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来说说宝宝退烧的事+多种绿色退烧法+葱豉汤+紫苏汤
69144194婴幼育儿
这个绿色的退烧法很简单,就是四豆汤(或三豆汤)。四豆汤一份的分量是:黄豆20颗,绿豆15颗,黑豆15颗, 白饭豆15颗(尿少才用,尿多或正常就不加),不加白饭豆就是三豆汤了。先用水泡1个小时,然后煮浓汤喝,最好趁新鲜喝,不能过夜,这个分量适合1岁左右的孩子,随着年龄的长大可以按比例增加,5,6岁可以用4-5份来打豆浆喝。分量没什么严格的要求,至少1天3次,最好就是当水喝,一会喝点,生病期间饮食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先不吃肉以免增加肾脏负担。没时间泡也可以的,用高压锅做也可以的,一下煮够一天的也可以,夏天放冰箱,就是不要过夜。
在一发现孩子发烧就用,越早越好。这个方法在我儿子和侄子身上都实验过,很有效。但是这个不是退烧药,不是一喝就退的,要一般2-3天就彻底不烧了,期间会反复,要坚持喝,我一般是不烧后继续喝一天巩固一下。如果用这种方法退烧的孩子,身体会一次比一次强的,
这个方法是来自古中医学中的圆运动原理。妈妈们可以一试,如有问题就问,我上线了会回答的。
白饭豆:也叫芸豆,各地叫的不同,有人说就是眉豆, 因为我孩子每次发烧尿都很正常的,我就没加白饭豆,因为加这个还要观察尿的情况的,我每次都是煮的三豆汤。
我几次使用都是用三豆汤,没有加这个白饭豆,因为孩子尿正常,就不加了。从介绍的功能上看,这个白饭豆就是眉豆。
这个摘自原文:
凡用四豆饮,脉细者,津液不足者,小便长者,出汗者,去饭豆。
服四豆饮后,脉转旺而病未愈者,去饭豆再服。
服四豆饮后,发烦者,或大便干燥,或不大便者,去饭豆再服
凡用四豆饮,脉细者,津液不足者,小便长者,出汗者,去饭豆。
服四豆饮后,脉转旺而病未愈者,去饭豆再服。
因饭豆养中养木利水,兼补土伤津之故。黄豆黑豆养中养木,兼降胆经补津液。绿豆养中养木,兼清肺热。
【四豆饮组方】
黄豆20粒,黑豆、绿豆、白饭豆各15粒煎服。
【煮食方法】
四种豆子都是生用,可以先泡泡,再多放水煎到稀烂。取浓汤温服。随煎随服,不可放凉或隔夜服。白饭豆是利水的,尿量多的小儿,不用加白饭豆;如果服四豆饮后尿量增多,也要去掉白饭豆。
“四仁粉”退烧法:桃仁、杏仁、枣仁、栀仁等量磨成粉,用鸭蛋或是鸡蛋清调成糊,放到纱布上,敷在脚心,固定好。此方用来治发烧。对手脚发热类型的发烧效果尤好。
男左女右, 只敷一个脚心就好, 敷好后定时检查药糊是否变干,如果已变干而未退烧可以再敷新药糊。一般敷后半小时就出汗烧退。
如果敷药的脚心有黑色药痕,是体内热气排出,不必担心。
不敷东西,光揉脚心也有效果,叫做引热下行。起码揉200-300下。
按摩方法:高热时清天河水,更高热时退六腑,这两个方法都适用于热证发烧。
在这里把妈妈们提的问题回答一遍,方便后来者看:
1, 四豆汤可以加糖和盐吗? 回答:什么都不加,原汁原味的。6岁以上才打豆浆吧,小的孩子还是和煮的水,因为都蛋白质很高,怕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
2, 四豆汤水加多少?答: 这个没有严格要求的,我的经验是加多点,一份煮好起码有一碗水,小的孩子一次喝不了那么多,可以分次喝,也没有严格的要求规定每天喝几份的量的,这个不是药。随意,总之就像水一样,多喝更好。
3,不会辩证, 答:四豆汤对小孩退烧很有效,热或寒引起的烧都可以,热的更见效。
受寒:如果孩子喷嚏不停,留清水鼻涕,就是受寒了,这时候赶快煮葱豉汤或紫苏汤,起效很快,加上泡热水脚, 泡到头上有轻微汗更好 。这种方法就是要快不要拖几天再喝就没用了。
葱豉汤:葱头1-2个(孩子小1个),豆豉15-30颗(药店的淡豆豉更好)放水煮10-15分钟就好,大点的孩子可以放一小片姜。姜不要多。
紫苏汤:就是市场卖的新鲜紫苏煮水喝,对风寒感冒和寒咳都有效
也可以做葱豉紫苏汤,就是上面的一起煮水喝,
小孩喝分次喝,时不时和一勺都可以的,没有严格的量
热的症状: 尿黄,舌红苔黄
上面 是我的经验,希望对各位妈妈有帮助。
最重要的一点,用绿色疗法的妈妈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想着宝宝要1天就好起来,其实病都要有过程的,一定要能忍住,孩子这几天吃不好也没关系,病好了自然就会吃的了。
我就是性子急,觉得宝宝生病一天都不能忍受,巴不得马上就好,所以走了很多弯路, 也就是这种心态,好多人会到医院吊针,其实这是害了孩子,这样的孩子身体体质是每况愈下的。
[ 本帖最后由 云天的妈妈 于 2011-2-23 22:57 编辑 ]
精选回帖
全部回帖
“,天河水,是从劳宫穴一直到曲泽穴,这正好是心包经的位置,逆推心包经,既可泄肝经之火,又可补脾经之血,肝火得泄,心里自然清凉,脾经得补,胃口必会大开。所以对于那些夜里手脚心发热,汗出烧不退,烦躁难眠,夜咳不止等热性病症,最为有效。但若是畏冷怕风,神倦易困得虚寒性体质,则万不可用
”
以下有清天河水和退六腑还有其他方法的介绍,都是绿色的,不过妈妈们还是要辩证的,不能乱推一气。
天河水:清热,消食,化痰,止咳,定惊 150-300次
推天河水示意图
天河,穴位名。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这正好是心包经的位置,逆推心包经,既可泻肝经之火,又可补脾经之血,肝火得泻,心里自然清凉,脾经得补,胃口必会大开.所以对于那些夜里手脚心发热,汗出烧不退,烦燥难眠,夜咳不止等热性病症,最为有效.但若是畏冷怕风,神倦易困的虚寒性体质,则万不可用.
