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来看看~!◥香港保险理赔也很方便~215楼更新平X最强理财分红产品与香港理财分红产品对

48166255家庭理财

       保费便宜、保障范围广、保险法规完善,是近年越来越多人舍近求远地到香港购买保险的原因。但同时,关于一些后续的售后服务是很多客户担心,也是国内一些同行质疑的地方,今天有空,就把去年理赔的一案例发给大家看看,资料均来源于公司内部,已将客户名字遮住,理赔金额只供参考哈!



客户实际医疗费用一共是3464.9元人民币,怎么保险公司会赔给他6980.54港币呢?客户不是赚了吗?
是的,因为这个客户买的医疗险含有住院津贴,他一共是住了一个星期医院,除了报销部分,其他的就是额外的赔偿了。

     大家再看看这个客户是去年11月9号出的院,但实际理赔金到手是12月13号的事情,也许有人会问,怎么那么久钱才下来?
跟大家解释一下原因,主要是这个客户出院后安静休养了一小段时间,到12月初的时候才通知我们过去收单据,然后再将资料快递到香港,中间又遇上了周六日,所以最终正式理赔下来就是13号了。如果一切资料顺利的话,正常的理赔时间是5个工作日就会处理好的。

到这里,再说说关于两地保险售后的服务吧。
         不管是买了国内的还是香港的产品,如果业务员在职的时候帮客户跑跑腿,是份内事,谁都能做到,没必要小题大作认为国内服务就好别人服务就不行。不管哪边,任何一个代理人或经纪人若干年后都会面临离职、退休、甚至早于客人身故等等这些客观因素,那些曾经承诺服务您一辈子的,里面有多少水分就自己判断。
       所以任何时候,只要客户懂得致电保险公司热线咨询售后事宜或等保险公司再安排别的代理人接手这张“孤儿单”,问题都不会太大,两地都是差不多这样的解决方案。
所以总的来说,最大区别是:
1、方便肯定是国内的最最方便了,但可惜国内最大问题就是险种不咋的,高保费低保障,口碑也一般。
2、香港的便捷性没国内好,但最大优点就是保费便宜,保障范围广,收益可以和法规完善,保险市场成熟、有人权。

所以,各有各优点,看君选择吧!



     
2013/05/05
全部回帖
蘑菇糖:
香港保单现金价值太低了。还有政策和利率问题,万一出现问题,在香港打官司的问题是很大的,因为药品、法律和其他相关的政策都是不同的。还有一点赔付高,这个是明显盲点,比如重疾提前,买了10万,1000元治好,国内不也是直接3天内赔付10万,不理治疗用了多少。主要是险种问题,并不是香港和国内问题。很多卖港险的保险人盲目误导了国内投保人保险观念,很可能对其保障会造成很严重的问题,所以希望每个人应该客观地销售。首先自己要专业,不能连国内和香港保险都不了解,其次必须做到站在客户角度,从他们利益出发设计保险,把客户的事当作是自己的事,这样自然能让别人好,自己做得更好。
查看原文
香港保单现金价值太低了。咔咔答您:香港前三年现金价值很多公司是0,而不是低哈。不过如果保单10年20年后之后,香港的现金价值是比国内高的。这个请问您又点看?要不要大家帖来对比对比?
还有政策和利率问题,万一出现问题,在香港打官司的问题是很大的,因为药品、法律和其他相关的政策都是不同的。
咔咔答您:看好人民币就持有港币单咯!在国内出现问题打官司难道就不要钱?中国法律您觉得更能比英系普通法更能保护消费者?给点常识好不好!当然,您家有共党官除外哈! 至于药品,sorry,医疗险来说,不超限额,都报!而不像国内分社保药进口药哈!
还有一点赔付高,这个是明显盲点,比如重疾提前,买了10万,1000元治好,国内不也是直接3天内赔付10万,不理治疗用了多少。主要是险种问题,并不是香港和国内问题。
咔咔答您:重疾险都是提前给付的。如果说是医疗类,香港跟国内流程都一样,就医院认可有区别而已。这样低班的问题麻烦不要再举例,好显智商啊!
很多卖港险的保险人盲目误导了国内投保人保险观念,很可能对其保障会造成很严重的问题,所以希望每个人应该客观地销售。
首先自己要专业,不能连国内和香港保险都不了解,其次必须做到站在客户角度,从他们利益出发设计保险,把客户的事当作是自己的事,这样自然能让别人好,自己做得更好。

