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中考生游学澳洲之妞妞日记

1358774家有中学生

一个“中考生游学澳洲之妈妈日记”让俺从初二直升高一,开心啊
http://www.gzmama.com/thread-3082805-1-1.html
感谢各位妈妈对此贴的关注,妞妞回来后也开始在她的博客上回忆这段旅程,
娃慢慢写,我慢慢贴
希望娃娃的连载贴让我直升高三,哈哈

目录


         为了方便我有条理的记录我在澳的见闻,我把我目前想到的需要我来记录的东西都先记下来,如果完后再想到什么,还可以添上去。   
   启程
   到我们的homestay
   homestay的晚餐
   每周五的activity 第一周
   homestay的生活习惯
   和homestay共度周末
   语言学校
   想家
   与Fiona之间的矛盾
   每周五的activity 第二周
   语言学校的上课形式
   朋友们
   每周五的activity 第三周
   对homestay成员更详细的描述
   和哥哥们出去玩 之一
   中考成绩
   生日
   每周五的activity 第四周
   空闲时间
   Fiona的慢动作
   澳洲高中的一天
   和哥哥们出去玩 之二
   毕业证书

2012/08/05
全部回帖

(1)启程


<IMG title="澳大利亚35天之行(1) 起程" height=398 alt="澳大利亚35天之行(1) 起程" src="http://s14.sinaimg.cn/middle/a903d1a8gc683a3f79a6d&690" width=577 name=image_operate_13091344172023625 real_src="http://s14.sinaimg.cn/middle/a903d1a8gc683a3f79a6d&690">
  
    6月20日晚,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两个好朋友的千叮咛万嘱咐之下,我和另一个女孩子(妈妈同事的孩子)拿着自己的登机牌,跟着“无人陪伴”的工作人员,走向了安检处,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两个好朋友只能停下在安检口向我们挥手:“小心!一轮顺风!两个人要好好相处!看好你们的护照不要丢了!”这也难怪,对于大人们来说,让两个15岁的女孩子(准确的说那时我还没满15岁)单独去坐九个小时的飞机并在澳大利亚呆上35天,还是挺令人放心不下的;但对于我们俩来说,却是一次令人期待的旅程。

   我们花了半个小时在飞机上找座位、放行李。终于,在晚上9;30,我给我的朋友发出了飞机起飞前的最后一条短信:要起飞了,目前一切有序,麻烦转告我的爸爸妈妈。哈!令人期待的旅程要开始啦!

   飞机起飞后,我们俩在飞机上悉悉索索讲个没完,直到十二点多,我说:“我困了,咱们睡觉吧。”上飞机前妈妈说如果飞机上有连着的空位可以到那睡一觉,但上了飞机后发现根本行不通啊---飞机上人满为患,无奈,之能趴在小桌板上将就一晚了。这一趟飞行我不得不说我很难受,因为我可能只睡了两个小时,中途还起来上了趟洗手间,又在座位上看了半段飞机上放的电影《艾尔文与花栗鼠3》(说实话感觉特别狗血==)。

   我们俩在小桌板上挪来挪去,怎么也找不到舒服的睡姿,就这样,天亮了,我们往下看,我们已经在澳大利亚的上空了,下面有许多分布的很零散的按房子。我很是激动,打开遮光板,用手摸了下说:“哇塞,很冷诶,看来澳大利亚果然是冬天啊!”(现在想来我们在那么高的空中,即使是夏天玻璃也是冷的啊==)

   飞机并没准点到达(按理来说应该在澳洲时间7:55、中国时间5:55到布里斯班机场),而是在澳洲时间9:15才到达布里斯班机场。我们晕晕乎乎的下了飞机,一阵冷风吹来,我们赶紧多穿了件衣服。不过呢,布里斯班的冬天相对于广州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了。对于我,这里的冬天我一般两件衣服就够了,到中午一件也没问题呢,就是晚上冷点,可能只有几度,不过没关系,家里都有暖气的,所以说跟广州比起来,真是不知道好多少倍了(广州冬天我穿的跟只泰迪熊一样,手都快放不下来了)。

   过完安检,有一个漂亮的金发碧眼的姐姐领着我们去拿行李,她帮我们推着行李车,让我们自己在传送带上找我们的行李,找到了她就帮我们拿下来。

【对了,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和我同行的女孩子,为了确定这个行李箱是不是她的,想把它拿下来看看,结果有一个本地居民,咣当一下,就帮我们扛下来了,那个女孩子忙跟我说哎呀那不是我的(他英语不是特别好,我有时会帮她简单翻译一下),我赶忙磕磕巴巴对那个人说:“Oh...sorry...em...that doesn't belong to us.”(噢...对不起...嗯...那不属于我们),那个本地居民笑了,说,抱歉啦女孩子们,我以为这是你们的。说着,又把那个行李箱放回传送带上。】

