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和公婆同住一屋?比较少住在一起,我们在外面,他们在老家帮我带小孩.我经常一个月回去住两天.
我家的婆媳关系:暂时还算是和和睦睦.
我的相处妙招:婆婆比较专制,家里大小都听她的话.偏偏碰上一个不听话的我,当然我也不会跟她硬碰硬.我通常是找老公下手,碰到意见相左时,我就让老公去和她妈说,通常问题就能和平解决的.
【情感话题】婆婆、媳妇是“天敌”?来说说你家的婆媳关系处得怎么样
25038129情感.婚姻.家庭
全部回帖
和公婆不同住
我家的婆媳关系:表面没什么,感觉不好
我的相处妙招:觉得相处得很失败,经常被人叉着腰管着,但在最困难的时候却袖手旁观,还冷言冷语,这是我的心结,没法对她笑得出口。
我家的婆媳关系:表面没什么,感觉不好
我的相处妙招:觉得相处得很失败,经常被人叉着腰管着,但在最困难的时候却袖手旁观,还冷言冷语,这是我的心结,没法对她笑得出口。
2011/10/14回复
和婆婆同住有两年了。
这两年来把她养得肥肥胖胖,好吃懒惰。平时她只帮我照看下女儿,偶尔托下地板卫生,晚饭后帮洗下碗筷。
我现在是二胎36周了,还是每天我起床洗刷好后煮早餐,她才摸摸坐坐的起来洗刷。其它的日常生活就不想再说太多。
设想一个农村人怎么会学得那么懒惰,跟她没有共同语言很少不勾通。
这两年来把她养得肥肥胖胖,好吃懒惰。平时她只帮我照看下女儿,偶尔托下地板卫生,晚饭后帮洗下碗筷。
我现在是二胎36周了,还是每天我起床洗刷好后煮早餐,她才摸摸坐坐的起来洗刷。其它的日常生活就不想再说太多。
设想一个农村人怎么会学得那么懒惰,跟她没有共同语言很少不勾通。
2011/10/14回复
我家的婆媳关系:和和睦睦
我的相处妙招:将心比心,她当我是女儿我当她是老妈。话说我的婆婆真的没得挑的,我在家除了带我女其余一切家务都不用做。生孩子的时候剖腹产行动不便我婆婆帮我擦身子,喂我吃饭。我们一起出去逛街一起出去散步,每天一起打打羽毛球
我的相处妙招:将心比心,她当我是女儿我当她是老妈。话说我的婆婆真的没得挑的,我在家除了带我女其余一切家务都不用做。生孩子的时候剖腹产行动不便我婆婆帮我擦身子,喂我吃饭。我们一起出去逛街一起出去散步,每天一起打打羽毛球
2011/10/14回复
若妙:
我们同住我家的婆媳关系:一般,表面上还过得去没有争吵,只有有时看不惯,每天晚上总是很晚睡,有时比我还晚,早上也不早起来煮点早餐,自己起来就冲买来的豆将粉或其它,可是那些东西都并不有营养,我也不出声了,
查看原文处理的还不错吧:
住在一起,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所以凡事心胸放宽一些咯~
处理方式:多笑,多沟通,左耳朵进又耳朵多出,躲!
住在一起,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所以凡事心胸放宽一些咯~
处理方式:多笑,多沟通,左耳朵进又耳朵多出,躲!
2011/10/14回复
是否同住一屋:家公婆在外地,只有偶尔来广州住一两个月或我们假期回去的时候才同住一屋。
我的婆媳关系:比较好,从拍拖到结婚这十几年来,从没吵过架。
我的相处妙招:我婆婆是个不难相处的人,但没文化,几年前公婆因为帮我带孩子在广州住过几年,因为方法和观念问题,大家心里偶尔有不认同对方的,我要么耐心跟她解释科学的养育方法,要么通过老公去传话,尽量做到不正面冲突;平时对老人家也比较好,经常带他们出去吃饭和游玩,给他们买衣服什么的。
我的婆媳关系:比较好,从拍拖到结婚这十几年来,从没吵过架。
我的相处妙招:我婆婆是个不难相处的人,但没文化,几年前公婆因为帮我带孩子在广州住过几年,因为方法和观念问题,大家心里偶尔有不认同对方的,我要么耐心跟她解释科学的养育方法,要么通过老公去传话,尽量做到不正面冲突;平时对老人家也比较好,经常带他们出去吃饭和游玩,给他们买衣服什么的。
2011/10/14回复
与婆婆同住4年了
我家的婆媳关系:和和睦睦
我的相处妙招:多替对方着想,遇到有分歧的时候(比如育儿观念不一样),明知道老一辈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不可能说服对方,就沉默是金或者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我家的婆媳关系:和和睦睦
我的相处妙招:多替对方着想,遇到有分歧的时候(比如育儿观念不一样),明知道老一辈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不可能说服对方,就沉默是金或者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2011/10/14回复
与婆婆同住
婆婆比较和气,疼爱儿子,平时尽量不诋毁老公,即使有时感觉很差劲,婆婆比较传统,意见不合时就沉默是金。让自己委屈时,不发表意见,把气撒老公身上。
婆婆比较和气,疼爱儿子,平时尽量不诋毁老公,即使有时感觉很差劲,婆婆比较传统,意见不合时就沉默是金。让自己委屈时,不发表意见,把气撒老公身上。
2011/10/14回复
不同住
我家的婆媳关系:和和睦睦
我的相处妙招:婚前考察婆婆与我无根本观念冲突
婚后相处将心比心 换位思考 互相尊重 互相关心 互不干涉
婆婆心地善良 思想开通 当媳妇面都是责备儿子 站媳妇一边
