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好广州!【转给所有爱广州的人们】怀旧广州!【大量广州老照片&视频】
52358551谈天说地
原标题[转给MW热衷地域人士看]轉載香港《明周》的文章
唱好廣州 身份迷失 重尋源流
廣東人一向被北方人稱為「南蠻」,廣東人袁崇煥為明朝捍缳江山,崇禎皇帝稱他為「蠻子」,今天仍有不少人指 廣東為「文化沙漠」,有國內著名學者指「廣州文化不如北京、上海之大氣」,又指廣州存在「那種根深蒂固的狹隘的地域文化偏見」。實際上,人們(包括外省人 和廣東人自己)對廣東或者廣州的偏見,似乎才是真正根深蒂固的狹隘的地域文化偏見。
[ 本帖最后由 nicoleBB 于 2011-3-8 22:09 编辑 ]
2010/05/28
全部回帖
monmon:
火车站看上去真舒服
查看原文我好中意火车站前面个花圈的,以前有水池,喷泉,感觉很"大督屎"的
后来因为某D原因,地铁啦,水池的管理问题啦,就变成现在一个山坡树林甘了......

后来因为某D原因,地铁啦,水池的管理问题啦,就变成现在一个山坡树林甘了......

2011/03/07回复

nicoleBB:
我没记错的话当年育蕾小区70平米左右卖十万还是十二万。同样的楼价还有白云区的云苑新村。结果因为育蕾没公交车而云苑有38路车的总站,我爸就买了云苑
6
查看原文
呵呵,买用3万几买左广园的来啦
当年是1984
8 已经有商品房可以自由买卖嘎啦


2011/03/07回复
哈密瓜公主:
呵呵,买用3万几买左广园的来啦
当年是1984
8 已经有商品房可以自由买卖嘎啦
查看原文


我想想我84年在哪呢?
中六外婆家拆迁,搬到了西关,开始我在西关的童年,周末到广卫路坐很久很久的22路到总站,路过华工的大操场,还有大片的农田,到茶山脚下外婆家的临时宿舍里家庭大聚会。
2011/03/07回复

nicoleBB:
这不欺负人嘛!我想想我84年在哪呢?中六外婆家拆迁,搬到了西关,开始我在西关的童年,周末到广卫路坐很久很久的22路到总站,路过华工的大操场,还有大片的农田,到茶山脚下外婆家的临时宿舍里家庭大聚会。查看原文

田园风光很好哦,小时候一直在市区,觉得自己都没什么童真似的,搬到广园之后,天天在菜地里面耍
2 ,整个人的性格都好像变了,可惜今天小瓜也没这样的机会了,不像从前
4


2011/03/07回复
哈密瓜公主:
田园风光很好哦,小时候一直在市区,觉得自己都没什么童真似的,搬到广园之后,天天在菜地里面耍
2 ,整个人的性格都好像变了,可惜今天小瓜也没这样的机会了,不像从前
4
查看原文

以前广园的菜都是柯子岭的菜地里摘出来卖的,那叫一个新鲜啊!

2011/03/07回复

意外找到这张对比照,06年还在中六骑楼底下栖息的羊城美发,小时候第一个“男仔头”就是帮衬这里剪的,老式的理发椅上搭块木板,唰唰几下就把我的小孖辫剪去。。。。。。10年,已经变成了地产中介了。。。。。。
[ 本帖最后由 nicoleBB 于 2011-3-7 20:35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nicoleBB 于 2011-3-7 20:35 编辑 ]
2011/03/07回复

读城记 广州
易中天
一 怪异的城市
在中国,也许没有哪个城市,会更像广州这样让一个外地人感到怪异
乘火车从北京南下,一路上你会经过许多大大小小城市:保定、石家庄、邯郸、郑州、武汉、长沙、衡阳等等。这些城市多半不会使你感到奇异陌生,因为它们实在是大同小异。除了口音不大相同,饮食略有差异外,街道、建筑、绿化、店面、商品、服务设施和新闻传媒,都差不太多。只要你不太坚持自己狭隘的地方文化习惯,那么,你其实是很容易和这些城市认同的。
然而广州却不一样。
易中天
一 怪异的城市
在中国,也许没有哪个城市,会更像广州这样让一个外地人感到怪异
乘火车从北京南下,一路上你会经过许多大大小小城市:保定、石家庄、邯郸、郑州、武汉、长沙、衡阳等等。这些城市多半不会使你感到奇异陌生,因为它们实在是大同小异。除了口音不大相同,饮食略有差异外,街道、建筑、绿化、店面、商品、服务设施和新闻传媒,都差不太多。只要你不太坚持自己狭隘的地方文化习惯,那么,你其实是很容易和这些城市认同的。
然而广州却不一样。
2011/03/07回复

改革开放以前,外地人第一次进广州,感觉往往都很强烈。第一是眼花缭乱,第二是晕头转向,第三是不得要领,第四是格格不入。你几乎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对于你来说完全陌生的城市。它的建筑是奇特的,树木是稀罕的,招牌是看不懂的,语言更是莫名其妙的。甚至连风,也和内地不一样:潮乎乎、湿漉漉、热烘烘,吹在身上,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如果你没有熟人带路,亲友接站,便很可能找不到你要去的地方。因为你既不大看得懂地图和站牌,又显然听不明白售票员呼报的站名。也许,你可以拦住一个匆匆行走的广州人问问路,但他多半会回答说“muji”,弄得你目瞪口呆,不明白广州人为什么要用“母鸡”来作回答。即便他为你作答,你也未必听得清楚,弄得明白。何况广州人的容貌是那样的独特,衣着是那样的怪异,行色又是那样匆匆,上前问路,会不会碰钉子你心里发怵。
2011/03/07回复

当然,最困难的还是语言。广州话虽然被称作“白话”,然而一点也不“白”,反倒可能是中国最难懂的几种方言之一(更难懂的是闽南话)。内地人称之为“鸟语”,并说广州的特点就是“鸟语花香”。语言的不通往往是外地人在广州最感隔膜之处。因为语言不但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而且是一个人获得安全感的重要前提。一个人,如果被一种完全陌生的语言所包围,他心里是不会自在的。幸亏只是“鸟语”如果是“狼嚎”,那还得
2011/03/07回复

广州话听不懂,广州字也看不懂(尽管据说那也是“汉字”)。你能认出诸如“呒”、“(口甘)”、“(口既)”,见过“(口者)”、“叻”、“(口岩)”之类的字就算你认识那些字,也不一定看得懂那些词。比方说,你知道“士多”、“架步”是什么意思你当然也许会懂得什么是“巴士”,什么是“的士”。但懂得“的士”,却不一定懂得“的士够格”(决非出租车很够规格的意思)。至于其他那些“士”,比如什么“多士”、“卡士”、“菲士”、“波士”、“甫士”、“贴士”、“晒士”①之类,恐怕也不一定懂。最让人莫名其妙的是“极骨”。前些年,广州满街都是“钅及骨立等可取”的招牌(现在不大能看见了),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广州满街都是骨科大夫,却又不明白疗伤正骨为什么会“立等可取”,而广州的骨伤又为什么那么多?其实所谓“钅及骨”,不过就是给裁好的衣料锁边,当然“立等可取”;而所谓“又靓又平”,则是“价廉物美”的意思。然而广州人偏偏不按国内通行的方式来说、来写,结果弄得外地人在广州便变成了“识字的文盲”。听不懂,也看不懂,“真系(是)蒙查查(稀里糊涂)啦”。
2011/03/0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