   一路上,由于刚踏上英语国家的国土,我们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学了九年的英语基本都没派上用场,只是一个劲儿地跟机场的工作人员说Thank you(谢谢),傻了吧唧的。但是那里的人都很友好,主动帮我们拿行李,笑着跟我们打招呼。在安检完又拐来拐去后,我们来到了接机口,看见了举着我俩名字的牌子,松了一口气。来接机的是我们语言学校的一个老师Anthony和两个中国学生(据说他们四点多就起来接机了==),姐姐叫Jade,弟弟叫Adam,都比咱俩大。好彩啊还有两个中国学生,有一些没听懂的还可以翻译翻译。嗯,在10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安然无恙的到达南半球---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啦!
2012/08/05回复
(2)见到我们的homestay

  45分钟的车程后,我们来到了我们的语言学校。这一天刚好是周四,同学们都去activity(活动)了,而且刚好又是一次大活动,按照Jade的说法是go camping(去露营)了。所以当我们到达学校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只有几个中国学生(而且这所语言学校本来中国人就少,大多都是日本人)。他们叫我们坐下,说我们现在可以随便一点,想干什么干什么,反正也没人管。然后老师Truedy(是这样拼的么==)给我们买了在澳大利亚用的电话卡,十澳币。我们告诉大家我叫Sophia,她叫Fiona(尽管她坚持要拼成Phione==)。
  
   我们休息了一会,老师告诉我们,你们的homestay来了,他们很友好。我们背上包,走到学校门口,见到我们的homestay father(住家爸爸)和homestay sister(住家姐姐),爸爸叫Steve很年轻但实际上有49了(这也是后来我在住家爸爸和妈妈的谈话中得知的),姐姐Samantha十六岁,又高又瘦,特别是的腿啊,不是一般的像竹竿,反正我是永远也做不到像她那样瘦了...姐姐还有着很高的鼻子,一头黑色齐肩批发(但是貌似是染的,也是在谈话中得知的),很漂亮...不,应该是非常漂亮。他们两个都跟我们打招呼,还带我们去超市买吃的,买下一周要带到学校去吃的零食,然后开车回家了。
  
   回到家,我们又见到了我们的homestay mother(住家妈妈),说实话,澳大利亚的妇女貌似都挺胖,Steve告诉我们她叫Julie,又带我们去参观了整个房子。整个房子占地面积不是很大,应因为我们的homestay就是澳大利亚的普通家庭,不过车倒是有两辆。房子有花园,不是很大但是草修剪得很整齐,在后花园还有一个游泳池,但是由于是冬天也没人去游。整个房子一共有四间卧室(爸爸妈妈一间,大女儿Steffeny一间,小女儿一间,不过大女儿已经20了所以和男朋友搬出去住了,房间空了下来,后来我因为和Fiona吵架搬到大女儿的房间去了,往后写会写到),两个卫生间(特别的是他们的他们每个卫生间的马桶都是单独一间的,这样一来洗澡和上厕所两不误==),一个餐厅,一个很大的开放式厨房,三个客厅(其中的两个我都没见过他们用,真浪费,完全可以改成卧室嘛),一间开放式书房,一间洗衣房。每个卧室都有铺地毯。

   我们俩在同一个房间,里面有两张很整洁的小床,分别铺着深蓝色和深紫色的床单、放着相同颜色的枕头和被子,我们房间里还有个衣柜,Steve说我们如果愿意,可以把自己的衣服都放进去(当然我图方便没有这么干)。我们去试了一下床垫---哇塞不是一般的软啊!整个人都陷阱去了(话说就因为这,我回中国的第一个晚上,觉得那硬床垫快把我的老腰都睡断了...)!房间还有两层窗帘,一层是上下拉的(blind),还有一个时左右拉的(curtain),左右拉的窗帘是粉红色的。墙上挂着两幅画,都是主色调为粉红色。两张床之间有一个床头柜,上面放着一个粉红色的小台灯。房间自然是铺了地毯的,非常舒服,就跟酒店一样。
  
   房子的地板总是很干净,我们平时都是只穿着袜子在地上走来走去,就算是厨房和卫生间也可以放心大胆地走不用担心袜子被弄脏,因为Julie总是把地板拖的很干净。
  
   Steve还跟我们说,如果你们饿了,渴了,就自己到厨房来找吃的和喝的,因为你们还要在这呆一个月,所以,make yourselves home(把这当成自己的家)!我们听了很高兴,特别是对于Fiona这一吃货来说。干完上述的事情之后,homestay fathe和mother就都回自己的房间干自己的事情了。我们也很自由,下午没有课,所以我们回房间睡了一觉,我下午五点多睡醒了,Fiona还在睡,我就起来看书,把老妈临行前给我塞的《林家次女》一口气从头到尾看完了。
2012/08/06回复
(3) homestay的晚餐
大概在澳洲时间晚上七点左右,Julie叫我们了:“Girls! Would you like to set the table for me?”(女孩们,你们可以帮我摆桌子吗)我放下书,走出房间,回了一句what(直译为“什么”)?Julie马上说,应该说yes(直译为“是”,但这里是什么事的意思,同时也表示回应)?而不是说what。看来这就是文化的差异啊。在中国,当别人叫你的时候,你当然很自然地会说什么事。但是在国外就不能直接翻译成what了,不那么礼貌。
  