咔咔笑到肚子痛了~~~~~~~~~~~~~
2013/10/25回复
蘑菇糖蘑菇糖板凳
`咔咔`~~:
香港保单现金价值太低了。咔咔答您:香港前三年现金价值很多公司是0,而不是低哈。不过如果保单10年20年后之后,香港的现金价值是比国内高的。这个请问您又点看?要不要大家帖来对比对比?还有政策和利率问题,万一出现问题,在香港打官司的问题是很大的,因为药品、法律和其他相关的政策都是不同的。咔咔答您:看好人民币就持有港币单咯!在国内出现问题打官司难道就不要钱?中国法律您觉得更能比英系普通法更能保护消费者?给点常识好不好!当然,您家有共党官除外哈! 至于药品,sorry,医疗险来说,不超限额,都报!而不像国内分社保药进口药哈!还有一点赔付高,这个是明显盲点,比如重疾提前,买了10万,1000元治好,国内不也是直接3天内赔付10万,不理治疗用了多少。主要是险种问题,并不是香港和国内问题。咔咔答您:重疾险都是提前给付的。如果说是医疗类,香港跟国内流程都一样,就医院认可有区别而已。这样低班的问题麻烦不要再举例,好显智商啊!很多卖港险的保险人盲目误导了国内投保人保险观念,很可能对其保障会造成很严重的问题,所以希望每个人应该客观地销售。首先自己要专业,不能连国内和香港保险都不了解,其次必须做到站在客户角度,从他们利益出发设计保险,把客户的事当作是自己的事,这样自然能让别人好,自己做得更好。咔咔笑到肚子痛了~~~~~~~~~~~~~
查看原文
要看险种的,不是针对某险种问题。如果全报,比如高端医疗直算保险卡不就能全报,省去理赔部分,卡直接存在400万,全球医院直付比如香港有养和医院、明德医院等看完病直接用卡结算,这种险也是直接结算同样没有自费公费限制,私立外资特需都可以就诊。

而现今价值问题也是客观来看,港险确实前几年现金价值0后面转高,但临时周转,急用现金的保单贷款就没有意义了,特别是大额的保险。所以前几年的风险是不可以忽略。
另一方面也不是全都比国内高,国内也有第一年90%现金价值,一直下去也比港险高,港险也有比国内险高,都不能一面看,前面我只是提出看法,并不是否定,希望你不要那么生气。因为交流才有进步,不管怎么样哪家保险公司都是在为客户送去保障。

国内保监会监管严,内部报酬率2.5%迟迟没有放开是实情,但此时此刻已经开放市场化了。香港是完全市场化,对利率没有统一的要求,所以一定有高有低。而现今价值我不知道港险会不会写在合同上,

法律方面英国与国内是不能作比较,比如不可争议条款,在大陆叫做两年不可抗辩条款,只是国际惯例。
而港险如果没有特别约定,此类保单适用海外保险公司营业所在地港澳地区的法律,其权益受香港当地法律的支持,但不受内地法律的保护。如果发生法律纠纷,投保人就需要与香港当地的法律机构接洽,处理相关法律纠纷,有时需要请当地律师代理,维权成本较高。
我们没能力说哪里的法律好一点,只是维权成本较高。

而汇率风险,港元是直接与美元挂钩的,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连续升值,因此存在明显的汇率风险。
十年前在香港买了10万美金保额的保险,当年按照1:10折算成人民币是100万;现在折算成人民币不到70万。虽然保费交的也少了,但明显的杠杆效应谁都能想清楚赚和赔。香港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与金融表现、欧美也有关系。
不过,好的是随着一些协议的签订,一些原来只能以港元结算的香港保险产品现在也能用人民币购买了。

