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写一段回忆录。开始两地分居的日子前,LG扔下一句:如果你能戒烟,或者我们可以考虑再生一个。我的烟瘾已经超过12年,97年参加高考前的冲刺阶段,我抽了人生中的第一支烟,是一包绿色的沙龙。购于娘家楼下的士多,买得很贵,13块还是16块,我严重怀疑自己那次是被骗了。开始只是每天1支,感觉很舒服,坐在房间里,双腿翘到书桌上,从各色各样的教科书和参考书里,匀出那么一点点时间,抽一支沙龙。感觉晕乎乎的,抽烟的感觉令我恍然大悟什么叫“难得糊涂”,总是太清醒,总是在拼搏,是很累人的。而抽烟,那是比买醉温和得多的方式。高考结束,我开始了我一生里最放纵的日子,如果青春真能挥霍,那时我一定是个富翁。每周起码4,5天,我流连在酒吧和舞厅,这些日子里,我认识了一个人,她叫HELEN,我至今认为她影响了我的一生,至少,她确定了我的烟瘾。HELEN抽的是绿色的圣罗兰,她有个习惯,每次她要抽烟时,必定要递一支给我,即使我不想抽,她也一定要求我拿在手上陪她。久而久之,我就跟上了她抽烟的节奏,很快我就上瘾了。[ 本帖最后由 红杏不出墙 于 2009-8-17 17:58 编辑 ]
liyifan:我也觉得所谓“劝欲论”有些牵强,不过是欲盖弥彰暗度陈仓的权宜之计而已如同港剧必有“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说书人在说书演义之前并先开章明义的声明为警世劝人,不是为了渲染误人其实其内容大多为对男女勾当世情民风的纤毫毕现的细致描写,警世提醒甚少,连红姑这等阅风月故事无数刻薄弄文的高人都定力不足没看个完整就移情实践,可见劝欲说甚为牵强,还不如说是诱欲。呵呵我对政治说劝欲说都不太那么感冒,难道就不能是一部文学水准颇高的黄1色1小说么?不知道在百年后,风靡一时的少女之心是否有被后人挖掘出许多隐喻派生出许多政治含义和社会含义来查看原文小说没看,对当时的民风,社会历史背景又不了解,实在说不出什么。书包有限,墨水有限,不过,连作者都不能确定,又如何去挖掘出所谓的写作意图呢。
山中明月龙:小说没看,对当时的民风,社会历史背景又不了解,实在说不出什么。书包有限,墨水有限, 不过,连作者都不能确定,又如何去挖掘出所谓的写作意图呢。查看原文等人挖掘,还未有定论。。纯属看热闹。。《红楼梦》的人物原型,是基本上可以周老先生的研究做为定论了。
dandanyuan:你工具都没,暴怒个啥。。不过你说达达是父亲的意思很有见地哦,但我想的没你那么阴暗,就觉得和“他爹”的意思差不多。日本女人现在还称丈夫为“父亲”呢。查看原文是有这么一个音“达达”是称呼父亲的,这么写出来愣一下没看出来
dandanyuan:你工具都没,暴怒个啥。。不过你说达达是父亲的意思很有见地哦,但我想的没你那么阴暗,就觉得和“他爹”的意思差不多。日本女人现在还称丈夫为“父亲”呢。查看原文其实完全有可能只是作者个人的生活习惯,床弟之事本来就是私生活,何需有什么统一称谓,像西门庆一家这样OPEN的,那叫法更应该是百花齐放,包括天花。而有事和无事时不同的称谓体系,又正说明两种生活的高度调和和门类细分,也就是说,金里边的称谓虽在当时的艳情小说中并未出现,体现的正是西门庆一家或作者独特但又系统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