   我正准备摆桌子,Julie说,Fiona呢,我说在房间睡觉呢,她说去把她叫醒吧,我就跑到房间又把Fiona叫醒了。我们俩走到厨房,Julie开始告诉我们怎么摆桌子,刀叉都放在那里,玻璃杯又都放在那里,blablablabl a ...我们都听着,然后往后的晚餐都是我们摆桌子。但是到后半个月的时候,摆桌子就是Samantha的活儿了,我们的活儿变成吧dishwasher(洗碗机,应该是这么翻译)里面的餐具放回原位,这个活儿比起摆桌子又麻烦一点,不过我们还是挺乐意干的。

   澳大利亚人吃的东西感觉都不是很健康啊,一天到晚就是pasta(本来想翻译成意大利面,但是我看他们把一种扁扁的面粉做的东西也叫pasta我就不知道该怎么翻译了),有时也吃米饭,但就是吃米饭和鸡肉(如鸡翅鸡腿),都没什么青菜,更不用说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什么凉热荤素这些了,貌似也没什么营养讲究,除了一两个星期吃一次难吃的要死的沙拉(他们的沙拉比中国西餐厅的沙拉还难吃)。他们的沙拉里面还会放一种瑞士芝士,吃起来口感很奇怪,一吃就粘的你满口都是,味道还很怪。不过呢Julie说着很健康(这是我就会觉得中国什么都健康,哪用得着还专门吃这种难吃的健康食品),我也就勉强吃那么几小块,Fiona就是坚持不吃的了。

   不过呢,澳大利亚的人他们吃东西一般都是每人一份,你乍一看,哎呀看起来好奇怪,其实吃起来还不错的了。特别是他们很喜欢往食物里面加作料,盘子一端上来,他们就拿着各种瓶瓶罐罐往自己的食物里面撒啊撒啊倒啊倒啊。刚开始我觉得,咦啊口味真重(别想歪==)这么多种味道混着吃,所以我自己吃的时候一般都不加东西的(再说我也不知道那些瓶瓶罐罐里都是些什么),偶尔加一点糖。不过到后来,Julie叫我们试试这种酱那种酱,我发现,诶?还真挺好吃!所以再往后我吃饭也开始用一些瓶瓶罐罐往食物里面倒。不过Fiona,每到吃饭时就跟与世隔绝了似的,只顾埋头吃饭,好像Julie说什么她也没什么反应,所以她吃东西从来都不放作料的。

   我们一般吃剩的晚餐,如果锅里还有剩,Julie就会问我们愿不愿意当做第二天的午餐,我觉得好吃就会说好哇,觉得不喜欢就说,我想吃别的。Fiona好几次说好的,但是第二天中午一点没吃还把他们倒掉了说不好吃。我当时就很气愤,说你这不浪费么,不想吃就不要,喂给狗狗都比丢掉好啊。她说诶呀,当时不好拒绝嘛==我心想,这有什么不好拒绝的...如果明天是学校的activity的话,就不能带热的食物了,因为只有学校有微波炉,一般homestay就会给我们带三明治什么的,不过也只带一点点。Julie说,我知道你们许多学生都喜欢在活动日去外面买吃的,所以只给你们准备一点,如果不想吃也可以不吃。  

<img title="澳大利亚35天之行(3) homestay的晚餐" name="image_operate_77981344349389031" alt="澳大利亚35天之行(3) homestay的晚餐" src="http://s12.sinaimg.cn/middle/4c99b8adgc6adb902f57b&690" width="640" height="480" real_src="http://s12.sinaimg.cn/middle/4c99b8adgc6adb902f57b&690">

还有一次,我们叫外卖,是pizza hut(必胜客)诶!我开始还以为它是国产货呢!一般来说我们的homestay在吃晚餐的时候都会喝冰水,早餐的时候才会喝果汁。那天我们吃披萨的时候,homestay给我们尝了一种很奇怪的饮料,是绿绿的,Steve告诉我们往杯子里倒一点点,再往里面加水,就可以喝到那种甜甜的饮料了。我觉得很好玩,试了试,挺好喝,不过看着他是绿的还是感觉怪怪的。Fiona基本上都不听我们homestay讲话的,所以我叫她尝一点的时候,她哗啦一下子倒了一大杯绿绿的液体,我急了:“诶诶只能倒一点在掺水!”她傻了==喝了一口估计是把她甜死了,只好每喝一点点就赶快往里面加水,加到杯子满了不能再加。我们的住家爸爸妈妈都一个劲儿的笑,说:“是不是太甜了啊~”【见上图】看到披萨盒子了吧?还有那个绿绿的饮料==
  