只能说无论国内险还是港险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也不能局部来看。每个保险人能尽自己能力给到客户保障就好了。
2013/10/25回复
蘑菇糖:
要看险种的,不是针对某险种问题。如果全报,比如高端医疗直算保险卡不就能全报,省去理赔部分,卡直接存在400万,全球医院直付比如香港有养和医院、明德医院等看完病直接用卡结算,这种险也是直接结算同样没有自费公费限制,私立外资特需都可以就诊。而现今价值问题也是客观来看,港险确实前几年现金价值0后面转高,但临时周转,急用现金的保单贷款就没有意义了,特别是大额的保险。所以前几年的风险是不可以忽略。另一方面也不是全都比国内高,国内也有第一年90%现金价值,一直下去也比港险高,港险也有比国内险高,都不能一面看,前面我只是提出看法,并不是否定,希望你不要那么生气。因为交流才有进步,不管怎么样哪家保险公司都是在为客户送去保障。国内保监会监管严,内部报酬率2.5%迟迟没有放开是实情,但此时此刻已经开放市场化了。香港是完全市场化,对利率没有统一的要求,所以一定有高有低。而现今价值我不知道港险会不会写在合同上,法律方面英国与国内是不能作比较,比如不可争议条款,在大陆叫做两年不可抗辩条款,只是国际惯例。而港险如果没有特别约定,此类保单适用海外保险公司营业所在地港澳地区的法律,其权益受香港当地法律的支持,但不受内地法律的保护。如果发生法律纠纷,投保人就需要与香港当地的法律机构接洽,处理相关法律纠纷,有时需要请当地律师代理,维权成本较高。我们没能力说哪里的法律好一点,只是维权成本较高。而汇率风险,港元是直接与美元挂钩的,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连续升值,因此存在明显的汇率风险。十年前在香港买了10万美金保额的保险,当年按照1:10折算成人民币是100万;现在折算成人民币不到70万。虽然保费交的也少了,但明显的杠杆效应谁都能想清楚赚和赔。香港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与金融表现、欧美也有关系。不过,好的是随着一些协议的签订,一些原来只能以港元结算的香港保险产品现在也能用人民币购买了。只能说无论国内险还是港险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也不能局部来看。每个保险人能尽自己能力给到客户保障就好了。
查看原文
这次的回复就有水平多了哈。。1、您说的是普通医疗险,所以我回答您的也是香港普通医疗险。现在您举例的是高端医疗,那么这种高端医疗香港也有,一般终身保额是四千万HKD,也一样有直接结算,面向全球包括中国。重点是大家同等保费支出,香港的终身保额更高,其它条款更优。中国的还是远远比不上。质疑我的,可以大家帖产品上来对比,数据永远是骗不了人的,直观对比是最简单的方法。所以非要对比必须拿同样事物来对,这样才客观。

2、也是一样的道理。香港也有第一年保证现金价值去到90%的产品,而且还有保底收益,例如WP系列。还是那个道理,要比就拿同等同类型产品对比,别绕来绕去,没意思。您拿苹果跟我的牛比,都不知道有什么好比,就是那么简单的道理,OK?所以,同类型产品,国内的产品跟香港还是有距离,请您直视。

3、国内开放利率也一样不等于承诺利率,OK?至于香港也一样,只不过就历史实际派利来讲,就是活生生的最好的例子,比您高就是比您高。所以不管是投资渠道、资金池,死差、利差、偿付能力等,中国还是跟香港有一段距离,请您直视。

4、维权成本较高是事实。只不过只要客户在购买前清楚全部契约内容,诚信投保,何来的纠纷?您以为香港是中国吗,忽悠忽悠就一张单了吗,别老拿自己臆想的东西来说话,人云亦云,有意思吗,您试问您自己有真正去了解吗?香港索偿投诉局每年有纠纷的case全部公开摆在那,纠纷率占承保率多少?您敢拿中国的数字去对比吗?哪里的销售监管更严格,扪心自问。

