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蒙氏幼儿园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

42870196幼儿园早教

对蒙台梭利教育有兴趣的家长,是否选择蒙氏园的一个顾虑,是孩子未来的“幼小衔接”问题。孩子身在蒙氏园的家长也同样关注。我家宝宝送去一家蒙氏园(非纯蒙氏,但每天也有很多蒙氏操作时间,外加英语、奥尔夫音乐、美术、舞蹈、围棋和跆拳道)快两年了,专注力和秩序感都不错。但是带她去少年宫上亲子课,感觉她和别的孩子比,有点坐不住。其他家长也有类似意见,觉得孩子们在外上兴趣课的纪律差了点。虽说离孩子上小学还有近三年的时间,偶尔也会想想这个问题,看看有无必要最后一年转回传统幼儿园。

最近翻翻《父母世界》杂志的过刊,2008年6月有蒙氏教育专题,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探讨蒙台梭利的理念和实践。看了一个小学老师的评论,有些疑虑豁然开朗。和大家分享一下,以下是原文:“班上哪个孩子是从蒙氏幼儿园毕业的,我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非常聪明,特别是数学思维方面非常灵活,但是他们在课堂上的专注力都不是很好。按照蒙台梭利的教育原则,蒙氏班出来的孩子都能够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工作”。但是也许就是这种自己安排、自己学习的方式,使得孩子只能适应自己的节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但当他们上了小学,需要按照老师的节奏进行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不适应。这是我的很多同行都认可的一种情况。”

看来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幼小衔接,有幼儿园的教育问题,也有小学的教育问题。蒙氏教育倡导有准备的环境,认为孩子吸收性的心智,不用成人灌输,可以从环境中学到很多东西(说白了就是在玩中学,自发的领悟),注重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蒙氏孩子的学习方式和传统学校老师主导的教学方式(生本教育不在此列)有一定冲突,可能让老师和家长比较头疼。我估计还有一层是因为蒙氏园的孩子看起来每天都在玩,没正经学个啥,其实在玩的过程中就吸收了很多知识,思维能力也比较强,刚上学会有点吃不饱。妥善引导,应该是可以改善的。

孩子早年的教育方式影响深远,记得以前看过一个中学老师说到好学生的几种类型,其中就包括蒙氏孩子。大意是说从分数上看,他们未必是面面俱到,最拔尖的一群,但确是学习兴趣最浓厚,真正热爱学习的人。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可能会表现得非常突出。另外又提到她对学生重视分数的看法:一旦学生以分数为重,缺乏学习兴趣,疲于竞争,就会感觉到无尽的压力,陷入恶性循环。从长远看,能从学习中得到乐趣,而不仅仅为分数而学非常重要。原帖很长,发个链接给大家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951f450100gb6x.html 我很认同这位中学老师的观点。幼小衔接只是孩子学习生涯的一个阶段,蒙氏孩子会有些不适应,但未必不能克服。而对学习本身的兴趣,专注力还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对于成长会有更持久的影响。我也曾随口和LG说起孩子以后幼小衔接有可能的情况,问他的意见,他完全不当回事。LG小时候个子高,安排到教室后面就坐,但看书多了眼睛近视,看不清老师板书,自然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专心听讲。但他由此培养了很强的自学能力,读书读个中上,工作后学习能力强的优势比较明显,倒也发展得不错。