   我们那次的必胜客,是通过网上订餐定的。Steve把我们叫到书房,Samantha指着电脑屏幕问我们想吃哪种披萨,我说什么都行,Fiona只顾坐在地毯上和两只狗狗玩。看我们没主意,Samantha就说,那就一样来一点吧,这样我们可以share(分享),我说这样也可以啊。不过到最后我们点的披萨太多了,我们都没吃完,第二天我还带了一块到学校去做午餐。

  

   吃完晚餐,如果盘子中还有剩下的食物,要么就倒进垃圾桶里,要么就喂给两只狗狗,然后我们都把各自的盘子、杯子和刀叉冲洗一下(如果杯子没有用过就放回柜子里),放进dishwasher里,就完事了,可以回房间了。不过每天Fiona都忘记把自己的椅子推进去,我天天都要帮她推椅子。Fiona就是这样一个大头虾,一点心儿都不长,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我们俩吵起来的原因了。
2012/08/08回复
傲蝶:
lz贴出来的链接看不到图片哦
查看原文
我们也很郁闷,贴的图都成了一串字符,搞不懂哦
2012/08/09回复
回复 傲蝶 的帖子

谢谢留言鼓励,正如此,孩子这么才努力码字
2012/08/12回复
(5) homestay的生活习惯

  说起我们homestay的生活习惯,跟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还是由很多很多的不同的。

   首先,最简单的,他们的生活中做事顺序都不太一样。他们一般都是很晚才洗澡,Samantha则是一般早上才洗澡(我想她的床不是很干净吧==)。还有就是他们刷牙的时间,他们晚上都刷牙的,和中国人一样,但每天早上他们都是先吃早餐后刷牙(我小时候就想过这个问题:先刷牙再吃早餐吃完牙齿不又脏了么)。有一天早上,Julie嫌我们动作慢,说等我们到餐桌时早餐都凉了(那时澳大利亚是冬天嘛),我们说我们刷牙洗脸啊,Julie就问你们每天早晨都吃早饭之前刷牙吗,我说是啊,我们睡前和早餐前刷牙。Julie说,哦原来如此,我们睡前也刷,但是早上是饭后刷。Steve说,你们觉得我们的生活习惯很怪,我们觉得你们生活习惯很怪...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有很多人都知道了,那就是----洗澡要快。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缺水,所以洗澡必须快。我们的homestay给我们的要求是,在浴室里不超过十分钟,开水不超过五分钟。所以我每次洗澡都跟打仗似的:three(3)、two(2)、one(1),here I come(我来也)!哒啦哒拉哒拉哒拉...所以我每天洗澡前都要想好,是先抹泡泡呢、还是先洗头发,而且shampoo(洗发水)和condition(护发素)我每天也要艰难的抉择用哪一个,如果两个都用时间就会太长...真搞不懂难道澳大利亚人洗澡都洗这么快?那他们不是没洗干净?

   不过呢,他们的水是基本上到处都可以喝的。无论是花洒里洒出来的,还是水龙头里流出来的,都无需处理可以直接喝。刚开始我不知道的==有一次我水土不服,Julie就带我去药店给我买了冲剂,回到家我就眼睁睁的看着她往玻璃杯里装了一大杯自来水,把冲剂倒进去,搅和搅和让我赶快喝了。我整个过程看得目瞪口呆的,大气都不敢出,心里想着:生水啊生水啊...oh my god(我的天)!不过后来和两个哥哥出去玩的时候,他们告诉我澳大利亚的饮用水都是自来水的,这就是为什么餐厅服务员加水加得那么勤快。这个也会在后面提到。

   至少我们的homestay的生活还是蛮有规律的。周一至周五呢,都是十点半以后屋子里就一片漆黑的了,而每天早上快八点时他们就准时起来了。周末就会熬到晚一点,可能是十一二点才睡,早晨的话就是九十点才起。他们熬夜主要是看电影(他们到影像店租电影回家看),我又看不懂,也没有chinese subtitle(中文字幕,我为了说这个词专门查的学的新词)。唯一一次我出去是因为告诉我们有英语字幕我说我愿意试一下(Fiona在自己房间在被窝里用psp看小说),结果他们看的是《大侦探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我郁闷了,字幕全是生僻词,于是看了一点就放弃了,默默地回到房间。

    一次,Samantha好像是到朋友家住了一晚,Julie在学校接了我们之后,Samantha就用手机导航,指挥他妈妈怎么开,我开始有点纳闷,就听见她在哪儿说yeah yeah,here...turn left(对对,这里...左转)。后来拐了半天才发现原来把她送到了同学家门口,她拎起她的包,我看见里面有一套换洗用的衣服,就想着应该是要同学家住一晚了。