推"天河水"方法简单:爸爸妈妈用拇指,从孩子左手心沿小臂中线一直推到肘窝的曲泽穴为一次.每次要推至少300次.推时要在宝宝的小臂上抹些润肤乳,或者滑石粉,防止擦伤皮肤.睡前给孩子推一推效果最好.比如说可边讲故事边给他们推,即增进了亲子感情,又帮孩子调理了身体。
这条经脉,对肝火较旺的成年人也是有很好的效果的。平时工作烦累了,坐在办公室自己推,静下心来也能渐渐体会到肝火舒解,内心清凉的感觉。
润肤乳推荐:
1. 强生的薰衣草润肤乳,是薰衣草和甘菊的香气,有平和宁神的作用,而且配方安全,宝宝和大人用都很好。
2. 欧舒丹L'Occitane的薰衣草润肤乳,基底是乳木果油,加入了葡萄籽油、维他命E及迷迭香,十分地滋润,用后散发着令人快乐宁和的香味。
推三关(与清天河水同方向):补脏腑之气,补虚
线状穴位。
位置:前臂挠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挠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或称推上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桡侧推向肘,称大推三关。
次数:100~300次。
主治:气血虚弱、病后体弱、阳虚肢冷、腹痛、腹泻、疹出不透及感冒风寒等一切虚、寒病证。
临床应用:①推三关性温热,能益气行血,温阳散寒,发汗解表,主治一切虚寒病症可与补脾经、补肾经、揉丹田、摩腹、捏脊等合用;②对感冒风寒,怕冷无汗或疹出不透等症,可与清肺经、掐揉二扇门等穴合用。
退六腑(与清天河水方向相反):退六腑实火,退高烧
线状穴位。
位置:前臂尺侧,阴池至少海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部,称推(退)六腑(图234),或退下六腑。
次数:100~300次。
主治:高热、烦渴、惊风、咽痛、木舌、腮腺炎和大便秘结等。
临床应用:退六腑性寒凉,可用于一切实热病证。可与清肺经、清心经、清肝经、推脊等穴合用。
本法与推三关为大凉大热之法,可单用,亦可合用。若患儿气虚体弱,畏寒怕冷,可单用推三关,如高热烦渴,可单用退六腑。而两穴合用能平衡阴阳,防止大凉大热,伤其正气。如寒热夹杂,以热为主,退则可以退六腑与推三关之比为3:1;若以寒为重,则可以推三关与退六腑之比为3:1。
清脾:清利脾胃食火,助消化(50-300次)
清脾经:在患儿拇指桡侧缘从指尖向掌根直推
补脾:补脾胃虚弱(大拇指手指弯曲到约成60-90度角,沿角的底部切过直推为补法)
泻心:中指螺纹面往指尖方向推,清泻心火,治疗舌尖红,烦躁,小便黄
泻肺:无名指螺纹面往指尖方向推,清泻肺火,治疗咳嗽
补肾:小指螺纹面从指尖向手掌方向直推,补肾水,肾气,助生长发育
泻小肠:小指外侧面往指尖方向推,同泻心火
掐山根,人中,承浆,提耳朵治疗惊吓,强肾
掐脊(捏脊):从七节开始往上直到大椎穴;消食,化痰,强健脏腑,提高免疫力(三次)
上推七节骨:止泻,治疗久泻不止50-100次
下推七节骨:治疗便秘
揉肚脐:顺时针,泻,助消化;反之(逆时针)补
[ 本帖最后由 云天的妈妈 于 2011-2-22 20:38 编辑 ]
四豆汤则从根本养木养中,则热退风平。 中医治病的原理和西医不一样,简单来说就是 : 西医是发现有什么病菌,就将那个病菌杀死。 而中医走的是迂回路线,不是杀死病菌,而是改变环境,让那个细菌没有适合的环境生长,从而自己灭亡。
男左女右, 只敷一个脚心就好,晚上敷,早上取下
把一只鸡蛋的蛋清(不要蛋黄)倒入一个小杯子中,用一块纱布包住杯口。揭开小孩背部的衣服,杯口贴着小孩的背部,拿着杯子轻轻地在背部摩挲。直到蛋清基本上全部渗到小孩的背上,然后用热的湿毛巾擦拭干净。小孩体温能够迅速降下来,可以坚持一夜,同退热药一样。但服用退热药,小孩会大汗淋漓,感觉对小孩的身体影响很大,用蛋清的方法则没有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