5、汇率确实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汇率问题吧,我分三大点来讲:
第一点:“港币和美元挂钩与人民币兑换价,七年内从1.2元跌到0.79元,相当于40%下跌,从香港买保险长期看收益未必高。”
这样网络上疯传的,相信妈妈网的亲们很快也会熟之。如果非要对比汇率,只取7年的数据来比,明显是在断章取义,这位写手也有点司马昭之心了呵呵。所以如果有金融银行界的朋友,不妨从新中国成立,或97回归后的数据来对比,相信心中很快有答案。。所以,买香港保险,如果人民币一直只升不跌,客户确实有汇率损失,但可惜市场永远是波动的,这个世界绝对不可能只有只升不跌的定律。
第二点:当您清楚这世上不会有只升不跌的定律后,如果还有顽固派继续看好人民币升,那么恭喜您,您真的要来香港购买港币保单了!因为世界上没有那种货币能够象港元那样具有中间货币(特殊政治和区域背景)的价值,万一美元持续贬值,港元可以选择脱钩美元,再挂钩人民币,那么这个汇率的风险的问题立马可以解决了。
第三点:国内的高保费低保障低收益已是不争的事实,而香港的同类型产品就算计上近7年最强的汇率损失,也比国内保单保值。而客户之前在国内持有的保单,结合近十年中国的高通涨,实际保单贬值的更利害。
2013/10/26回复
蘑菇糖:
要看险种的,不是针对某险种问题。如果全报,比如高端医疗直算保险卡不就能全报,省去理赔部分,卡直接存在400万,全球医院直付比如香港有养和医院、明德医院等看完病直接用卡结算,这种险也是直接结算同样没有自费公费限制,私立外资特需都可以就诊。而现今价值问题也是客观来看,港险确实前几年现金价值0后面转高,但临时周转,急用现金的保单贷款就没有意义了,特别是大额的保险。所以前几年的风险是不可以忽略。另一方面也不是全都比国内高,国内也有第一年90%现金价值,一直下去也比港险高,港险也有比国内险高,都不能一面看,前面我只是提出看法,并不是否定,希望你不要那么生气。因为交流才有进步,不管怎么样哪家保险公司都是在为客户送去保障。国内保监会监管严,内部报酬率2.5%迟迟没有放开是实情,但此时此刻已经开放市场化了。香港是完全市场化,对利率没有统一的要求,所以一定有高有低。而现今价值我不知道港险会不会写在合同上,法律方面英国与国内是不能作比较,比如不可争议条款,在大陆叫做两年不可抗辩条款,只是国际惯例。而港险如果没有特别约定,此类保单适用海外保险公司营业所在地港澳地区的法律,其权益受香港当地法律的支持,但不受内地法律的保护。如果发生法律纠纷,投保人就需要与香港当地的法律机构接洽,处理相关法律纠纷,有时需要请当地律师代理,维权成本较高。我们没能力说哪里的法律好一点,只是维权成本较高。而汇率风险,港元是直接与美元挂钩的,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连续升值,因此存在明显的汇率风险。十年前在香港买了10万美金保额的保险,当年按照1:10折算成人民币是100万;现在折算成人民币不到70万。虽然保费交的也少了,但明显的杠杆效应谁都能想清楚赚和赔。香港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与金融表现、欧美也有关系。不过,好的是随着一些协议的签订,一些原来只能以港元结算的香港保险产品现在也能用人民币购买了。只能说无论国内险还是港险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也不能局部来看。每个保险人能尽自己能力给到客户保障就好了。
查看原文
BTW, 我从来不否认国内险还是港险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包括我自己在推荐产品时,有部分也是推荐国内一些性价比的产品给客户。只不过在这个所谓“ 优缺点 ”上,国内险占“缺”的比例比较多而已
2013/10/26回复
`咔咔`~~:
BTW, 我从来不否认国内险还是港险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包括我自己在推荐产品时,有部分也是推荐国内一些性价比的产品给客户。只不过在这个所谓“ 优缺点 ”上,国内险占“缺”的比例比较多而已
查看原文
重疾险和医疗险港险有一定优势,投资型保险,都要客户自己承担风险,内地和香港区别并不大,赴港购买意义不大。
2013/10/26回复
蘑菇糖:
重疾险和医疗险港险有一定优势,投资型保险,都要客户自己承担风险,内地和香港区别并不大,赴港购买意义不大。
查看原文
投资型保险,就是投连险咯!赴港购买意义不大??天呐!!下次提出质疑的时候麻烦自己先做好功课行不行??!!
与其这么空闲找茬,为何不先将自己专业知识学习好??
日后好相见,我真是不想反驳到您再也没台阶下,OK??
2013/10/26回复
`咔咔`~~:
[图片]客户实际医疗费用一共是3464.9元人民币,怎么保险公司会赔给他6980.54港币呢?客户不是赚了吗?是的,因为这个客户买的医疗险含有住院津贴,他一共是住了一个星期医院,除了报销部分,其他的就是额外的赔偿了。     大家再看看这个客户是去年11月9号出的院,但实际理赔金到手是12月13号的事情,也许有人会问,怎么那么久钱才下来?跟大家解释一下原因,主要是这个客户出院后安静休养了一小段时间,到12月初的时候才通知我们过去收单据,然后再将资料快递到香港,中间又遇上了周六日,所以最终正式理赔下来就是13号了。如果一切资料顺利的话,正常的理赔时间是5个工作日就会处理好的。到这里,再说说关于两地保险售后的服务吧。         不管是买了国内的还是香港的产品,如果业务员在职的时候帮客户跑跑腿,是份内事,谁都能做到,没必要小题大作认为国内服务就好别人服务就不行。不管哪边,任何一个代理人或经纪人若干年后都会面临离职、退休、甚至早于客人身故等等这些客观因素,那些曾经承诺服务您一辈子的,里面有多少水分就自己判断。       所以任何时候,只要客户懂得致电保险公司热线咨询售后事宜或等保险公司再安排别的代理人接手这张“孤儿单”,问题都不会太大,两地都是差不多这样的解决方案。1、方便肯定是国内的最最方便了,但可惜国内最大问题就是险种不咋的,高保费低保障,口碑也一般。2、香港的便捷性没国内好,但最大优点就是保费便宜,保障范围广,收益可以和法规完善,保险市场成熟、有人权。     
查看原文
有没有大金额的。小的费用看不出来。
2013/10/26回复
2013/10/27回复
妈网的水印好烦呀。。。今年这间某公司1-6月理赔数据是:




身故件均赔353149,重疾平均赔444965。  在国内买过保险再到香港买保险的妈妈们都会跟我感慨:香港真是严入宽出啊!!  事实也的确如此。
2013/10/27回复
刚刚从杭州飞回来。。
PM我的亲们,会尽快回复哈~~
2013/11/05回复
AIA--------重大疾病险 豁免一个月保费活动延长到 11月30日止
保诚-------重大疾病险 10 &15年期 豁免1个月保费 20年期 豁免2个月保费 优惠活动时间 11/1-12/31
保诚-------分红型终身寿险(理想人生 更美好 隽升) 豁免1个月保费 优惠活动时间 11/1-12/31、
2013/11/07回复
`咔咔`~~:
投资型保险,就是投连险咯!赴港购买意义不大??天呐!!下次提出质疑的时候麻烦自己先做好功课行不行??!!与其这么空闲找茬,为何不先将自己专业知识学习好??日后好相见,我真是不想反驳到您再也没台阶下,OK??
查看原文
晕死,现在一般都不做投资连结保险,保守理财比较多。不是投资理财性质的都是投资连结保险~~
2013/11/12回复
98chao98chao14楼
`咔咔`~~:
AIA--------重大疾病险 豁免一个月保费活动延长到 11月30日止 保诚-------重大疾病险 10 &15年期 豁免1个月保费 20年期 豁免2个月保费 优惠活动时间 11/1-12/31 保诚-------分红型终身寿险(理想人生 更美好 隽升) 豁免1个月保费 优惠活动时间 11/1-12/31、
查看原文
你短我啦!一家三口,加两老。。。。
2013/11/12回复
98chao:
你短我啦!一家三口,加两老。。。。
查看原文
谢谢支持!在香港签约几天,刚回来,已短您了,不好意思哈!
2013/11/14回复
lucy731lucy73116楼
我也对香港的保险有兴趣。
2013/11/15回复
lucy731lucy73117楼
`咔咔`~~:
谢谢支持!在香港签约几天,刚回来,已短您了,不好意思哈!
查看原文
我家三口,大人年龄是33和36,小孩4岁,请推荐保险计划!
2013/11/15回复
lucy731:
我家三口,大人年龄是33和36,小孩4岁,请推荐保险计划!
查看原文
联系方式已经PM您了,大家先沟通,我再给建议哈
2013/11/16回复
AIA的重疾优惠到30号,大家要买就赶快哈~!
2013/11/19回复
你好,怎么联系啊
2013/11/29回复
猜你喜欢

【原创分享】香港保险该如何选择签约人,你必须要谨慎

香港保险,你必须要知道的事【任何问题请回帖,第一时间回复】

内地这么多保险公司,为什么一定要到香港买

香港保险为什么不能透过保险中介买

分享我购买香港保险的经历

有社保医保就够用了?真实理赔案例为您验证!

热点推荐

牡丹花开了!洛阳三天两晚亲子游

妇儿的夜诊很方便 大人小孩都不用请假

京东外卖还在烧钱 满15减10好优惠

少年宫沙盘游戏体验 孩子的心灵疗愈之旅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梦回少女时光 让生活闪闪发光的小店

镇上的市场农产品真多 价格实惠

羊毛薅不尽 京外卖双叠加3元不到

第一次逛山姆 人多东西也多还会二刷

打卡江南西刨冰店 小巷深处有点神秘

新鲜木棉花煲猪排骨 健脾养胃清热解暑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