   当天晚上,Steffeny就来了,因为这是我们刚到布里斯班没多久,所以我们愣是没看出来。Julie说,hi girls this is Steffeny and this is Boof(嗨女孩们这是史蒂芬妮然后这个是布夫)!我们一看,原来她们所说的Boof是一只小小的牛头犬(应该是牛头犬吧,就算不是也长得很像牛头犬),特别可爱,就在Steffeny手里被抱着呢。

     由于Steffeny穿着和Samantha一样的蓝绿色带帽长袖运动服和蓝色修身牛仔裤,我和Fiona讨论了好一阵,在想这是不是Samantha...虽然我们听见Julie介绍这是大女儿,但我们还是有疑问:Steffeny和Samantha(说起这个名字,我去查过,音译萨曼莎,意思是是用心聆听的人,多美的名字)长得太像了!虽然Samantha是披着头发的,而Steffeny是一个高高的盘发(应为头发是微微卷的,盘起来很好看),但我们还是很怀疑,这明明就是Samantha啊,不过后来我们发现,Samantha涂了蓝绿色的指甲油,而Steffeny指甲是修理的干干净净的;而且Samantha比Julie矮,但Steffeny是比Julie高的。哦!弄懂了,这到底是两个人啊!我们很高兴我们弄清楚了Steffeny不是Samantha。不过我想,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中,外国人是不是都长得几乎一样呢。

    每一个英文名都有一个昵称。举例子啊,《生活大爆炸》中的Sheldon Cooper(谢尔顿·库珀)就被他的家人称为Sherlly,貌似Sherlock Holmes(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昵称也是sherlly;再比如说我们的麻雀船长Jack Sparrow(杰克·斯派洛,不过他要听到一定会要我叫他Captain Jack Sparrow杰克·斯派洛船长的,不是么),他的名字昵称就是Jacky(他老爸这么叫他)。包括什么Lucy叫Lu,Admon(有没有拼错啊==)叫Ad,等等。


    好吧跑偏儿了,说这么多就是想说,我们住家的两个女儿也有昵称,Steffeny是Steff,Samantha是Sam(Julie这么叫她是时候我一直在想不是男孩的名字吗,山姆==),而且我一直觉得这样的昵称很萌,可惜Sophia好像也没法再精简了...

    总感觉澳大利亚人特别休闲,每天差不多三四点就放学下班了,也就没什么作业啊,回到家就很空闲,晚上我们的homestay都是在客厅看电视的,你说一个中国学生哪有时间天天看两三个小时的电视的,太不公平啦!

    Steve上班时间很怪,他每天下午一点多去上班,半夜要到十二点多才能回来,早晨又要起来给我们做早餐,送我们上学,很辛苦。离开澳大利亚那天,出了点小状况,我们早上六点十五就到学校了,可是一直等到七点半才有人来,这期间一直都是Steve帮我们联系(虽然浪费的是我的电话费,因为他没带手机TAT六百多块呢),陪我们等的,还是很谢谢他。
2012/08/12回复
cdnvxu:
oh my god 是个比较不礼貌比较粗鲁的用语,应该是用Oh my gosh!。呵呵,儿子纠正我的。
查看原文
宝贵的意见,赶快告诉小娃去
2012/08/13回复
cdnvxu:
现在很多词语得和儿子学习的。呵呵。儿子经常纠正我们词语,并且经常鄙视我们发音,
查看原文
您的小娃多大,可这么厉害
2012/08/15回复
2012/08/15回复
cdnvxu:
7岁了,还有很多要学的,我们辅导他作业的时候,他总是说老师就是这样说的,我们的语音不准。只听老师的,不听我们的。
查看原文
7岁?神娃呀
双语学校或国外上学?
2012/08/15回复
(7)语言学校:学校环境

   过了周末,终于盼到上学的时候了。Fiona貌似对上学无感,但我却很开心,因为和homestay一起过周末有点尴尬(不过后来就好很多了),如果上学则是和同龄人,而且本来的母语又都不是英语,讲起话来一是有共同话题二是不怕说错,再加上学校还是有几个中国人的嘛,自然很希望去学校了。

  

   从六年级开始看美剧,初二又开始看英剧,每每看到他们的学校时都羡慕得不得了,觉得人少老师也因材施教,跟中国的填鸭式比好得多。我很激动,想着我终于也能到美剧中那样的学校来读一会书了,好高兴呀好高兴。

   刚到学校的时候,本来应该是找老师要我们的locker(储物柜)的钥匙,但后来是过了几天之后我们才拿到的。我们的语言学校,是要把你的书包和其他的杂物如饭盒什么的都锁在你的locker里面,之带书本进教室,而且教师也是可以放书本的,基本上大家都有放书本、文件夹、学习用品、水杯什么的在教室,没有人拿就好像把教室当做自己家的书桌一样,桌子堆得满满的,不过反正人少桌子大,也没什么关系,很方便的,所以我们每天的书包都很轻。