老公有主见 善协调 故意装做坏人 鸡毛蒜皮的事也“指责”妈妈或媳妇 结果引起了婆媳同仇敌忾的一致对付 走在路上 会拉着老婆一左一右护着妈妈
媳妇尊敬老人 偶尔当婆婆的面开老公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 但私下在婆婆面前从来都是夸赞老公 感谢婆婆 不当婆婆的面指使老公做事
另外 所有的人都自食其力 有主见 能包容 不爱干涉他人
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一团和气
我家的婆媳关系:和和睦睦
我的相处妙招:婚前考察婆婆与我无根本观念冲突
婚后相处将心比心 换位思考 互相尊重 互相关心 互不干涉
婆婆心地善良 思想开通 当媳妇面都是责备儿子 站媳妇一边
老公有主见 善协调 故意装做坏人 鸡毛蒜皮的事也“指责”妈妈或媳妇 结果引起了婆媳同仇敌忾的一致对付 走在路上 会拉着老婆一左一右护着妈妈
媳妇尊敬老人 偶尔当婆婆的面开老公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 但私下在婆婆面前从来都是夸赞老公 感谢婆婆 不当婆婆的面指使老公做事
另外 所有的人都自食其力 有主见 能包容 不爱干涉他人
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一团和气
2011/10/14回复
跟婆婆同住了两年半,公公是厉害角色,婆婆是传声筒。
我的对策是:左耳进右耳出,有什么意见,在心里对自已讲,不当面驳嘴。
搬离婆婆家十多年,公公还是厉害角色,婆婆依然是传声筒。
我的对策是:敬而远之,能不见面则不见面。但不阻止老公做孝子。
我的对策是:左耳进右耳出,有什么意见,在心里对自已讲,不当面驳嘴。
搬离婆婆家十多年,公公还是厉害角色,婆婆依然是传声筒。
我的对策是:敬而远之,能不见面则不见面。但不阻止老公做孝子。
2011/10/14回复
我家婆媳关系:还算和睦,偶有矛盾,婆婆对我还是不错,就是有些观念,咳,还有太唠叨,哎~~
我的相处妙招:有怨气的时候跟朋友倾诉,倾诉完就忘记,同时也发现自己的缺点,回去就平静啦。婆婆喜欢逛街,有空就陪她逛街,夸她做菜手艺好。
我的相处妙招:有怨气的时候跟朋友倾诉,倾诉完就忘记,同时也发现自己的缺点,回去就平静啦。婆婆喜欢逛街,有空就陪她逛街,夸她做菜手艺好。
2011/10/14回复
苗若兰:
<FONT face=微软雅黑 size=3><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30px"><FONT face=微软雅黑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30px">婆媳相处是家庭生活中不能避免也难以避免的热门话题,情感版中也到处飘散着“婆媳帖”,各种抱怨、各种矛盾、各种吐槽,当然也有姐妹们各自相处方式的分享。总的来说,怨气远远大过和气,难道说婆婆和媳妇是“天敌”?中间的矛盾、摩擦真的无法避免?</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30px">小编做这个话题,是希望妈网的姐们来说说自己对“婆媳关系”的看法,你家中婆媳关系是和睦相处还是摩擦不断?你有什么与公婆相处妙招,欢迎来这里和姐们们分享!凡是分享的MM,都将获得<FONT color=red>50妈币+20经验值</FONT>的奖励哦!</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30px"> </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30px"><FONT color=blue>分享格式:</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30px"> </P><FONT color=blue><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30px"><FONT color=#0000ff>是否和公婆同住一屋?</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30px">我家的婆媳关系:和和睦睦 OR 摩擦不断 ……</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30px"><FONT color=blue>我的相处妙招:</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30px"><FONT color=#0000ff>(最好举实例说说和婆婆相处遇到的问题或者曾有过的摩擦,以及解决方法~)</FONT></FONT></P></FONT>
查看原文同住,关系很一般,我婆婆脾气很奇怪,很多时候我和老公出街买衣服回来她就不喜欢,认为我们乱花钱,有时我和老公到超市买零吃回家,本来想好心放在客厅给她迟,她就嫌我们把东西乱掉,全部搬回我们的房间。有时我老公和他说话她就板起一副黑脸,不出声,根本没有什么互动和沟通。
2011/10/14回复
早些年是超好.有孩子后就一般了.
2011/10/1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