注重孩子长期发展,希望孩子学习兴趣浓厚、自我学习能力强的家长选择蒙氏园不必太过虑。希望孩子上学严格按照老师的节奏学习的家长选择传统园会少一些焦虑。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10-3-5 02:01 编辑 ]
2009/10/10
全部回帖
很多早教机构无论是蒙氏还是多元智能,但教学理念却各持己见,都是尊重宝宝的个性发展,也是引导家长如何教养宝宝,可能是某些早教没有做好课后延伸,令一些家长徘徊。令我们头痛的不是早教机构的教育,而是小学教育,限制的孩子很多方面的发展。要改的是小学教育模式。
无论是蒙氏或是多元智能也强调秩序感和配合能力,不是自由主义。
2010/02/13回复
乖乖妈妈1:
很多早教机构无论是蒙氏还是多元智能,但教学理念却各持己见,都是尊重宝宝的个性发展,也是引导家长如何教养宝宝,可能是某些早教没有做好课后延伸,令一些家长徘徊。令我们头痛的不是早教机构的教育,而是小学教育,限制的孩子很多方面的发展。要改的是小学教育模式。无论是蒙氏或是多元智能也强调秩序感和配合能力,不是自由主义。
查看原文
同意!幼小衔接不单是幼儿园方面的问题,还有小学的问题。小学教育也在改进之中,还是有希望的。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10-2-13 21:00 编辑 ]
2010/02/13回复
祝大家新春愉快!虎年吉祥!!!
2010/02/13回复
请问楼 主 是 全 职 妈 妈 吗 ?还 有 不 是 开 放 日 的 日 子 你 到 过儿 子 的 幼 儿  园 里 几 ?5年多 的 全 职 妈 妈 让 我 明 白 教 育 小孩的方法是没有好与不好之分的,能对比区分的只有父 母 给 了孩 子 多 少 时 间 ,想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只有我们做父母的行动起来,哈哈,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心上。
2010/02/15回复
是个问题
2010/02/16回复
nicoleliang:
请问楼 主 是 全 职 妈 妈 吗 ?还 有 不 是 开 放 日 的 日 子 你 到 过儿 子 的 幼 儿  园 里 几 ?5年多 的 全 职 妈 妈 让 我 明 白 教 育 小孩的方法是没有好与不好之分的,能对比区分的只有父 母 给 了孩 子 多 少 时 间 ,想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只有我们做父母的行动起来,哈哈,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心上。
查看原文
我做过短期全职妈妈,幼儿园的非开放日偶尔路过,看孩子们在操场上做早操。父母需要给孩子多点时间,但不可能代替幼儿园教育。至少我希望孩子能和小朋友们相处愉快,活泼开朗。幼儿园活动丰富,我们就比较省心,平时多带孩子玩就好了,很少正儿八经教她什么。
2010/02/16回复
(*^__^*) 嘻嘻……,谢谢支持!
2010/04/01回复
我也来学习了。有启发,准备去找LZ推荐的《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了。

我的习惯是从帖子中找到进一步学习的资源,是不是我的自我学习能力还不错呀。自我表扬一个。
2010/04/01回复
suejadesuejade10楼
虽然孩子还小,看到LZ此贴和大家的研讨,对蒙氏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估计我都会倾向于送孩子去蒙氏教育的幼儿园,不过得亲自去考察考察他们是否能做到蒙氏的理念才行。
另外,小学的生本教育具体是怎样的,广州这方面做得如何?有MM知道么?
2010/04/02回复
2010/04/02回复
hrssophia:
我也来学习了。有启发,准备去找LZ推荐的《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了。我的习惯是从帖子中找到进一步学习的资源,是不是我的自我学习能力还不错呀。自我表扬一个。
查看原文
(*^__^*) 嘻嘻……,你一样也有吸收力的的心智,表扬!
2010/04/02回复
感谢安妮鲜花!用不同的视角看教育,贡献了很多好博文,再转一篇:

国外孩子的学习兴趣从哪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f19a290100jt3t.html

文字如下(点击链接可以看到生动的图文):

        最近几天,北京理科状元被美国十几所顶尖名校拒绝的新闻引起舆论一片哗然。有人在分析美国高校的录取标准时说::“对美国名校来说,他们更看重学生内心世界里最真诚、最有兴趣的部分。美国学校会看学生是否真心投入某件有意义的事,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性的参加......

       其实对于拒录背后的原因我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去探究。就象理科状元本人所说的:(被拒的原因)或许只有美国人自己知道,而他们又从来都不会告诉你。也许,原因并没有像大家所分析的那么复杂,可能单就一个全奖的要求就足以使得这些学校关上了大门。

       这件事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通过它,引出了一个以前一直被忽视、近些年才浮出水面的问题--也就是中外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差别问题。对于一个科目的兴趣以及投入的程度,是国外高校录取最看重的。高校看重的东西,就是一个评价标准,和我们高考的指挥棒功能是一样的。在这个评价标准下,小学的教学也一样以培养兴趣为主。

       这几天要放假了,女儿把学校的东西一包包地拿回家,其中有一个本夹封面是science。翻看内容,让我吃惊不小。里面的内容包括: 1、The earth;2、 Rocks:包括Igneous Rocks/Sedimentary Rocks/Metamorphic Rocks;3、An Ant's Eye View of Dirt.