   语言学校的环境不是我们国内的学校能比的,教室非常的舒服,就像在家里一样。一般有空位的地方
,都会摆满书柜书架,里面放着各式各样的英文书籍、杂志、教材、教辅、字典,书柜上摆着透明胶、剪刀、彩色铅笔、水彩笔、彩色油性笔、彩色圆珠笔、A4、A5,你随便用——总之很棒就是了(不过也只有4班才有这么舒服,其他班很一般)。地上铺了地毯,凳子也是软的,还有一个有弹力的大球,我们班有一个叫Chika的日本女孩上课不坐凳子坐那个大球上面= =桌子是设计成口字少一笔的那种,方便老师走进来给我们单独讲解。大家都只坐外面那一圈,这样比较方便听讲。

   教室与教室之间的墙是可以拉开的,有一次我们有两个班联合起来玩drama(戏剧),就拉开了两个教室之间的墙,把桌子椅子全都移到一个教室(他们的桌子比较长,两个人一张桌子),空出一间教室做舞台。当时我们是都被给了前半部分的台词,完了后面大家自由发挥,自己编,我们玩drama的时候都爽歪歪的,看那些日本女孩子在那里往gay(男同性恋)的方面编,Tracie边拍手边笑= =还是我们中国女孩子的创意好,往搞笑方面编了(出这主意的还是我),多有娱乐精神~

  

   而整个学校的设计呢,有一个叫homeroom(家的教室?好像只能这么翻译...)的地方,但并不是正规学校所谓的那种,只是个名字而已。它主要是大家下课呆的地方,在没上课的时候,大家都会在那里看书啊、聊天啊、、玩游戏什么的,午饭的时候就在那里吃午饭。那里的条件也很好——有很多的locker、两个微波炉、有提供饭盒(但一般我们为了卫生都不用的,因为是自己洗的没有消毒)、有一个冰箱(你带午餐来可以在那里放着)、有热水和冰水,有洗碗池(我们带饭盒来装午饭,吃完要洗)、旁边有洗碗布和洗洁精。除此之外,还有两个vending machine(自动售货机),一台卖零食(有时我们也会在那儿买泡面吃),另一台卖饮料,不过都偏贵,所以基本上没什么人去买。【见上图第一张是教室,后面两张是homeroom,还有日本学生,都穿着校服】

   除了四间教室(就是我之前提到的1、2、3、4班),还有一个电脑室和一个听力室,然后旁边还有其他的教室适用于接收那些来澳游学十几天的小一点的学生的(有一阵子有一个中国团来,学校整天吵死了)。

   电脑室的设计师,除门以外的三面墙,都摆了电脑,大概有十几二十台吧,中间是一个大桌子,用于小组讨论什么的,剩下的那一面墙有一个大白板。电脑室从学校开门到关门都是供学生自由使用的,没有太多的规矩,再说学生们也都比较自觉。有时我们上着课呢,我只要跟Tracie(我们的老师)说一声要去查资料,就可以一直呆在电脑室了。期间我还上了几次微博= =

   听力室更先进,每人一个桌子,练听力的时候就进去那一个耳机,挑一张桌子,插好耳机,就自己控制自己桌子里的磁带,快进快退暂停播放由你控制。有时我们也会去听力室练口语,就是边听边练,你的声音会通过耳机的话筒传到你自己的耳机和别人的耳机中(搞得我们练口语都不太好意思开口),老师想听谁的声音就可以选择相对应的桌子,就能听到。想讲事情的时候,也可以对着老师讲台的话筒讲,每个人的耳机都能听见。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就觉得呀好先进。另外,听力室里还放有吉他、架子鼓和电子琴、旁边书柜还有不少音乐书。墙壁上设计了一个个凹槽,用于插磁带。这些磁带都是不同颜色的,收拾的时候就按颜色渐变排起来,非常漂亮,就像一面艺术墙。

   总而言之,我觉得我们的语言学校比我过的幼儿园条件都好,学习很轻松,没什么压力,校内的规矩也都很有弹性,日子过得很舒服啊。

(遗憾,照片统统上不去)
2012/09/09回复

对homestay成员更详细的描述



完蛋了,我开始出现想不起来我要写什么的情况了,我看着自己的目录,想很久,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可写的,时间一久就什么都记不清了。所以我决定跳着写,先写我记得的,其他的说不定哪天我又想起来了呢。



   之所以要写这一篇,是因为我一直有一张照片想放上来,但是看着目录一直都没到,捉急啊,就跳到这里来了。现在开始详细的介绍一些我们homestay成员了。




   我觉得这至少是五年前的照片了,一直摆在我们homestay家里,一次我趁他们都出去了才拍到的,鬼鬼祟祟的好像干了亏心事似的= =我实在是没有勇气跟homestay说我们合个影吧,所以我们一直都没有合影,到现在我都很后悔,为什么当初不胆子大一点呢?照片里从左到右是Samantha、Steffeny、Julie和Steve,他们的family name是Jackson,这在他们的门牌上可以看到。但他们的发色都不对,除了Steve,STeve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其实妈妈Julie也还好啦,只是头发变成了棕褐色的而已。但是两个女儿就变化可大了,都将头发染成了黑色,也都变得亭亭玉立,两个大美女啊(从照片中也可以看出来她们很美吧,尖尖的下巴)。重点是他们还瘦的要命,我真是羡慕嫉妒恨都来不及了。

