能要求太多吧。有时候我看她实在不想练,我就算了,然后我问她,你是不是不喜欢弹琴啊,是不是不想练啦。我真希望她告诉我“真实”的想法,但她每次都说喜欢,想练。有一次,无意中她说到“不练琴,爸爸妈妈会不喜欢的。”我连忙说,“不是的,无论你怎么样,爸爸妈妈都喜欢你。”我的直觉告诉我,颖是为了爸爸妈妈学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