       要看这些内容,难度是不小啊,很多词我们都不知道。不过,越往后看,发现他们的教学方法,还真是难易结合。从自然科学的内容切入,然后中间就是孩子们涂涂画画,涂画的东西最终落脚到了干这件事情的人--地质学家/探矿的人,然后后面还有一些和这类内容相关的故事/诗歌等等,自然知识和不同学科内容之间的切换还真是灵活自如。

       比如The earth:其中第一页的文字讲的是地球的基本结构,单看这个,真是很枯燥,要这样学下去,估计孩子们用不了多久就不感兴趣了。然后下一页就开始有图了:孩子们的作业是在左侧的图上涂出不同的颜色,右侧是一些从文章中提炼出的要点,大宝说是照着老师写的抄下来的;再接下来,是孩子们的作业。一共有7页,都是给图片涂颜色的,每页的内容不一样,比如一页说我的衬衫是绿色的;下一页说我的裤子是蓝色的;接下来就是:我的帽子和背心是橙色的;我的背包是黑色的;我的靴子是棕色的;我的锤子、放大镜和口哨是银色的;我是一个地质学家---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话题,把孩子们对于地球和地质勘查的要点就给点出来了。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10-6-29 14:09 编辑 ]
2010/06/29回复
记得在地球日的时候,大宝说了不少关于地球的知识,我当时就问她,从哪里知道的。有些她说是老师讲的,有些说是从书里面看的--这些书有的是教室的、有的是学校图书馆的、也有的是社区图书馆的。感觉对于自然科学,学校对于低年级孩子的做法是:课堂上给出一些基本的知识,让孩子有个大概的概念,然后鼓励孩子去找课外读物,自己去了解更多的东西。而再高年级的学生,就通过project的方式,让孩子们分组完成一些具体内同的探索。

       记得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讲蝴蝶的生长过程,就是有大块的文字,然后作业就是涂涂画画,同时教室里养了蝴蝶的幼虫,孩子们最后等于是从实物中把文字的内容给消化了。那一段时间,每到图书馆看到有类似的书,都会想要看。到野外看到了蝴蝶的幼虫,就开始让它爬到自己的手上,和她玩来玩去久久不肯离去--我看着那东西软软的在胳膊上爬心理感觉都麻麻的不舒服呢~~

       最近和大宝一起读中文,其中一本是国外的译本,文字是中英双语的,里面有好多花的名字,我基本都不认识。结果大宝看到了不但都认识,而且还会给我画出来每一个花都长什么样子。在外面玩或者有时候坐在车上路过有花的地方,很多她都能叫出名字。我问她怎么认识的这些花。她说,有些是老师教的。老师拿着带花的卡片,会说这都是些什么花。然后她还看过一本什么fairy的书,里面有非常多的花,就记住了。

       难怪我认识非常多的孩子都特别喜欢这边的自然课。在假期,summer school 或者是 summer camp 的课程里面自然课也非常受欢迎。只不过,大部分的自然课还是要8岁以上的孩子。对于他们这些一二年级的孩子,充其量目前的状态算是一种启蒙吧。但是启蒙状态的孩子已经对这些东西非常有兴趣了,等到大了,学会了利用更多的可以利用的资源,对于真感兴趣的孩子,一定可以鼓捣出更多的东西的。  

       说到这里,又想起刚刚看到的一篇文章,说中国学生缘何数学好创新能力差。其中有学者说:“中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却很少有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喜欢数学,中国学生可以解决很多数学难题,但他们在数学创造性上却是相当薄弱的。”“我们现在的考试只考学生结果,所以学生只重结果,不重视过程,这就导致了他们自己不会发明创造。把数学史更多地融入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现的历史原因,找到数学的源头。”