   其实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他们一家人会去拍这种类似于艺术照的照片,好有爱啊,可惜中国好像没有几个家庭回去拍,不然该是多好的回忆啊。这个照片应该是有一系列的,因为在他们另一面墙上还有挂同类的照片,真的特别特别温馨。




   这张也是我们在我生日那天去Sea World我走在后面偷偷照的(再次为我的胆小后悔...),可以看出来两个女儿都长得很大了(Steff有20了,Sam是16)。照片上从左至右:Steve、Samantha、Steffeny。当时的澳大利亚可是冬天诶,再怎么暖和也该有两件吧,况且那天我还穿了一件毛外套,可是竟然大把大把的人穿短袖短裤,我真是没的说了,澳大利亚人太抗寒了...

   现在开始逐步介绍。首先是爸爸Steve。按照住家妈妈的说法,Steve好像是一家货运公司的老板(如果我的理解没错的话...),他每天都是下午一点多才去上班,上到十二点才回来,我觉得他很辛苦,每天只能睡很少的时间,一大早要给我们做早饭,送我们去上学,不知道休息的够不够。很多时候我们出去玩,也是Steve来接我们,甚至要跑很远(一次他去Richland Station接我们来回共花了一个多小时,还在车站等我们等了很久)。他也是解决我跟Fiona的“纠纷”的主力之一,她会跟我们讲道理,女孩子们要好好相处,帮我们想解决方法。我生日那天,是Steve带我们去Sea World玩,Julie因为不舒服没有去。我们两个坐Steve的车,Sam坐她姐姐的车。在来的一路上,Steve都在给我们介绍这是哪里哪里,那又是哪里哪里,都有些什么玩的,或者是是不是告诉我们还有多久要到了,很细心。我们开心的时候他会跟我们一起笑,非常友好。在我们离开布里斯班的时候,临时出了点小问题,也是Steve帮我们解决的。【在我们登上去机场的车的时候,他给我们每人一个大大的拥抱,笑着用英语说:“别担心,如果没有赶上飞机(当时是到学校等了很久一直都没有人来接我们去机场,眼看就要误机了),就回来我们家吧,随时欢迎——当然,你们一定不会误机的。”我说:“Thank you,thank you so much,really!(谢谢你,非常谢谢,真的)”他又说:“随时欢迎你回来,下次来澳大利亚,就联系我们好了。”】我真的非常感谢我们的住家爸爸,这三十五天中,他非常辛苦,对我们非常友好。

   再介绍妈妈Julie,我总觉Julie的身体一直不是太好。Julie对我们的照顾就主要体现在细节了,比如说我们刚去的那个晚上,她问我们冷不冷,我们说还好,第二天她就给我们一人买了一床毛毯回来,给我们盖上,千叮咛万嘱咐叫我们千万别感冒了(弄得我每天晚上都要盖5床被子,每晚都都会强迫自己在被这些被子压死之前赶快睡着= =);再比如说她在我打Fiona的小报告的时候听到了我说地毯脏了,她就自己把地毯搞干净了,让我感到内疚。Julie也是个我们交流最多的一个家庭成员,经常为了缓解尴尬主动找话题聊,如果Samantha打断了她她就会说:“我和女孩正在聊天呢!”我还教她怎么拿筷子。【这话说来是这样的:我们有一次吃中式点心。我们homestay家里有很多双很精致的筷子,估计是留学生送的礼物吧,是筷子头比较细比较尖的那种。Julie把它拿出来用,我很惊讶的喊了一声“Chopsticks!(筷子!)”Julie就让我教她怎么用,可还是不会是,最后只能很郁闷的握这筷子“啪”一下插进点心里当叉子使着吃,我在旁边乐的啊...】【这一次去Fiona送了一幅字,写了一首诗《赠汪伦》,Julie把它裱起来挂在家里,还问我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我就说:“Well,difficult to say---it tells a story of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he writer and his friend.(嗯,不好说---他讲了一个作者和他朋友的友谊的故事)”,Fiona在旁边点头“Yeah yeah...(对,对)”Julie就好像若有所思的看了一下那副字,把它挂起来了。】不过有一段时间,Julie得了重头痛,所以没能开车来接我们,都是Samantha开车来接的我们,晚餐也是Samantha给我们做的。我生日那天她也在家里休息,没能和我们一起出去玩,我觉得特别遗憾。Julie经常给我们做宵夜,蛋糕甜点什么的,非常好吃,不过我平时没有吃宵夜的习惯,就吃得很少,不然老早就变成大胖子了,有一次她给我们玉米奶昔,我们吃得爽歪歪的。有那么几天,Steff要和她的男朋友搬出去住了,Julie晚餐一直跟我们吐槽她很伤心怎么怎么的,又自我安慰说长大了总要搬出去的,并坚持和Syeff通话,问她那边的新生活怎么样、天气好不好之类的家常话,让我看到了一个还来不及接受孩子的成长的惶恐的母亲。

