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妈妈说得很好,家长的言传身教很重要,所以真的很有压力啊
有时间就去看看妈妈推荐的书的
suewon:
看到楼上好几位都有打小孩,我想问句:小孩子打人不对,大人打他就对了?你要他不打人,你也不应该打他。要惩罚的话,可以让他坐板凳冷静一下,或者取消一个她喜欢的活动。孩子有情绪,没有错,可是发泄情绪的方式有问题。大人光说她不对,没有教她怎么发泄才对,孩子的情绪没有收到接纳,而是否定,也没有正确的方式排解。负罪感和大人的强压方式只会强化她对抗的行为。楼上有个妈妈说,孩子现在发脾气时像大人那样生闷气,妈妈觉得不吵不闹就好了,我真怕孩子会憋出病,孩子如果心门关了,长大些更加什么都不跟你说了。情绪没有对错,要疏导啊。 我建议,孩子再打人的时候,可以抓住她的手,看着她的眼睛,冷静的说:“你很生气吧,生气也不可以打人,生气的时候可以说出来,你不喜欢什么可以说出来,说出来我们就知道了,一起想办法解决。”不需要逼着她承认错误,说对不起,重点在引导她用正确的方式做一次,譬如,说出“我很生气,我不喜欢爷爷帮我拿,我想自己来。”然后爷爷说:“哦,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下次让你自己来吧。”这样,事情就解决了。 还可以教孩子生气的时候有什么办法,例如:深呼吸,数20下,拍打沙发,在纸上画生气,拿个气球来吹吹,甚至跺跺脚,跳一跳……让她自己想想还有什么办法。 情绪没有错,接纳情绪是疏解情绪的最有效方式,越是反抗它,它就越留着不走。 所以,妈妈谅解孩子,接纳她的情绪,不要她生气,你也生气。她做错了,你也生气。有时候,在她耳边轻轻的耳语,她会很快安静下来。有时候,她需要的就是一个拥抱而已。哭闹有时是引起大人关注的方式。妈妈,一天没见,我撒撒娇不行吗? 另外,我不赞成教孩子打回去。可以教她怎么自我保护,例如,大声说:别打我,打人是不对的!孩子间发生矛盾多是因为玩具,可以引导她怎么处理,例如:一起玩,轮流玩,猜拳决定谁先玩,等待的人数数到多少下就换过来……多观察一下孩子平常与人发生矛盾的是什么情况,原因在哪里,引导孩子正确的做法以减少矛盾的产生。 请记住一点:情绪没有对错,要接纳;行为有对错,要引导;对错不需强调,重要的是解决办法。建议为孩子讲一些情绪管理有关的故事绘本,比说教好。家长也看一下情绪管理和心灵成长方面的书籍,身教言传,孩子学习的不是家长的指令,而是情绪反应。推荐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很好读。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