       让自然科学的东西更人文。低年级教学中先导入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然后用一些故事、诗歌等方式让孩子对这些东西有形象的记忆,再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物,包括参观科学馆等等,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发现的乐趣,这才能让孩子保持持久的兴趣~~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f19a290100jt3t.html) - 国外孩子的学习兴趣从哪来_安妮鲜花_新浪博客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10-6-29 13:40 编辑 ]
2010/06/29回复
joce,和几位妈妈让我受益匪浅,感谢
2010/10/09回复
受益匪浅。谢谢楼主!
2010/10/14回复
songxiaohang:
受益匪浅。谢谢楼主!
查看原文
谢谢帮顶!
2010/10/30回复
澈澈妈:
在美国蒙氏的教育分两大系,一系蒙台梭利女儿的儿子所主理的蒙台梭协会,而另一个是沙莉特女士所主导的蒙台梭利研究会(我不记得有没有记错名字)。他们在在北京设立培训机构,孙瑞雪所承的是蒙台梭利女士的儿子所主理的那一系。他们的自由尺度很大,孙文茹女士所在的是沙莉特所主导的蒙氏机构,而孙文茹女士最近在广州创立自然树教育机,主要是做蒙氏教育的培训,而得让中国更多的幼教老师得到蒙氏的老师资格证(称为MIA)。在广州正统的蒙氏教育机构应该就是孙瑞雪的学校和孙文茹所协理的学校了。我女儿从两岁八个月开始上幼儿园,一直在正式的蒙氏园,混龄小班教学,每个班不超过二十个学生。我们是在沙氏的蒙氏园。我看到很多家长一提到蒙氏就说自由,我不知道别人对自由的理解是什么,可是我在女儿她们学校里我看到的却不是,因为她们很注重规则的建立。她们的所谓自由是对别人的尊重,就是尊重孩子自然成长的需求,尊重孩子的内在自然成长。建立健全的人格,独立的个性。她们的老师是不会在小朋友没有到书写敏感期的时候教他们去写字。孩子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艺术区的工作,老师会尊生和满足他们的需求,直到一段时间后老师才会引导小朋友去做别的工作。因为每个小朋友的成长需求都不一样,所以要求老师有很强的观察力和耐心。现在我女儿已经五岁多了,明天就要小学了,之前我也为她上小学的事情纠结,是否要转去传统的幼儿园上大班。直到看它们学校之前几届的毕业生之后,我就坚定的让她在蒙氏幼儿园毕业。我的女儿很守规则,我要她不要这样做,她就会问我为什么,只有我给她一个合理的解释她就会服从。她还会用自己的规则去要求别人,比如过马路一定要等红,上车要排队,垃圾要丢到垃圾桶。有一次,我弟的儿子在吃饭的时候推着凳子在客厅走来走去,我去制止他,并把他的米饭端走,我女儿看到我这样对她的小表弟(表弟2岁),她出声阻止我,她跟我说“你不可以这样了,不能骂他,他还小,要给他米饭吃。”国为她们是混龄班,所以她对小的很照顾,懂得保护弱小,也很会让的。蒙氏出来的孩都不会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当然她的东西也不会随意让人拿,必需要得到她的同意,这也是一种尊重。如果她拿别人的东西,你只要告诉她那是别人的东西,她会马上放下的,如果她真的很想要,她会去问别人可不可以给她玩一下。我觉得这点很重要,这是一种品格的培养,要别人尊重自己,自己也尊重别人。还有很多的优点,当然除了不会加减法,不会写字...如果妈妈们想让孩子变得内心强大,而不在意他认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哥,会算多少位的加减法。蒙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实她们会的东西会吓你一跳的,4岁多的小小人儿会告诉你五大洋七大洲,那个是大洋洲,那个是南美洲,还会问你为什么我们住在亚洲,还会告诉你她想搬去南美洲..还会跟你说个十百千万,还会告诉千位数的加法减法.....还会缝扣子...呵呵,她们用刀,用剪刀可利索了,只要你相们他们,他们无所不能。并不是给蒙氏的幼儿园做广告,而是我真的看着女儿的成长过程,我一点也不后悔选 择了蒙氏的幼儿园。
查看原文
澈澈妈,孩子上的是洛溪爱尔贝的儿童之家么?
2010/10/31回复
猜你喜欢

祈福读双语幼儿园好吗

别轻易给孩子换幼儿园!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蒙氏教育那么贵有用吗?有送去读蒙氏的宝妈么

孩子不上幼儿园,喜欢在家里,我该怎么办?

【早教心得】早教中心大pk,南方贝贝or 爱尔贝

热点推荐

不可思议!在市场被偷走半只鸡!

隐秘的绿野仙境!广州10个亲子徒步好去处!

房子卖不出?还不如装修好继续住

终于熬到女儿读大学 为人父母太不容易了!

地铁1号线--初音未来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突然发现【鹤洞东站】含金量还在上升

华鹤的古韵之美

路过皇冠假日酒店,顺便拍几张照

分享生活#夜上白云山

逛逛吃吃的一天

索菲亚沿线

游览哈尔滨“卢浮宫”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