   然后讲讲二女儿Samntha。Samantha非常瘦,我甚至觉得她的大腿都只有我胳膊那么粗...她平时是上学,但放假的时候她就会去做兼职,比如说在K-mart当收银员或者导购员。有一次我们去接她下班,正碰上她当儿童玩具的导购员,背上背着一个粉红色的小翅膀,很好玩,我们逛了一会,等到了下班时间,就和Samantha一起回家了。Samantha在我看来已经很体谅人了,每一次放学,他都会下车去帮爸爸妈妈拎东西,会帮Julie做晚餐(不过另一个原因应该是她也没什么事情可干,放学后太闲了),想这些事情总过孩子基本上是不会做的,就算有这个心也没这个时间,回来都忙着做作业呢,谁还会想到和妈妈一起做晚餐啊。我想是不是因为年龄相近,很多时候我们语无伦次的时候Julie总是一头雾水但Samantha早就理解我们要说什么了,便帮我们翻译给Julie听。有的时候,Julie叫我们必须吃那个我觉得很难吃的瑞士芝士时,Samantha就会帮腔说那个很难吃你别叫她们吃了。我偶尔能听见Samantha和Julie在吵架,无非就是吵一些家常小事,比如说Julie抱怨Samantha做的家务还不够、办事不够认真之类的,Samantha就会跟她理论,但往往吵着吵着就不吵了。我觉得Samantha还是比较坚强的,有一次她发烧了,咳得很厉害,但住家爸爸妈妈要出去办事,就托付Samantha照顾我们,她就拎着纸巾帮我们调电视之类的。Samanthaha还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女孩子,爱美。【一次他们学校有formal(大概意思是毕业后举行的舞会),每个人都要盛装出席,她的纱裙刚好到了,她就很高兴的冲回自己的房间,还差点撞到我,她忙喊了一句:“Ops!Sorry!(噢,对不起)”刚冲进房间又探出一个头兴奋地告诉我:“这是我的裙子。”五分钟后,我们就看见Samantha穿着黑白相间的露肩纱裙,脚蹬至少十五厘米的高跟鞋出现在客厅里,我们都惊讶地oh my god(我的天),她就很高兴的笑笑。Julie跟我们说,这个纱裙是made in China的,质量很好,很漂亮。】总而言之,我觉得Samantha是一个典型是外国的16岁的非常有魅力的女孩子。

   接着是大女儿Steffeny。她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里,因为她在读大学,我们都很少见到他,我和Fiona讨论过Samantha和Steffeny谁更漂亮,后来一直让人为还是Steff漂亮一些。她和Sam是两种不同风格的漂亮。Sam经常披着齐肩的黑发,涂着蓝绿色的指甲油,喜欢穿休闲牛仔裤,有时也穿高跟鞋,会画一点淡妆,感觉很有魅力。但Steff就不一样,他有着齐腰的黑色长发,却不常披着,时常是扎一个很高的马尾或者是盘起来,指甲也修剪得干干净净,经常穿裙子,较少穿高跟鞋(可能本身个儿够高了),很喜欢笑,感觉清清爽爽,但应该也化妆吧。有的时候Steff带男朋友回家来看看,我们一起吃晚餐,听着Steff和男朋友在聊有趣的事情,还带有表情和动作,我们大家都笑得很开心。



  
   最后是家里的两只狗狗Angle和Ella。两只狗狗都很乖,但我更偏爱Ella,可能是应为它的毛色是白色的,也可能是应为她比较配合我照相。你看第三张就是Angle,只能拍到一个屁股,真不给面子。
2012/12/11回复
猜你喜欢

我和儿子的菲律宾游学

新西兰游学微记

老公的外甥女用来家里,不仅蹭吃蹭喝还......

小学三年级孩子的语文学习经验

NO.404【至上家居杯日记大赛】我家诺德名筑房子装修日记

迪士尼英语学习一年多的心得感受

热点推荐

科技助力5个炉齐上阵 35分钟做好饭

全运会氛围感拉满!海珠湖硫华菊花海太美

自驾环南昆山 218公里的最美旅游公路

云闪付周二抢消费券 秒空!

永旺SM+食品超市,广场塔广场店开业啦

怎么搭配穿着更显身材好

许仙和许仕林这父子俩都是颜控,一见美女就

华南植物园的三角梅!

河源和平县凯里亚德酒店不错

梦 见 你

妈妈们有产后,哺乳后.胸部缩水,下垂的烦恼

园博会彰显广州魅力

告别无聊遛娃!广州11 月亲子研学活动汇总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